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PAC:加快創新藥引進,助力健康中國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2020上半年,面對疫情影響,我國新藥的審評審批工作在上半年仍在積極有序推進,統計信息顯示,2020年上半年獲批的新藥數量已明超過2019年同期。與此同時,我國新《藥品註冊管理辦法》及配套法規文件陸續發布,這些新制度的平穩有效落地必將對鼓勵創新、加快國內外具有臨床價值的新藥研發和上市,進一步提升藥品質量,保障藥品安全和有效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創新引領健康中國」這一理念的引領下, RDPAC及會員企業一直致力於創新藥的研發與引進,堅持以患者為中心,讓全球創新藥研髮帶來的突破性成果早日惠及我國患者。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上半年(1月1日至6月30日),RDPAC會員企業共有15款進口新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表1),佔同期獲批進口新藥的88%。這15款進口新藥治療領域覆蓋中國患者群體高負擔病種的癌症、罕見病、自身免疫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多個疾病領域,包括3款抗癌藥、4款罕見病藥等藥物。此外,在2020年上半年,RDPAC會員企業的10個已在國內上市的創新藥共獲批了12個新適應症(表2)。

加速臨床急需境外新藥的相關政策是自2018年以來藥監改革的重點之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當前已發布了兩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2020年上半年,有10款RDPAC會員企業的藥物(包含新適應症)就是通過該政策途徑成功實現獲批上市。此外,藥監部門一系列改革措施促進了全球同步研發遞交,從而促進了創新藥的引進,例如在上半年獲批的乙磺酸尼達尼布軟膠囊新適應症,是該RDPAC會員企業在中國的首次全球同步遞交,此次獲批僅比在歐盟獲批晚了一個半月。未來,在鼓勵創新的政策支持下,將有更多全球醫藥創新成果惠及我國尚未被滿足臨床治療需求的患者。

表1:2020上半年RDPAC會員企業獲批上市新藥匯總

註:來源為RDPAC各會員企業資料及公開信息,數據截至2020年6月30日,*為《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中的上半年獲批新藥

表2:2020上半年RDPAC會員企業獲批上市新適應症匯總

註:來源為RDPAC各會員企業資料及公開信息,數據截至2020年6月30日,*為《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中的上半年獲批新適應症的新藥

以下為2020年上半年RDPAC會員企業獲得NMPA上市批准的新藥及新適應症的具體內容。

一、獲批新藥的創新治療突破點

1、阿巴西普注射液(百時美施貴寶):

全球類風溼關節炎領域第一個T細胞選擇性共刺激免疫調節劑。相關多項研究表明,阿巴西普能改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症狀,降低疾病活性,延緩關節結構性損傷的進展,提高患者生理功能;同時,它還被證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一個美國醫保資料庫的數據表明,與目前常用的生物製劑TNF-α抑制劑相比,使用阿巴西普的患者住院感染風險降低了22.6%,並且沒有嚴重警告級別的住院感染風險。針對多項國際多中心研究的綜合分析表明,使用阿巴西普發生結核病的風險很低;同時,中國患者人群與全球患者人群在使用阿巴西普的療效與安全性方面無種族差異,其原裝進口的預充針劑型也更加方便患者使用。

2、恩美曲妥珠單抗(羅氏):

作為全球首個獲批的單藥治療實體瘤的抗體藥物偶聯物(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s),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個HER2靶向ADC產品,該藥不僅豐富了我國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在新輔助治療手術後仍有殘存病灶強化輔助治療的選擇,也讓這部分高危復發風險的患者離治癒更近一步。

3、氯苯唑酸葡胺軟膠囊(輝瑞):

全球首個轉甲狀腺素蛋白穩定劑,填補了此前中國在轉甲狀腺素蛋白澱粉樣變性多發性神經病(ATTR-PN)I期症狀性成人患者治療領域無有效藥物的空白。ATTR-PN是一種遺傳性罕見致死性神經退行性疾病,成年患者發病主要表現為對稱性由肢體遠端向近端進展的神經功能障礙,並可伴有嚴重的心臟、腎臟、消化道和眼部等其他臟器受損,約在起病後10年左右,逐漸進展至終末期。

4、枸櫞酸西地那非片(輝瑞普強):

是國內首個被批准用於治療肺動脈高壓的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劑。目前肺動脈高壓無法被治癒,但經過及早正確診斷和必要的藥物治療,可以改善和延緩病情惡化。

5、阿替利珠單抗(羅氏):

阿替利珠單抗聯合化療是全球第一個,且目前中國唯一一個獲批用於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的腫瘤免疫療法。阿替利珠單抗也是超過30年來第一個被證明給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明顯獲益的創新藥。

6、注射用維得利珠單抗(武田):

目前炎症性腸病領域唯一的腸道選擇性生物製劑。其臨床數據表明能夠快速起效並實現長期持久的臨床緩解和黏膜癒合,同時安全性好,是歐美國際指南推薦的一線生物製劑。

7、西尼莫德片(諾華):

目前全球首個、唯一用於治療活動性繼發進展型多發性硬化(SPMS)的口服疾病修正治療(DMT)藥物。

8、注射用維布妥昔單抗(武田):

由靶向CD30的單克隆抗體連接一種抑制微管的細胞毒藥物(單甲基澳瑞他汀E,MMAE)組成,可在血液中穩定存在,精準殺滅表達CD30的腫瘤細胞。

9、格隆溴銨/福莫特羅吸入氣霧劑(阿斯利康):

創新共懸浮技術,使藥物深入暢達肺部大小氣道,肺部沉積率高達48%。

10、氘丁苯那嗪片(梯瓦):

使用的氘代技術給予了活性成分良好的藥代動力學曲線,從而允許減少給藥頻率,同時顯示出對亨廷頓病舞蹈病和成人遲發性運動障礙患者的有效性和可接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目前在中國對遲發性運動障礙尚無明顯有效的療法。

11、注射用拉羅尼酶濃溶液(賽諾菲):

黏多糖貯積症Ⅰ型是一種主要在兒童期發病的罕見遺傳病,嚴重損害兒童身心健康。注射用拉羅尼酶濃溶液是全球首個也是目前唯一批准治療黏多糖貯積症Ⅰ型(MPS Ⅰ)的酶替代療法,同時也是中國唯一治療MPS Ⅰ的特異性治療藥物,可以用於所有年齡段和不同疾病嚴重程度的MPS Ⅰ患者,填補了國內特異性治療藥物的空白和臨床未被滿足的需求。

12、地舒單抗注射液60mg(安進):

中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用於骨質疏鬆症治療的抗RANKL單抗類藥物,可幫助絕經後婦女顯著降低椎體、非椎體及髖部骨折的發生風險,為中國患者的骨健康管理與生活質量改善帶來創新機遇。

13、達依泊汀α注射液(Kyowa Kirin Co., Ltd.):

這是首個長效EPO-α製劑(達依泊汀α注射液)在中國獲批上市,為我國腎性貧血患者的治療帶來了新的選擇。達依泊汀α是一種長效的促紅素製劑,通過基因工程和糖蛋白工程技術,對傳統促紅細胞生成素(EPO)結構加以改造,提高了其受體親和力、血漿半衰期和生物活性。達依泊汀α的半衰期是傳統短效EPO製劑的三倍,用藥間隔延長至每周一次或每兩周一次。

14、布羅利尤單抗注射液(Kyowa Kirin Co., Ltd.):

布羅利尤單抗是國內首個獲批的白介素17受體A的抑制劑,不僅能夠抑制白介素17A,而且還能抑制白介素17C,17F和17E,它通過全面抑制IL17家族,並且作用於白介素17反應通路的下遊,其獨特的作用機制為中國銀屑病患者的治療帶來新選擇及更多的臨床獲益可能。

15、度普利尤單抗注射液(賽諾菲):

是全球首個也是唯一獲批治療成人中重度特應性皮炎的靶向生物製劑,填補了國內臨床未被滿足的需求,能快速、顯著、持續地改善特應性皮炎患者的皮損程度和瘙癢症狀。

二、獲批新適應症的創新治療突破點

1、阿達木單抗注射液(艾伯維):

(1)成人中重度活動性克羅恩病:克羅恩病首個獲批的全程皮下注射全人源單抗。全人源TNFi 快速強效,長期療效佳,皮下注射劑型讓患者可自行在任何地方自我注射,為患者提供了靈活便捷的治療方式,更有利於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2)成人非感染性中間、後、全葡萄膜炎:中國首個獲批治療非感染性中、後、全葡萄膜炎的生物製劑。修美樂強效持久,顯著降低活動性患者前房細胞評級、玻璃體混濁評級、改善最佳矯正視力,減少新生炎症病變;且顯著減少激素用量。2019年,修美樂治療非感染性中間、後、全葡萄膜炎的適應症被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列入第二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2014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授予了修美樂治療特定類型葡萄膜炎的孤兒藥地位。

(3)兒童斑塊狀銀屑病、多關節型幼年特發性關節炎:在這兩個兒科適應症領域均是國內首個且目前在我國唯一獲批的生物製劑療法,填補相應治療領域的空白。

2、西妥昔單抗注射液(默克):

與鉑類和氟尿嘧啶化療聯合,用於一線治療復發和/或轉移性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打破了中國復發和/或轉移性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患者30年來鉑類化療效果不佳的困局,填補了頭頸部鱗癌領域靶向治療的空白。

3、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百時美施貴寶):

是中國首個且目前唯一獲批用於晚期胃癌治療的免疫腫瘤藥物。晚期三線或三線以上胃癌患者一旦獲益於歐狄沃,其中有61.3%患者的生存期可延長至兩年以上;與對照組相比,歐狄沃可降低38%死亡風險,提高一年生存率超2倍。

4、烏司奴單抗注射液(西安楊森):

是國內獲批的首個全人源「雙靶向」白細胞介素12(IL-12)和白細胞介素23(IL-23)抑制劑。為我國克羅恩病患者,特別是中重度患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治療手段。

5、司庫奇尤單抗(諾華):

目前國內首個且唯一被批准用於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白介素類抑制劑。研究發現,白介素-17A(IL-17A)是促進炎症級聯反應、新骨生成、最終導致骨融合和完全強直的重要介質。作為目前全球首個且唯一全人源IL-17A抑制劑,司庫奇尤單抗可特異性阻斷任何來源的IL-17A,有效控制炎症並抑制新骨形成,多層調控病理進展。

6、利拉魯肽注射液(諾和諾德):

作為最主要的GLP-1受體激動劑之一,利拉魯肽注射液是目前唯一證明可以降低心血管死亡風險的人GLP-1類似物(截至2020年5月14日)。該藥的心血管獲益來自於其對心臟和血管的直接保護作用,可持續改善動脈粥樣硬化。一項多國家、多中心的長期心血管結局試驗LEADER研究(Marso SP, et al.N Engl J Med. 2016 Jul 28;375(4):311-22.)證實了該藥卓越的心血管獲益能夠顯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發生風險,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卒中。事後分析也提示利拉魯肽注射液具有獨立於他汀治療之外的心血管獲益機制。

7、塞瑞替尼膠囊(諾華):

首個進入中國的二代ALK抑制劑,滿足此前接受過克唑替尼治療後進展的或者對克唑替尼不耐受的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 )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者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迫切需求。

8、乙磺酸尼達尼布軟膠囊(勃林格殷格翰):

全球首個也是目前唯一用於系統性硬化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SSc-ILD)的藥物,其標誌著系統性硬化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SSc-ILD)患者走出了無藥可醫的困境。

9、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諾和諾德):

一項Noonan症候群患者使用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進行治療的臨床試驗顯示,長期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可改善患者終身高,患者平均身高增加約10.4釐米;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的患者可達到接近父母中位身高;且患者長期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耐受性良好(Osio D et al. Acta Paediatr 2005;94:1232–7)。

10、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默沙東):

帕博利珠單抗此次獲批突破了過往食管癌治療手段有限的情況,提升我國食管癌治療的整體有效率,顯著延長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給中國的食管鱗癌患者的二線治療帶來了免疫治療新選擇。

自從2015年藥監審評審批制度改革以來,我國創新藥的引進大大提速,其中2017到2019年RDPAC會員企業累計向中國市場引進了超過100種創新藥物,佔同期中國市場所有上市創新藥物的80%,讓更多的中國患者享受到世界級創新的成果。RDPAC將繼續致力於加快創新藥引入,助力中國政府強化對創新的激勵與保護,提升我國患者的創新藥可及性和可負擔性,讓患者用得上、用得起全球創新的臨床急需用藥。作為政府實現健康中國2030目標以及不斷提高居民和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合作夥伴,RDPAC及會員企業願意與社會各界通力合作,通過「共建共享」的路徑鑄造健康中國,以達到全民健康、長壽無憂的目的,實現健康中國2030目標。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以核技術的創新成果助力「健康中國」 ——放射性同位素生產與應用...
    以核技術的創新成果助力「健康中國」 ——放射性同位素生產與應用技術研討會在浙江海鹽召開 2020-11-20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企業創新助力中國加快淘汰ODS
    企業創新能否徹底履行《蒙特婁議定書》淘汰任務,不僅取決於政府的提倡,更取決於使用這類產品的企業的觀念、意識,同時也取決於是否有可以替代的新產品、新服務。   為了重振中國製造業,《中國製造2025》計劃已經出臺,其中特別提到製造企業的綠色、高品質生產。鼓勵企業採用新的產品和工藝來提高品質、降低對環境的傷害。在製造行業,有一個環節可能大多數人不是很熟悉。
  • 聚焦生命科學科技創新,安捷倫助力「健康中國2030」願景加速落地
    公司如期亮相2020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重點展示各類產品、方案和服務,助力客戶在生命科學和臨床領域的研究。2020年11月16日,上海——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今日宣布,公司正加強生命科學和臨床研究創新技術的研發力度,全力支持客戶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所開展的研究課題,並積極參與到改善人們健康水平的研究項目,以助力「健康中國2030」藍圖及早實現。
  • 攜手中國糖尿病防治,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為進一步提高醫療衛生機構的糖尿病防治能力和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減輕疾病經濟負擔,全面助力「健康中國2030」戰略規劃的實施,中華國際醫學交流基金會、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禮來製藥在北京籤署合作備忘錄。會上,中華國際醫學交流基金會宣布將籌備 「中國糖尿病防治專項基金」。
  • 22家RDPAC會員公司在華掌門人為行業發聲
    作為以創新驅動的跨國製藥企業,勃林格殷格翰也必將信守公司使命,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學術研究人員、公共機構、國際聯盟及其他生物製藥企業合作開展多個項目,尋找遏制疫情大流行的醫學解決方案。同時,我們希望在「十四五」期間中國能為醫藥創新發展提供更多政策支持,推動更加公平和可持續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勃林格殷格翰將一如既往以科技創新助力提升中國人民的健康水平,為實現「健康中國2030」的戰略目標作出貢獻。
  • 功能醫學助力健康中國行動
    由中國健康管理協會主辦的第四屆「健康中國」高峰論壇於2019年11月1-3日在廣東深圳召開。秉承「引領創新、合作共贏」理念的功能醫學分會,此次組織了全國200餘名從事功能醫學「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積極參會,全方位展示我國功能醫學前沿技術手段、最新科研成果和創新轉化產品,以實際行動促進「健康中國行動」。
  • 醫渡科技在香港掛牌上市,「綠色醫療」初心持續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未來,醫渡科技將繼續秉持『綠色醫療』的初心,投入研發,堅持創新,為『健康中國2030』、醫療衛生科技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醫渡科技集團高級副總裁兼政府事務主管張實表示。股東代表中投國際私募部總監白曉晴在上市儀式現場致辭  政策技術雙重加持 市場與營收雙突破  「健康中國」國家戰略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吹響了健康中國建設的衝鋒號。「健康中國」作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之一。
  • 西安楊森堅定不移助力健康中國
    來源:經濟日報「西安楊森對中國有非常堅定的承諾和信心,對於『健康中國2030』戰略,我們也有一個非常堅定的承諾」,強生中國總裁委員會委員、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總裁Asgar Rangoonwala(安思嘉)近日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 赴一場35年的「創新之約」,西安楊森加速本土化戰略助力健康中國夢
    面對中國日益增長的醫療健康需求,醫藥創新是實現「健康中國 2030」的有力保障。進博會上,醫療展區的規劃展覽面積擴大到6萬平方米,雲集了全球疫情防控的頂尖成果。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共有300餘家企業參展,其中500強及龍頭企業有70餘家。來自全球的「新老朋友」如強生、輝瑞、羅氏、諾華、阿斯利康等跨國企業在這一平臺上展出了多個創新產品、技術和服務。
  • 深圳人大代表孫喜琢:加快實現「病有良醫」打造健康中國「深圳樣板」
    從今天開始,深圳新聞網陸續推出「先行示範徵程中的人大代表」系列訪談,邀請來自立法、醫療、教育、科技、製造業、交通物流等不同領域的深圳人大代表,暢談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體會,為助力深圳科學編制和更好實施「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言獻策,為深圳新時代改革發展、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凝聚智慧和力量。
  • RDPAC會員企業:加速研發助力全球抗疫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初,君實生物——一家專注創新療法的發現、開發與商業化的中國製藥企業啟動了針對新冠肺炎的療法開發,這也是行業內首批在該領域進行的研發探索之一。多個中和抗體已經過工程化改造,先導抗體計劃於今年第二季度進入臨床階段。
  • 賽諾菲巴斯德全球CEO:中國新藥審批步伐加快 計劃在中國推出兒童六...
    新華網北京4月8日電(王坤朔)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預防為主」的策略,疫苗作為維護公共衛生安全的有效工具,將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日,法國知名疫苗生產企業賽諾菲巴斯德全球負責人David Loew在北京接受媒體採訪,就創新性疫苗、疫苗安全性以及與中國的合作方面做了深入解讀。
  • 三亞加快中國科學院海南種子創新研究院項目建設
    三亞加快中國科學院海南種子創新研究院項目建設,助力種業創新升級冬日施工不打烊 南繁項目推進忙1月12日,氣溫驟降,位於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繁片區內的中國科學院海南種子創新研究院項目工地,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在項目工地入口處右側的工程樣板引路工作間內
  • 珠三角加快「源頭創新」腳步
    原標題:珠三角加快布局「創新航母」   新一輪產業變革前夜,珠三角加快了「源頭創新」腳步。   11月29日,廣東省實驗室建設工作現場會在深圳召開。會上強調,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聚焦卡脖子技術,超前布局一批前沿關鍵核心技術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打造科創高地。
  • 西安楊森總裁安思嘉:以創新為翼,共建共享健康未來 | 資訊
    安思嘉表示,「第三屆進博會的成功召開,讓我們看到中國在擴大開放、深化合作下取得的偉大成就。西安楊森期待進一步攜手中國政府和多方合作夥伴,以創新為翼,共建共享一個健康未來!」    以創新讓每一個患者都能切實獲益  「西安楊森一直關注中國或複雜、或緊迫的醫藥健康需求,始終致力創新研發、引進和生產高質量的藥品,並為患者提供更多創新的健康解決方案。」受益於近年來中國政府的多項開放舉措,西安楊森加速將多個創新藥品引入中國。2018年以來,西安楊森在中國獲批或上市了25個新藥和新適應症,創造了楊森的世界紀錄。
  • 高樹華|常山藥業積極助力美麗中國、健康中國建設
    11月20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 (廣州)」在廣州開幕, 11月21日,「網際網路與美麗中國健康中國」的主題論壇成功舉辦。河北常山生化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論壇的承辦方,參加了此次大會,期間,常山藥業創始人高樹華作了題為「常山藥業助力美麗中國健康中國」的主旨演講。
  • 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發布醫院健康教育助力計劃
    (健康時報記者 齊鈺)11月28日,由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醫院分會、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健康促進醫院聯盟、北京醫院協會健康促進及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北京健康教育協會醫院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廣東省健康教育協會醫院健康促進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的「2020後疫情時代公共衛生與健康促進論壇」召開,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醫院分會聯合線粒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論壇中發布「醫院健康教育助力計劃」。
  • 「十三五」期間天津加快現代都市型農業建設 助力鄉村振興 農業...
    「十三五」期間,本市加快現代都市型農業建設,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助力鄉村振興,有效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8482元增加到2019年的24804元。本市加快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實施小站稻振興計劃,小站稻種植面積由2016年的30萬畝增加到2020年的80萬畝。
  • 中國加快極地探秘步伐 年輕生力軍助力極地考察強國建設
    中國加快極地探秘步伐 年輕生力軍助力極地考察強國建設  【解說】越來越多的年輕力量參與到中國極地考察工作中,助力中國邁向極地考察強國。北京時間10月27日,在長春參加2017中國極地科學學術年會的與會專家普遍認為,中國極地工作在不斷取得新進展,但是相較極地強國尚存差距,未來要注重培養更多的年輕後備軍。  中國加快極地探秘步伐 年輕生力軍助力極地考察強國建設  【解說】越來越多的年輕力量參與到中國極地考察工作中,助力中國邁向極地考察強國。
  • 工信部再下文促5G加快發展:推動5G+VR/AR、+醫療健康、+車聯網
    3月24日,工信部印發《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從加快5G網絡建設部署、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持續加大5G技術研發力度、著力構建5G安全保障體系等幾方面,闡述了推動5G加快發展的具體部署。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在解讀該《通知》時表示,加快5G建設及應用有利於拓展新型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