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戰略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發布《增強美國的創新優勢》報告
據CSIS官網10月16日,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發布《增強美國的創新優勢》報告。報告認為,由於美國政策制定者們的自滿,美國科技研究的模式未能實現現代化,美國在科技領域的領導地位處於危險境地。為維持科技領先,美國需要再次致力於打造創新基礎,增加聯邦對研發的資金投入,加強對世界級、多樣化人才的吸引,鼓勵商業投資,以及建設數字基礎設施。此外,還需要支持關鍵技術,加強技術管理,領導制定全球標準,推動全政府技術管控政策,並且與盟國合作防止技術外溢,使美國能夠長期維持科技領先。
美國「網絡空間日光委員會」發布白皮書,闡述保護美國信息通信供應鏈的戰略計劃
據C4ISRNET網站10月19日消息,美國「網絡空間日光委員會」發布《建立可信賴的信息通信(ICT)產業》白皮書,分析美國高科技製造業的現況,闡述保護ICT供應鏈的戰略計劃。白皮書提出5條關鍵建議,包括通過戰略投資和建立經濟集群來確保可行的最低生產能力,通過更好的情報、信息共享和產品測試來保護供應鏈免受侵害等。還提出8條支持性建議,包括聯邦政府應與盟國合作發展激勵重要晶片和技術製造從中國轉移的計劃;美國會應與國土安全部協調、指導商務部、國防部、國務院等部門識別關鍵技術和設備的風險;國會應指示總統建立國家供應鏈情報中心等。
英國防部發布《2020年科學技術戰略》,旨在確保英國防部保持未來科技優勢
據英國政府官網10月19日消息,英國防部發布《2020年科學技術戰略》,旨在確保英國防部保持未來科技優勢。該戰略分析了英國目前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包括中俄等國的威脅、科技進步促使威脅手段多樣化、全球創新格局的轉變、自然環境的惡化等;指出英國未來軍事發展將集中於5個新技術領域,包括普遍的、全頻譜、多領域的「情報、監視和偵察(ISR)」;多域「指揮、控制、通訊和計算機(C4)」;提高英國在常規衝突門檻以下與對手競爭的能力,尤其是在信息環境中;在所有領域以新方式開發針對目標對手的系統,獲取硬實力的不對稱優勢;保證「訪問和調動自由(FOAM)」,即確保可進行拒止環境協同作戰等。此外,該戰略還強調將投資網絡空間領域,化學、生物和放射技術,新興武器,電磁環境以及系統集成能力等。
信息
歐盟15國籤署聯名信敦促歐盟打擊有關5G技術的虛假信息
據cnBeta網10月19日消息,包括波蘭和瑞典在內的15個歐盟國家聯名致信歐盟數位化主管瑪格麗特·維斯塔格、內部市場專員蒂埃裡·布雷東和司法專員維拉·朱羅娃,稱歐盟需要制定一項長期的戰略計劃,以打擊有關5G技術的虛假信息,否則這些虛假信息可能影響歐盟的經濟復甦和數位化。2020年上半年,有關新型冠狀病毒可能與5G有關的陰謀論,導致10個歐洲國家大量的5G基站被燒毀,維修人員遭到襲擊。信中稱:「整個歐盟範圍內的反5G運動日益活躍。近期對電信基礎設施的攻擊,不僅是對受影響成員國經濟的威脅,也阻礙了歐盟實現其雄心勃勃的5G目標的能力。」此外,這些國家還敦促歐盟對5G之於人類的健康風險進行更多科學研究,提議在歐洲範圍內開展一場提高科學意識的運動。考慮到5G反對者的恐懼和擔憂,這些成員國還建議對此進行廣泛的辯論。
日本將與美歐共同加大對科技巨頭的反壟斷審查力度
據cnBeta網10月19日消息,日本宣布將與美國和歐洲的監管機構合作,對蘋果和其他主要科技公司進行更嚴格的審查。日本公平貿易委員會主席古谷和之宣布,該監管機構正在啟動相關工作,試圖監管包括蘋果、亞馬遜、Facebook和谷歌在內的主要平臺運營商。這項工作還將涉及任何規模足夠大的收購或合併。相關計劃被視為「遏制反壟斷違法行為的國際努力」的一部分。
高通、微軟等公司成立6G聯盟
據cnBeta網10月19日消息,高通、微軟、Facebook、InterDigital以及美國三大電信運營商Verizon、AT&T和T-Mobile等公司宣布成立6G聯盟,以確保美國在未來10年依然能夠在下一代通信技術中保持領導地位。該聯盟確立了三大任務:建立6G的路線圖;制定6G政策及預算;快速完成標準化及商業化並向全球推廣。該聯盟還邀請了三星、諾基亞及愛立信等公司加入。
巴基斯坦解除TikTok禁令
據華爾街日報網10月20日消息,巴基斯坦電信管理局(PTA)稱,已有條件恢復TikTok應用程式在巴服務。根據PTA發布的聲明,TikTok已承諾將依據社會規範和巴基斯坦法律審核內容,確保連續上傳非法內容的用戶被屏蔽在平臺之外,PTA由此解除TikTok禁令。目前,TikTok已改進其本地語言內容管理團隊的業務流程,並加強了內容篩查,以自動封鎖在巴基斯坦被認為具有冒犯性的內容。
SK海力士公司將以90億美元價格收購英特爾NAND存儲晶片業務
據新智元公眾號10月20日消息,英特爾公司已經同意將其NAND(計算機快閃記憶體設備)存儲晶片業務以90億美元的現金交易出售給SK海力士。將NAND存儲晶片出售給SK海力士之後,英特爾將保留「傲騰」內存業務。SK海力士收購英特爾NAND存儲晶片業務的交易預計將於2021年底獲得監管部門批准,並在2025年最終完成。這筆交易將使SK海力士在NAND存儲器市場超越日本東芝公司,並縮小與行業領頭羊三星電子的差距。
美國司法部以實施破壞性網絡攻擊為由,起訴6名俄羅斯情報人員
據華盛頓郵報10月20日消息,美國司法部以「釋放NotPetya勒索病毒以及破壞烏克蘭電網」等罪名為由,對6名俄羅斯情報人員正式提出刑事訴訟。美方認為這6名人員為俄羅斯軍事情報總局(GRU)74455部隊的情報官員,在2018-2020年間實施了7項大規模破壞性網絡攻擊,對美國、烏克蘭、法國、韓國、喬治亞等國家的實體機構造成影響。美國檢察官稱,這些行動是「有史以來單個團體造成的最具破壞性的網絡攻擊」。
生物
美國研究人員使用新一代CRISPR技術治療遺傳性視網膜疾病,為開發遺傳性眼病的新治療方式奠定基礎
據ScienceDaily官網10月19日消息,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腺嘌呤鹼基編輯恢復了患有遺傳性視網膜疾病的成年小鼠的視覺功能。胞嘧啶和腺嘌呤鹼基編輯器(CBE和ABE)被稱為「基礎編輯技術」,其作為新一代CRISPR技術,克服了CRISPR-Cas9系統的靶外突變和低編輯效率等障礙,使研究人員能以可預測的精確方式糾正點突變,並儘可能減少導致不良副作用的意外突變。基礎編輯技術可提供一種替代基因增強療法的治療模式,永久恢復視覺相關蛋白因突變而失去其功能所導致的失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生物醫學工程》期刊。
西班牙研究團隊使用CRISPR技術選擇性消除腫瘤細胞,為癌症治療新方法奠定基礎
據生物谷10月19日消息,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的研究團隊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消除了來自兩個不同基因的DNA片段因不正確連接所形成的融合基因。研究團隊利用CRISPR/Cas9切除在尤文氏肉瘤和慢性髓細胞白血病(CML)的細胞系和小鼠模型中導致腫瘤的融合基因,從而成功消除腫瘤細胞。該研究是CRISPR/Cas9首次成功應用於選擇性消除腫瘤細胞中的融合基因,為未來開發專門破壞腫瘤細胞而不影響健康細胞的癌症療法奠定基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通訊》期刊。
美國研究人員受章魚啟發開發出吸盤設備,可用於拾取和轉移超薄細胞或組織薄片
據Medgadget官網10月19日消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人員受到章魚吸盤的啟發,開發出一種「吸盤」設備,可拾取和轉移旨在用於治療受傷或病變組織及組織移植的超薄細胞或組織薄片。該設備將熱量施加到受溫度響應的水凝膠層上使其收縮,當壓到薄片上時停止加熱,導致水凝膠再次膨脹並與細胞膜之間形成一個低壓的吸力區域,使設備能在不造成任何損害的情況下提升細胞膜。將吸盤移到所需位置後再次加熱,使水凝膠輕輕釋放薄膜。該設備可高效、無汙染的迅速轉移超薄材料,為外科手術過程提供便利。
能源
美國政府撥款1050萬美元用於核能產氫試點項目
據核訊天下10月16日消息,美國Xcel Energy公司獲得了1050萬美元的聯邦撥款,用於核能制氫試驗項目。Xcel將在其明尼蘇達州的兩個核設施中的一個建造一個試點氫工廠,以增強原子能的長期可行性,並在不使用化石燃料的情況下,採用「高溫」電解法,通過電流電解核電生產的蒸汽制氫。Xcel營運長蒂姆·奧康納表示,如果試點項目走向商業化,該公司將能夠在不排放溫室氣體的情況下生產氫,從而抵消核電收入下降的影響,並替代傳統的天然氣產氫法。Xcel計劃在2021年完成試點工廠的工程和規劃工作,並預計於2022年開建、2023年上線。
俄開發出價格低廉、性能優越的核電池原型
據核訊天下10月16日消息,俄羅斯國立研究技術大學「MISiS」的科學團隊開發了一種比同類核電池性能更好、價格更便宜的核電池原型。該電池由半導體轉換器和放射性物質兩部分組成,科學團隊通過創新電池內部結構,讓電池體積比同類電池小3倍、功率密度高10倍、成本低一半。目前,由於對高放射性物質使用的限制,該團隊只進行了低放射性鎳-63的實驗,團隊正在尋找可以幫助他們進行更高放射性物質實驗的合作夥伴。
澳大利亞正打造全球首艘壓縮氫氣運輸船
據中國氫能源網10月19日消息,澳大利亞壓縮天然氣公司Global Energy Ventures近日披露了全球第一艘專為零碳能源運輸量身訂造的壓縮氫氣運輸船設計。據悉,該船能夠儲存2000噸(2300萬立方米)的壓縮氫氣,貨物圍護系統可以容納環境溫度為3600psi(或250巴)的氫氣。預計,這艘壓縮氫氣船的詳細工程設計將在2021年初作為美國船級社(ABS)原則性批准程序的一部分提交。
海洋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聯合能源部開展「海洋觀測競賽」,旨在將海洋能源系統與海洋觀測平臺相結合
據Merine Technology網10月19日消息,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聯合美國能源部開展「海洋觀測競賽」(DISCOVER),旨在將海洋能源系統與海洋觀測平臺相結合。DISCOVER希望將波能收集與自動水下航行器集成在一起,創建一個用於颶風監測的自充電式海洋觀測平臺,該平臺可以一次在海上部署數月。颶風監測僅僅是「海洋觀測競賽」的開始,此競賽的後續迭代將重點關注海洋監測中的各種能源挑戰,其中可能包括監測魚類種群或向沿海地區發出致命海嘯警報。
美國宣布制裁與伊朗航運有關的6家中國船舶航運企業和2名個人
據環球網10月20日消息,當地時間19日,美國國務院宣布將6家中國企業和2位中國人列入制裁名單,聲稱他們與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航運公司(IRISL)合作,在「某種情況下」幫助伊朗逃脫美國制裁。此次被制裁的企業幾乎都來自船舶航運行業,包括仁達投資控股集團(上海)及旗下仁達航運有限公司、貫中通運有限公司、凝心貨運以及另外兩家航運企業。兩名個人分別是仁達航運的負責人陳國平和另一位名為Daniel Y. He的中國人。
航空
法國泰雷茲公司推出機載小型軟體定義雷達
據janes網站10月19日消息,法國泰雷茲公司推出了新型AirMaster C雷達。據悉,該雷達是一款緊湊型有源電子掃描陣列(AESA)機載監視雷達,可裝備於中小型飛行平臺。該雷達採用了基於SiGe技術的2D相控陣天線,並具備認知和預測維護功能。與同類雷達相比,該雷達的設計非常緊湊,其尺寸、重量和功耗降低了30%,並具備對陸、海、空全域目標檢測的能力。
美國F-15戰機將裝備雷神公司的「風暴突擊者」智能武器
據國防科技要聞10月20日消息,美國雷神公司飛彈與防禦分部宣布,其「風暴突擊者」(Storm Freaker)智能武器已獲批准,將裝備美軍F-15E和F-35戰機。該武器採用新型多模導引頭,除GPS和慣性導航系統外,還可通過紅外、毫米波雷達和半主動雷射成像使武器系統具備制導能力,以在惡劣環境下為飛行員提供打擊海上或陸上機動目標的能力。
新材料
中國研究人員發現兼具低熱導率和高剛性的新材料
據新材料在線10月19日消息,金屬研究所研究人員發現兼具低熱導率和高剛性的新材料——二磷化銅晶體。研究發現,層狀晶體材料二磷化銅具有與經典半導體材料砷化鎵相仿的聲速,但熱導率卻低一個數量級。針對這一反常行為,研究人員利用非彈性中子散射技術系統研究了該晶體的晶格動力學,從原子層次揭示了這一反常行為來源於銅原子對的弱鍵合局域振動模式。新材料的發現有望在同時具有良好剛性和絕熱性的場合得到應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通訊》期刊。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利用「疲勞失效法」將鋁合金疲勞壽命延長25倍
據cnBeta網10月19日消息,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一種改進鋁合金疲勞強度的組織設計新概念——「疲勞失效」法,即通過修改鋁合金的微觀結構使其能自行修復弱點。研究人員稱,高強度鋁合金疲勞性能差的原因是被稱為「無沉澱區」的薄弱環節。研究人員使用商用鋁合金,利用在疲勞早期循環中注入材料的機械能來修復「無沉澱區」中的弱點,極大地延遲了疲勞裂紋的產生,使得高強度鋁合金的疲勞壽命延長了25倍,這對運輸製造業而言是一個重大成果。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通訊》期刊。
先進位造
美國Agility公司正式宣布旗下人型機器人Digit開售,定價25萬美元
據TechXplore 網10月19日消息,美國機器人製造商Agility正式宣布開售其人型機器人Digit,售價為25萬美元。該機器人具有兩條腿、兩隻手臂、但沒有頭部,能夠藉助自帶傳感器進行半自動導航,可以搬動重達18公斤的物體,能夠應用於物流、倉庫和工業檢測。2020年1月,福特公司成為Digit的首位買家。Agility公司表示將繼續推動旗下產品的商業化進程。
3D列印火箭製造商Relativity Space與洛馬籤訂合同,共同完成NASA實驗任務
據Techcrunch網10月20日消息,美國3D列印火箭初創企業Relativity Space獲得了首個公共政府合同,並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籤訂了合約。洛馬將藉助該公司的3D列印火箭完成NASA Tipping Point項目中的複雜任務。據了解,此次任務涉及對十幾個不同低溫流體管理系統的測試,該公司的全3D列印火箭非常適合執行該任務。Relativity Space採用3D列印技術能夠在30天內列印出整個整流罩,且大幅縮減了火箭的零件數量,並計劃在2021年下半年進行火箭首飛測試。
-END-
由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整編
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