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3日,美國能源部發布《重塑美國核能競爭優勢:確保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該報告認為美國在核電領域的競爭劣勢已威脅其國家安全利益。為重塑其核能領導地位,該報告從核燃料供應鏈安全、先進技術研發、核技術出口以及政府職能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該報告將俄羅斯和中國列為美國核能出口的主要競爭對手,突出了其將加大核電投入並進軍目前由中俄兩國控制的核電市場的決心,將對我國核電「走出去」戰略產生重要影響,並可能重塑全球核電市場格局。
01
《重塑美國核能競爭優勢》之主要特點
1從國家安全角度,重塑核能競爭優勢
報告認為,美國在核能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已經被俄羅斯和中國等國的國營企業取代,並且一些發展中國家也正在加速縮小與美國的差距。由於數十年的漠視,整個美國商業核電行業(從開採到發電)都面臨著破產的高風險。該現狀威脅著美國能源安全,阻礙了美國對外能源政策的選擇,且削弱了美國制定嚴格的核不擴散和核安全標準的國際影響力。與此同時,俄羅斯有1330 億美元的反應堆國外訂單,並計劃在 19 個國家承建超過 50 座反應堆;中國除了已建造的45座反應堆之外,還將在國外多個國家另建16座反應堆。這兩個核電大國正在通過核能逐步提高其在全球的經濟和外交政策影響力,將對美國的能源主導權遠大戰略造成重大衝擊。
2重視整個鈾燃料供應鏈的安全風險
報告認為,美國國內在鈾工業生產方面面臨重大挑戰,已涉及到國家安全問題。一是鈾是一種重要且獨特的關鍵礦物,就鈾的和平利用和核防禦目的而言,其與整個核工業密不可分。二是美國有明確的防禦需求,該需求取決於長期的良性核燃料循環。目前,出於防禦需求所用鈾有兩種:低濃縮鈾(用於生產核武器所用氚)和高濃縮鈾(作為海軍核反應堆燃料)。美國能源部應確保該行業充滿活力,以減少未來供應鏈的風險。三是鈾可用性保證,美國核燃料循環的各個領域都很脆弱,其中開採和轉化是最容易瀕臨崩潰的領域。美國核工業的競爭儲備不足,對開採和轉化這兩個領域的額外資本投資前景也不樂觀。因此,出於對國家安全的考慮,美國必須在短期內恢復和發展這些能力並且允許核管理委員會限制或禁止進口俄羅斯或中國製造的核燃料。
3增強核出口並視中俄為關鍵競爭對手
在國際貿易的過程中,美國一直認為其核技術是領先於世界的。但是近幾十年來,美國的民用核反應堆供應商在全球新建核反應堆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根據核工業市場研究的相關報告,到2030年,全球將建成107座新核反應堆,其中43座將由中國供應商提供,29座由俄羅斯提供,10座由印度提供,9座由韓國提供,4座由法國提供。而美國的反應堆供應商預計到2030年只建造3座反應堆機組。美國認為其在國際核貿易市場上的地位已經遠遠落後於俄羅斯和中國,並總結核電落後的原因主要有兩條:一是美國核管制過於嚴苛,中國的核貿易出口管制相對鬆散;二是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及中國的中核集團、中廣核集團都是國有公司,而美國的核電是民營企業,在核電競爭中,美國處於劣勢。美國認為,俄羅斯、中國舉政府之力發展核電不是出於經濟目的,而是出於戰略考慮。因此為扭轉其核電劣勢,美國將放寬核出口管制法規要求並加大核電投入,同時積極打壓中俄兩國的核電發展,並進軍目前由中俄兩國國營企業控制的市場,以重塑其核能技術出口方面的世界領導地位。
4致力於發展先進反應堆和小堆技術
為保持在下一代核技術中的領導地位,美國致力於先進核反應堆設計和小型模塊化反應堆等方面的研發。具體措施包括籤署《核能創新法案》,授權建立國家反應堆創新中心和多功能試驗反應堆;資助美國先進核反應堆技術的研發,並允許與私人企業合作示範先進核反應堆;使用小型模塊化反應堆和微型反應堆為聯邦設施供電,並通過行政命令實施政策來確定小型模塊化反應堆可以滿足增強或補充國內軍事設施能源需求的可能性等。
02
《重塑美國核能競爭優勢》之主要措施
為重塑美國的核能競爭優勢,該報告提出四條主要措施:一是立刻採取直接大膽的行動, 以加強鈾礦開採和轉化產業,並恢復整個核燃料循環前端的生存能力;二是利用美國的技術創新和先進的核研發投資來鞏固技術進步並加強美國在下一代核能技術中的領導地位;三是確保將有一個健康且不斷發展的核能部門 ,使鈾礦開採商、燃料循環供應商和反應堆供應商可以向其出售產品和服務;四是採取全政府方式支持美國核能工業與民營企業競爭,以出口民用核技術。
03
對我啟示及建議
中國在建核電規模世界第一,已領跑世界第3代核電技術試驗驗證和工程示範建設,並正努力實現從核大國向核強國的轉變。核電是戰略性地緣政治資產,是能夠施加地緣政治影響的重要手段。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逐步深入實施,核電「走出去」迎來了新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美國重塑核能競爭優勢的相關舉措,對我國核電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鑑作用。
1集中先進核反應堆技術的研發力量
中國在先進反應堆和模塊化小堆上的研發力量分散,看似「百花齊放」,實則影響國際競爭力。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佔據國際核電市場60%份額的成功經驗之一就是集中,美國在先進技術的研發上也是以國家實驗室為主。中國先進核技術以及小堆走出國門應整合國內設計、設備製造以及建造力量形成「國家品牌」參與國際競爭。
2梳理核能產業鏈中受制於人的核心技術
目前不止是美國將中國作為核能領域的主要競爭對手,英德法等西方國家也開始加大在核能尤其是先進核技術領域的投入,以擺脫對中國核電的依賴。儘管我國大部分核技術已經實現自主研發,但仍有部分核心技術依賴西方國家,如軟體原始碼,且我國的軟體原始碼都是混用,無法分清哪些來自美國,哪些是國內自主研發設計的。因此,我國需要提前將軟體原始碼及其他受制於西方的核心技術來源梳理清楚,以防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為打壓我國核電出口對我國突然採取制裁措施。此外,我國應長期密切關注美國政府針對關鍵核技術出口制定的810特權清單。
3堅持核能技術創新,加強核電人才培養
美國為重塑其核能領導地位,在核電人才培養上十分重視。2019年6月,美國能源部通過核能大學計劃、跨學科研究項目和核科學用戶設施計劃等,為58個先進核技術研發項目資助總計4930萬美元,以確保美國大學在先進反應堆研究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不斷為核能行業輸送人才。在《美國核能領導能力創新應對全球戰略調整》報告中,美國將民用核工業當作一項戰略資產,認為民用核電人才的培養既可保證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又可為軍用核工業如航母戰鬥群和核潛艇,發展儲備技術人員。我國也應加大核能人才培養力度,堅持核能自主創新,為我國的「核電」走出去提供強大的人才和技術支持。
4加快核能立法速度,明確核電戰略定位
核能的開發利用在維護國家安全、能源供應安全以及高端裝備產業升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國應儘快通過立法來確定核電的國家戰略地位,並通過產業政策支持,提高核電監管效率,加速核能研發和創新,從而提升中國核電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於1985年11月,是隸屬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諮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帳號,致力於向公眾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小南莊20號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