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堤手工菜刀延續古鎮記憶)
位於射洪縣東南的青堤鄉,是一座坐落於涪江邊的古鎮。這裡有「目連救母」的感人傳說,有曾經繁榮興盛的鹽關碼頭,有青磚灰瓦的傳統古村落。在這座被文化浸潤包裹的古鎮,不時傳來叮叮噹噹的錘打聲,嗞嗞而響的淬火聲,著名的青堤菜刀仍在延續著當地曾經的繁華。
「剔骨宰肉不缺口,切肉斷筋不留絲」。這是世人對青堤菜刀的讚譽。
青堤菜刀的鍛造工藝發端於清末,成型於二十世紀初,興盛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共有下料、安鋼、打發火、打版子、熱平、冷平、整形、起口、淬火、冷作拋光、浸油、校刀、夾把、包裝等70餘道工序,全程皆為純手工製作。青堤菜刀具備刃口堅韌鋒利、刀面平整光潔、口薄、背厚、膛空等特點,刀把牢實輕便好用,2006年成功申報「四川老字號」。
侯世平是青堤菜刀廠目前的「掌門人」。憑著自己對制刀技藝的一片熱愛,侯世平帶領廠裡匠人在沿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融入創新,把適量的鋼融入鐵中,既增加了刀口的鋒利,又提升了刀身的柔韌,在淬火環節,則只用青堤當地的山泉水淬火,在磨刀環節,只在本地石料加工的磨刀石上開刃拋光……工藝在提升,全程手工打造的理念仍然不變。廠裡雖然都是有著幾十年經驗的老手藝人,每人每天平均也只能打近30把刀。
近百年的堅守,傳統的青堤菜刀現在仍受青睞,藉助電商網絡,青堤菜刀訂單不斷,除國內市場外,還迎來了日本及東南亞等地客戶。
唐豪 本報記者 袁敏 整理
作者: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