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大專家為醫護人員「量臉定製」護目鏡 3D列印完美貼合
,受到試用醫護人員的好評。在戰疫一線,傳統護目鏡給醫護人員帶來了不少麻煩:尺寸單一,依靠強力勒緊系帶進行臉部形狀適配,防護貼合不到位;長時間勒緊皮膚造成臉部嚴重「壓瘡」,存在破口感染風險;近視人員需要戴兩副眼鏡,使用不便並且會產生霧氣影響視野等。
-
市民外出要戴護目鏡嗎?孩子上網課要戴防藍光鏡嗎?眼科專家的意見...
我們該如何防護?外出時是否需要佩戴護目鏡? 鄒海東主任醫師: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新冠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作為眼科專家,我還是要強調,雖然新冠病毒主要是通過口、鼻黏膜傳播,但眼結膜也為黏膜組織,易被病毒侵入,有可能發生結膜炎症,所以大家要養成「勤洗手、正確洗手」的好習慣,千萬不要用手尤其是在沒有洗手的情況下揉眼睛。
-
餐飲從業人員應佩戴手套和口罩 市民外出務必佩戴口罩
本報訊(記者傅洋)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強調,餐飲從業人員接觸直接入口食品時、分餐及售賣過程中均應使用經消毒的專用工具並佩戴手套和口罩,市民外出時務必佩戴口罩。
-
泳鏡變護目鏡衝鋒衣改防護服、捐贈1.38億,13大體育品牌為抗疫...
這一天,武漢所有醫院發熱門診24小時接診,全國30個省(區、市)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線上線下購物平臺的口罩、醫用護目鏡早已售罄,一些醫院甚至只能將使用過的護目鏡、面屏等清洗消毒後反覆使用,還有醫生用透明文件夾和粗雙面膠自製護目罩。1月26日凌晨,迪卡儂員工收到多個來自醫院第一線的求助信息,求助採購護目泳鏡用於眼部防護,之後又陸續收到約百家醫院的申請。
-
寶礦力水特:專注一線醫護人員補水 電解質飲料馳援定點醫院
下了夜班一整天排不出尿……」「脫下防護服他一口氣喝下四瓶水」「最長一天戴20小時口罩 勒紅了臉磨破耳」……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類似的新聞報導隨處可見,廣大醫護人員奮戰一線,面對未知的病毒機理、有限的醫療資源,不僅工作壓力大、感染風險高、心理負荷重,還要忍受佩戴口罩、護目鏡等護具的勒壓以及無法喝水上廁所的生理極限。
-
出門需要戴護目鏡?眼睛這扇「窗」,合理防護有妙招!
Q:泳鏡可以作為日常防護嗎?A:泳鏡的封閉性是很強的,理論上能起到隔斷作用,但是不建議作為日常防護佩戴。一是對於空氣的隔絕是雙向的,會使眼睛得不到氧氣的交流,二是久戴容易引發眼部不適。Q:疫情期間可以戴隱形眼鏡嗎?A:在疫情時期,要更加重視接觸鏡的消毒和標準操作。
-
凌晨四點下班時,他的護目鏡上已滿是水霧……
自新冠肺炎疫情擴散以來,我市已派出57名醫護人員奔赴湖北,開展醫療救援工作。從離別一刻起,他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家鄉父老鄉親的心。來自巨野縣人民醫院的鄒崇喜是我市第三批支援湖北醫護人員的一員,從出徵湖北,到防護培訓,再到分配到漢陽方艙醫院,他和其他醫護人員一起,爭分奪秒抗擊疫情、救治病人。
-
致敬最美逆行者 中醫大一院眼科免費為本院抗疫醫護實施飛秒雷射...
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疫」中,無數白衣天使逆向而行,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大醫護人員用實際行動詮釋醫者的責任和擔當。為表達對一線醫護人員的崇高敬意,中醫大一院眼科傾情推出「致敬最美逆行者抗疫醫護免費摘鏡公益活動」,為本院有摘鏡需求的抗疫醫護免費實施飛秒雷射近視手術。
-
為了破除抗疫戰士眼前的迷霧——記護目鏡石墨烯防霧膜應急研發項目
當我們用居家禁足的方式為抵抗疫情做貢獻時,醫務人員卻在第一線和病毒進行著分秒必爭的戰鬥。 但作為黨員,作為科研人員,我們也希望能為抗擊疫情做更直接的貢獻。動力鋰電黨支部書記劉兆平研究員在假期間從抗疫新聞中注意到,一線醫護人員雖然穿戴者全身包裹的防護裝備,但護目鏡上白茫茫的水霧阻擋了視線,嚴重影響了操作。
-
全國高校附屬醫院醫護人員馳援抗疫一線紀實|醫療隊|護士|北京大學...
1月26日,接到河北省衛健委通知後,河北醫科大學直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的首批17名隊員迅速集結,當晚8時20分便登上了開往湖北的列車。同一天的廣東,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僅用一晚時間,便組建了一支來自重症醫學、呼吸等科室的17人精幹隊伍馳援。次日,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18名和第二附屬醫院26名醫護人員集體出徵。
-
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第一批醫護人員完成任務走出隔離病區 到指定...
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第一批醫護人員完成任務走出隔離病區,到指定酒店隔離觀察—— 「如身體正常,一定再赴隔離病區」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見習記者 聶沛 通訊員 胡雅萍 「我幾乎一夜沒睡,翻來覆去想著的都是要怎麼查房
-
中醫大一院眼科免費為院內抗疫醫護做飛秒雷射近視手術
    東北網9月23日訊(記者 許諾) 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疫」中,無數白衣天使逆向而行,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大醫護人員用實際行動詮釋醫者的責任和擔當。
-
日常生活中需要戴護目鏡嗎?
害怕新型冠狀病毒從眼睛進入,日常生活中需要戴護目鏡嗎?上網課、追劇、刷抖音、看新聞……不同群體如何在疫情下緩解視力疲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眼科主任張明昌教授,為您一一釋疑解惑。普通人戴護目鏡要分場合「『看一眼』就感染,是不科學的。」
-
深企研發石墨烯防霧護目鏡,創始人曾發明非典首臺紅外體溫檢測儀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護目鏡起霧和眼部過度疲勞等問題嚴重困擾一線醫護人員的日常救治。 74歲的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創始院長、烯旺科技創始人馮冠平迅速組織清華大學長庚醫院、江蘇省石墨烯創新中心等多家單位科研團隊,用一周左右時間研製出了石墨烯防霧光療護目鏡。
-
實驗室要佩戴哪些個人防護用品?
在實驗室環境中,涉及溶液試劑的實驗人員必須佩戴好防護眼鏡,比如奇悅的護目鏡,對實驗人員就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為防止實驗中可能發生的爆炸和物體飛濺造成衝擊傷害,可佩戴有機玻璃或聚碳酸酯材料防護面罩,比如奇悅的防護面罩。
-
一線醫護人員如是說……
她所在的吉林省樺甸市人民醫院是當地唯一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收治定點醫院。疫情期間,發熱門診已接待近300例發熱患者,其中包括與確診患者密切接觸的8人。葛麗坤的雙手像砂紙一樣粗糙 蒼雁 攝葛麗坤並不是第一個說這句話的人。當地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引發肺炎的確診患者在醫院就診時,曾多次和醫護人員說:離我遠點啊,別傳染給你們。
-
溫州市首臺核酸採樣艙亮相市人民醫院
,真正實現醫護人員與患者「零接觸」隔離採樣。艙內自帶的正壓系統能夠物理隔絕醫護和病患雙方,避免交叉感染。溫州市人民醫院感染科副主任丁然表示,因為採樣的時候需要將咽試紙插到病人的咽喉部,幾乎是零距離接觸,有的時候病人可能會突然咳嗽或者打噴嚏,如果他恰恰是一個新冠病人,就有可能將病毒噴濺到醫務人員身上,這個採樣艙能夠進行物理阻隔,減少感染風險與醫護人員的心理負擔。
-
國際航班上如何做好自我防護?
醫院手術室的空氣更換速率是12分鐘更換一次,普通建築的更換率則更低。從空氣過濾的角度而言,機艙空氣比手術室還乾淨。這種通風形式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病毒的蔓延,並降低乘客感染病毒的機率。02飛行期間,吃東西、喝水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