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謀殺希區柯克

2021-02-21 深焦DeepFocus

在某種程度上,它是「羅生門效應」的變體。黑澤明在那部電影中提出,記憶雲霧與個人見地會使解釋同一事件的不同目擊證人複雜化,而德·帕爾瑪則認為,不同的角色對同一事件的體驗不同,不僅是因為他們的主觀看法各不相同,還因為他們的目標不同。銀幕左邊的人(埃米爾和丹妮爾)意欲掩蓋真相;銀幕右邊的人——格蕾絲與(不及格蕾絲那麼致力挖掘的)警察們——意欲揭露真相。對于格蕾絲的玩笑是,證據就在她眼前,如果她再仔細搜尋一下就好了。

 

「就像所有最好的懸疑片導演一樣,德·帕爾瑪向我們展示了『什麼』,又為『為什麼』與『如何』保留了儘可能長的懸念時間。」

 

與《羅生門》四段相繼的敘述不同,觀看《姐妹情仇》中這些場景的體驗就像同時猛灌了兩個故事。德·帕爾瑪將更多的信息和敘事張力融入到他每一幀分屏畫面中,甚至比一個普通電影人整部電影含括的信息量還要多。觀眾也隨之變得分裂,分裂於具有對不同主角主觀狀態的訪問特權而喚起的同時處理所有情緒的企圖(連同著這些主觀狀態誘發的對流逝時間的不同體驗),與追蹤兩個地點同時相關的所有客觀細節。它令人頭暈目眩,就像不經消化的狼吞虎咽一般,就感性知覺與理性思考齊頭並進。

 

就像所有最好的懸疑導演一樣,德·帕爾瑪向我們展示了『什麼』,儘可能長時間地隱瞞了『為什麼』和『如何』去做。在敘事獨出心裁的姐妹中,兩位姊妹的優點各顯。一個發生在影片的中間,另一個發生在影片的結尾。

 

當格蕾絲陪同警察到了丹妮爾的公寓卻沒有發現謀殺的證據,但她發現了一些使她懷疑多米尼克實施謀殺,丹妮爾掩蓋事實的線索。在公寓裡,她還遇到了埃米爾,他的前額上有一塊無法解釋的挫傷。可能是他與自己的連體雙嬰手術分離的殘餘痕跡嗎?

相關焦點

  • 希區柯克《火車怪客》新解:更深的諷喻是人們為何喜歡謀殺題材?
    希區柯克知道自己的這種動機的釋放與迎合的目標所在,所以他在《火車怪客》裡,也諷刺了這種心理的普遍性。我們看到,影片裡希區柯克的女兒扮演了議員的另一個心直口快的小女兒芭芭拉,這是一個帶有相當喜劇味道的角色,在影片裡承擔的不過是插科打諢的幫閒作用,但是,有意思的是,她卻與監視蓋伊的警察打的火熱,而且她與警察在交談中,她最感興趣的是警察講述的一則聳人聽聞的謀殺故事。
  • 《奪魂索》:恐怖大師希區柯克的一次偉大電影實驗
    1924年,兩名天才學生,同時也是同性戀伴侶的19歲納森·李奧波德和18歲李察·勒伯,被控綁票謀殺了一名14歲少年。其謀殺的真實動機如今無法確切,但該案件卻讓恐怖大師希區柯克完成了一次堪稱偉大的電影實驗。1948年,希區柯克根據這一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奪魂索》上映。
  • 希區柯克逝世40周年:「恐怖大師」的純粹電影
    美國電影學會評選AFI百年百大驚悚電影,在100部百年來最偉大的驚悚片單中包含多部希區柯克導演作品,並且前七部中囊括三部希區柯克作品。在電影界沒有誰能比希區柯克更擅長講故事了。浴室裡的尖叫、黑色群鳥盤旋、精神患者獰笑著的注視......希區柯克在電影史上留下的這些經典場面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也為驚悚類影片樹立了優秀的標準線。
  • 希區柯克誕辰120周年|由《群鳥》引發的「恐鳥症」
    這位導演以「懸疑大師」的身份在電影界留下了自己的印記,也在當時的流行文化中,以電視節目《希區柯克懸念故事集》中胖胖的、嗓音渾厚的主持人形象為觀眾所熟知。在希區柯克的一生中,他導演、監製了59部電影及300多部電視劇,這些作品大多以焦慮、窺視欲、恐懼等人性陰暗面作為主題,將謀殺、懸疑、黑色幽默等元素融合在一起,例如1943年的《辣手摧花》、1959年的《西北偏北》和1960年的《驚魂記》等。
  • 希區柯克名作《群鳥》 環球公司欲翻拍?
    新版本的《群鳥》仍將根據達芙妮·莫裡哀的短篇小說改編,這部小說也就是當年希區柯克拍攝影片的靈感來源,環球電影公司擁有小說的電影改編版權。  環球電影公司是希區柯克導演生涯後期的老東家,這並不是「環球」第一次翻拍這位懸念大師的經典作品。1998年,格斯·范·桑特為「環球」執導了《精神病患者》的重拍版本。同時,華納兄弟電影公司也正在挖掘希區柯克留下的銀幕寶藏。
  • 《亡命地中海》曝劇情版中文預告 致敬希區柯克
    該片此前在北美上映口碑不俗,《每日郵報》評價該片是一部「扣人心弦的懸念影片」,而不少北美影評人表示,《亡命地中海》很像《禿鷹72小時》、《天才雷普利》等經典懸疑驚悚片,可以說是新世紀最有「希區柯克」味道的致敬之作。該片製片人羅賓-斯洛沃介紹:「這是一部心理驚悚片,處處都充滿著優雅和不安,你永遠不知道事實真相是什麼,它會讓你從頭到尾持續思考。」
  • 雷軍曬小米10「希區柯克變焦」:過渡平滑幾乎無抖動
    2月16日,雷軍曬出了一則視頻,視頻內容顯示,拍攝者拿著小米10,用平滑移動功能,只需要相對被拍攝物體向後移動,並同時通過變焦拉近鏡頭,就可以輕鬆拍出「希區柯克」式的電影效果。
  • 希區柯克曾性騷擾《群鳥》女星?!蒂比海德莉出書揭53年前往事 稱其...
    86歲女星蒂比·海德莉曾憑希區柯克的經典電影《群鳥》躋身一線女星,沒想到她最近卻出書爆料,當年希區柯克多番對她性騷擾!
  • 希區柯克經典作《群鳥》將被翻拍 荷蘭導演掌鏡
    希區柯克經典作《群鳥》將被翻拍 荷蘭導演掌鏡 時間:2015.07.0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雷軍曬小米10「希區柯克變焦」:過渡平滑大片感十足
    小米手機近日正式發布小米10系列手機,今日下午小米手機CEO雷軍也在上曬出了由小米10錄製的「希區柯克」式樣片。 據雷軍介紹,拍攝者拿著小米10,用平滑移動功能,只需要相對被拍攝物體向後移動,並同時通過變焦拉近鏡頭,就可以輕鬆拍出「希區柯克」式的電影效果。
  • 電影《希區柯克(2012)》Part1-中英文對照臺詞劇本
    希區柯克1959年7月8日 芝加哥《西北偏北》 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主演:加裡·葛蘭特 愛娃·瑪麗·森特 詹姆斯·梅森他來了Here he comes希區柯克先生 看到今晚的大場面Does tonight's incredible reaction surprise you,您感到很驚訝嗎Mr. Hitchcock?
  • 劇情版中文預告片曝光 《亡命地中海》致敬希區柯克
    該片此前在北美上映口碑不俗,《每日郵報》評價該片是一部「扣人心弦的懸念影片」,而不少北美影評人表示,《亡命地中海》很像《禿鷹72小時》、《天才雷普利》等經典懸疑驚悚片,可以說是新世紀最有「希區柯克」味道的致敬之作。該片製片人羅賓·斯洛沃介紹:「這是一部心理驚悚片,處處都充滿著優雅和不安,你永遠不知道事實真相是什麼,它會讓你從頭到尾持續思考。」
  • 是誰謀殺了李小龍兒子李國豪?這3個嫌疑人可能性最大
    1973年,超級巨星李小龍突然暴斃於情人丁佩家中,其死前身體健康,無緣無故就死了,引起華人世界的極大震動,李小龍為什麼死的,到現在還是個迷。20年後的1993年,其子李國豪,差不多又是一個,拍電影無緣無故就被道具槍殺了,死的很莫名其妙,讓人毛骨悚然的,難道這一切都是巧合嗎?
  • 是謀殺還是意外?揭秘李小龍、李國豪父子死亡背後的真實原因
    1973年,功夫巨星李小龍毫無徵兆的蹊蹺死去,年僅33歲。20年後,年僅28歲的李國豪在電影《烏鴉》的拍攝現場被道具槍殺死。當年這父子兩人的離奇死亡在美國華人社會引發了巨大的反響,時至今日也依然是世界電影史上的一個未解之謎,成為李家兩代人不幸命運的悲情寫照。李小龍生於1940年11月27日,原名李振藩。他出生於美國加州的舊金山,祖籍廣東順德,屬於第二代美籍華人。
  • 希區柯克《群鳥》新論:疫情之下重新審視自然對人類的反噬
    希區柯克對於整個電影的鳥類進攻人類的主線,可以說是抽繭剝絲,絲絲入扣。從開始女主人公來到海灣,在遊艇上受到了最初的海鳥的襲擊,之後鳥類的進攻日益頻密,從對孩子的突然襲擊,到居家感受到的恐懼,當最後的鳥類襲擊集中到女主角身上的時候,電影把這一份真實的恐懼襲擊,直接通過鏡頭傳導給觀眾。這一組鏡頭也成了整個電影裡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部分。
  • 李小龍珍貴視頻,兒子李國豪究竟是被誰謀殺的?這三個人嫌疑最大
    文/觀史五千年李小龍珍貴視頻,兒子李國豪究竟是被誰謀殺的?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於1973年7月20日死在好友丁佩家中,死前無任何徵兆,李小龍的忽然死亡讓一切人震驚,雖然眾說紛紜,但是李小龍的死至今還是一個謎團,其好友丁佩幾十年來也蒙受了宏大的壓力
  • 希區柯克導演的《迷魂記》是否適用於「推理萬能公式」?
    《迷魂記》又名《眩暈》,是希區柯克於1958年導演的一部電影,被視著希區柯克最優秀的幾部電影之一 筆者認為這部電影應該排在希區柯克最佳電影前五部之列。 應該有一個規律,就是希區柯克的電影,一旦觸摸到時事、社會、國際題材的時候,便會顯出邏輯方面的欠缺,但只要專注於人物的內心世界,總是能夠達到一種物我兩忘、渾然一體、靈肉交融的境界。
  • 智雲smooth4上手:基本功能一應俱全,一鍵體驗希區柯克變焦!
    今日話題:智雲smooth4上手:基本功能一應俱全,一鍵體驗希區柯克變焦!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希區柯克是移動變焦,聽著非常的文藝有格調,其實就是通過移動鏡頭位置來改變視野,同時進行變焦保持視野,使主體在畫面之中一直保持大小不變。由於透視的原因,背景就會不斷地改變,這種效果是非常具有震撼力的。
  • 水中投毒:司空見慣的謀殺手段
    類似此次復旦學生水中投毒事件,在過去是種司空見慣的謀殺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