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經觀察|美國發布《重塑美國核能競爭優勢》戰略報告對我啟示及建議

2020-12-06 全球技術地圖

2020年4月23日,美國能源部發布《重塑美國核能競爭優勢:確保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該報告認為美國在核電領域的競爭劣勢已威脅其國家安全利益。為重塑其核能領導地位,該報告從核燃料供應鏈安全、先進技術研發、核技術出口以及政府職能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該報告將俄羅斯和中國列為美國核能出口的主要競爭對手,突出了其將加大核電投入並進軍目前由中俄兩國控制的核電市場的決心,將對我國核電「走出去」戰略產生重要影響,並可能重塑全球核電市場格局。

01

《重塑美國核能競爭優勢》之主要特點

1從國家安全角度,重塑核能競爭優勢

報告認為,美國在核能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已經被俄羅斯和中國等國的國營企業取代,並且一些發展中國家也正在加速縮小與美國的差距。由於數十年的漠視,整個美國商業核電行業(從開採到發電)都面臨著破產的高風險。該現狀威脅著美國能源安全,阻礙了美國對外能源政策的選擇,且削弱了美國制定嚴格的核不擴散和核安全標準的國際影響力。與此同時,俄羅斯有1330 億美元的反應堆國外訂單,並計劃在 19 個國家承建超過 50 座反應堆;中國除了已建造的45座反應堆之外,還將在國外多個國家另建16座反應堆。這兩個核電大國正在通過核能逐步提高其在全球的經濟和外交政策影響力,將對美國的能源主導權遠大戰略造成重大衝擊。

2重視整個鈾燃料供應鏈的安全風險

報告認為,美國國內在鈾工業生產方面面臨重大挑戰,已涉及到國家安全問題。一是鈾是一種重要且獨特的關鍵礦物,就鈾的和平利用和核防禦目的而言,其與整個核工業密不可分。二是美國有明確的防禦需求,該需求取決於長期的良性核燃料循環。目前,出於防禦需求所用鈾有兩種:低濃縮鈾(用於生產核武器所用氚)和高濃縮鈾(作為海軍核反應堆燃料)。美國能源部應確保該行業充滿活力,以減少未來供應鏈的風險。三是鈾可用性保證,美國核燃料循環的各個領域都很脆弱,其中開採和轉化是最容易瀕臨崩潰的領域。美國核工業的競爭儲備不足,對開採和轉化這兩個領域的額外資本投資前景也不樂觀。因此,出於對國家安全的考慮,美國必須在短期內恢復和發展這些能力並且允許核管理委員會限制或禁止進口俄羅斯或中國製造的核燃料。

3增強核出口並視中俄為關鍵競爭對手

在國際貿易的過程中,美國一直認為其核技術是領先於世界的。但是近幾十年來,美國的民用核反應堆供應商在全球新建核反應堆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根據核工業市場研究的相關報告,到2030年,全球將建成107座新核反應堆,其中43座將由中國供應商提供,29座由俄羅斯提供,10座由印度提供,9座由韓國提供,4座由法國提供。而美國的反應堆供應商預計到2030年只建造3座反應堆機組。美國認為其在國際核貿易市場上的地位已經遠遠落後於俄羅斯和中國,並總結核電落後的原因主要有兩條:一是美國核管制過於嚴苛,中國的核貿易出口管制相對鬆散;二是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及中國的中核集團、中廣核集團都是國有公司,而美國的核電是民營企業,在核電競爭中,美國處於劣勢。美國認為,俄羅斯、中國舉政府之力發展核電不是出於經濟目的,而是出於戰略考慮。因此為扭轉其核電劣勢,美國將放寬核出口管制法規要求並加大核電投入,同時積極打壓中俄兩國的核電發展,並進軍目前由中俄兩國國營企業控制的市場,以重塑其核能技術出口方面的世界領導地位。

4致力於發展先進反應堆和小堆技術

為保持在下一代核技術中的領導地位,美國致力於先進核反應堆設計和小型模塊化反應堆等方面的研發。具體措施包括籤署《核能創新法案》,授權建立國家反應堆創新中心和多功能試驗反應堆;資助美國先進核反應堆技術的研發,並允許與私人企業合作示範先進核反應堆;使用小型模塊化反應堆和微型反應堆為聯邦設施供電,並通過行政命令實施政策來確定小型模塊化反應堆可以滿足增強或補充國內軍事設施能源需求的可能性等。

02

《重塑美國核能競爭優勢》之主要措施

為重塑美國的核能競爭優勢,該報告提出四條主要措施:一是立刻採取直接大膽的行動, 以加強鈾礦開採和轉化產業,並恢復整個核燃料循環前端的生存能力;二是利用美國的技術創新和先進的核研發投資來鞏固技術進步並加強美國在下一代核能技術中的領導地位;三是確保將有一個健康且不斷發展的核能部門 ,使鈾礦開採商、燃料循環供應商和反應堆供應商可以向其出售產品和服務;四是採取全政府方式支持美國核能工業與民營企業競爭,以出口民用核技術。

03

對我啟示及建議

中國在建核電規模世界第一,已領跑世界第3代核電技術試驗驗證和工程示範建設,並正努力實現從核大國向核強國的轉變。核電是戰略性地緣政治資產,是能夠施加地緣政治影響的重要手段。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逐步深入實施,核電「走出去」迎來了新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美國重塑核能競爭優勢的相關舉措,對我國核電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鑑作用。

1集中先進核反應堆技術的研發力量

中國在先進反應堆和模塊化小堆上的研發力量分散,看似「百花齊放」,實則影響國際競爭力。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佔據國際核電市場60%份額的成功經驗之一就是集中,美國在先進技術的研發上也是以國家實驗室為主。中國先進核技術以及小堆走出國門應整合國內設計、設備製造以及建造力量形成「國家品牌」參與國際競爭。

2梳理核能產業鏈中受制於人的核心技術

目前不止是美國將中國作為核能領域的主要競爭對手,英德法等西方國家也開始加大在核能尤其是先進核技術領域的投入,以擺脫對中國核電的依賴。儘管我國大部分核技術已經實現自主研發,但仍有部分核心技術依賴西方國家,如軟體原始碼,且我國的軟體原始碼都是混用,無法分清哪些來自美國,哪些是國內自主研發設計的。因此,我國需要提前將軟體原始碼及其他受制於西方的核心技術來源梳理清楚,以防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為打壓我國核電出口對我國突然採取制裁措施。此外,我國應長期密切關注美國政府針對關鍵核技術出口制定的810特權清單。

3堅持核能技術創新,加強核電人才培養

美國為重塑其核能領導地位,在核電人才培養上十分重視。2019年6月,美國能源部通過核能大學計劃、跨學科研究項目和核科學用戶設施計劃等,為58個先進核技術研發項目資助總計4930萬美元,以確保美國大學在先進反應堆研究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不斷為核能行業輸送人才。在《美國核能領導能力創新應對全球戰略調整》報告中,美國將民用核工業當作一項戰略資產,認為民用核電人才的培養既可保證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又可為軍用核工業如航母戰鬥群和核潛艇,發展儲備技術人員。我國也應加大核能人才培養力度,堅持核能自主創新,為我國的「核電」走出去提供強大的人才和技術支持。

4加快核能立法速度,明確核電戰略定位

核能的開發利用在維護國家安全、能源供應安全以及高端裝備產業升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國應儘快通過立法來確定核電的國家戰略地位,並通過產業政策支持,提高核電監管效率,加速核能研發和創新,從而提升中國核電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於1985年11月,是隸屬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諮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帳號,致力於向公眾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小南莊20號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

相關焦點

  •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發布《增強美國的創新優勢》報告
    科技戰略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發布《增強美國的創新優勢》報告 據CSIS官網10月16日,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發布《增強美國的創新優勢》報告。
  • 技經觀察|布魯金斯學會發布文章《美國、中國與第四次工業革命》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中國戰略研究部主任拉什·多希(Rush Doshi)發布文章《美國、中國與第四次工業革命》,認為中國正對美國的全球技術領導地位形成挑戰,而川普政府推動製造業回歸的努力卻屢遇挫折。針對這一現狀,文章為美國與中國的「競賽」提出了相關建議。
  • 美國核能工業正處於十字路口!
    這裡有三個關鍵問題需要解決,否則我們就有失去核能優勢的危險。首先,中國和俄羅斯正在發展和加強他們的核能投資組合,正如我們所說的——向世界上具有戰略意義的國家出口核反應堆。其次,下一代反應堆的設計——更小、更高效——正處於商業化的邊緣。
  • 美國國會研究服務部發布《新的大國競爭:對國防的影響》報告
    科技戰略 美國國會研究服務部發布《中國海軍現代化:對美國海軍能力的影響》報告 據美國國會研究服務部(CRS)官網8月24日消息,CRS發布《中國海軍現代化:對美國海軍能力的影響》報告。
  • 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發布《鍛造21世紀大國競爭工具》報告
    科技戰略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發布《鍛造21世紀大國競爭工具》報告據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CSBA)官網3月16日消息,CSBA發布《鍛造21世紀大國競爭工具》報告。該報告回顧了數十年來的美蘇競爭,梳理了美國採用的國家競爭手段,分析冷戰期間各種權力手段的效力,以確定歷史經驗是否仍可以闡明當前的狀況。
  • 《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發布,我國能源體系中核電優勢凸顯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我國能源體系中核電優勢凸顯謝文川 6月16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核能發展藍皮書《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王毅韌表示,十四五期間,核能除發揮清潔發電優勢之外,還將在清潔供暖、工業供汽、海水淡化、餘電制氫、同位素生產、製冷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緊扣世界核電技術前沿,海上核動力破冰綜合保障船、海上浮動核電站等示範項目預計陸續啟動。
  • 技經觀察|跨大西洋國家的對華戰略重點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發布報告《跨大西洋國家的對華戰略重點》,稱跨大西洋國家面臨著中國帶來的經濟、安全和價值觀挑戰,並應為此制定協調、有效的跨大西洋對華戰略。報告提出跨大西洋國家應把戰略重點放在六大關鍵優先事項;報告認為,可以通過成立「跨大西洋協調理事會」,促進討論和協同行動,實現國家間的戰略兼容性與協調性。
  • 每日動態:中國高科技發展的不均衡對美國的啟示/量子點快照技術
    1 美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分析 中國高科技發展的不均衡對美國的啟示 2月27日,美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布報告《中國高科技發展不均衡:對美國的啟示》。
  • 美發布《電磁頻譜優勢戰略》
    這份28頁的戰略文件,更像一個充滿術語的願望清單,沒有指出特定的計劃、時間表或預算,但其中反映出美國尋求戰略突破、贏得所謂大國競爭的意圖十分明顯。聚焦五大目標文件中,美軍提出電磁頻譜發展的五大目標。美國防部首席信息官德納·德西表示:「這五大戰略目標的實現,將有助於美軍實現行動自由,在多域環境下完成作戰和訓練。」為實現該戰略的願景目標,美國防部將在明年3月前確立具體實施計劃。瞄準大國競爭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美國發布《電磁頻譜優勢戰略》,有著深刻的現實背景。2018年,美國發布新版《國防戰略》,明確將美軍的戰略重點從打擊恐怖主義轉向應對大國競爭。
  • 快訊:美國國際開發署發布《數字戰略2020-2024》
    科技戰略 美國國際開發署發布《數字戰略2020-2024》 據Meritalk網站4月17日消息,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發布《數字戰略2020-2024》。 美國國際戰略與研究中心《情報優勢:美國情報新興技術的機遇和挑戰》報告 據美國國際戰略與研究中心(CSIS)官網4月17日消息,CSIS發布《情報優勢:美國情報新興技術的機遇和挑戰》報告。
  • 美國國土安全部發布《應對中國威脅的戰略行動計劃》
    科技戰略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發布《新冠疫情揭示變化的世界:更新美國全球夥伴關係的方法》報告 據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官網1月11日消息,布魯金斯學會發布《新冠疫情揭示變化的世界:更新美國全球夥伴關係的方法
  • 美國核能對華新政有什麼影響?專家深度剖析
    【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10月23日,筆者代表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核能分會,參加了國家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組織的《美國核能對華新政對我國核能發展和核安全監管的影響分析與對策建議》研討會。   除了核安全中心課題組成員外,參加會議的還有來自中核集團、國家電投集團以及核能行業協會的代表。
  • 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發布《2030願景報告》
    第60期(總第392期)2020-09-24編者按:2020年5月,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National Science Board,NSB)在其官方網站正式發布了《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2030願景》(National Science Board:Vision 2030
  • 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發布報告 規劃美國未來的深空探索戰略
    導語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7月23日發布報告《深空探索和開發的新時代》,報告以美國現有太空探索相關政策特別是《國家太空戰略》和《太空政策指令報告全文分為「引言」「背景」「新時代的新願景」「可持續的戰略」「政府的作用」「結論」「附錄」等7部分組成,全文共23頁。
  • 美國核能研究所建議NRC簡化先進堆環境審查流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020年3月5日,美國核能研究所(NEI)發布報告稱,美國核管會(NRC)應在美國《國家環境保護法》(NEPA)框架下簡化先進堆環境審查流程,以加快許可證籤發速度。
  • 美國DIU發展對中國軍民科技協同創新的啟示
    北京市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平臺陳柏強等人於2020年《科技導報》第15期刊發了《美國國防創新小組對中國軍民科技協同創新發展的啟示》一文,分析了美國國防創新小組(DIU)的設立背景、演變過程和主要舉措,探討了中國軍民科技協同創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從企業合作、規劃制定、二次創新、關注領域等方面提出了未來發展的啟示。
  • 核能科技創新:民用核能第一國的做法與啟示
    近年來,受低價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衝擊,美國部分處於開放電力市場中的核電站在壽期內提前關閉,未來幾年,將有更多的新建核電站因工程和成本問題嚴重受挫。在當前市場條件下,現有核電技術已無法有效支撐美國核能可持續發展。過去幾屆美國政府的政策導向都是支持並推動核能發展,加強核能技術創新理所應當成為了美國核能發展的核心要務。
  •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發布《中國4.0:共享數位化的紅利》報告
    科技戰略 美國信息技術和創新基金會發布《壟斷神話:大型科技企業是否在創造「殺戮帶」》報告 據美國信息技術和創新基金會(ITIF)官網11月9日消息,ITIF發布《壟斷神話:大型科技企業是否在創造
  •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發布《應對中國對自由世界的挑戰》報告
    科技戰略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發布《應對中國對自由世界的挑戰》報告  據美國大西洋理事會官網12月23日消息,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發布報告概述了中國在經濟、外交、安全和衛生等領域對國際規則和全球治理的挑戰,以及主要民主國家對此採取的行動;提出了民主國家協調應對中國的戰略目標和要素。報告提出兩大戰略目標,從長期看應尋求與中國的穩定關係;從短期看應防止中國破壞國際規則。
  • 《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18)藍皮書發布 未來核電發展前景看好
    在前不久舉辦的2018中國核能可持續發展論壇上,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18)藍皮書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在運核電機組達到37臺,裝機規模3581萬千瓦,位列全球第四;發電量2474.69億千瓦時,佔全國總發電量3.94%,位列全球第三。機組運行安全穩定,總體運行業績指標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