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曼·黑塞《荒原狼》:願我們都能與自己和解

2020-11-29 無戒學堂

作者 l 古道漫漫

赫爾曼·黑塞(1877-1962),德國作家,194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荒原狼》是黑塞中期創作的代表作,亦是他創作生涯的裡程碑。該小說一經問世,就被譯成二十多種語言在多個國家出版。小說幻想色彩濃鬱,象徵意味深遠,被認為有「超現實主義」風格,託馬斯.曼稱它為「德國的尤利西斯」。

小說的主人公哈裡是個正直的作家,他鄙視現代社會小市民的生活方式,但又深陷其中,內心深處極為矛盾。直到一天,他偶然讀到一本小冊子《荒原狼——非為常人而作》,深覺同病相憐,認為自己就是一隻兼具「人性」與「狼性」的荒原狼。

之後,哈裡應青年教授之邀前往其家中赴宴,提倡理智與和平的哈裡卻被認為是不愛祖國的「混蛋」,這場會面最終不歡而散。倍感孤獨的哈裡獨自來到「黑老鷹」小酒館喝酒,卻意外邂逅奇妙美麗的女郎赫爾米娜,重新萌發了對生活的興趣。

經赫爾米娜介紹,哈裡又結識了年輕帥氣的薩克斯管演奏師帕勃羅先生和貌美女郎瑪麗亞,開始享受物慾包圍的快感。哈裡應邀前往參觀帕勃羅先生荒誕離奇的魔劇院,內心千迴百轉,當看到瑪麗亞赤身裸體躺在別人懷中的時候,哈裡出於嫉妒將瑪麗亞一刀殺死……

之後,哈裡與莫扎特的交談,讓其徹底清醒……

戰爭中的人文主義光芒

「每個時代,每種文化,每個習俗,每項傳統都有自己的風格,都各有溫柔與嚴峻,甜美與殘暴兩個方面,各自都認為某些苦難是理所當然的事,各自都容忍某些惡習。只有在兩個時代交替,兩種文化、兩種宗教交錯的時期,生活才真正成了苦難,成了地獄。」

《荒原狼》的創作開始於黑塞中年後,此時正處於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轉化的階段,是一個由和平走向戰爭的時代,社會中存在著眾多的矛盾,各階層的鬥爭也比較激烈。

在政治家們和主流媒體的渲染下,國內狂熱的希望新的戰爭再次爆發,個人英雄主義情緒蔓延,而黑塞這樣的少數派提倡理智與和平,因此備受打壓。

海明威曾經說過,在現代戰爭中,人會像條狗一樣被毫無意義地殺死。對此,我深表贊同。

在大多數人都陷於戰爭的狂歡時,黑塞沒有迷失本心,而是選擇保持溫度,保持理性,以人文主義的關懷直面戰爭對個體帶來的悲痛和對文明帶來的傷害。

黑塞筆下的文學形象亦如他自己,閃耀著人文主義的光芒。

知識分子的精神危機

哈裡的自傳中寫到,他每天都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是否到了像阿達貝爾特.斯蒂夫脫那樣,用刮臉刀終結自己生命的時候?

向死而生,這既是《荒原狼》的主人公哈裡,也是黑塞本人的寫照。

正如浮士德所言,「啊,在我的胸膛裡有兩個靈魂並存!」

哈裡在「人性」與「狼性」中苦苦掙扎,他身上既有智慧、高尚、文明的一面,也有粗獷狂野、桀驁不馴、不服管束的一面;他正直善良,卻又孤僻清高;他誕生於市民階層之中,卻厭倦市民階層的平庸;他反感市民階層,卻又不得不寄居其中;他不屑於俗世生活的燈紅酒綠,卻又沉溺於世俗的物慾之中……

他身處時代的夾縫中,無法安生。

小說中哈裡的精神危機並不是個例,而是黑塞以及同時期的大批知識分子的真實寫照。這類人處在時代的轉變期,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內心深覺彷徨無奈、不知所措,迷茫於究竟是去努力改變環境還是向環境妥協?

硬漢派偵探小說家雷蒙德·錢德勒曾經說過,用心自省、找出自己本心,這是不尋常的天賦。

黑塞對荒原狼哈裡的剖析,實際上是對自己內心誠實而無畏的自我剖析,他與故事中的哈裡一樣,缺乏家庭溫暖,沒有社交活動,因為反戰被視為叛徒,遭受群體攻擊,甚至喪失了房屋、家庭以及財產。他的心靈世界與外部現實之間衝突劇烈,內心痛苦無法排遣。

荒原狼的自我療愈之路

黑塞曾說:「荒原狼的故事寫的雖然是疾病和危機,但是它描寫的並不是毀滅,不是通向死亡的危機,恰恰相反,它描寫的是治療。」

身處孤獨、迷茫和絕望中的哈裡,在意外邂逅赫爾米娜,重新燃起對生活的熱情。就像一個踽踽獨行的旅人,突然之間,覓得同伴。赫爾米娜向身處絕望的深淵的哈裡伸出了手,如同哈裡所說的,她是一個小小的亮孔,如小窗戶般照亮了我那黑暗的「恐懼」洞穴。

黑塞的另一部作品《德米安——少年彷徨時》也是近乎一樣的情節,辛克萊在陷於自我矛盾時,人生導師德米安出現了。

當我們處於深淵之中,總寄希望於別人拉我們一把。

但《荒原狼》故事的最後,哈裡親手殺死了赫爾米娜;而《德米安——少年彷徨時》的結尾,辛克萊發現德米安跟自己越來越像了。我想這是作者黑塞告訴我們,能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與其寄希望於外界的力量,倒不如做自己的孤膽英雄。

我知道,這很難,但不試一試又怎麼知道做不到呢?

正如故事的結尾:

我清楚有成百上千個玩生活把戲的棋子放在我的口袋裡,一想到這場遊戲的價值,我感到非常吃驚,我做好了重新開始這場遊戲的準備。再次品嘗它的痛苦,再次因它的荒誕無聊而恐懼,一次又一次地探訪我心靈的地獄。

終有一天,我玩這個人生遊戲會更加熟練。終有一天,我能夠學會笑。帕勃羅和莫扎特都在等著我。

哈裡終於學會了接納自己,和這個世界好好相處。

白巖松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們讀所有書,最終的目的都是讀到自己。

黑塞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讓我們探索真實的內心,從而更好地和自己相處,和世界相處。

相關焦點

  • 豆瓣9.0分|《荒原狼》,赫爾曼黑塞帶你來一場和自己內心的對話
    前言:讀《荒原狼》是因為一次課程的作業,選到了這本書,也是我讀赫爾曼·黑塞的第一本書,深深被書中的內容吸引,讀得停不下來,用了一個下午讀完了整本小說。《荒原狼》受到了全球青年人的喜愛,對於喜愛它的讀者來說,人們在書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這本書閱讀的過程,更像是一次心靈之旅,是一次和自己內心的深度對話。原來那麼多人都和黑塞一樣,內心住著一頭「荒原狼」,每天和自己體內的「狼性」做著抗爭,不知道哪一天這「狼性」就會不受控制突然跑出來。
  • 改編老電影《荒原狼》,看懂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的孤獨哲學
    我是小樹,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我大學裡最喜歡的作家赫爾曼黑塞.遇到黑塞是大一在圖書館借書的時候,管理員桌子上摞一堆書,在管理員掃書的時候,順便在書桌上拿了一本《荒原狼》。從此開始了我大學四年讀赫爾曼黑塞的時光。隨後自己就去找了這部電影來看。
  • 蔣方舟:黑塞的《荒原狼》對我影響最大
    蔣方舟曾透露自己的閱讀經歷,坦言黑塞的《荒原狼》對她影響最大。蔣方舟:黑塞的《荒原狼》對我影響最大蔣方舟曾為讀者推薦波德利亞的《冷記憶》系列,她認為:「波德利亞的《冷記憶》系列相當不錯,一共5本,全是偉大的波德利亞思維的一些邊角料和雜碎,但是智慧得讓人瞠目結舌。」而在談到有沒有過一本書對她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重大影響時,蔣方舟說:「黑塞的《荒原狼》。
  • 黑塞《荒原狼》中的精神分析治療
    ——黑塞 赫爾曼 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德國作家,詩人,被譽為德國浪漫派的"最後騎士",也是馮泰納獎、諾貝爾獎、歌德獎獲得者,其作品在國內也很受歡迎,代表作有《荒原狼》、《東方之旅》、《玻璃球遊戲》、《悉達多》。
  • 蔣方舟:在最孤獨迷茫時看黑塞的《荒原狼》
    蔣方舟(資料圖) 編者按:「讀書已成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公開自己的上中學的時候看赫爾曼·黑塞的《荒原狼》和《悉達多》。」談及自己的書單,蔣方舟如是說。 在最孤獨迷茫的時候看赫爾曼·黑塞的《荒原狼》 蔣方舟與赫爾曼·黑塞的書有著特殊的緣分。「對於赫爾曼·黑塞的書,我是在自己最孤獨、迷茫和痛苦的時候看的。」蔣方舟說,「上中學的時候,對於寫作這件事很懷疑,人際關係也很糟糕。
  • 一個真正的自殺者,他的自殺是對偽文化的諷刺與毀滅——荒原狼
    荒原狼在孤獨中痛苦跋涉,他不知道是自己錯了,還是時代錯了,人性深處隱藏的種種邪惡趁虛而出。荒原狼與之搏鬥,他嚮往不朽,卻找不到通向不朽的道路並因此而痛苦、矛盾。在荒原狼的周圍,我們看到的是形形色色的文化與政治騙子,他們想的只是如何去驚世駭俗、譁眾取寵、謀取名利。偽文化者們瞧不起平凡中蘊涵的智慧,他們心中早已沒有了善與愛,有的只是矯柔造作、騷首弄資,然後彼此吹捧、鼓惑人心,賺取金錢。
  • 《荒原狼》——諾貝爾得主黑塞代表作
    《荒原狼》荒原狼(也譯作荒野之狼)(Der Steppenwolf)這是一本德國、瑞士諾貝爾獎小說家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所著作的自傳體小說。赫爾曼·黑塞早在1931年就曾經獲得過諾貝爾獎的提名。但是當時瑞典學院的常任秘書對黑塞的作品頗有微詞。
  • 黑塞《荒原狼》|在生活的廢墟上尋找精神的花朵
    文|水面清溪赫爾曼·黑塞被稱為德國浪漫派最後一位騎士,是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由於黑塞在具有濃厚的宗教氣氛和東方精神的生活環境中長大,加之他中期對榮格分析心理學有極高的評價,其作品著重進行人物精神的剖析,賦予人類崇高的精神世界。
  • 黑塞詩28首
    黑塞一生曾獲多種文學榮譽,比較重要的有:馮泰納獎、諾貝爾獎、歌德獎。194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1962年於瑞士家中去世,享壽85歲。愛好音樂與繪畫,是一位漂泊、孤獨、隱逸的詩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為題材,表現對過去時代的留戀,也反映了同時期人們的一些絕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門青》、《荒原狼》、《東方之旅》、《玻璃球遊戲》等。
  • 讀一本書·赫爾曼·黑塞《荒原狼》摘抄語錄
    7、生命應當由生命本身去戰勝,去消滅,從根本上來講,這比用自己的手更加崇高和美好。8、人的尊嚴之得以存在並起作用於實踐,因為他能知其不了為而為之,而他的悲劇也存在於此,因為他將受到世道常情的反抗與阻撓。9、這個世界把你吐了出來,因為你與眾不同。
  • 正義聯盟荒原狼死了沒 他或被最終BOSS救走了
    在電影《正義聯盟》中最大的看點還是6位超級英雄的組隊打boss,我們知道這一次的大反派是荒原狼,而且能力也是十分強大,但是最終還是被超人虐爆了,那么正義聯盟荒原狼死了沒?    電影中荒原狼入率領類魔大軍入侵地球,企圖集齊三個母盒,他先後從天堂島、亞特蘭蒂斯王國搶走了兩個母盒。為抵抗荒原狼,蝙蝠俠和神奇女俠召集了海王、鋼骨、閃電俠。他們用第三個母盒復活了超人,但超人與他們反目成仇,在露易絲的努力下才恢復理智。    荒原狼是「達克賽德」手下黑暗精英的一員,掌管天啟星的類魔大軍。
  • 《正義聯盟》大反派確認 為天啟星神族荒原狼
    《正義聯盟》大反派確認 為天啟星神族荒原狼 時間:2016.06.2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WY
  • 《正義聯盟》再曝刪減片段,反派荒原狼形象向《BVS》看齊
    關於扎導版的《正義聯盟》是否存在這個問題,誰都說不清楚。有人說扎導版本的劇情可能會與影院版大不相同,華納把它給放出來,不是在給自己打臉嗎?可刪減片段、劇情的流出,有讓不少人心中燃起了希望。(會不會是華納礙於面子問題,就把扎導版以片段的形式慢慢放出來,再讓粉絲自己把片段剪輯成扎導版?)視頻是關於荒原狼去亞特蘭蒂斯搶奪母盒時與媚拉的大戰,這場大戰比正片中更持久,媚拉也展現了更多的能力。
  • ...聯盟中被秒殺的荒原狼,漫畫中也是新神之一,實力僅在達克賽德之下
    荒原狼新神之一 同時也是赫格爾的弟弟及天啟星帝王達克賽德的叔叔 荒原狼為達克賽德菁英的成員 並領導著天啟星的軍隊
  • 《自殺小隊》BOSS原本是荒原狼,可他卻去《正聯》搶了達叔的位置
    昨天,《自殺小隊》導演大衛·阿耶和《正義聯盟》導演扎克·施耐德都宣布了各自的電影尚未採用的設定,扎導這邊,是我們都非常了解的達克賽德。如果這個版本裡達克賽德是《正義聯盟》的大反派,那荒原狼去哪了?這就要問大衛·阿耶了。
  • 專訪|譯者姜乙:我如何翻譯茨威格和黑塞
    讀者不僅能從他的文字中了解了歷史,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看見歷史,感受歷史,欣賞歷史,並在閱讀中有自己的想像和思考。這是一種美好的體驗。他提供了一種選擇:假如我們願意承認,歷史的原態並不真正存在,或只是相對存在。讓我們思考:我們如何/是否能求得歷史的絕對真相?歷史的敘述者是否總是時代的產物?他或她是否能完全擺脫所處時代,擺脫個人的烙印、角度、經驗和意圖?它流傳至今,是否具有可以吸收和借鑑的價值?
  • DC電影中超級反派實力排行top5:小丑上榜,荒原狼勉強排第三!
    面對隔壁漫威電影宇宙的大火,DC這邊也眼紅了,先後推出多部電影,打造自己的DC電影宇宙,從原先便獨特的暗黑風格慢慢轉向了爆米花風格,但是不管什麼風格,不得不說DC電影還是值得一看。我們一起來看看DC電影中前五強的超級反派是哪些呢,你猜得出最強的哪個是誰了嗎?
  • 「英雄組團」暴打荒原狼,女神搶了男神風頭?
  • 平心而論,正義聯盟裡荒原狼的實力到底多強? - 漫威百家說
    之所以被黑成這樣,可能是大超救場的緣故吧,但在這之前還是把其他人血虐了一番...感覺這次超人在速度和力量方面提升都挺大,還多了個冷凍呼吸,如果把BVS裡大超換成JL版大超,感覺揍毀滅日應該會輕鬆不少。可能是太多人拿前幾部DCEU的反派和他比,個人認為大超如果還是取bvs狀態的話,也不會贏太輕鬆。
  • 扎導公布《正聯》刪減照:荒原狼手上的「母盒」,是未完成的特效
    《正義聯盟》全球最終票房僅有6.58億美元,連DC的單人電影《神奇女俠》的票房高都沒有。這一切都和《正義聯盟》換導演有關,該片原導演是扎克·施耐德,當初扎導都快拍完了,結果家裡出了點狀況。由於扎導不在狀態,《正義聯盟》暫時停工,華納急於求成,臨時解除扎克·施耐德的導演職位,換喬斯·韋登擔任《正義聯盟》的導演,後者曾經執導過《復聯1》和《復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