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客流「碎末化」現狀,餐企該如何做有效觸達?一文中,小編描述的「全渠道」引起廣大餐飲人的興趣與注意,有粉絲在後臺留言說,希望小編解讀下「全渠道」。
所以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全渠道」。
什麼是「全渠道」
「全渠道」源自零售行業,英文「Omni-channel」,由「Multi-channel」演變而來。Multi-channel 指「多渠道」,Omni-channel意為「全渠道(或全方位渠道)」。
多渠道,指商戶在線下(實體門店)、線上(自營平臺、第三方平臺、媒體平臺等)多個渠道分別進行營銷活動,這些活動相互獨立、沒有直接關聯;而全渠道,並不是指「所有渠道」,而是指「全方位、顧客體驗與權益一致、互通的跨渠道體系營銷」,這裡的活動經過事先的整合設計,相互間高度關聯。
相較多渠道,全渠道更強調的是「渠道間的整合性」與「顧客權益與體驗的一致性」。
儘管餐飲與零售存在明顯的行業區隔,然而近年來,隨著餐飲零售化、線上線下一體化趨勢的明朗化,零售業豐富成熟的渠道體系,對於餐飲行業的發展開始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全渠道」變遷史
依照零售業的變遷史,全渠道經歷了:從單渠道時代、多渠道時代、跨渠道時代,到如今(國內)剛剛起步的全渠道時代。
單渠道時代:千禧年之前,商戶與消費者發生交易的場景以實體門店為主,主要輻射門店周邊,是「磚頭+水泥」的時代。
多渠道時代:大約在2000-2011 年間,網際網路衝擊下,淘寶等電商平臺的崛起,線上消費普及化。實體門店遭受嚴重衝擊,商戶開始布局線上與線下雙(多)渠道,是「滑鼠+水泥」的時代。
跨渠道時代:2012年以後,移動網際網路發展迅速,民眾物質生活富足,消費升級、開始注重綜合體驗,迫切要求打破從線上到線下的界限,因此商戶開始布局O2O即線上與線下一體化的跨渠道,是「滑鼠+水泥+行動網路」的時代。
全渠道時代:2018年以後,隨著網絡原住民的崛起,對購物、娛樂和社交的全數位化體驗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有形店鋪與線上店鋪,社交媒體(微信、小程序、抖音、微博等)愈來愈成為商戶更有價值的渠道,一些領先的商戶開始全方位地打造下一代渠道體系,是「滑鼠+水泥+行動網路+社交網絡」的時代。
對照餐飲行業從「實體門店」、「實體門店+線上外賣」、到如今「實體門店+外賣+新零售」的發展歷程,不難看出二者之間的相似程度與關聯性。而從以外賣為代表的多渠道,或以O2O為特色的跨渠道,升級到以體驗一致為目標的全渠道,必然成為餐飲行業發展的關鍵趨勢之一。
基於十餘年的行業深耕的積澱,奧琦瑋整合了餐飲與零售行業的底層商業思維,推出了符合餐飲實際情況的「全渠道」架構。
奧琦瑋首席架構師胡協剛指出,「未來餐飲的發展必然是『堂食、外賣、自提及新零售』四位一體的消費場景及相應的業務模式,奧琦瑋創新性地推出一個同時覆蓋這四大業務的一體化解決方案——OMP運營管理平臺,以『全渠道運營、全場景服務、全流程管理、全產能調度』為核心特性,幫助餐企一站式實現門店數位化轉型升級。」
胡老師還提到,OMP的首要特性,便是全渠道架構。這種架構的引入,能夠讓餐企根據自身需要和能力現狀,從容地布局多渠道、跨渠道乃至全渠道;奧琦瑋OMP提供的一站式解決方案,能夠讓餐企在未來向全渠道體系升級過程中,無痛遷移且不再重複投資。
「這一切功能價值的實現,均建立在OMP對中臺核心架構的大膽引入,並讓傳統POS的重要性降級,作為代客下單的渠道之一。所有這些,都讓未來渠道創新與快速變現的可能性大大提升」,胡老師最後總結。
「全渠道」的價值
「全渠道」講究「顧客至上」「消費者為王」,將消費者從開始接觸品牌到最終購買的旅程劃分出「搜尋」、「比較」、「下單」、「體驗」、「分享」五個關鍵節點,並要求商戶在這些關鍵節點保持「零距離接觸」與「精準化營銷」。
這樣做的目的在於:
對於消費者而言,不管是通過小程序、微信公眾號或者是官方App旗艦店等,當打開與商家產生連接的觸點時,看到的就是自己需要的東西,而不是眼花繚亂、需要花時間去發現的推銷信息。例如,餐廳上新了一道菜品,觸達到的顧客就是那些對這個菜品有興趣的人。
對於餐飲商家而言,全渠道運營能夠做到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形式響應會員/顧客的消費需求,並且能夠在不同的渠道(線上、線下;自營、第三方)精準觸達消費者,即時地滿足他們的需求。
很多場景下,互相獨立的渠道往往給顧客的消費帶來不便,例如顧客的紙質優惠券無法在小程序下單時直接核銷使用;全渠道則意味著,無論線上或線上都是打通的,例如,上述紙質優惠券可以列印唯一二維碼讓顧客掃碼核銷。
整個過程,商戶還可以跟蹤與累積消費者購物全程的數據,並通過與消費者的及時互動,掌握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的決策變化,並給到消費者個性化推薦,提升購物體驗與復購率。
相信不久的將來,餐飲行業也可以給顧客帶來「全渠道式」的便捷消費,權益共享,體驗一致。作為餐飲數位化轉型的踐行者,奧琦瑋願藉助技術與專業的力量,幫助更多的餐飲企業在「全渠道體系」的構建與運營上加油助力,共同推進餐飲產業的變革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