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徐州青年科學家,牛!

2020-09-09 徐州發布

今天

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

評選結果揭曉

10位平均年齡不足32歲的

硬核青年科學家獲獎

其中有3位來自徐州

每人獲得100萬元獎金!


達摩院青橙獎

達摩院青橙獎(DAMO Academy Young Fellow)旨在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青年科學家,目標對象是35周歲及以下的中國學者。

2020年青橙獎收到317份有效申報,有23位院士、2位圖靈獎得主、29位IEEE/ACM Fellow撰寫推薦信,舉薦他們心目中的人選。



3位獲獎的年輕徐州籍科學家

不僅研究成果硬核

而且非常有個性

來認識一下呀


趙保丹29歲

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新型半導體材料在光電中的應用

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學系,博士畢業於劍橋大學。已發表SCI論文20多篇,曾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

她以成本低廉的新方法突破了鈣鈦礦LED效率的世界紀錄。

在生活中,趙保丹是個陽光美少女,她喜歡粉紅色,從小理科就好,從來沒為讀書苦惱過。讀大學時,她選了物理專業,「因為物理越學越簡單,最後統一成幾個公式,很美。」她說,女生也可以做硬核科研,「靈感好、心細都是女生做科研的優勢」。

獲獎理由:她探索了鈣鈦礦材料中的能量損耗機理,實現了更加高效環保的新型光電器件。

聶禮強35歲

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多模態融合、推理與搜索

他本科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博士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

近5年,共發表CCF A類會議或IEEE/ACM期刊100餘篇,Google 學術引用7700餘次,單篇高達引用1400多次。

他建立了能讓AI理解上下文的多模態對話系統。

聶禮強是一個非常熱愛運動的學者。他對學生的要求是,不能成為光會寫論文的「書呆子」,除了會學習和科研,還要成為家庭和社會需要的人。

他鼓勵學生在讀博期間戀愛、結婚,要求身體條件好的學生跑完半程馬拉松才能畢業。

獲獎理由:他賦予了對話機器人對多模態場景感知、理解與推理的能力,讓人機互動變得更自然。

鄧嶽34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AI與生命科學交叉領域

他博士畢業於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曾在美國兩所世界知名醫學研究中心做博士後。

已在Springer出版人工智慧英文專著一部,在Nature、Cell子刊及AI領域頂級刊物發表論文41篇,獲得5項國際論文獎。

他曾在國際上首次實現「百萬級神經元腦圖譜」。

博士畢業後,鄧嶽從計算機領域轉向人工智慧與生命科學的交叉學科。

生命科學中有很多科研的無人區,能以極微觀的方式了解生命的本質,研究成果又能使很多人受益,他覺得這樣的工作「很酷」。

未來,他希望用人工智慧技術緩解醫療資源分布不均,「把頂級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獲獎理由:他將智能感知技術與腦科學交叉融合,啟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的研究。


編輯:朱睿

相關焦點

  • 探訪雅丹地貌:青年科學家牛清河博士詳解成因
    探訪雅丹地貌:青年科學家牛清河博士詳解成因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 發布時間:2013-08-17 14:45:30 【編輯:楊彥宇】 探訪雅丹地貌:青年科學家牛清河博士詳解成因
  • 「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在京召開 徐州斯瑪特董事局主席獲獎
    9月19-20日,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在京舉辦。中國科學家論壇以「科技創新,引領未來」為宗旨,在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產學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推動我國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平臺。本屆論壇上,眾多院士、領導、30多位各領域的專家和200多位企業家就「以科技創新引領中國力量」等話題進行了討論。
  • 徐州美術館百年徐州藝專師生書畫聯袂展獲盛譽
    中國江蘇網12月4日訊 龍醒淮海 風行九州——百年徐州藝專師生書畫聯袂展,經過10天的展出,於今日在徐州美術館(藝術館)閉幕。此次展覽以書畫作品、文獻資料、珍藏實物等形式展現了百年徐州藝專的璀璨光輝。1938年5月徐州淪陷,藝專被迫停辦。雖然只走過短暫的14年,卻在造就藝壇新人方面成果斐然。500多名畢業生中較出名的有:上海電影製片廠名導演徐韜、上影美術設計師魏鐵錚、中央戲劇學院院長趙鴻模、北京青年藝術劇院導演範景宇、女畫家李畹和許克書、武夷畫院院長鄭斯文、版畫家王寄舟、鄉村畫家馬南圃、臺灣畫家段天白等。一周多以來,每日前來藝術館觀展的市民絡繹不絕。
  • 中國最早的四所藝專之一:回憶徐州藝術專科學校
    文/王寄舟徐州藝專創辦經過徐州藝術專科學校(簡稱徐州藝專),創辦於一九二四年,校址設在當時徐州東南隅的浙江會館(原市政府南樓機關事務管理局)。徐州藝專創辦之初,由於青年學生對藝專的性質、宗旨和師資等情況缺乏了解,首次招生僅三人報名,因人數太少,未能如期開學。
  • 徐州醫科大學使用invigentech胎牛血清培養293T、HepG2細胞發表文章已見刊
    一、2020第二季度,徐州醫科大學發表標題為:USP9X promotes the proliferation, invasion
  • 從1數到10,徐州這些秘密你知道嗎?
    、魯、豫、皖四省接壤地區,四省交界,是江蘇省重點規劃建設的四個特大城市之一; 徐州有四個機場:觀音國際機場、徐州空軍機場、徐州楊廟機場、徐州新沂通用機場。 徐州歷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先民就在此生息勞作。
  • 航空6G怎麼做,這場青年科學家年會告訴你答案
    如何在6G移動通信上加大領跑優勢,已成為我國青年科學家的關注焦點和責任擔當。航空6G 作為6G 的一種重要形態,需要解決通信設備密度、空間定位精度、動態頻譜效率、可靠性、信息傳輸時延、續航時間、能量效率等各種問題,是無線通信、微波技術、光通信、光計算、人工智慧等多學科交叉的成果,迫切需要多個領域的青年科學家攜手推進。
  • 十名青年科學家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
    18日上午,匯聚全世界「智慧大腦」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浙江溫州開幕,來自世界各國的青年科學家代表用各民族語言莊嚴宣讀《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溫州宣言》,向世界發出青年科技強音。峰會以青年科學家為主體,融合產業界、創投界、藝術界等各界青年英才,開展國際科技人文交流,讓頂尖科學家高端引領、青年科學家深度參與、民營企業家精準對接,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打造更寬廣領域人才交流平臺、更高能級科技創新載體。
  •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 鍾南山:青年科學家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0月18日,匯聚全球「智慧大腦」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溫州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企業家、創投家、藝術家等各界人士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雲聚一堂」,在峰會期間共話科技創新、團結協作,共同應對疫情挑戰,促進可持續發展。
  • 直播預告:青年科學家創新秀|這次,華人青年科學家站在舞臺中央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2020未來科學大獎#104位青年科學家,30多所高等科研院校分布5個國家,20多個城市研究領域涵蓋8大學科30-45歲的高潛力、高產出的科研中堅力量未來論壇青年科學家創新聯盟
  • 29位青年科學家獲獎!這些「青橙」都來自哪片沃土?
    本屆,有10位勇攀科學高峰的青年科學家摘得獎項,共獲得達摩院1000萬元獎金。2020年有哪些新晉的「青橙」?「青橙」,寓意青年學者猶如成長中的橙子,只要給予適宜的成長環境,就能茁壯成長。截至目前,「青橙獎」已連續舉辦三屆,已有29位青年科學家獲獎。其中,第二屆(2019年)有10位青年科學獲獎,首屆(2018年)有9位青年科學家獲獎。
  • 鍾南山這樣誇讚青年科學家......
    地區和國際組織的近800名科學家、企業家、藝術家、青年科技人才代表參加,其中約70%為45周歲以下的青年科學家。不平凡的2020年中,青年科學家生生不息,在應對疫情與疾病、消除貧困、可持續發展等領域散發著光和熱。
  • 「青聚閩江」青年科學家論壇:青年「航天人」講述動人「航天夢」
    人民網 林曉麗攝人民網福州9月20日電(林曉麗)9月19至20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青聚閩江」青年科學家論壇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除了學術報告外,在20日的論壇上,7位航天傑出青年科學家、企業家結合自身成長經歷,給福建高校的學生們帶來了7場關於航天人成長的主題演講。「航天人」馮文婧十年前剛從高校碩士畢業後,就投入到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研發工作中。
  • 潮創會精英成員楊植麟入選超新星科技人才TOP10和智源青年科學家
    在前段時間,由將門創投發布的將門&34;科技人才TOP10榜單以及由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公布 的2019 年度「智源青年科學家」 名單中,潮創會精英成員、循環智能聯合創始人楊植麟憑藉其突出的表現入選,其中的 2019 年度「智源青年科學家」 ,楊植麟還是名單中最年輕的、也是唯一的一位「90 後」入選者。這兩個榜單有多牛?
  •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新華網10月18日拍攝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現場。 當日,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浙江溫州召開。本屆峰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來自百餘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科學家、企業家、創投家、藝術家代表參會,其中約70%為45周歲以下的青年科學家。
  • 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溫州啟幕
    因為有這些品質,我們才得以不斷攻克科學難題,建設美麗星球,更讓我們不停發問、求索,探索未來的無限可能,也是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向公眾傳播科學理念的核心。在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浙江省科協聯合都市快報共同策劃的「寓見未來」科學交響三部曲——《天問》、《寓言》和《使者》在讓峰會奏出了最美的科學交響曲。
  • 2019年度江蘇省科協青年科技人才託舉工程擬資助人員公示
    根據省科協《關於開展2019年度江蘇省科協青年科技人才託舉工程資助培養人員推薦選拔工作的通知》(蘇科協發〔2019〕53號),經各設區市科協、省級學會、高校科協推薦,專家組審核評選,省科協黨組會議審議通過,擬確定畢 輝等100名同志為2019年度省科協青年科技人才託舉工程資助對象,現予以公示。
  • 青年科學家走進課堂 讓孩子們愛上浩瀚星空
    天文科學家「火星叔叔」鄭永春: 青年科學家走進課堂 讓孩子們愛上浩瀚星空 這些反饋都讓他覺得振奮,「我從不懷疑科學的魅力,只要我們做的好,孩子們是有足夠興趣的。」  2017年,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小學科學教育課程標準》。鄭永春組織青年科學家,參與了人教版小學教材《科學》的編寫。「我們的科學教材中,第一次出現了很多當代科學家的聲音,用他們的親身經歷告訴小學生,如何像科學家一樣思考,怎樣通過實驗、分析等科學方法,了解自然界運行規律。」
  • 山東省青年科學家沙龍成功啟動
    新華社客戶端濟南9月12日電(蕭海川、宋東曉)2020年山東省青年科學家沙龍11日在山東省農科院正式啟動,並成功舉辦首期沙龍活動。來自山東大學等20餘位青年科學家,圍繞「植物高光效實現方式及途徑探討」開展現場研討。
  •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十大成果發布
    17日上午,由浙江省科協和溫州市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總結大會在杭州舉辦。會上,浙江省科協回顧了2020年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主要成果成效,並向全球青年科學家發出參與第三屆峰會的誠摯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