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菜遊弋北冰洋 尋找北極熊 給人不一樣的震撼

2020-11-22 騰訊網

在北極乘破冰船駛入全球最北的城鎮;在冰川入海處,看海鳥捕食;乘汽艇替北極熊獵影。

極地動植物給旅人帶來不一樣的震撼!

早上7時51分,窗外一片白茫茫的冰雪,浮冰比昨天更厚更大片了……午餐時間,探索隊的領隊裡尼宣布,我們的破冰船「飛雅號」(Freya)在大塊浮冰和濃霧中被稍為拖緩後,正繼續往北前進,搜索北極熊的行蹤……今天是海上漂流的第五天,我們還沒有看到北極熊蹤影。只有三趾鷗和暴風鸌(hù)不離不棄地跟隨著我們的破冰船,上下盤旋、翱翔……

北極熊媽媽回頭看它那叛逆的小熊。

船繼續往北在顛簸中被一大片海冰所阻,不時撞擊海冰,發出一陣陣的「顫抖」和「哐!哐!」聲,只好折回另外尋找冰的裂縫,從裂縫中嘗試往前,幾次來回,在航海圖上畫下五根手指向上,像座五指山的形狀。最後,來到北緯78度52分時,船長克裡斯蒂安和探索隊負責人莫登看了海洋結冰的密度圖後,決定不再往北,而是往西,往賀裡生(Heleysundet)海峽航行,希望趁著海水結成大冰原之前穿過海峽,到經常有北極熊出現的月亮灣(Mohnbukta)去。

其實,船在啟航後的第四天,進入卡爾斯國王地區(Kong Karls Land)的海域後已經開始被海冰圍困,那天早餐前,我通過房間窗戶,看到船員阿諾把系在白皚皚冰雪上的繩索鬆綁,讓船先往後退,再繼續往白色浮冰之間挺進。早餐後,我走到甲板上,船還是在浮冰之間緩緩前進,各種形態的浮冰不斷地在船邊漂過,走到船頭時,竟然下雪了,細細地,一片片往臉上飛來……現在是北半球的夏天啊,瓊和我在兩年前的南極之行,也被困在夏天的冰雪裡。疑惑的是,這次我們乘的可是A1級的瑞典破冰船啊,怎麼在海冰中也如此一籌莫展呢?一臉黑色大鬍子、雙眼炯炯有神的克裡斯蒂安笑笑說:「老實說,我也不知道。我在乘另一艘瑞典破冰船到北極點北緯90度時,看到的景色和這裡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不同,也不特別的冷,我還在北極點那冰冷的水裡遊泳呢!」

世上最北的城鎮

斯瓦巴德馴鹿。

瓊和我在飛雅號出發的前一天,從挪威首都奧斯陸經特羅姆瑟(Tromso),飛扺斯瓦巴德群島(Svalbard)首府朗伊爾城(Longyearbyen)。朗伊爾城位於斯瓦巴德群島的主島斯匹次卑爾根島(Spitsbergen),北緯78度13分的一個峽灣裡,是全球最北的城鎮,居民只有2000多人,但具備一般城鎮的設施。然而,如果到朗伊爾城只為了滿足到過「全球最北的城鎮」的欲望,那無疑是入寶山空手而回。朗伊爾城所在的斯匹次卑爾根島面積3萬9044平方公裡,佔斯瓦巴德群島總面積的一半以上。斯瓦巴德意為「寒冷的海岸」,由荷蘭航海家威列姆·拜倫茨於1596年命名,整個群島都在北極圈以內,南側是挪威海,北側是北冰洋的浮冰區。群島60%以上的土地受到保護,是極地動物和植物的自然避難所,島上生長著珍貴的極地植物與往來栖息受保護的野生動物。

冰川懸崖邊的群鳥

在衝鋒橡膠汽艇上拍攝北極熊。

從朗伊爾城的碼頭出發後的第二天,破冰船駛入布滿各種形狀、藍白色浮冰的角峽(Hornsund),一個早上就忙著拍攝浮冰,還有在水上遊泳的海鸚(Puffin)和暴風鸌。到了伯格灣(Burgerbukta),探索隊的領隊決定讓我們第一次「下水」,乘衝鋒橡膠汽艇在灣內遊弋,我們這個包括負責人莫登、領隊萊裡和日裔嚮導希子共20人的探索隊分乘三艘汽艇出發。汽艇在緩緩靠近冰川入海處所形成的冰川懸崖時,我們看到一大群的黑腿三趾鷗,在藍白色冰壁的水面,形成一道白色的直線,不一會兒,黑腿三趾鷗好像受了驚嚇,瞬間騰空飛起,鋪天蓋地在天空盤桓、翱翔。日裔嚮導希子說,在冰川入海處,鹹淡水交融的水域,有藍色的大冰塊墜入海中的地方,通常會聚集大量的海鳥在周邊棲息,因為注入海中淡水強大的流量,會把深水中的魚群帶到水面上,有利於海鳥捕食……

岬上的馴鹿和海象

斯瓦巴德馴鹿。

在海上漂流的第三天,我們第一次登上李岬(Kapp Lee),一上岸就看到三隻海象,繼續走上斜坡後,看到一隻躺在白雪中的斯瓦巴德馴鹿,領隊裡尼說,這隻馴鹿是斯瓦巴德當地的品種,和加拿大、阿拉斯加及北歐的不同,體型較小。再往前走看到三棟小木屋,小木屋前的沙灘上,躺著一大群海象,我們開始拼命地拍照,越拍越靠近,但海象對我們視若無睹,繼續慵懶地躺著做日光浴。

晚餐前,船已經穿過富曼海峽(Freemansundet),來到比較寬闊的海面,風浪開始洶湧,船隻顛簸搖晃……餐後,船停了下來,用兩根大繩索捆綁在浮冰上。我們在第三天晚上已經到了奧爾加海峽(Olgastretet)的東邊。接下來三天,沒有登陸,也沒有乘汽艇遊弋,船長每天在船橋裡拿著望遠鏡觀察浮冰,看看哪一道裂縫可讓船更容易開過去。與此同時,探索隊的莫登、裡尼和希子每天也拿著望遠鏡搜索北極熊的蹤跡,三天過去,一無所獲,放棄繼續北上,也比大批南下的冰雪慢了一步,駛到賀裡生海峽時,海水已被冰封,只好加速南下,繞過埃季島(Edgeoya)南端再北上,繞了一個大圈,才從卡爾斯國王地區的海域來到月亮灣。趕路的夜裡,風浪洶湧,船搖擺得很厲害……

終於看到北極熊了

浮冰上的黑腿三趾鷗。

在海上漂流的第7天。還沒來得及吃早餐,莫登便召集大家到休息室,在門上掛著的地圖上指出一個在月亮灣裡、名為泰士德巖石(Teistberget)的地方,說在那一帶發現了5隻北極熊蹤跡,叫大家準備上衝鋒艇立即出發。瓊和我迅速回到房裡,套上防風防水外套、長褲、帽子、手套,穿上防水橡膠長靴、救生衣,拎上裝有望遠鏡和相機的背包,匆匆地趕到甲板上,在等待區時才發現我們這個17名團員的團隊,已有15人排在前頭了!當中有12個美國人、三個英國人,看來我們「怕輸」的本事還得向英美多多學習。

第一次下水,我們的衝鋒艇被海冰阻隔,沒法接近北極熊,北極熊也沒有好奇地向我們走來,距離太遠了,大家都拍不到滿意的照片。幸好第二次終於看到三隻北極熊,包括一對母子和一隻年輕的公熊,它們走走停停,緩緩地向浮冰的邊緣靠攏,讓我們有機會從汽艇上近距離拍攝。當夥伴們手持長槍短炮,屏息凝神地等待北極熊母子走得更近時,也是鳥類學家的莫登看到我把相機鏡頭轉向白鷗(Ivory Gull),微笑地對我說,這些全身純白的白鷗很美,通常在夏季,有北極熊的地方,就會看到它們,因為白鷗夏季的食物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來自北極熊吃剩的「殘羹剩飯」,也可以說是與北極熊相依為命吧!

一夜強風,船往月亮灣的北部繞了一圈,似乎意猶未盡般地在隔天早上又回到昨天看到北極熊的地點,可是月亮灣冰川下的海冰在一夜之間不見了,北極熊也不見了,一天之內,變化真大,難以想像,如果我們遲一天到來,就看不到北極熊了。命運裡機遇就是這樣,稍縱即逝,機會失去就不再來……

第八天下午,茶點以後聽裡尼的講座「大公熊獵食小熊」,最後一張畫面裡,母熊為了保護小熊,和大公熊激烈對抗後,頭上受傷流血,目光呆滯地在原地發愣。隔天,莫登進一步談到北極熊的現況和未來,在他2015年出版的「Polar Bears on The Edge」書本裡,他搜集、分析和解讀了各北極熊保護與研究機構的統計數據和推論,強調了一個很多人都不甚了解的事實,雖然在1973年,境內有北極熊的五國籤了保護北極熊的條約,但是五國裡,加拿大、美國(阿拉斯加)、丹麥(格陵蘭)三國,還是允許伊努伊特人(Inuit)限額捕殺北極熊,挪威(斯瓦巴德群島)和俄羅斯雖然明文規定不能捕殺北極熊,但是盜獵北極熊在俄羅斯境內,正處在一個沒有受到控制的情況中,全世界每年約有1000頭北極熊被捕殺。

漂亮嫵媚的北極狐

亞可耐特山下的北極狐。

第九天,船繞過索卡普地域(Sorkapp Land)南端,停在了斯匹次卑爾根島的西邊,我們乘衝鋒艇登上託斯卡那岬(Kapp Toscana)。第一次登陸時,先看到一雄一雌的馴鹿,接著有四隻北極狐從不同角落躥出來,第一隻比較瘦小,尾巴上只剩下一點點的小白毛,第二隻的毛色比較漂亮,第三隻比較黑,第四隻最漂亮,沿著沙灘向我們跑來……靠海的地方,有幾間曾經是捕鯨站的小木屋,在二戰期間這裡是捕殺白鯨(Beluga)的基地,長長的沙灘上至今還布滿白鯨骨骸。離這個白骨灘不遠的苔原上,我們也發現了一具北極熊的屍體。真正看清楚北極狐是在海上漂流的第10天,在亞可耐特(Alkhornet)山下有很多小溪、綠苔和小花的苔原上。吃了早餐後登陸,先看到了一群馴鹿,接著,那些漂亮嫵媚的北極狐就出場了……

回到朗伊爾城碼頭的第11天,天變成了很超現實的一種藍,陽光耀眼得讓人睜不開雙眼,踏上了陸地,卻感覺到一切還在搖晃,而風,卻依然是冰涼的……

相關焦點

  • 在北冰洋漂流的75天:極夜、風暴與北極熊
    更具有挑戰性的是,所有科考人員都需要輪流在極夜的冰面防守北極熊。「一次值守至少3個小時,完全沒有光,也不知道熊什麼時候會來。雖然它們有99.9%的可能性不會來,但就是那0.1%的危險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雷瑞波形容說,這種感覺就好像被關在一個小黑屋,不知道什麼時候「敵人」會突然出現。他覺得,要是北極熊不來騷擾,海冰不破碎,其實寒冷和極夜並不那麼可怕。
  • 北冰洋最古老、最厚海冰35年減95%,北極熊或開始死亡!
    過去35年來,北極升溫令北冰洋「多年冰」減少了的95%!據悉,這塊最古老的海冰是從加拿大西部北極群島到格陵蘭島北部海岸,被稱為『最後一片冰區』,被科學家認為會是北極地區最後存在的終年海冰。它們如同粘合劑一樣,將整個北極連在一起,並確保北極夏季保持寒冷。但隨著溫度上升,它的融化速度是當地其他海冰融化速度的2倍。科學家稱這是北極北冰洋上最後一個失去多年冰覆蓋的地方。根據美國海洋與氣象局的氣候模型預測,北極夏季將很快變得無冰,最早可能在2030年發生。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全球變暖導致北冰洋浮冰融化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全球變暖導致北冰洋浮冰融化 來源:新華社 • 2020-07-21 15:40:25 全球變暖導致北冰洋浮冰融化,令北極熊無處棲身。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全球變暖導致北冰洋浮冰融化,令北極熊...
    2020-07-21 14:58:48來源:FX168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全球變暖導致北冰洋浮冰融化,令北極熊無處棲身。
  • 北極熊的生存環境已迫在眉睫
    今年2月26日,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通過計算機模擬和觀測北冰洋的變化,發現北極快速升溫的又一誘因。雖然北冰洋常年被海冰覆蓋,海水表面的溫度一直在冰點左右,但由於北冰洋與太平洋和大西洋相連,導致深處海水相對溫暖,溫差的增加導致深處海水向上傳遞的熱量越來越多,由此發現海洋也是導致北極升溫的一個根本原因。
  • 全球變暖致北冰洋浮冰融化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全球變暖導致北冰洋浮冰融化,令北極熊無處棲身。一個國際組織預測,這種大型肉食動物會因此數量銳減,有的種群到2100年甚至可能滅絕。  法新社報導,「北極熊國際」研究人員以北極浮冰融化速度和北極熊可空腹存活時間為基礎推測,得出上述結論。研究報告發表於20日出版的英國《自然·氣候變化》雜誌。
  • 為什麼北極熊不吃企鵝?
    先來看北極熊和企鵝的特徵:首先看看北極熊,熊屬熊科,肉食目,是地球上最大的肉食動物,我們把它叫做白熊。視與聽與人相似,嗅覺超靈敏,跑得超快。大部分生活在北極北冰洋附近。大型、重且多食肉類的哺乳動物。走路時,搖搖晃晃很好看,在後面看著,就像穿著燕尾服的紳士一樣優雅。耐寒性強,脂肪厚,與北極熊相同。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地球南北極的距離。從數學公式來看,地球的平均直徑不足13000公裡,赤道的直徑不足13000公裡,南北極距離約為12631公裡,而南北極周長約39900公裡。
  • 加一頭北極熊大搖大擺過馬路,無視路人的圍觀,而路人也不害怕
    在熊科動物中,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之一,北極熊種群的棲息地一般為北冰洋附近,而由於北極的浮冰逐漸開始融化,越來越多的北極熊闖入人類居住地尋找食物。近日在加拿大邱吉爾小鎮,就發現這一幕:一頭北極熊大搖大擺過馬路,既不攻擊人,也不害怕人類,而是直接無視路人圍觀,而圍觀者也很淡定圍觀這頭野生的北極熊。據介紹:這頭北極熊從雪地上走上大馬路,而圍觀者停車在路邊,北極熊與圍觀者的距離甚至就相差幾米,這麼靠近猛獸是非常危險的事情。但圍觀者和北極熊好像都習慣了,北極熊大搖大擺走著,而圍觀者也近距離欣賞了一頭野生北極熊。
  • 如果把北極熊送到南極「養老」,能不能讓北極熊免於滅絕?
    近年來,北極海冰融化越來越嚴重,科學家甚至預測,到2035年的夏天,北冰洋就將徹底融化。生活在北極的許多動物都將受到影響,尤其是北極熊。北極融化後,北極熊將被迫到北冰洋沿岸的陸地覓食,這可不是北極熊的強項,或許過不了幾年,北極熊就將從地球上消失。
  • 重生北冰洋
    每年10月桔子開始成熟,真正採摘的季節在12月中旬,收割後,從四川萬州用火車拉到北京。冬天汽水的產量較少,工人用手剝橘子,製作濃縮桔汁,桔子皮榨取桔油,用高速離心機把桔油甩出來。桔油是最精貴的部分,一噸桔子出六公斤油。濃縮桔汁和桔油將用於下一年的生產。北冰洋曾在萬州建立過桔子加工廠,隨著北冰洋實體的消失,這個廠也早已不再。
  • 北極熊是如何適應極端的北極環境的?
    02 北極熊的棲息地北極熊並不是北極所有的地區,在北極的中部是北冰洋,四周被亞、歐、美洲大陸環繞著,因此,北冰洋的溫度並沒有很低,海水常年的平均溫度在-2℃左右。正是因為這樣,北冰洋才沒有被積雪和冰覆蓋,反而在北冰洋上有大量的浮冰,而這些浮冰就是北極熊的棲息地。
  • 32℃不等於"北極變熱" 但北極熊確實處境艱難
    歐洲被熱浪侵襲,北極熊成為令人心碎的熱門。「32℃的北極圈,無家可歸的北極熊面臨著滅頂之災」持續刷屏。極地變暖、海冰融化被視為「元兇」。但同時,另一篇提出「北極熊的數量穩中有升,今年夏天並不難熬」的文章聲稱「北極圈很大,北極熊活得很好」。北極究竟熱不熱?北極熊生存狀況如何?
  • 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 北極熊或將在2100...
    新京報快訊(記者 謝蓮)據BBC報導,《自然》雜誌(Nature)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研究指出,北極熊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覓食,而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尋找食物、哺育幼崽,這或將導致北極熊的數量大幅下降。
  • 《自然》:氣候變化加劇,或致北極熊滅絕
    研究指出,北極熊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覓食,而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尋找食物、哺育幼崽,這或將導致北極熊的數量大幅下降。最早到2040年,許多北極熊可能會面臨繁衍問題,致使一些地區的北極熊開始滅絕。而若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保持現狀,到2100年幾乎所有北極熊都將滅絕。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北極熊的生活習性是怎樣的
    研究指出,北極熊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覓食,而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尋找食物、哺育幼崽,這或將導致北極熊的數量大幅下降。最早到2040年,許多北極熊可能會面臨繁衍問題,致使一些地區的北極熊開始滅絕。而若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保持現狀,到2100年幾乎所有北極熊都將滅絕。
  • 最新研究顯示: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據BBC報導,《自然》雜誌(Nature)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研究指出,北極熊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覓食,而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尋找食物、哺育幼崽,這或將導致北極熊的數量大幅下降。最早到2040年,許多北極熊可能會面臨繁衍問題,致使一些地區的北極熊開始滅絕。
  • 北極熊因為氣候變化正瀕臨滅絕?因紐特人有話要說
    下面照片上的男人今年31歲,名叫亞倫吉本斯,居住在加拿大東北部的哈得遜灣,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因紐特人。他是一名獵人,和他很多同胞一樣,每天過著捕魚和打獵的傳統生活,然而他的年齡被永遠定格在了31歲,因為他今年早些時候喪生於一頭野生北極熊發起的致命襲擊。
  • 北冰洋汽水為何那麼貴還那麼多老北京人愛喝?
    北冰洋汽水是一個正宗的國產飲料,這個產品的銷量也是穩居全國第一的。北冰洋前身是北平製冰廠,1949年正式收為國有,一年後就更名為「北冰洋」北極熊的商標也是這個時間段改的。說完北冰洋的前身往事,那麼小編就來聊聊北冰洋汽水為何那麼貴?因為北冰洋汽水是純橘子汽水,不像其他飲料,添加了很多化學防腐劑,自然成本也要高一些。很多老一輩都是喝這種汽水長大的,老北京人更是如此,夏天放學的時候,胡同裡人手一瓶北冰洋,別提多滋潤了。北冰洋汽水對老北京人來說是怎麼樣的一個存在呢?
  • 一個壞消息傳來,北冰洋浮冰加速融化,這一種群80年後或將滅絕?
    如今又有一個噩耗傳來,北冰洋的浮冰正在融化,這也意味著北極熊這一種群很有可能到2100年滅絕。北極熊一般是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進行覓食,但是隨著天氣變暖,這些海冰也逐漸融化北極熊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小,在這種情況下有許多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尋找食物,如今我們就已經面臨著北極熊數量大幅度下降的情況,可以想像如果沒有辦法改善環境,或者是為北極熊創造更加合適的生存空間,那麼這種生物的數量還會繼續降低。
  • 北京城市記憶—北冰洋汽水
    北京城市記憶—北冰洋汽水近日,隨著氣溫回升,京城的胡同裡、小賣部幾乎全都擺上了一種仰著腦袋的北極熊、玻璃瓶金屬蓋兒、呲呲的氣泡兒響……沒錯兒,這就是老北京味道的北冰洋果汁汽水兒。然而北京有一款中國土著的碳酸飲料,居然比可口可樂賣的還貴,居然還在激烈的市場鬥爭中存活了下來,很多北京人都十分喜愛它。這款就是北冰洋橘子味汽水。和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罐裝可樂的大小一樣,但是居然要賣到5塊錢,這和2塊或者2.5元就能買到的可口可樂汽水相比,它的競爭力又在哪裡,憑什麼會賣的比可樂巨頭還要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