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到底需不需要新的巨型粒子對撞機?

2020-09-05 八戒科學

對於更大的粒子加速器,這不是正確的時機。

但是設在瑞士日內瓦的歐洲物理中心CERN卻有計劃,就是大計劃。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設施,目前正在運行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對撞機,已宣布其目標是製造更大的機器,這在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上發布。

因此,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決定要繼續進行「未來圓形對撞機(FCC)」計劃的第一步,該計劃將在一個100公裡(或略微超過60英裡)的環形隧道中進行。該機器最終可以達到100兆電子伏特的碰撞能量,約為當前運行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碰撞能量的六倍。通過達到前所未有的高能量,新的對撞機將允許對物質結構進行最深入的研究,並提供尋找新粒子的可能性。

尚不清楚能否實現完整的願景。

但是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宣布,該組織將FCC邁出第一步是「高度優先」的事情:為隧道找到合適的位置,並建造一臺以與LHC相似的能量碰撞電子和正電子的機器(但是在質子上使用質子)。僅在經過數年的研究和審議之後,CERN才決定繼續發展質子之間的高能碰撞。

第一步也被稱為「希格斯工廠」,因為它是專門設計用於生產大量希格斯玻色子的。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是2012年在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上發現的,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中最後缺失的粒子。使用新機器,粒子物理學家希望更詳細地測量其性質以及一些先前發現的粒子的性質。(日本正在考慮建立一個與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希格斯工廠相似目的的線性對撞機,但是致力於這一想法的委員會在去年的報告中沒有做出明確的決定。中國正在考慮一個圓形核對撞機,其範圍和大小與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整個FCC計劃相似。 ,但預計明年才能做出決定。)

但是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計劃如果得到充分執行,將耗資數百億美元。由於CERN提出的預算估算通常不包括運營成本,因此無法提供確切的數字。按照大型強子對撞機的運行成本計算,新對撞機的成本每年可能至少達到10億美元。對於可能運行20年或更長時間的設施,這與建築成本相當。

無疑,這些數字令人吃驚·。實際上,粒子對撞機是目前最昂貴的物理實驗。它們的價格甚至比第二昂貴的實驗衛星望遠鏡還要高很多。

成本如此之高的主要原因是,自1990年代以來,對撞機技術僅進行了逐步改進。結果,當今獲得更高能量的唯一方法是建造更大的機器。純粹的物理尺寸(長隧道,需要填滿許多磁鐵以及完成這項工作所需的所有人)使粒子對撞機變得如此昂貴。

但是,儘管這些對撞機的成本激增,但它們的相關性卻下降了。當物理學家在1940年代開始建造對撞機時,他們還沒有完整的基本粒子清單,他們知道這一點。新的測量方法帶來了新的難題,並且他們建立了更大的對撞機,直到2012年圖片完成為止。標準模型仍然有一些鬆散的末端,但是通過實驗測試這些末端所需要的能量至少要比FCC所測試的能量高出一百億倍。因此,目前對於下一個更大的對撞機的科學案例還很小。

當然,下一個更大的對撞機可能會取得突破性的發現。例如,一些物理學家希望它能提供有關暗物質或暗能量性質的線索。

是的,可以希望。但是,沒有理由說明構成暗物質或暗能量的顆粒應該出現在新設備的能量範圍內。那就是假設它們是開始時沒有任何證據的粒子。此外,即使它們是粒子,高能碰撞也不是尋找它們的最佳方法。例如,具有微小質量的弱相互作用粒子並不是大型對撞機所追求的。

而且有完全不同類型的實驗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取得突破,例如在低能量下進行高精度測量或增加處於量子態的物體的質量。擁有更高的能量並不是在物理學基礎上取得進步的唯一途徑;而是要獲得更高的能量。這只是最昂貴的一個。

在這種情況下,粒子物理學家應集中精力開發新技術,以使對撞機重新回到合理的價格範圍內,並阻止挖掘更多的隧道。地平線上最有前途的技術是新型的「喚醒場」加速,它可以顯著減小加速粒子所需的距離,從而縮小對撞機的大小。另一個改變遊戲規則的技術是室溫超導體,它可以使對撞機所依賴的強磁體變得更加高效和經濟。

研究這些新技術也是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重點之一。但是,正如策略更新所揭示的那樣,粒子物理學家還沒有意識到他們的新現實。建立更大的粒子對撞機已經步入正軌。如今,它幾乎沒有科學的投資回報率,而且幾乎沒有社會意義。大型科學項目通常會使教育和基礎設施受益,但這並非特定於粒子對撞機。如果這些副作用是我們真正感興趣的,那麼我們至少應該將錢投入與社會相關的科學研究。

例如,為什麼為什麼我們還沒有國際氣候預測中心呢?按照目前的估計,這將使整個十年的成本「僅」達到10億美元?與粒子物理學相比,這是花生,但更為重要。還是為什麼最近您可能想知道,我們沒有流行病建模中心?

這是因為在慣性的基礎上分配了過多的科學經費。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粒子物理學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非常有影響力且相互聯繫的社區。他們將儘可能地繼續建造更大的粒子對撞機,這僅僅是因為無論是否有意義,這都是粒子物理學家所做的。

現在是時候了,社會應該採取一種更加開明的方式來資助大型科學項目,而不是繼續向以前曾資助過的人們捐款。比測量希格斯玻色子質量的下一位數字要困難得多。

來源:科學美國人

作者:薩賓·霍森菲爾德(Sabine Hossenfelder)

如有侵權,還請原作者30日之內與本人聯繫!

相關焦點

  • 粒子對撞機到底是啥?有什麼用?
    近日,圍繞著「中國是否應該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巨型對撞機」的問題,引發了各方的爭論。比如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獲得者丘成桐和高能所所長王貽芳就主張中國建造,而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卻持有相反的態度。先不管到底誰的見解更有道理,我們先來看看到底粒子對撞機是何方神聖?它又對人類未來的發展到底有什麼作用?
  • 粒子對撞機對我們有什麼用?
    近日,圍繞著「中國是否應該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巨型對撞機」的問題,引發了各方的爭論。
  • 世界需要更強大的超級粒子對撞機嗎?
    2012年,粒子物理學家第一次探測到了長期受到追捧的希格斯玻色子,這是物理學家所稱的標準模型中最後一個缺失的謎題,這是一套經過最徹底檢驗的管理我們宇宙的物理定律。希格斯粒子的發現是由歐洲的一臺巨型機器(稱為大型強子對撞機)實現的,它利用一個27公裡長的超導磁體環來加速粒子,然後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將粒子粉碎在一起。
  • 粒子對撞機
    每一次進行對撞實驗,對撞機需要粒子加速器利用電場將粒子束加速後注入對撞機的真空室,由於單束粒子的能量密度較低,遠遠達不到粒子對撞實驗的要求,就需要不斷地向真空室中注入,累積高強度的脈衝粒子束。      兩束極高能量的粒子流在磁場的約束下進一步加速並在某處相撞,在極大的動能會使兩個迎面相撞的粒子最大程度破碎,從而發現新的基本粒子,後來的科學家用粒子對撞機進行了多次高能實驗,發現了眾多新粒子。    要深刻認識為什麼要建造粒子對撞機之前,需要對理論科學和應用科學有一定辯證的看法。
  • 誰需要一個新的巨型對撞機?
    一個粒子在一秒內衰變有什麼實際用途呢?結果,建造對撞機仍然使用的是普通物質,而且體積越變越變大,因為物理學要求圓形對撞機的半徑隨能量線性增長:R ≈ (4π/α)3(能量)/(電子質量)2。這個方程意味著高能物理可以通過不斷擴大建造半徑來探索遠高於電子質量的能量。
  • 為什麼物理學需要大型強子對撞機以外的粒子對撞機?科學家這樣說
    我們所需要的是任何兩個預先存在的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其中:有足夠的自由能通過愛因斯坦的E = mc^2產生新的粒子和反粒子。所有的量子守恆定律包括電荷、色電荷、自旋、角動量等都被遵守。標準模型允許創建粒子和反粒子的交互作用。高能對撞機通過遵循這個公式,不僅成功地製造出了作為標準模型一部分存在的每一個粒子,而且可以測量它們的物理性質。
  • 世界需要對撞機
    自世界上建造第一臺加速器以來,七十多年之中,加速器所能提供的能量大致提高了9個數量級,同時,每單位能量的造價降低了約4個數量級,如此發展速度在所有科學領域內都十分罕見。隨著加速器能量的不斷提高,人類對微觀物質世界的認識也逐步深入,世界各國迄今已經建造了27個大型對撞機,粒子物理研究在20世紀50至80年代經歷了一個黃金時期。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從實驗室中衝出來大呼:我們發現了XX子啦!
  • 中國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到底值不值?
    雖然表面上來看,大型粒子對撞機不會應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但它所帶來的一些研究發現,卻可以造福人類的生活。大型粒子對撞機發明的原因,是因為科學家們發現物質的構成遠遠不止原子這麼簡單。對於一個修車的師傅來說,他只需要將一輛汽車拆開,就知道這輛車的基本組成狀況。但對於原子來說,原子是非常小的,只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所以也不存在打開原子的工具。
  • 為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對撞機設計磁體
    在位於瑞士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中,人造磁場——磁場強度大約是地球磁場的20萬倍——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將粒子加速,讓兩束粒子相互撞擊。利用這個世界著名的粒子加速器進行的實驗提供了支持標準模型(一個描述宇宙中粒子的行為和相互作用的理論)的關鍵數據。但是,物理學家們很想知道這個模型是否適用於能量更高的粒子。
  • 粒子對撞機歷史回顧與展望 | 「小粒子 大宇宙」科學公開課
    希格斯粒子是在2012年7月4號發現的,我們自從那時候就進入了希格斯時代。也就是說希格斯粒子使人類找到了一個通向未知世界、探索未知世界的一個最為重要的新窗口。人類在探索宇宙奧秘的過程當中努力是不停息的,探索宇宙奧秘是全世界的科學家們不懈的努力。
  • 現階段中國真的需要建超大型粒子對撞機嗎?為什麼?
    最近網上有一篇很火的文章——《楊振寧的最後一戰》,這篇文章客觀分析了現階段中國應不應該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然後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現階段中國不應該建設粒子對撞機。建造對撞機意味著什麼?從中國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雖然我們已經在個別領域達到了世界先進甚至是領先的水平,但是在基礎科學領域,中國做出的成就還不夠。就好比如說中國的高能物理學,雖然近些年來也有不錯的發展,但是跟一些歐美的發達國家比起來,我們的科學手段實在是有限的,歐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對撞機,歐洲的高能物理也在引領全球。
  • 可攜式粒子對撞機
    自加速器發明以來,為了讓粒子獲得更高的能量,大型化是其發展趨勢,以至於今天,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創下了歷史紀錄。不過,未來的加速器也許不用造得那麼龐大了。許多人都知道,當今世界上最大、最複雜的機器是位於瑞士日內瓦的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這個歐洲發達國家聯合製造的龐然大物,埋在周長27千米的地下隧道裡,從設計到竣工耗時20多年,花費了近90億美元。
  • 楊振寧pk王貽芳:到底要不要建大型粒子對撞機?各有道理
    在2019年的騰訊科學WE大會上又一次公開表示中國現在應該建設楊振宇先生一直反對的大型粒子對撞機了。難以挑戰的粒子對撞機說到這裡,一定很多人不明白什麼是大型粒子對撞機。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是我國現在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雖然現在也是一個大國,但是相較與其他國家的實力還是有很大差距的。目前世界僅有的大型粒子對撞機在歐洲也處於比較「艱難」的時期。
  • 揭秘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組圖)
    【搜狐科學消息】 據美國《波士頓全球報》報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已於7日宣布將於9月10日啟動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希望藉助這臺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揭開宇宙起源的奧秘。  大型強子對撞機不僅是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機器。
  • 十問「希格斯粒子」與「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
    更麻煩的是,希格斯粒子極不穩定,一旦產生就轉瞬即逝,十億分之一秒後就會衰變成光子、輕子對和強子等其他粒子。  為了尋找這塊「標準模型的基石」,全球的物理學家付出了近50年的艱辛努力。直到2012年7月,希格斯粒子才在歐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上被發現。  5、發現希格斯粒子對物理學有哪些意義?
  • 中國建造的世界最大的粒子對撞機在秦皇島有何用意?功在千秋!
    大型粒子對撞機其中所包含的意義說輕了,就是在商業上可以帶來萬億元的回報;說重了,它所帶來的回報不是可以用錢來衡量的,中國將能夠獲得一種制霸天下的先機,實現對和平和發展的追求。 王貽芳是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上新的北京譜儀的設計、建造及前期研究的領導者,同時也是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和江門中微子實驗的提出者和領導者。
  • 高能粒子對撞機,美國停建日本下馬,中國為什麼要建?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你並不能怪罪物理學家們,因為今天的物理學越來越走向極端:要麼你研究極遠宇宙中的恆星,要麼你需要研究極小的微觀粒子,這些東西都需要使用越來越昂貴的設備才能發現和測量。在今天的基礎物理學研究領域裡,錢或許不是萬能,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日本雄心受挫。這不,日本就遇到了缺錢的煩惱。
  • 楊振寧極力反對,僅以一票險勝,1400億元的粒子對撞機到底是什麼
    2016年,在是否建粒子對撞機的問題上,中國科學家分成了旗幟分明的兩派,一派是以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為代表的科學家,堅決反對建設粒子對撞機; 另一派是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中科院院士王貽芳為代表的科學家,極力贊成建設粒子對撞機。
  • 高能粒子對撞機有望統一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楊振寧忍痛放棄
    一場引起全民大討論的高能粒子對撞機項目之爭終於落下帷幕,需耗資2000億的大型粒子對撞機撥款計劃以6:5票被否決,主張反對建設對撞機的楊振寧「贏」了。僅從這6:5的選票比例就能看出,這個項目確實誘惑巨大,建與不建都在一念之間,並沒有絕對的對錯可言。
  • 史蒂芬·霍金教授談粒子物理學未來與中國巨型對撞機
    他關於黑洞面積不減定理的理論預言得到最近 LIGO 引力波實驗觀測的支持。LIGO 是尖端大科學項目成功進行重大基礎科學前沿探索的又一個範例。霍金撰寫了多本闡述自己理論與一般宇宙論的科普著作,最為人熟知的是《時間簡史》,該書自出版至今發行量已過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