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縣人」頭骨發現30年,遺址富集現象全國唯一、世界罕見

2020-12-04 十堰晚報

11月25日—28日,中國·鄖陽「鄖縣人」頭骨化石發現3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湖北鄖陽區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近30人出席。此次會議由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北省文物局)、十堰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考古學會舊石器專業委員會主辦,十堰市鄖陽區人民政府、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館)承辦。

1989年5月18日和1990年6月15日,鄖陽區(原鄖縣)青曲鎮彌陀寺村學堂梁子,分別發現和出土了兩具震撼世界的距今約100萬年的完整的古人類頭骨化石,曾一度轟動了古人類學界,被著名的古人類學家、中科院院士賈蘭坡先生稱為「國寶」,並依據古人類命名的規則,命名為「鄖縣人」。「鄖縣人」的發現動搖了人類起源學說,填補了人類歷史發展鏈條中100萬年的缺環,「鄖縣人」頭骨化石也是目前在國家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十堰市博物館、鄖陽博物館,四級博物館同時展出的文物之一。

30年來,國際國內專家、著名文化學者、經濟專家和友好人士,圍繞「鄖縣人」這一課題,從學術的、文化的、經濟的角度潛心研究,產生了一大批重大理論成果,讓「鄖縣人」走向世界。

中國考古學會-舊石器專業委員會主任、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高星作學術報告。

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們發言氣氛熱烈,高潮迭起,成果頻出,高星、吳秀傑、李天元、馮小波、敖紅、邢松、李超榮、楊石霞、李浩、董哲等專家學者紛紛圍繞《人類的起源、遷徙暨中國早期人類遺存的價值與意義》《中國發現的重要古人類頭骨化石》《對「鄖縣人文化」的新認識》《鄖縣人遺址發現的手斧研究》《鄖縣頭骨化石的年代學新結果》《鄖縣梅鋪古人類年代及演化地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舊石器考古的回顧與展望》《丹江口庫區手斧工業研究新進展》等學術方面,發表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

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形成一致意見和共識:學堂梁子遺址富集現象全國唯一、世界罕見。學堂梁子出土了最完整的兩具頭骨化石和大量的伴生哺乳動物化石,及其手斧和生產工具,特別是以學堂梁子遺址為核心的漢江流域還有梅鋪猿人遺址、白龍洞遺址、黃龍洞遺址,以及眾多的舊石器化石點。這種富集現象,在全國唯一,世界罕見。

學堂梁子遺址是研究人類起源、演化和發展的資料寶庫。經專家們集中討論,達成一致共識,學堂梁子遺址是人類起源和進化的重要區域,在國內外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研究人類起源、演化和發展的資料寶庫。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吳秀傑作學術報告。

呼籲加快學堂梁子遺址的保護、開發、研究和利用。做好學堂梁子遺址的保護,是各級政府和社會的共同責任,保護是第一位的。同時,要通過進一步的調查、發掘,為多學科的研究提供更豐富的資料,以發揮科普、教育的作用,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在依法做好保護的前提下,科學地規劃、合理地利用,推動遺址公園的建設,將其建成一個國際性的人類進化演化研究、科普教育、研學旅行基地。

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吳新智,南非金山大學庫曼和克拉克教授,美國加州大學人類學博士艾丹,法國國立博物館館長德倫雷先生先後發來賀信。北京聯合大學、「鄖縣人」課題研究組馮小波教授介紹了「鄖縣人」頭骨化石的研究情況及新發現。副市長劉運梅出席研討會並宣布研討會開幕。

學術研討前,專家、學者們還參觀了學堂梁子「鄖縣人」遺址,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遺蹟館;參觀鄖陽博物館,觀察「鄖縣人」化石、石製品和動物化石等。研討會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宣布在鄖陽區成立「中國鄖陽古人類研究中心」並揭牌。

活動期間,人民日報、新華社、經濟日報、中央廣播電臺、中國日報、湖北日報、十堰日報、十堰電視臺、十堰晚報等國家、省、市媒體記者,對研討會活動進行全程報導。

十堰晚報秦楚網全媒體直播團隊還對研討會進行了全程直播,錯過直播的市民,還可通過新華社現場雲、十堰頭條、雲上十堰、十堰晚報微信、微博、秦楚網等平臺點擊回看。(文/十堰晚報秦楚網全媒體記者 冰客 特約記者 蘭昌林 姬廷順 圖/記者張建波)

相關焦點

  • 漢江流域的這個地方,「古人類遺址富集現象世界罕見,堪稱人類進化...
    』頭骨化石發現3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近30人出席會議,與會業界「大咖」就進一步研究、論證「鄖縣人」頭骨化石及其文化遺存的科學價值、學術地位與意義進行深入研討。
  • 十堰歷史文化|「鄖縣人」震驚中外 改變「人類起源說」
    1989年,鄖縣出土的這具古人類頭骨化石被評為「七·五」時期「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1990年5月,湖北考古研究所專家李天元等人,又在距這具古人類頭骨化石遺址3.3米的礫石層發掘到一具完整的古人類頭骨化石。這具完整的古人類頭骨化石頭被評為199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 【前世今生】從遠古走來的鄖縣人頭骨化石,訴說著什麼
    由於鄖縣人頭骨化石的發現意義重大,1989年發現的第一具鄖縣人頭骨化石被評為「七五」期間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1990年發現的第二具鄖縣人頭骨化石被評為199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登上《自然》雜誌 寫進國外教科書鄖縣人頭骨化石自發現之初起,就引起國際古人類學界關注。
  • 天山哈密發現世界最大最富集翼龍化石遺址
    天山哈密發現世界最大最富集翼龍化石遺址 2014-06-06 10:06:28這支新疆哈密科考隊與地方合作,在當地發現一處新的白堊紀翼龍動物群。這一翼龍化石分布區,不但是世上已知最大和最富集的翼龍化石產地,也是目前唯一一處三維立體保存的翼龍蛋和雌雄個體共生化石遺址。(記者 徐瑞哲)  翼龍是會飛的爬行動物,比鳥類早約7000萬年飛向天空。
  • 湖北鄖縣發現一塊猿骨化石,它是珍貴文物,填補考古史上三個空白
    1975年起,在湖北鄖縣,考古工作者先後發現了猿人牙齒,猿人頭骨化石,尖削器、砍砸器等打制石器,狸、犀、鹿、鬣狗、劍齒象、劍齒虎種動物的化石。經過古地磁法測定,化石距今約80-90萬年,這裡的猿人生活的年代早於北京猿人和藍田猿人。考古工作者稱為「鄖西猿人」,這個猿人洞也成為我國第五個發現猿人化石的地方。
  • 南非發現200萬年前頭骨化石 十分罕見
    【南非發現200萬年前頭骨化石】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稱,在南非發現的一個200萬年前的頭骨,為人類進化提供了更多信息。據報導,這塊頭骨來自羅百氏傍人,羅百氏傍人是直立人的近親,而直立人被認為是現代人類的直系祖先。這兩個物種生活在同一時期,但羅百氏傍人滅絕得更早。
  •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發現100周年
    30年代,考古人員在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深入發掘,尋找古人類遺骸。為紀念周口店遺址發現100周年,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管理處用將近3年時間完成了周口店遺址第1號地點「猿人洞」的保護工程,並將於今年6月初亮相。「北京人」遺址將以嶄新的容貌,向人們講述百年滄桑。1918年2月,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在北京得到了一包帶著紅色黏土的骨骼碎片化石。送他這份禮物的,是一位在燕京大學任教的化學家。
  • 驚人發現!遠古時代,十堰曾是國寶大熊貓的家園
    考古專家曾在「鄖縣人」生活的學堂梁子遺址附近發現了兩件較為完整的武陵山大熊貓下頜骨化石。大熊貓武陵山亞種是大熊貓演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在世界上少有發現。1990年,考古專家在發現「鄖縣人」過程中還發掘出武陵山大熊貓下頜骨化石,這對研究大熊貓的演化歷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令人驚嘆的是,考古發現十堰境內的大熊貓化石比比皆是。
  • 青海白公山外星人遺址,有一種罕見自然現象,已被科學家破解
    提到外星人,我們大概會想到美國的51區,英國的麥田怪圈,實際上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們這裡也有一個外星人遺址,這就是青海省德令哈市的白公山外星人遺址。隨著旅遊業的興起,這裡也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實際上,青海德令哈市本身就是亞洲最理想的天文觀測地點,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天文學家都層拉掉這裡進行考察。在白公山發現的許多罕見自然現象,也讓人開始認為這裡是外星人起降地球的場所。這是怎麼回事呢?來到白公山,你會在山上發現許多「鐵管」,這些鐵管看上去鏽跡斑斑,有的在山洞裡,有的在鹽湖灘上。
  • 南京智人頭骨復原圖(深色為化石部分)
    1993年,南京湯山葫蘆洞出土了兩個猿人頭骨化石,「南京猿人」從此震驚世界。由於南京猿人的重要性,二十年來,專家們持續對其做著研究。其中,一號頭骨在1996年被確認為女猿人。近期,中科院和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通過復原等技術研究發現,二號頭蓋骨其實不是此前初步認定的猿人,而是另一人種——智人!
  • 廣西發現人頭骨化石!距今1.6萬年!
    2016年的一天,謝光茂和其他考古人員像往常一樣,對婭懷洞遺址進行發掘。南方地區的洞穴考古一向十分艱難,人們要一邊提防頭頂的巖石滾落,一邊要對付腳下的亂石嶙峋,每向下推進一釐米,都要耗費大量精力。發掘到第八層時,一小塊頭骨漸漸露出土層,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雖然早已預測到婭懷洞可能有人類骸骨遺存,謝光茂仍然抑制不住興奮和期待。
  • 南非發現200萬年前頭骨化石怎麼回事?200萬年前頭骨化石是什麼樣的
    這塊頭骨來自羅百氏傍人。據悉,羅百氏傍人是直立人的近親,而直立人被認為是現代人類的直系祖先。這兩個物種生活在同一時期,但羅百氏傍人滅絕得更早。近日,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稱,在南非發現的一個200萬年前人類「表兄弟」的頭骨,為人類進化提供了更多可挖掘的信息。研究團隊稱,大部分化石都是零散的一顆牙齒,所以能發現這樣的化石非常罕見,也非常幸運。從圖中來看,這個頭骨還的一口「好牙」保留十分完整。
  • 外星人頭骨在俄羅斯被發現?真相就藏在新聞裡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張「俄羅斯發現的外星人頭骨」圖片。這張圖片中,一具出土的骨骸頭骨呈現蛋形,和人類的顱骨很不一樣。有網友說,這是俄羅斯當地發現了外星人;也有網友認為,圖片是經過後期製作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 鄖縣恐龍蛋化石群探訪--盜挖事件凸顯保護缺陷
    距十堰城區18公裡的鄖縣柳陂鎮青龍山,是聞名於世的恐龍之鄉,那裡埋藏著眾多恐龍蛋化石,其中有一窩多達61枚,其數量之多,堪稱世界之最。青龍山早已建立國家級保護區,記者日前探訪發現,因種種原因,那裡的恐龍蛋化石保護,顯得捉襟見肘。以每塊0.3-0.7元的價格,河南桔販曾拖走兩卡車怪石5月的青龍山,滿目蒼翠,陣陣山雨中略帶幾分寒意。
  • 世界未解之謎:這個瑪雅水晶頭骨,是人為故意,還是另有隱情?
    在這個故事流傳起來沒多久,人們就在瑪雅部落的遺址中找到了一顆,是巧合還是預謀?這顆被找到的頭骨究竟隱藏了什麼秘密?之前,一位美國的探險家曾帶著女兒到瑪雅文明的遺址參觀,但他卻不曾想到自己的女兒會發現一個未出土的頭蓋骨。
  • 地球北緯43度以北第一個人類文明強音:孟和套格套分享哈民遺址
    2010年,一個史前聚落遺址的新發現,震驚了國內外考古界,這就是著名的哈民忙哈史前聚落遺址。它位於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舍伯吐鎮境內,距通遼市區只有50公裡。經考古專家用碳14法測年,這處遺址距今5500年——5000年。正是由於科爾沁先民們的出色展現,被考古界專家們稱為:這是地球北緯43度以北線上的第一個人類文明強音。
  • 北緯30度,最神奇的地帶:中國境離奇的故事、神秘的自然現象
    很多年來,隨著人類考古、大數據的集中現象,在地球北緯30度附近,科學家發現了許多神秘的自然現象,是一條奇特的緯線。在這條緯線的附近就擁有四大文明古國,世界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三星堆、金字塔、通天塔、瑪雅文明等遺址。
  • 十三個水晶頭骨
    然而,古代瑪雅人給我們的困惑還遠不止於此。科學家們發現,當有光束照在這顆頭骨上時,隱藏在基底的稜鏡和眼窩裡用手工琢磨的透鏡片組合在一起,能產生一系列光學變化,它所發出的炫目光束,有一種催眠般的魔力,會讓人出現幻覺、幻聽等現象。
  • 南非發現200萬年前頭骨化石,提供人類進化新信息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稱,在南非發現的一個200萬年前的頭骨,為人類進化提供了更多信息。據報導,這塊頭骨來自羅百氏傍人,羅百氏傍人是直立人的近親,而直立人被認為是現代人類的直系祖先。這兩個物種生活在同一時期,但羅百氏傍人滅絕得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