周濤:荒原之上的飛鷹與詩|現當代文學百家群像

2021-01-12 嘉軒筆談

周濤,生於1946年,當代著名詩人、散文家。祖籍山西,1955年遷居新疆,現任新疆作協副主席。代表作有詩集《神山》《野馬群》,散文集《稀世之鳥》《遊牧長城》,詩歌曾獲解放軍文藝獎,散文曾獲第一屆魯迅文學獎。

周濤先生在詩歌和散文創作都有一定成就,他的一些詩我還會抄錄到本子上反覆誦讀學習,儘管知名度不高,但他仍然是一位值得推薦給讀者們的作家。他筆下的新疆是絕大部分國內作家不曾著墨過的土地,從中原前去的人們面對廣闊自然時的那份震撼之情,還有雖知人力有限但仍一代代堅守在新疆建設的精神,這樣題材的作品是值得更高的關注度的。

「為萬古的冰雪所覆蓋的峰巒/如同地下探出的頭顱/沉默著,並以嚴峻的目光/固執地朝著你看/你就是走到天邊/也躲不開這/含著永恆詢問的視線......」周濤的詩中我最喜歡這首長詩《荒原祭》,站在被冰雪覆蓋的山巒上,望著從遙遠歲月裡流淌過來的河流,一切繁華喧鬧都如潮水般退潮,詩人想起無數再次開拓燒荒的祖先,在這片祖國最西北的荒原上,奏響起一代代人改造自然又回歸自然的英雄樂章,在此時,詩人感知到了屬於自己這代人的歷史使命,在這塊荒蕪沉寂的曠原上,在前人勘探的土地上繼續勞作。

他在詩的結尾這樣寫道:「為了歷史的榮譽和未來的幸福/絕不能用祖先的花環/為今人打造一副鐵鏈/我們這代人/不能讓我們的時代/成為歷史的一聲長嘆/即使我們/在荒原上建成了一座宮殿/也希望自己的後人說:/他們沒有留下什麼/留給我們的/仍是一片待墾的荒原。」

周濤的詩是在新疆寫成的,但他的文化積累過程是跟漢族詩人相同的,受艾青、郭小川、聞一多的影響開始寫詩,西方詩人中受惠特曼、聶魯達的影響較大。因為領袖曾指出白話新詩「民族的」與「古典的」發展方向,建國後的前二十七年詩人都很注重格律,周濤的早期詩歌也是如此。他名揚新疆得益於作品《天山南北》,而這首詩便是一首二十四節的格律詩,極其重視押韻,如:「我曾在鞏乃斯草原的三月春播打犁/那每一行犁溝,都會站起萬株麥穗/我曾在阿勒泰高原的十月巡山打獵/那每一陣槍聲,都會換取一批寶貝。」

這樣的格律詩當然上口,但是既然詩歌由近體詩發展到白話新詩,那詩歌的格式也應該有更大的空間,押韻與否要取決於語句的表達是否適合,詩歌內在的節奏要比句尾押韻重要的多。進入八十年代後,跟當時的大多數詩人一樣,周濤開始自由體詩歌的創作,詩歌不再受到預設的結構和韻律的限制,而是跟著情緒的流動自然變化。他筆下新疆的雪山、大河、草原、綠洲、戈壁都開始顯露氣勢,比以前更加宏大與崇高,而他性格內在的狂勁也在寫作中開始顯現。

到了八十年代末,詩歌熱開始退潮,很多詩人轉向散文寫作,周濤也不例外,他認為自己已經成為全國性的詩人,決定投身散文創作。在散文中,周濤總是選擇雄奇壯觀的生物來著筆,像《鞏乃斯的馬》《猛禽》等,每一篇文章都充滿了對英雄精神的讚頌和哲學式的思考,從詩歌轉向散文寫作,周濤仍保持了他對自然敏銳的感知、強烈的感情色彩和豪放大氣的風格。

如果說每當想起青藏高原,會令人回憶畢淑敏筆下的溫情;那麼每次提起新疆的雪山草原,我就會念起周濤詩文中勇猛動人的景物。文學的美不是在溫室中可以培養的,它應該在民族的土壤裡紮根,汲取作者的生活作為養分,在新疆,周濤的文學創作開出了無數直擊人心的果實。

周濤是位很自信的作家,他稱自己的詩達到了新詩創作的一個高峰,認為自己和餘秋雨一起形成了散文界「南餘北周」的局面,這有些言過於實了,但也展顯出了他的真性情,他以純粹的理想主義面對這世界,正是這種理想主義,為新疆的土地留下了這麼多富有激情的文字,為我們這些沒有到過新疆的人帶來了一場震撼的體驗。

往期文章:

我想要當代中國人肯去讀當代中國作家的書

我的人生中,最不值一提的就是讀書

每章解鎖一個新姿勢?這也許是一本我不太想推薦給未成年人的日本小說

憑藉諾獎和電視劇屢受關注,這本書的內涵卻被人忘卻

沒讀過這些書,你可能是個假的大學生......

中學教材漏選!這六本書本可以改變你的國學素養

海子:詩人孜孜以求的經典,正是他詩歌生涯的起點

我想和海子一起埋葬在麥地裡,接受陽光與水的灌溉

我在圖書館看周國平讀書

「大數據」分析下的海子

(編輯/嘉軒 作者/嘉軒)

相關焦點

  • 包慧怡:西方文學中的「玫瑰」意象,是詩人們長久的秘密
    一、中世紀「玫瑰謎語詩」中世紀英國文學中有大量迷人的「謎語詩」aenigmata範本。許多古英語謎語詩由謎底物件採取第一人稱敘事,以人格化「擬聲」的方式描述自己的生平,實實在在地用詩藝來講述「萬物有靈」,產生了特殊的移情效果。
  • 中國現當代文學基礎試題(文秘專業)及答案
    14、小說(    )是新時期文學的開山之作。   15、1978年4月,上海《文匯報》發表了艾青復出後的第一首詩(    )。   二、單項選擇題(在下列每小題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正確答案填入題幹的括號中。每小題1分,共35分)   1、下述哪一組人員都屬於創造社成員?
  • 「大孩子」版的文學評論雜誌——賀《詩探索》創刊40周年
    他總是不嫌麻煩閱讀那些「披頭散髮」的稿件,由此索序者便多了起來,這時他會像余光中那樣抱怨:「我從未與人借過錢,怎麼一下就冒出這多債務,永遠還不清呢?」不過,如果沒有人請他寫序,他大概就感到自己真的老了。為避免衰老,他下決心「還債」。他為拙著《中國當代文學理論批評史》寫的序言,不是應景之作,而是有深情的關懷和期待,也不時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讓人觸摸到中華文化的血脈和學人的風骨。
  • 舊體詩的現代性問題
    作者:劉煒評(西北大學文學院教授)  舊體詩創作由沉寂、寥落走向復甦、繁盛,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引人注目的文學景象之一。相關的學理研討,也經歷著日益拓寬、深入的積極變遷。其中兩個方面的爭鳴最為詩壇和學界關切:一是現當代舊體詩是否具備進入現當代文學史的資格,二是現當代舊體詩創作能否獲得文化精神上的現代性。
  • 舊體詩詞綿延數千年 為何流落於文學的邊緣
    翻開各類現當代文學史論著,很難尋覓到「舊體詩詞」的蹤影。綿延數千年的中國詩歌傳統,為何被排斥在現代文學之外?  日前,由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召開的「中國文學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論壇引發學界共鳴。舊體詩詞如何實現當代復興,成為很多學者共同思考和探索的話題。
  • 正像黃昏之多姿,鳥鳴之聲茂,詩讓我們在現實中貼地飛行
    我對文學與閱讀的熱愛受到家庭影響,父親的書架除了專業書、醫書,就是文學與詩詞,是我小時候最愛去探索的寶藏。上世紀90年代,我在南方的某所大學進修我的漢語言文學時,除了外國小說、中國詩詞,我也讀了不少現當代漢語新詩。如果說,一個詩人寫詩前需要準備其語言,那我算是有所準備吧。與其他詩人相比,我是一個詩歌產量極低的詩人(如果不是最低)。
  • 專訪北大英語系蘇薇星:中國現代化的問題,英國文學都曾反思
    有一次他不滿意自己的詩作被收入《當代英國詩選》(Contemporary British Poetry),就寫了首詼諧的詩《一封公開信》,詩裡說:「我的護照是綠色的,/ 我們的酒杯從不舉起,/ 以祝女王安康。」這裡,他強調的是自己的愛爾蘭身份。再比如說,蘇格蘭原來是一直獨立的,十七世紀初才與英格蘭統一,去年還就是否留在英國舉行了公投。
  • 北極星文學【詩書畫坊】中國女詩人第十四屆麗江詩畫同行作品展示
    北極星文學【詩書畫坊】中國女詩人第十四屆詩畫同行2019中國女詩人第十四屆詩畫同行活動即將開展,參加活動的女詩人藝術家:花語,暖玉,白芳芳,香奴,阿毛,甜老虎,王婷。【詩書畫坊】本期推薦中國女詩人第十四屆詩畫同行作品詩書畫印本一律,筆墨丹青在此坊。
  • 潘斌龍《聲臨其境》配音馮鞏周濤春晚小品,引周濤回憶落淚
    潘斌龍更是挑戰配音了馮鞏在春晚上的經典小品《馬路情歌》,而這個小品正好是周濤在2003年的春晚上和馮鞏一起出演的。當周濤看到這個畫面的時候,一向端莊大方的周濤也忍不住落淚。,王耀慶更是脫口而出,周濤是逆生長。
  • 王公,一隻烏鴉飛過,把荒原裝入白日夢中
    荒原,尤其是北方的荒原,是王公一輩子無法逃離的迷思。 那些廣袤的一覽無遺的荒原,以及從身體的欲望裡生長出來的勃勃生命力,那些燒刀子酒般爽利嗆辣的荒原男女,已經從兒時隨父母下鄉起就積澱進骨髓裡,進而凝結成美學認識。 回望過去,大半輩子蹲在吉林藝術學院的王公畫了一輩子的荒原。只不過,他的荒原永遠是想像中的荒原。
  • 賈平凹談《雲層之上》:文學第一,書畫可以算餘事
    「當我們站在雲層之下仰望天空,以為天就是日月星辰、風雨雷電、雲彩變幻,當我們衝破雲層,到達雲層之上,才發現所有的雲層上邊都是陽光。」這是著名作家賈平凹在和藝術家武藝的一場對話中,所分享的創作感受。賈平凹所說的「雲層之上」,是創作者所追求的一種共通的人類意識、現代意識——可以突破民族、地域、身份、階層等等限制的一種創作境界和審美眼光。日前,《雲層之上:賈平凹對話武藝》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該書真實還原了賈平凹在上書房喝茶待客的對談場景,而「雲層之上」的追求,是這場作家與藝術家對話的共鳴和基石。
  • 中國語言文學考研學校排名,中國語言文學5大名校
    中國語言文學包括語言和文學兩個大的專業,是中國大學史上最早開設的專業之一,按照教育部對學科門類的劃分,它主要包括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文藝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8個二級學科。
  • 信鴿 在我詩中扇動翅膀
    信鴿 在我詩中扇動翅膀璞瑜異鄉的信鴿請落在我的稿紙上佇立在晦暗的文字上煽動你美麗的翅膀沐浴著千年的陽光古老的河水從我眼前流淌水香四溢的時刻我夢見你靚麗的翅膀為我而唱響這天雨水打溼翅膀也淋透了我的衣裳在這一首詩中我發現
  • 阿來大師課:揭秘文學的溫度來自哪裡|詩酒文化
    "文學要帶給人什麼東西?""文學產生溫度的奧秘何在?"11月16日,數百位國內外詩人、學者、文學家、翻譯家及藝術工作者齊聚酒城瀘州。當天下午3點,趕在國際詩酒文化大會第四屆中國酒城·瀘州老窖文化藝術周啟幕之前,"文學大師課"開講啦,甫一開始,作為主講人,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著名作家阿來便向現場上百位嘉賓拋出了這樣的疑問。"文學要帶給我們人生的、生活的、世界的溫度。這個溫度是怎麼產生的呢?
  • 《荒原狼》——諾貝爾得主黑塞代表作
    他甚至認為黑塞的作品是現代德語文學中「惟一十全十美的東西」。黑塞最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與他的推崇不無關係。黑塞於1877年出生在德國溫頓伯格的卡爾夫。少年時代的黑塞就夢想成為一個詩人:黑塞的作品有《在輪下》 《玻璃球遊戲》 《荒原狼》等。
  • ...的詩與遠方就在這隻眼睛之上!蘇東方傾情演繹的這首詩,獻給南仁東
    今天,我們選取了一首詩《中國的天眼開了——寫給南仁東教授》,邀請貴州廣播電視臺主持人蘇東方來朗讀,獻給這位老人,獻給天上那顆永遠的星。我們想說,很想你,願您在另一片星空下,一切安好!世界的東方 被這隻眼睛的光芒照亮還有黃皮膚的靈魂與思想我只在一則新聞中見過你站在天眼的骨架上你戴著天藍色的頭盔不,你就是把藍天戴在頭頂像一個上了年歲的民工
  • 《聲臨其境》:周濤代替沈夢辰?從臺前到臺後,網友:一點也不差
    《聲臨其境》現在依舊在熱播,雖然已經到了第三季了,而且沒有了凱叔,總覺得節目少點什麼,但是這次雖然凱叔因為事情沒有到,卻迎來了主持人周濤,周濤離開央視之後,主持風格也變了,在《聲臨其境》的舞臺上,周濤更像是放開了自我,在舞臺上該笑笑,該鬧鬧,玩得非常開心,不過節目已經開始接近尾聲,
  • 電影《飛鷹艾迪》為什麼票房這麼低?
    《飛鷹艾迪》的主演塔倫·埃格頓和休·傑克曼是當紅的影星,前者主演的《王牌特工》在國內公映收穫了5億票房,塔倫在中國擁有了很大一批影迷;至於休·傑克曼,他的「金剛狼」系列在影迷圈更是無人不知。《飛鷹艾迪》的票房可能是一個特例,但綜觀這幾年的票房,體育題材電影的票房大多不理想。比如去年的《絕命海拔》,影片匯集了傑克·吉倫哈爾、傑森·克拉克、喬什·布洛林、凱拉·奈特莉等一大批當紅青年影星,但票房依然不理想。
  • 52歲周濤近照曝光,吐舌歪頭化身表情包,妥妥的凍齡美女主播
    9月9日,52歲的央視著名女主持周濤近照曝光,鏡頭前的她皮膚水嫩,看起來完全不像50多歲的人,網友們大讚女神保養得也太好了,果然歲月不敗美人啊!周濤身穿白色襯衫搭配黑色長裙,一頭黑髮,氣質十足,仙氣飄飄,完全是逆生長,顏值超能打。1968年出生的她,看起來滿滿的少女感,令人羨慕。說到周濤,很多人都會想起她的主持人形象,端莊大方。
  • 中國十位文學造詣很高的科學家
    許多在中國近、現、當代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的德高望重的老一輩科學家,都具有頗高深、廣博的文學造詣。  下述10位現當代教授科學家,他們的文學造詣就很高深,並不亞於許多成名的文學家。著有《禹貢地理新釋》、《元明兩代京城之南面城牆》,及《吳梅村詩箋釋》、《宋詞簡評》等文學專著。曾寫有詩詞數百篇,但多已散佚。新中國治理黃河,曾作七言百句詩《河清歌》。對於國畫、書法亦有研究。1963年10月因肺炎病逝於清華園。  鄭桐蓀天生就是學者而非詩人。他的知識結構很完善,歷史掌故相當熟悉。對於中國的朝代和歷代帝王的稱號,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