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專家為醫護人員「量臉定製」護目鏡 3D列印完美貼合

2021-03-04 3D列印醫學應用

來源:浙報融媒體

浙江大學科學家日前用3D列印技術製造出「量臉定製」的護目鏡,完全貼合使用者眼眶,解決了護目鏡長時間佩戴的功能性與舒適性問題,受到試用醫護人員的好評。

在戰疫一線,傳統護目鏡給醫護人員帶來了不少麻煩:尺寸單一,依靠強力勒緊系帶進行臉部形狀適配,防護貼合不到位;長時間勒緊皮膚造成臉部嚴重「壓瘡」,存在破口感染風險;近視人員需要戴兩副眼鏡,使用不便並且會產生霧氣影響視野等。

 

浙江大學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CAD&CG)國家重點實驗室周昆教授團隊,近日公布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通過三維測量佩戴者的臉部形狀來為每個用戶生成完全貼合的護目鏡,並通過3D列印技術完成生產。

 

這是一項護目鏡的自動化設計技術,以三維掃描獲得用戶臉部形狀數據,自動化程序完成三維設計,包括尺寸、傾角、鏡眼距、樁頭張角等數十項參數的最優化計算,生成完美貼合人體眼眶的幾何形狀,最後以3D列印技術完成生產。

 

據了解,這項技術主要的挑戰在於要快速自動生成兼顧眾多的設計目標的護目鏡設計,在確保面部貼合的同時,保證片槽、樁頭、通氣孔等護目鏡關鍵功能部件的形狀滿足功能要求,還要滿足3D列印生產對於壁厚變化的限制,最後甚至需要考慮生成護目鏡形狀線條的光順和美觀,每個問題單獨考慮並不複雜,但耦合在一起就變成了一個十分棘手的優化問題。

 

周昆教授團隊憑藉在三維建模和幾何計算方向上的深厚積累,短時間內確定了梯度域級聯優化的整體思路,並解決了接觸面控制、槽孔位保持、自動對稱性調整等難點問題,利用了GPU的大規模並行計算能力來加速優化求解過程,實現了獲得用戶臉部模型後30秒內完成護目鏡的自動化設計,做到了「立等可見」。

 

設計不能脫離生產存在。世界上沒有兩個人的臉是一模一樣的,這意味著根據用戶臉型生成的每一副護目鏡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形狀。傳統開模生產方式無法生產這樣的定製化產品,而3D列印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3D列印技術的發展和快速普及,使得可以在很短時間內以較低的成本完成護目鏡的定製化生產,甚至在表面彩印上個性化圖案。創新的生產方式加上已經逐漸普及到個人手機和平板設備上的三維掃描功能,讓這一技術能夠順理成章地走出實驗室,直接服務廣大醫護和疫情防控人員。

 

目前這項研究成果已經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並在杭州兩個醫院院區完成了臨床應用測試。醫護人員普遍評價:「這種護目鏡戴上去舒適多了。整個鏡圈貼合在眼眶上,臉上的壓迫感分布比較均勻,即使整天佩戴著,在臉上留下的痕跡也不明顯,取下後很快就消失了。鏡片直接安裝在護目鏡上,再不用裡一層外一層套著戴眼鏡和護目鏡了,起霧問題也大大改善。」

 

「實際上,作為定製化的頭戴設備自動設計,這一技術的應用場景並不限於疫情期間的個人防護。」周昆說,「未來不管是針對運動眼鏡,還是虛擬實境/增強現實的頭戴設備,這都是一項極具前景的技術。」

相關焦點

  • 匹克研發3D列印「解放耳朵神器」 馳援湖北一線醫護人員
    核心提示:正值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進入關鍵時期,中國運動品牌匹克傳出好消息:該公司3D列印研發團隊根據醫護人員的需要,研發出了一款口罩調節器,通過3D列印工藝迅速實現生產,並陸續將產品免費捐贈給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 新冠病毒疫情牽掛著每一個人的心。
  • ...醫護人員在醫院坐診時可以佩戴護目鏡進行防護,普通市民出行...
    文 / Sarah2020-02-28 14:30:12來源:FX168 【普通市民出門是否有必要戴護目鏡?
  • 多材料3D列印玻璃可用於軍事眼鏡及VR護目鏡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來自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研究人員已使用多種材料的3D列印技術創建了量身定製的漸變折射率玻璃光學器件,可以製造出更好的軍事專用眼鏡和虛擬實境護目鏡。▲定製GRIN光學器件的未來自動化生產過程的藝術性渲染,展示了量身定製的光學預製件的多材料3D列印,通過熱處理轉換為玻璃,拋光以及檢查最終光學器件的折射率梯度。圖片來源:Jacob Long和Brian Chavez。常規的鏡片通常由均勻組成的塊狀材料製成,並且光折射的控制由鏡片的厚度和表面曲率決定。
  •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製造微型樂高式「骨磚」
    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hsu)的研究人員擁有3d的微型樂高式「骨磚」,可以治癒骨折。 研究人員的微型空心磚只有跳蚤的大小,可以用作支架,硬和軟組織都可以再次生長。此外,模塊的可堆疊性使它們能夠像玩具磚一樣進行交互,提供可伸縮性和數千個潛在的幾何配置。最終,俄勒岡小組的目標是擴大技術和使用微型籠子生產實驗室製造的器官代替人類移植。
  • 加拿大研究人員3D列印金屬牙冠,保護瀕臨滅絕的海象牙齒
    加拿大高等技術學院(éTS)和蒙特婁大學的研究人員,為魁北克水族館(Aquébec Aquarium du Québec)的瀕危海象3D列印了金屬牙冠
  • 3D列印藝術:這5種3D列印方式推動藝術創意的新方向
    感覺3D列印技術就是為創造新事物而生的,為設計和製造過程帶來了新的方式。因此,我們看到藝術家開始注意並利用該技術的獨特品質來創作3D列印藝術。通過逐層製作授予的設計自由度和3D可列印材料的多功能性為各類藝術家開闢了新的前沿。經濟實惠的3D列印技術有助於在雕塑,時尚,裝置藝術等領域的設計和規模創新,以及跨學科的合作。
  • 為狗狗定製3D列印假眼,助力動物保護
    從假牙、人工骨骼到塑料槍械,3D列印技術的神奇功用令人驚嘆。然而實際上,它的「功力」遠不止如此。日前,韓國忠北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為那些失去眼睛的狗狗開發了低成本的3D列印眼球。同時,3D列印技術不僅經常被用於製造人類解剖結構的複製品,而且還用於生產個性化的面部移植手術植入。使用同樣的方法,研究團隊理論上可以為狗製造眼睛植入物,根據它們的品種、大小和形狀量身定做。
  • 3D列印材料新突破:乳膠3D列印
    近日,據白令三維了解,來自高分子創新研究所、科學院和工程學院的維吉尼亞理工學院跨學科團隊共同提出了一種新的乳膠3D列印方法,並獲得了國家科學基金會獎。維吉尼亞理工大學也與米其林北美合作開展這個項目。 化學教授兼首席研究員蒂莫西龍(timothylong)表示:我的想法是,只有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合作,才能實現這些創新。
  • 中醫大一院眼科免費為院內抗疫醫護做飛秒雷射近視手術
    &nbsp&nbsp&nbsp&nbsp東北網9月23日訊(記者 許諾) 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疫」中,無數白衣天使逆向而行,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大醫護人員用實際行動詮釋醫者的責任和擔當。
  • 新型 3D列印設備增強二氧化碳排放捕獲能力
    通過使用增材製造,研究人員能夠定製設計一種多功能設備,通過去除多餘的熱量,同時保持低成本,大大提高了工藝效率。吸收,捕獲CO2的最常用和最經濟的方法之一,將來自煙囪的煙氣流與溶劑接觸,例如稱為MEA的單乙醇胺或可與氣體反應的其他胺溶液。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國之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要在樹人!解決好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這個問題,關乎民族未來,國運興衰,意義重大而深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創新型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
  • 定製3D列印模型完成後如何進行噴漆
    3d列印模型完成後,為了使模型具備漂亮的外觀,需要進行噴漆出來,噴漆分為兩步底漆和面漆,那麼定製3D列印模型完成後如何進行噴漆呢?下面悟空列印坊為大家介紹。下圖為噴了灰色底漆的件圖中是一個噴了底漆的零件,一些細小的劃痕和層紋立馬就顯現出來,如果是較淺的劃痕我們使用砂紙打磨平整,如果是較深,我們可以使用原子灰或者502混合爽身粉來進行填補。
  • 澳大利亞賽車隊使用HP的3D列印技術為其賽車生產定製零件
    中國3D列印網2月4日訊,澳大利亞賽車隊Triple Triple Race Engineering正在使用HP的3D列印技術為其賽車生產定製零件。通過與澳大利亞3D列印解決方案提供商EVOK3D合作,Triple Three已經能夠使用HP Multi Jet Fusion(MJF)技術對賽車方向盤的多個零件進行3D列印。設計人員能還夠根據駕駛員定製車輪,並優化其重量,加快生產時間並降低成本。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爆發期經過30多年的發展,3D列印技術不斷完善,目前已形成了3D生物列印、有機材料列印、金屬列印等多種列印模式,我國3D列印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2019年7月,主營業務為金屬列印的鉑力特在科創板上市,前瞻預計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的爆發期。
  • 3d列印燈飾設計,讓你的黑夜更加美麗!
    這時候你可以考慮一下以小量定製、個性化為客戶打造良好的家居體驗感的3D列印燈具。下面未來工場3D列印來給大家介紹下 3D列印燈飾吧 。其實3D列印在家居方面早在前幾年在國內就開始慢慢流行了。17年,國內公司國泰控股就幫湖南張家界的一個「爛尾樓」小區提供3D列印全屋裝修和服務,使這個八年之久的「爛尾樓」重煥生機。
  • 什麼是3D列印技術?
    對於從未接觸過3D列印的童鞋來說,總覺得3D列印特別遙遠。今天晴子老師來為你們揭開3D列印的神秘面紗——通俗易懂的給大家介紹什麼是3D列印技術。主要從:技術原理、3D列印過程、3D列印應用領域三方面介紹。什麼是3D列印技術近幾年來,3D列印這個名詞從陌生到熟悉,逐漸走向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
  • 用3D列印,給你做個超級英雄的假肢
    現在專業的3D印表機使用有多種紋理、透明、靈活的光固化型樹脂,所以在手術開始前,外科醫生可以根據病人骨頭、血管或是其他器官的CT掃描數據來計劃複雜的手術,然後轉成3D列印的電子文檔以供操作研究。對於涉及到打斷或是鑽入骨骼結構的手術,例如下顎手術、全膝關節置換術或是其他涉及到關節的手術,3D列印也能夠根據列印的定製參考的和工具完美適用。
  • 研究人員通過3D列印射頻探頭開發磁共振應用
    廈門的研究人員使用3D列印技術開發了一種方法,可以使用比傳統製造技術更精確的線圈結構來構建定製的RF探頭。據他們介紹,這項研究是首次探索這種用於MR系統的集成探頭製造方法。針對不同情況的集成式MR探頭的3D列印和製造過程。圖片來自廈門大學/自然。
  • 浙大科研團隊用3D列印幫你修復大白牙
    近日,該成果開始從實驗室走向3D列印技術,將實現對各種牙齒疾病的精準修復。浙大的研究團隊,將這種神奇的藥水滴在人工齲齒表面,然後放入模擬的口腔唾液環境中。並且實驗人員還對「新牙齒」測試。浙江大學化學系教授 唐睿康唐睿康教授表示,這個神奇的牙齒修補藥水,並且還得到德國專家稱讚
  • 1.5防藍光護目鏡,有它再也不怕電子屏幕傷害了!
    明智家長為孩子選擇1.5兒童護目鏡,採用英國進口護目鏡片有效過濾有害藍光,減免對孩子視力的傷害,預防近視,讓孩子生活在健康光源下,遠離有害藍光,遠離近視!200%全新升級鏡框,超輕鏡片,安全級矽膠材質,完美貼合臉型。500%在保證有效光的同時,將色差降到最小,清晰度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