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狼》——諾貝爾得主黑塞代表作

2020-11-29 自遊烏託邦元

《荒原狼》

荒原狼(也譯作荒野之狼)(Der Steppenwolf)這是一本德國、瑞士諾貝爾獎小說家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所著作的自傳體小說。

赫爾曼·黑塞早在1931年就曾經獲得過諾貝爾獎的提名。但是當時瑞典學院的常任秘書對黑塞的作品頗有微詞。他認為黑塞小說中的人物與諾貝爾本人所提倡的理想主義精神相違背,結果當然是黑塞最後落選。不過這件事也引起了其他一些人的不滿。例如黑塞的德國同胞、192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託馬斯·曼。他曾經公開呼籲瑞典學院授獎給黑塞,改變對黑塞的不公正待遇。

黑塞命運的轉機出現在1940年。這一年上任的瑞典學院常任秘書和他的前任截然相反,對黑塞的作品非常推崇。他甚至認為黑塞的作品是現代德語文學中「惟一十全十美的東西」。黑塞最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與他的推崇不無關係。

黑塞於1877年出生在德國溫頓伯格的卡爾夫。少年時代的黑塞就夢想成為一個詩人:

黑塞的作品有《在輪下》 《玻璃球遊戲》 《荒原狼》等。其中《荒原狼》最為著名,託馬斯·曼將其稱為德國的《尤裡西斯》。在歐洲、美國和日本都出現過搶購《荒原狼》的現象。人們把黑塞譽為繼歌德、席勒之後,和託馬斯·曼齊名的德國最偉大的作家。「要麼是個詩人,要麼什麼都不是」。但是15歲的時候,黑塞卻被送入神學院。不到一年的時間,黑塞就逃了出來,去工廠當了一名學徒。在這期間,他閱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1904年黑塞發表了長篇小說《彼得·卡門青特》,從此一舉成名。

1919年黑塞遷居至瑞士,後來加入了該國國籍

內容概要

荒原狼是個年近50的人,名叫哈立·哈勒。幾年前,他租下了我姑媽家的閣樓,在這裡住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他沉默寡言,不愛交際,確實像他自稱的那樣,是一隻狼,一個陌生的、野性而又膽怯的、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動物。他的臉充滿智慧,表情溫柔,但內心世界動蕩不安。他想的比別人多,智力上具有那種近乎冷靜的客觀性。這種人沒有虛榮心,他們從不希望閃光,從不固執己見。

我一開始就注意到他與眾不同,我覺得這個人有某種精神病或憂鬱症。有一天,他在付清一切欠款後,悄無聲息地離開了我們的城市,從此以後就杳無音信了。他把他的一份手稿留給了我。通過閱讀他的手記我才認識到,他的精神病並不是什麼個人的奇思怪想,而是這個時代的通病。下面是他的手記:

這一天又像往常那樣過去了:一種既無特殊痛苦又無特殊憂慮,既無真正苦惱也無絕望的日子。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是一件美事。遺憾的是我受不了這種平靜的生活,我總是燃起對強烈感情的渴望。夜幕降臨,我來到十分安靜的老城區,突然從一條漆黑的胡同裡竄出一個人,扛著廣告牌,上面寫著「無政府主義的晚會!魔術劇——限制入……」。我想買票進入,但是他丟給我一本書之後,轉眼之間就不見了。

回家後,我從大衣中掏出那本書,書名是《論荒原狼——僅供狂人閱讀》。這本小冊子毫無掩飾地勾畫出我鬱鬱寡歡的人生,而且書的主人公竟然也叫哈立。

有一天我在城郊遇到一個殯葬隊,發現有個人很面熟,好像就是那個扛廣告牌的人。他告訴我,如果需要消遣就到黑鷹酒店去。到了那兒之後,我遇到了一個很漂亮的姑娘,我們友好地談了起來。這個姑娘很了解我,勸我不要輕生,還教我跳舞。我們約好下次見面。

這位姑娘名叫赫爾米拉,她使我對生活產生了新的興趣。我們在一家酒店見面,赫爾米拉給我介紹了一位叫瑪利亞的姑娘。她說要讓我學會戀愛。一種新的、可怕的、瓦解一切的東西正從四面八方湧來。幾天後,我和她們一起參加一個化裝舞會。舞會之後,有人告訴我赫爾米拉在「地獄」裡等我。我進入地下室,看到很多房間,每個房間都代表著人類靈魂各個神秘的側面。在最後一個房間內,我看到赫爾米拉和一個男人赤身裸體的躺在一起。狂怒之下,我刺死了赫爾米拉。

在一個光禿禿的院子裡,法官判我永生,還罰我被恥笑一次。因為我用鏡子裡的刀殺死了鏡子裡的姑娘,企圖把魔術劇當做自殺的工具。那個和赫爾米拉在一起的男人,把縮成一個棋子大小的赫爾米拉裝進了口袋。

我猜到了這件事的意義,我會把遊戲玩得更好。

欣賞導航

《荒原狼》是一部充滿了狂暴幻想、具有表現主義色彩的小說。小說先是虛擬了一個出版者對哈勒的手記的第一人稱敘述,描述了哈勒這個人物的形象和行為特徵。然後又根據哈勒留下的手記,通過另一個的第一人稱敘述展開後面的情節。黑塞在小說中大量運用了夢幻形式,把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一個中年歐洲知識分子的內心世界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使其成為20世紀西方小說的經典之作。

作品主人公哈勒是才智之士,有著豐富細膩的內心世界。他很孤獨,很少向別人敞開心扉。他好像是來自另外一個星球,對人世間的虛榮、做作、追名逐利和自私淺薄極其厭惡。但與此同時他又發現,自己的這種厭惡感更多的是指向自己。正因為如此,哈勒時時刻刻處於一種巨大的分裂和痛苦之中,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他身上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東西在鬥爭著:狼性和人性。人性和狼性互不協調,當人性沉睡而狼性甦醒的時候,哈勒就走向墮落;當人性甦醒而狼性沉睡的時候,哈勒就會對自己的墮落和罪惡充滿厭惡。正是人性和狼性的嚴重敵對,使哈勒產生了孤獨感和自殺傾向。

那麼拯救之路在哪裡?一開始,哈勒企圖用身上的人性去壓制狼性,但結果卻是不斷陷入更大的苦悶之中。然後他用狼性來取代人性,則更行不通。這其實說明,哈勒將人的本性簡單地看成狼性和人性的二元對立是錯誤的,是一種「毫無希望的兒戲」,「是對現實的強姦」。認識舞女赫爾米拉之後,哈勒逐漸認識到了這個錯誤。經赫爾米拉介紹,哈勒先後認識了舞女瑪利亞和赫爾米拉的男友、音樂師巴伯羅。在他們的薰陶之下,哈勒逐漸接受了許多自己原先根本不能接受的東西。他認識到,人的本性極其複雜,不是由兩種而是由上百種、上千種本質構成,不是在兩極之間搖擺,而是在無數對極性之間搖擺。

在小說最後的「魔術劇」中,哈勒終於找到了真正的解救之道。正因為世界和自我都是多元的而不是二元的,所以無論是回歸人性還是回歸狼性都是枉然。「回頭根本沒有路,既回不到狼那裡,也回不到兒童時代」。面對這個世界所有的背謬和荒誕,只有用笑和幽默來對付。小說的最後,哈勒終於將生活戲劇的所有「十萬」個棋子裝進口袋,而且決定反覆去體會生存的痛苦,將遊戲玩得更好些,「總有一天會學會笑」。

精彩片段

這段選文寫的是「我」去參加化裝舞會,會後在「地獄」中參觀了各種各樣的魔術劇表演。其實「地獄」中的沿著走廊的小門,象徵著人的豐富的內心世界。我們不妨將「我」的參觀過程看做是「我」的自我拯救過程。

我舒了一口氣,又回想起在魔術劇開始時我看到那位漂亮的小夥子緊追不捨的那塊招牌:

所有的姑娘都屬於你!

總而言之我確實感到沒有任何東西像這個房間那樣令人神往。我帶著又能逃脫這該死的狼的世界的高興心情走進了這一房間。奇妙無比——如此難以置信又如此熟悉,我不禁渾身發顫——我青春的芬芳,我青少年時代的氣息向我迎面拂來,青春熱血在心房中流動,我剛才所做的所想的,剛才的我都已成為過去,已在我身後沉沒,我又變得年輕了。……

我站在故鄉小城的巖石小丘上,春風送暖,紫羅蘭初放,從河裡流來的河水粼波閃耀,我老家房屋上的窗戶也在閃閃發光,所以這一切都在眺望,在鳴響,在發出芬芳,是那樣的充滿各種聲息,是那樣的新鮮和富有創造精神,五光十色,春風迷人,日光輝映,與我青少年時第一次走向世界看到的詩情畫意一模一樣。我站在小丘上,微風吹拂著我的頭髮,我沉浸在愛情的思念中,信手從剛剛發綠的灌木上摘下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放在面前,聞著它的香氣[這香氣又使我想起以往的一切,然後我用從未吻過少女的雙唇親吻那嫩綠的小花苞,把它放在嘴裡咀嚼。那酸澀的、又香又苦的味道使我突然明白我正在經歷什麼,一切又都回來了。我正在重新經歷少年生活即將結束時的一個時刻,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獨自在野外散步,遇見了羅莎·克萊斯勒,我含羞地跟她打了招呼並且對她一見鍾情了。

《荒原狼》

他是一位肯探討問題和自我解答的詩人,具有德國南方人的心靈,表現出既虔誠又自由的混合性格。假如我們忽略了他的熱烈的反叛傾向——有關信仰的那股永恆的烈火能使夢想家變為鬥士的話,我們也許會說黑塞是一名浪漫派詩人。

心理學分析

這本小說反映黑塞在1920年代心靈所面臨的危機。黑塞在1926年曾接受心理治療。他的醫師是容格(Carl Gustav Jung)的學生。這篇小說明顯受到容格分析心理學(Analytical Psychology)的強烈影響。全書主題是容格式的心靈成長,稱為個性化(Individuation) 或自我實現 (Self realization)。  這本小說的中心人物哈瑞·黑勒(Harry Haller)是黑塞本人第二次婚姻觸礁後的寫照。習慣於布爾喬亞(Bourgeois)生活的哈瑞,其深入又獨立的思想使他看出德國受到軍事與工業勢力的影響與控制,正一步步的邁向戰爭。他和平主義的意見與周遭平庸的布爾喬亞格格不入。缺乏家庭溫暖又無社交活動的哈瑞在強烈理性又孤立的生活中,已經不知道感覺與感情為何物。他只覺得心中有一隻原始有野性的荒原狼(Steppenwolf),時時會不由自主的爆發出來。一方面他是受良好教育的知識分子,另一方面他是衝動直率又孤僻的荒原狼。深陷入矛盾接近自殺邊緣的哈瑞依靠他本身無意識(Unconscious)中的阿尼瑪與自性引導調和心靈中的理性與感性。

根據容格的分析心理學,本書是黑塞本人的獨白。幾乎所有情節都是他心中的掙扎。書中的人物是他本身心靈中的原型:

·哈瑞是有意識的自我(ego)。他是受良好教育的溫和知識分子。

·荒原狼是無意識中的負面的陰影(Shadow)。它是衝動直率又孤僻的荒原狼。

·赫爾米娜(Hermina)是阿尼瑪(Anima)。她是哈瑞心中的女性性格,是創造力與智慧之源,在這裡是他調和矛盾之旅的嚮導。

·莫扎特(Mozart)是心,或自性(Self )。本書中的不朽者相當於容格分析心理學中的老智者。給哈瑞條約與引哈瑞入舞廳的皆可視為哈瑞的自性。

·巴布羅(Pablo)是一個很會體驗生活的爵士樂薩克斯風手。他具有哈瑞想要成為的性格。在魔術劇場中他是主人,是另一自性。

·瑪麗亞(Maria)是一個理想的女友,提供包括性愛的愛情,卻不要求哈瑞負任何責任。

魔術劇場中種種矛盾的組合,讓哈瑞認識自己內心的矛盾與多面性。讀者可看出容格式的心靈成長。有意識的自我靠無意識中阿尼瑪與自性引導與啟發而認識自己的矛盾,進而化解矛盾以達到自我實現的境界。

相關焦點

  • 蔣方舟:黑塞的《荒原狼》對我影響最大
    蔣方舟曾透露自己的閱讀經歷,坦言黑塞的《荒原狼》對她影響最大。蔣方舟:黑塞的《荒原狼》對我影響最大蔣方舟曾為讀者推薦波德利亞的《冷記憶》系列,她認為:「波德利亞的《冷記憶》系列相當不錯,一共5本,全是偉大的波德利亞思維的一些邊角料和雜碎,但是智慧得讓人瞠目結舌。」而在談到有沒有過一本書對她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重大影響時,蔣方舟說:「黑塞的《荒原狼》。
  • 赫爾曼·黑塞《荒原狼》:願我們都能與自己和解
    作者 l 古道漫漫赫爾曼·黑塞(1877-1962),德國作家,194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荒原狼》是黑塞中期創作的代表作,亦是他創作生涯的裡程碑。該小說一經問世,就被譯成二十多種語言在多個國家出版。
  • 黑塞《荒原狼》中的精神分析治療
    ——黑塞 赫爾曼 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德國作家,詩人,被譽為德國浪漫派的"最後騎士",也是馮泰納獎、諾貝爾獎、歌德獎獲得者,其作品在國內也很受歡迎,代表作有《荒原狼》、《東方之旅》、《玻璃球遊戲》、《悉達多》。
  • 2019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1901-2017年)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及其代表作
    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諾貝爾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頒發,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遺囑中提到的五大獎勵領域之一,他在遺囑中說獎金的一部分應頒給「在文學界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據諾獎官網介紹,首屆諾貝爾文學獎於1901年頒發,得主是法國詩人普律多姆。此外,羅曼·羅蘭、蕭伯納、海明威等著名作家均曾獲得過該獎。
  • 改編老電影《荒原狼》,看懂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的孤獨哲學
    我是小樹,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我大學裡最喜歡的作家赫爾曼黑塞.遇到黑塞是大一在圖書館借書的時候,管理員桌子上摞一堆書,在管理員掃書的時候,順便在書桌上拿了一本《荒原狼》。從此開始了我大學四年讀赫爾曼黑塞的時光。隨後自己就去找了這部電影來看。
  • 黑塞《荒原狼》|在生活的廢墟上尋找精神的花朵
    《荒原狼》的創作是黑塞試圖用精神分析的方式尋找人類精神解放的途徑。《荒原狼》揭露了時代的墮落與社會對精神文化的蔑視,剖析了個體所患精神疾病的深層原因,最後借魔幻般的精神治療來弘揚在痛苦的生活之上追求一個理性而愉悅的精神世界的主旨。《荒原狼》的故事寫的雖然是精神的疾病和危機,但它的目的不是走向毀滅,而是實現精神治療。
  • 《正義聯盟》大反派確認 為天啟星神族荒原狼
    《正義聯盟》大反派確認 為天啟星神族荒原狼 時間:2016.06.2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WY
  • 一個真正的自殺者,他的自殺是對偽文化的諷刺與毀滅——荒原狼
    荒原狼在孤獨中痛苦跋涉,他不知道是自己錯了,還是時代錯了,人性深處隱藏的種種邪惡趁虛而出。荒原狼與之搏鬥,他嚮往不朽,卻找不到通向不朽的道路並因此而痛苦、矛盾。在荒原狼的周圍,我們看到的是形形色色的文化與政治騙子,他們想的只是如何去驚世駭俗、譁眾取寵、謀取名利。偽文化者們瞧不起平凡中蘊涵的智慧,他們心中早已沒有了善與愛,有的只是矯柔造作、騷首弄資,然後彼此吹捧、鼓惑人心,賺取金錢。
  • 正義聯盟荒原狼死了沒 他或被最終BOSS救走了
    在電影《正義聯盟》中最大的看點還是6位超級英雄的組隊打boss,我們知道這一次的大反派是荒原狼,而且能力也是十分強大,但是最終還是被超人虐爆了,那么正義聯盟荒原狼死了沒?     荒原狼(Steppenwolf)是美國DC漫畫旗下超級反派,初次登場於《新神》(New God)第7期(1972年3月),由傑克·科比創造,
  • 扎導公布《正聯》刪減照:荒原狼手上的「母盒」,是未完成的特效
    這組刪減照片的亮點是荒原狼,可以看到,荒原狼終於露出了的正臉,這也是扎導公布的照片中首次出現荒原狼正面照。荒原狼手上拿的「母盒」也是特效,照片中的特效並沒有做完,用數字「214」代替。扎克·施耐德屢次公布《正聯》刪減劇照,然而華納似乎並不打算行動起來,沒有理會扎克施耐德。
  • 《正義聯盟》再曝刪減片段,反派荒原狼形象向《BVS》看齊
    視頻是關於荒原狼去亞特蘭蒂斯搶奪母盒時與媚拉的大戰,這場大戰比正片中更持久,媚拉也展現了更多的能力。正片中,荒原狼在抓住媚拉的脖子後,就直接把她撞在牆上。而刪減片段裡,媚拉試圖利用水流阻擋荒原狼,還想把荒原狼體內的水分抽走,但效果並不明顯,隨後荒原狼才把媚拉摔在地上。而且荒原狼在被媚拉的旋渦困住時的時候,還想從水流中逃走。
  • ...聯盟中被秒殺的荒原狼,漫畫中也是新神之一,實力僅在達克賽德之下
    今日科普:「DC最強的頭號打手」——荒原狼 荒原狼新神之一 同時也是赫格爾的弟弟及天啟星帝王達克賽德的叔叔 荒原狼為達克賽德菁英的成員 並領導著天啟星的軍隊
  • 「英雄組團」暴打荒原狼,女神搶了男神風頭?
    ●角色簡介 神奇女俠本名黛安娜·普林斯,來自天堂島的亞馬遜公主,是眾神之王宙斯和亞馬遜女王希波呂忒的私生女。《正義聯盟》中她與蝙蝠俠共同招募隊伍,應對天啟星的入侵。 蝙蝠俠(本·阿弗萊克飾) 他的超能力就是「我很富」 《正義聯盟》中,蝙蝠俠為阻止來自天啟星敵人的進犯招募了一支超英隊伍來對抗這股未知的力量。
  • 《自殺小隊》BOSS原本是荒原狼,可他卻去《正聯》搶了達叔的位置
    如果這個版本裡達克賽德是《正義聯盟》的大反派,那荒原狼去哪了?這就要問大衛·阿耶了。昨天大衛在推特上公布了《自殺小隊》的最初版本,在這裡面,荒原狼才是最終BOSS。根據大衛的說法,電影裡魅惑女巫的失控會與荒原狼有關
  • 平心而論,正義聯盟裡荒原狼的實力到底多強? - 漫威百家說
    總之,此版超人是母盒復活後的狀態,拿超人復活之前所面對的敵人對比荒原狼都不太合適。所以個人感覺還是毀滅日>JL版大超>荒原狼>=BVS版大超>佐德>阿瑞斯。總的來說,我是覺得荒原狼很強的:從他在天堂島現身後,女王拿著母盒騎著馬跑出去了數百米後,荒原狼一跳就跳過來了這個畫面開始,就覺得這個反派真心有實力力量55開浩克沒得跑,格鬥不輸女俠+海王,斧頭放大威力不輸神錘,我相信如果沒有大超出來碾壓的話他還是眾多粉絲心目中的戰鬥力志高。
  • 諾貝爾文學獎值得一讀再讀的8部作品,看看你都讀過了沒有?
    諾貝爾文學獎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了,這一百多年來,產生了許多優秀的作品,而且這些作品,都有著高超的藝術水平,非常值得大家一讀再讀,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5部,最值得一讀的作品,第一部都有著非常的藝術水準。8、《荒原狼》《荒原狼》是德國作家曼黑塞最為著名的作品,黑塞不僅是一個優秀的小說,同時還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的這部小說,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那都是他最為重要的作品,所以非常值得一讀。諾貝爾文學獎給出的獲獎理由是:「他那些靈思盎然的作品——它們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創意和深刻的洞見,一方面象徵古典的人道理想與高尚的風格。」
  • DC電影中超級反派實力排行top5:小丑上榜,荒原狼勉強排第三!
    讓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把一個癲狂又令人膽寒的反派演繹得淋漓盡致。儘管小丑沒有任何超能力,但他卻有著超乎常人的智慧和令人難以捉摸思維,這類敵人無疑是非常可怕的。第三名:荒原狼荒原狼是達克賽德手下黑暗精英的成員,登場於電影《正義聯盟》,為了尋找母盒來到了地球。雖然荒原狼在電影中吊打蝙蝠俠、閃電俠、鋼骨甚至神奇女俠,但是卻被超人直接按在地上摩擦,被大超完虐。因此排名只能勉強排到第三。
  • 豆瓣9.0分|《荒原狼》,赫爾曼黑塞帶你來一場和自己內心的對話
    前言:讀《荒原狼》是因為一次課程的作業,選到了這本書,也是我讀赫爾曼·黑塞的第一本書,深深被書中的內容吸引,讀得停不下來,用了一個下午讀完了整本小說。《荒原狼》受到了全球青年人的喜愛,對於喜愛它的讀者來說,人們在書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這本書閱讀的過程,更像是一次心靈之旅,是一次和自己內心的深度對話。原來那麼多人都和黑塞一樣,內心住著一頭「荒原狼」,每天和自己體內的「狼性」做著抗爭,不知道哪一天這「狼性」就會不受控制突然跑出來。
  • 《正義聯盟》導演剪輯版新短預告 達克賽德/荒原狼再臨
    《正義聯盟》導演剪輯版新短預告 達克賽德/荒原狼再臨 時間:2020-10-26 11:19:53 來源:3DM編譯
  • 蔣方舟:在最孤獨迷茫時看黑塞的《荒原狼》
    上中學的時候看赫爾曼·黑塞的《荒原狼》和《悉達多》。」談及自己的書單,蔣方舟如是說。 在最孤獨迷茫的時候看赫爾曼·黑塞的《荒原狼》 蔣方舟與赫爾曼·黑塞的書有著特殊的緣分。「對於赫爾曼·黑塞的書,我是在自己最孤獨、迷茫和痛苦的時候看的。」蔣方舟說,「上中學的時候,對於寫作這件事很懷疑,人際關係也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