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幫你修復大白牙
浙江大學科研團隊研發出一種神奇仿生藥水,只需在牙齒上滴兩滴,48小時內缺損的牙齒就能「長」出牙釉質。近日,該成果開始從實驗室走向3D列印技術,將實現對各種牙齒疾病的精準修復。浙大的研究團隊,將這種神奇的藥水滴在人工齲齒表面,然後放入模擬的口腔唾液環境中。隨著時間的等待,牙齒的表面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
創想三維3D列印技術顛覆義齒牙模傳統鍛造工藝,效率提升十倍
解決此問題的方法需要在前期的牙模製作上就能獲取精準數據和準確的製作牙模成品。 傳統的牙模製作技術採用工業用蠟製作,蠟模在加工過程中容易收縮變形,蠟型牙模的形狀發生變化,會導致在接下來的金屬內冠鑄造工藝中,鑄造出來的金屬牙冠會產生變形。由於這些因素導致的偏差不容易控制,將會帶來居高不下的義齒返工率。 3D列印技術的出現為以上齒科領域遇到的難題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
-
微型3D列印結構助修復骨骼與軟組織
)積木的1.5毫米3D列印中空立方塊,可作為促進受損骨骼與軟組織再生的鷹架,修復效果比現有技術好,未來希望用於製作器官移植物。據研究團隊領導人Luiz Bertassoni博士表示此3D列印的中空立方塊結構正在申請專利,能像樂高積木般堆棧出各種配置,幾乎可支持任何大小與複雜度的應用,合作開發與評估這項技術的團隊為OHSU、俄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泰國Mahidol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
-
浙大研發新成果 兩滴藥水就能「長」出牙釉質
近日,浙江大學化學系教授唐睿康帶領的研究團隊發明出一種仿生修補液,在牙釉質的缺損處滴上兩滴,就能在48小時內在缺損表面「長」出2.5微米晶體修復層,其成分、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與天然牙釉質幾乎一致,並與原有組織無縫連結,渾然一體。8月30日,這一成果在線發表於《科學進展》雜誌(《Science Advances》)。
-
牙齒修復黑科技來了!兩滴藥水,「長」出牙釉質~
「理想的修複方法,應該是材料、結構、力學性能三者的統一,而且能實現原位修復。」劉昭明說。 兩滴修補液,「長」出牙釉質唐睿康團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修復策略,有望將牙修復從「填補」時代帶入到「仿生再生」階段。圖:不同再生時期,人牙釉質的掃描電鏡圖片(6小時,12小時和48小時)。
-
幹細胞+3D列印,修復受損「丁丁」|3d列印|修復|陰莖海綿體|...
「丁丁」受損了居然可以再生修復?近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安庚教授團隊的一項科學研究證實了這一可能性和未來臨床應用的前景。該技術有效修復了缺損的兔陰莖海綿體,恢復其陰莖勃起和射精功能,並完成子代的生育。研究成果於6月1日發表於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
3D列印藝術:這5種3D列印方式推動藝術創意的新方向
1.使不可能的設計成為可能準確地呈現複雜設計的能力是3d列印的最大優點之一。例如,它已經徹底改變了珠寶市場。這只是開始。其他還有像執行器、LED和音頻設備這樣的元件可以嵌入到具有新響應度的3D列印藝術作品的結構中。
-
牙齒修復黑科技來了!兩滴藥水,「長」出牙釉質
「理想的修複方法,應該是材料、結構、力學性能三者的統一,而且能實現原位修復。」劉昭明說。 兩滴修補液,「長」出牙釉質 唐睿康團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修復策略,有望將牙修復從「填補」時代帶入到「仿生再生」階段。
-
浙大團隊滴藥水「長」出牙釉質,科學家將用它修自己的牙裂縫
據浙江大學官網報導,劉昭明對團隊的這次成果非常自信,「我們用了與人體相同的材料,實現了結構性的完全修復,和本體組織幾乎一模一樣。」 而德國著名生物礦化學家、康斯坦茲大學Helmut C lfen教授也給出高度評價:這是我所知道的迄今為止最好的牙釉質修復材料,有望在臨床上真正實現牙釉質的原位修復。
-
...口腔醫院首次應用自主研發的3D列印技術成功完成無牙頜全口義齒...
3個月前在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完成無牙頜全口義齒修復的兩名患者,近日經過口腔專家的觀察與驗證,確認修復達到了預期臨床效果。「牙齒很漂亮,好像年輕了10歲 !」80多歲的患者沈某表示,她對義齒的咀嚼功能和美觀效果非常滿意,感覺這個「列印出來的假牙」已經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
兩滴藥水,48小時完美修復齲齒!中國科學家新發明,實現牙釉質自我修復
然而,一旦遭到破壞,牙釉質的修復成為一大難題。在一項發表於《科學·進展》的最新研究中,浙江大學化學系教授唐睿康帶領的研究團隊發明出一種仿生修補液:在牙釉質的缺損處滴上兩滴,就能在48小時內「長」出成分、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與天然牙釉質幾乎一致的晶體修復層,並與原有組織無縫連結。這項研究,有望將牙齒修復帶入「仿生再生」階段。
-
浙大學者發明牙齒修復藥水 兩滴可「長」出牙釉質
在其他一些實驗室,科學家還嘗試了仿生礦化的方法,由於牙釉質結構的複雜性,過去還無法有效獲得與天然釉質多級結構一致的大面積修復層,達不到臨床應用要求,也沒能真正在牙齒上實現修復。 唐睿康團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修復策略,有望將牙修復從「填補」時代帶入到「仿生再生」階段。
-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製造微型樂高式「骨磚」
2020年7月27日,白令三維從外國媒體獲悉,受這種樂高玩具的啟發,科學家開發了一種類似樂高木製玩具的生物支持,能夠更好地修復骨折和修復受損的器官組織。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hsu)的研究人員擁有3d的微型樂高式「骨磚」,可以治癒骨折。 研究人員的微型空心磚只有跳蚤的大小,可以用作支架,硬和軟組織都可以再次生長。
-
幹細胞+3D列印,修復受損「丁丁」
「丁丁」受損了居然可以再生修復?近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安庚教授團隊的一項科學研究證實了這一可能性和未來臨床應用的前景。該技術有效修復了缺損的兔陰莖海綿體,恢復其陰莖勃起和射精功能,並完成子代的生育。研究成果於6月1日發表於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
3D列印腎臟,幫你擺脫尿毒症的折磨!人工腎臟最新科研進展
現如今,3D列印技術已經應用到了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很多人都聽說過可以3D列印一個建築模型,3D動漫產業,3D印表機器零部件·······同樣,3D技術醫學方面同樣也有很多應用。你就比如說很多人都聽說過3D列印骨骼的事情,這樣經過專業人員精準做出來的患者3D列印版骨骼,這對於患者病情的治療及康復是很有幫助的
-
浙大教授發明新型生物3D列印
將來,人類肉身中部件的修復、更新,可能會大量地依靠材料科學。3D列印活體器官延長壽命的夢想儘管遙遠,但我們正向它一步步逼近。 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賀永教授課題組發明了一種新型生物3D列印方法,能夠操控不同種類的細胞形成特定結構的微球,進而長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微組織。 這一方法將為體外重建類器官,為開發更為高效的器官晶片、實施更有效的細胞治療等,提供有效路徑。
-
浙大化學系唐睿康教授團隊最新成果正式發表在國際頂級雜誌《自然》
如果用目前的人工方法來製造碳酸鈣,往往只能得到微米大小的白色粉末。不過,浙江大學化學系唐睿康教授團隊的一項最新成果,可以迅速在實驗室裡得到釐米尺寸的碳酸鈣晶體大塊材料,並且這些碳酸鈣的製備過程有很強的可塑性,可以像做塑料一樣按照模具形狀長成各式模樣。
-
幹細胞科普1【什麼叫生物液體3D假牙列印?最新技術材料和傳統植牙工藝有何區別?】
繼生物幹細胞全產業鏈研發併科研成果轉化全行業應用後,我方機構醫學科研李博士團隊和英國皇家工程學院院長、世界材料聯合會主席Mark·Jin博導團隊緊密合作八年之久,在生物仿生材料領域應用取得方向性重大突破!
-
3D列印牙齒要來了,年內啟動臨床試驗
原本種牙的治療周期大約需要6到8個月,而通過3D列印技術,可以大幅降低治療周期,並且減少疼痛,降低成本。目前,該項目已經完成動物實驗,今年年底前將進入到臨床試驗。日常生活中,總有人因為各種原因缺失牙齒。不論失牙多少,都要及時進行義齒修復。修復牙齒的辦法很多。主要有活動修復和固定修復兩種。
-
3D列印器官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你正擔心能否找到稀缺的捐獻器官。這時候,醫院用3D生物印表機列印出一個全新的器官移植到你體內,就像換掉一個機器上的老舊零件一樣簡單……藉助於科技的發展,這個以前只能出現在科幻小說和電影中的場景,已經不是天方夜譚。 記者近期採訪發現,近些年來3D生物列印技術在國內外獲得飛速發展,運用該技術列印出的手術模型已經開始在一些醫院廣泛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