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壯年遭遇車禍而致高位截癱,李文軍是不幸的。
無法站立、行走,喝口水都要人幫忙……
雖然身體殘疾,李文軍卻有著堅不可摧的樂觀心態,一直堅持鍛鍊、發展事業、幫助他人,通過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做到了一些常人無法做到的事——
公司成立時,李文軍(中)與員工合影(受訪者供圖)
挑戰命運12月29日上午8點半,隨著一聲發令槍響,參加內江國際半程馬拉松比賽「歡樂跑」的選手陸續出發,賽道上瞬間形成一條橘色的「奔湧的河流」,在這條「河流」的尾端,有一名特殊的參賽者——坐在輪椅上靠雙手轉動輪子前進的殘疾人李文軍。
只見他雙手戴著白色棉線手套,兩手握著車輪邊緣往前使勁,車子便前進一步,輪椅把手上插著的兩面上書「感恩奮進 自強不息」的鮮紅旗幟隨之迎風飄揚。約一個小時後,李文軍「跑」完「歡樂跑」全程,來到終點。這一趟下來,李文軍手套下的右手拇指已被磨破了皮,「畢竟手臂力量遠不及大腿嘛。」他笑笑,一臉輕鬆。
李文軍向來喜歡運動,遭遇車禍前,他十分熱愛武術和籃球運動,有不少圈內好友,他們一起訓練、一起參賽,共同分享運動帶來的快樂。儘管不是專業運動員,但是李文軍憑藉對武術的熱愛,多次參加業餘比賽,曾獲江西省首屆散打比賽男子56公斤級第四名、內江市「交通杯」武術散打擂臺賽男子56公斤級第三名等榮譽。
即使下半身癱瘓了,李文軍還是沒有放棄對運動的熱愛。
8年前的一天,李文軍乘坐一輛小貨車前往郭北鎮送貨。小貨車行駛在國道321線內江城區段一個長下坡時,突然側翻在邊溝裡。在這次車禍中,坐在副駕駛位置的李文軍身受重傷,最終導致胸十二椎體爆斷,脊髓損傷,胸部以下全部癱瘓沒了知覺。那一年,他35歲。
出院後,雖然胸部以下再也不能動彈,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康復的希望,堅持鍛鍊身體。
12月30日上午,記者在位於東興區西勝路的一家店鋪再次見到了他。他正「站」在桌旁,耳朵上掛著藍牙耳機,打電話聯繫業務。所謂「站」,只是李文軍用兩塊夾板將整條腿夾住,腿上綁上結實的布帶,為防止摔倒,他還用一副支架將自己圍起來。「我每天都要這樣『站』五個多小時,避免久坐導致皮膚潰爛」。
李文軍(左)向員工講解新產品
支架對「站」著的李文軍來說,是扶手,「站立」時,他必須一隻手扶著它,另一隻手做事。有顧客來時,支架又變成了他的拐杖,他將其前移一點點距離,再通過雙臂用力支撐起身體離地「前行」。短短兩三米的距離,他「走」得並不容易。
每天午睡後的4小時是李文軍固定的運動時間,床鋪便是他的訓練場地。訓練時,他用雙手拉著床邊,用胸部脊柱的力量使勁擺動身體,沒有知覺的下肢隨之動起來。日復一日,李文軍常常練得滿頭大汗,身體被磨破皮,床單也被磨破而打上一塊塊補丁。
李文軍向來喜歡唱歌,他也將其作為一種鍛鍊方式。「吃完晚飯的休息時間,我一般都會唱差不多半個小時,一來可以自娛自樂,二來也是為了鍛鍊自己的氣息,增強肺部功能。」
8年持續不斷地鍛鍊,李文軍的下半身依然幾乎沒有知覺,但他堅信總有一天會逐漸康復。「一般人癱瘓幾年,肌肉可能都萎縮了,但是我的肌肉沒有萎縮,還很飽滿,而且我曾經大小便都沒有知覺,現在大便已經有感覺了。」面對未來,他滿懷信心。
熱心助人李文軍是一名「資深」的種子行業創業者。1999年,他開了自己的店鋪,銷售糧食、蔬菜種子。遭遇車禍出院休整一段時間後,他重拾種子經營業務,重新開始迎接挑戰,被迫中斷的生意也漸漸有了起色。
但他並不滿足於此。2017年,為了拓展經營業務、建立品牌形象,李文軍開始忙活著註冊公司。很快,曾經的種子經營部升級為農業公司。
李文軍的種子銷售生意做得不錯。幾十平方米的店鋪內,左邊堆滿了玉米、稻穀等種子。工人忙碌著進進出出,取貨、送貨。一個多小時的採訪時間,不斷有客戶上門採購。
李文軍對自己的職業規劃,並不僅限於銷售種子,成立公司後,他開始著手發展優質水果、蔬菜和稻米。
「我有優質種子資源,而種子是種出優質作物的前提。」李文軍從優質大米入手,以自有種子為基礎,與生產技術過硬的專業合作社合作,將種子銷售給專合社種植,收割後再回收稻穀加工後銷售。以新鮮、優質為賣點。去年,李文軍收購稻穀四十餘噸,並全部加工售罄。
下一步,他計劃投資建立自己的加工坊和倉庫,以便精準監控品質、節約成本、擴大銷量。此外,李文軍還於去年與人合作在市中區凌家鎮承包了六十餘畝地種植柑橘。今年,他更是註冊了6個商標,預計明年3月即可使用……雖然進步慢,但他的事業正慢慢朝著其期望的方向發展。
油菜種子捐贈儀式現場(受訪者供圖)
自己的生意做得不錯,李文軍也不忘關心其他和自己一樣遭遇不幸的殘疾人。「殘疾人的辛酸,常人體會不到,只有自己才清楚。」李文軍說,由於自己身體殘疾,在生活和工作中碰了不少壁,但也受到了很多其他的幫助。「旁邊店鋪的劉健大哥給了我很多幫助,他說『只要是你的事,我一定幫。』」李文軍介紹,由於自己身體不便,需要跑路的很多事情,劉健主動為其代勞,讓他很是感激。
因此,李文軍也經常為殘疾人獻一份力。2017年8月,李文軍向市中區殘聯捐獻油菜種子7件,合計有70餘千克,可種植土地面積約1500畝,由各鄉鎮發放到了各村殘疾人手中。
李文軍主要從事種子批發業務,對於經銷商和合作夥伴中的殘疾人,他也格外關照。凡是殘疾人來進貨,他都會在正常批發價的基礎上讓利低價提供種子,也經常讓殘疾人先賣貨再給錢或者免費送種子讓其試銷試種。
對殘疾人幫助最大的,是李文軍在種子銷售方面的專業知識。雖然沒從事過農業生產,但他對種子的各方面知識可謂熟稔於心,幾乎能解答顧客的所有疑問。
「哪種穀子種好?」採訪期間,客戶上門諮詢選購種子。
「你在哪裡種?」
「白合鎮。」
「白合鎮的人喜歡種粒大穗長的……」李文軍耐心答道,並分析原因,口中不時「蹦出」專業詞彙。很快,顧客在其幫助下選到了滿意的種子。
與李文軍打交道會發現,他總是毫不吝惜地將自己的知識「家底」掏給需要的人,特別是殘疾人經銷商。家住市中區朝陽鎮的劉某患有腳部殘疾,在李文軍的幫助下,劉某銷售種子的年利潤達到約3萬元。劉某說,李文軍完全不能走動、有時候喝水都要別人幫忙,但他不等不靠,也不輕易接受別人的饋贈,這讓她很受激勵。
面對不幸,加倍努力,同樣可以創造美好生活。李文軍用親身經歷證明了自己能行,也給予一些像他一樣的殘疾人前行的力量。這也正是他以「感恩奮進 自強不息」為人生信條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