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方法可以科學地解釋和證明地球的形狀?

2020-12-04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科學證明地球形狀的簡單方法:

跳進太空飛船——飛向高空——拍下一張真實而科學的照片,即算完成。

阿波羅8號為我們提供了這一方法。

圖解:阿波羅8號拍攝的地出。圖源:NASA

圖解:地球。圖源:NASA

科學證明地球形狀的複雜方法:

假設有一個瘋狂的人,他不相信NASA(或任何其他太空機構或私人企業)可以發射太空飛行器並拍照(嘆氣ε=(ο`*)))),並且不相信任何複雜的設備(例如用來閱讀本文的計算機,網際網路等等)...這樣,我們就需要一種真正粗略的方法去證明。

圖解:水星計劃 Freedom 7 飛船發射的場景 。圖源:NASA

首先,我們要使用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約公元前300年人)的方法,根據地月距離來計算日地之間的近似距離。

如果我們使用相當粗糙的設備進行此操作,我們會發現日地距離至少比地月距離遠18至20倍(實際上比這還要遠得多,但就我們的目的而言,這已經足夠)。

假設在距離月球1000英裡或更遠的地方觀察,我們會發現無法從任意一個角度上回望到月球的背面。因此,月球離我們的距離一定比我們觀察它的距離還遙遠。

上述結果讓我們認識到,太陽距我們的距離更加遙遠。在沒有設備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簡單實驗確定日地距離至少是100000英裡(實際上是9300萬英裡,但沒關係,只要它很大就行)。

如果日地距離足夠遠,那麼便可以使用埃拉託色尼(Eratosthenes)(約公元前250年人)的方法來近似計算地球的周長。知道日地間距的確切數字可以為我們提供更準確的答案,但上述的數字提供的結果已經非常精確了。

換句話說,在埃拉託色尼實驗的幫助下,日地距離不超過4000英裡時,地球才有可能是平的。但最終阿利斯塔克的方法證明,日地距離一定比4000英裡長得多。

以上兩個方法都不需要複雜的設備——只需棍子和一些測量角度的方法,以及探索真相的意願。

結果很明確——地球是圓的——半徑約4000英裡。

對於形狀的解釋: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地球近似為一個球體,剩下的問題就是,為什麼。

球形是最緊湊的形狀——所以,雨滴,肥皂泡,行星都是這個形狀。

每當有向內的力(對於星體而言是重力)時,任何足夠大的物體都會將自己變成一個近似的球體。

我們可以觀察到,各種其他的行星,衛星和恆星,所有直徑超過幾百英裡的星體都是球形的。通過埃拉託色尼的方法,我們可以認識到,地球、月球、太陽都比這大得多,並且,通過現代天文望遠鏡,我們可以看到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呈漂亮的球形,較大的衛星和矮行星(如:冥王星)也是如此。

圖解:太陽。圖源:NASA

圖解:月球。圖源:NASA

圖解:水星。圖源:NASA

圖解:金星。圖源:NASA

圖解:天王星。圖源:NASA

但一定要考慮到,地球在自轉的情況下,離心力將導致赤道周圍有點凸起,兩極變平。

但儘管如此,地球還是像正規比賽球池中的球一樣呈完美的形狀。

有什麼方法可以科學地解釋和證明地球的形狀?

在現代世界中,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通過簡單的觀察來證明地球的形狀。

但是,早在公元前240年,埃拉託色尼就算出了地球的大致周長。

「埃拉託色尼從旅行者口中聽說了塞尼城(現在的埃及亞斯文)中一口井的有趣之處:每年的夏至(6月21日左右)正午太陽都能照亮該井的整個底部,不留絲毫陰影。然後,埃拉託色尼在夏至正午測量了用棍子投射出的陰影的角度,發現形成的角度約為7.2度,是整個圓周角的1/50。

他意識到,如果他知道亞歷山大到塞尼城的距離,他便可以輕鬆計算出地球的周長。但在當時想要精確測出兩地之間的距離是十分困難的,當時城市之間的距離都由駱駝商隊行進的時間判斷,但駱駝會有徘徊的時間,並且行進速度並不恆定,所以埃拉託色尼聘請了受過訓練從而以等長步伐行走的計步師和專業的測量員,他們發現塞尼城距亞歷山大有約5000個體育場的距離。

最後埃拉託色尼綜合實驗結果,計算出地球的周長約為250000個體育場長。現代學者對埃拉託色尼使用的體育場的長度持不同意見,建議的值在500至600英尺之間,這使得埃拉託色尼的計算結果介於24000英裡至29000英裡之間。現在已知地球在赤道一圈周長約24900英裡,兩極處周長稍小。」

至於地球呈近似的球形,是重力在各個角度均衡作用的緣故。

作者: quora

FY: 灰莓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科學)地球的形狀
    2.知道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知道人類探索地球形狀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3.體驗科學探究中運用想像建立假設以及解釋的重要性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展的 教學重、難點:重點:知道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曲折過程;知道科學結論的得出可以來源於生活中的現象。
  • 宇宙到底是什麼形狀的?它可能與地球形狀類似
    宇宙究竟是什麼形狀呢?根據「天圓地方」的觀點,宇宙或許也與人們猜測的地球形狀類似,然而麥哲倫環球航行已經打破了人們的幻想。地球是不規則的球狀,隨著探索範圍的不斷擴展,人們了解到宇宙中絕大部分天體都是類似的形狀。於是有人大膽猜測,宇宙或許不存在邊界,它也是一個巨大的球體。
  • 「千禧年難題」證明的真諦:破譯宇宙的形狀
    正常,三火娃也沒看懂,現在我再用另一個數學家的解釋通俗的解說一遍。有一個很形象的方法可以去接近對龐加萊猜想的理解。但是,是個艱難的思考,如下:拿一個火箭筒,用一根非常長的繩子拴住它,然後把它發射到太空,它的底部被根繩子拉著在整個宇宙裡,火箭自由地翱翔,火箭完成了它環繞宇宙的旅行,安全地返回我們地球。
  • 地球到底是什麼形狀的
    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和各種知識的積累,人們終於發現,有一些客觀現象是無法用早期的那種直觀而質樸的觀念來解釋的。實踐迫使人們不得不修改原來的錯誤觀念,於是便有人提出了拱形大地的設想,這就產生了「渾天說」。
  • 地球是球形的,那麼宇宙又是什麼形狀,科學家終於揭開了它的面紗
    為了理解大爆炸,我們必須首先理解這個神秘的奇點是什麼。科學家將這個奇點定義為質量無限、體積無限小的奇點。然而,這個奇點沒有任何時間和空間的概念。這個解釋看起來像形上學和神學嗎?世界上有這樣一個奇點嗎?也許連科學家自己都不相信這樣一個奇點的存在,但是如果大爆炸是真的,那麼這個奇點就存在了。
  • 地球是圓的?怎麼證明?
    幸運的是,有很多比衛星發射更便宜的方法來證明地球是圓的。本著科學探究的精神,這裡有五個比較實用的方法。第一種方法,去港口。當一艘船駛向地平線時,它不會變得越來越小,直到它不再可見為止。相反,船體似乎先下沉到地平線以下,然後是桅杆。
  • 宇宙到底是什麼形狀?會是球形嗎?科學家用數據告訴我們答案
    只不過,古時候的人們並沒有科學,科技的概念,古人對於地球這個世界的認知只是通過各種幻想和猜想。事實上,在人類沒有真正走出地球之前,我們是基本無法真正弄明白地球到底是什麼樣子?到底是一個什麼形狀?可是古人的智慧是不能小瞧的,我國東漢時的天文學家張衡就認為「天如雞子,地如雞中黃」,也就是說地球應該是一個球形,而宇宙應該也是一個球形。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在公元前500年的時候同樣也提出了地球是圓球形的說法。
  • 你認為整個宇宙是什麼形狀呢?球體?還是扁平體?或者其他形狀!
    宇宙的形狀是什麼?宇宙是我們所能觀察到的一切,所以我們不能站在它外面看它的形狀是像一個球,還是薯片,或者完全是別的什麼東西。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宇宙學家們不想搞清楚這個問題。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儘管它迫使我們擴展我們思考形狀的方式。
  • 科學可以證明上帝的存在嗎?
    但是每當提起生命的起源,科學似乎又進入了死胡同,這一切的原因都歸咎於地球是我們目前所知唯一存在生命,乃至智慧生命的星球。如果在宇宙中的其他地方真的沒有生命,那麼這意味著什麼?是否證明了上帝的存在?今天就說下生命在宇宙中是否有其特殊性?以及目前我們關於生命所知道的。 這是我們的地球!
  • 能用科學的方法證明上帝不存在嗎?
    先說答案:科學的方法證明不了上帝不存在,因為科學和上帝的存在本來就是對立的,對立的雙方用自己的方法證明對方的錯誤是不會令人信服的。按照矛盾律,對立的雙方只能鬥爭和妥協統一,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許多著名科學家甚至偉大科學家還信奉上帝的原因。牛頓的科學觀中存在上帝
  • 歷史上有什麼科學無法解釋的事件?
    所以,很多人是想當然了,或者說是「走近科學」看出來了。科學並不是萬能的,而且科學也從來沒有把自己定義成「萬能的學科」。正因此,其實歷史上多得是科學解釋不通的事情,近的的就有馬航MH730咋失蹤的?,遠的各種歷史人物的離奇故事,比如:王莽為什麼這麼幹?趙匡胤咋死的?你說這些用科學咋解釋?根本解釋不了。
  • 籌劃發射衛星來證明地球是平的?此舉恰恰是地平說錯誤的最好證明
    不過,隨著科學的誕生,真相給了理想一記響亮的耳光,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並不是平的,也不是方的,而是一個球型,我們稱之為地球,而地球更加不是什麼宇宙的中心,只不過是太陽系中一個普通的行星而已,在太陽系中,如地球一般的行星還有很多。而太陽系也不是宇宙的中心,比太陽系更大的星系和星系團多如牛毛。
  • 死亡可以得到科學解釋,那麼靈魂是什麼?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愛因斯坦曾經認為神學能夠解釋的問題,科學雖然大部分都可以證明,但還是有很多問題沒有辦法得到確切的證實。靈魂究竟是什麼?到現在為止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微觀世界中的一切都與宏觀世界有極為明顯的區別,其中暗物質和暗能量充滿整個宇宙,但是卻看不見,摸不著,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它影響著宇宙中90%以上的結構。
  • 地球的形狀是盤狀的嗎?科學家:這樣的地球是無法想像的
    地球從誕生到現在已經經過了46億年,在這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們人類只能算是很渺小的存在,但是人類慢慢進化成了高等的生命,對於地球的認識也是越來越深刻。不過雖然現在人類已經有能力去探索宇宙太空,但是對於地球的認識卻還是非常的有限,可以說地球依舊充滿著太多的未解之謎,就像是地球的形狀問題。
  • 地球的形狀究竟是什麼樣的?
    例如,地球是圓的,地球繞太陽運行。但是,你有沒有考慮過這些想法究竟是多麼具有革命性?我們可以通過在外面散步來證明這一點。 看起來你是走在一個巨大的圓球上嗎?你會覺得自己在太陽周圍的空氣中飛行嗎?沒有!根據你的感官,你能猜出地球是圓的嗎?你是否會感覺到正在繞太陽旋轉而不是繞相反的方向旋轉?
  •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還記得中學地理課本的第一節講的什麼嗎?
  • 如何證明地球在轉動?將油漆瓶吊在空中,神奇的科學現象發生了
    如何證明地球在轉動?將油漆瓶吊在空中,神奇的科學現象發生了大家好,萬千世界無奇不有,歡迎收看本次精彩文章。關於地球自轉的知識,相信很多人在小學課本或者初中課本時都會學到一些,這是因為地球的自轉,所以才會有了黑夜和白晝。
  • 一個扁扁的球體-地球為什麼是這種形狀的?
    軌道可以描述衛星或其他天體的在受到引力或其他作用力下,圍繞著地球或其他天體運行的路徑或軌跡。儘管自然的力量在根本上決定了人造衛星軌道的形狀及大小,但是人類的智慧與想像力將軌道的細節描繪得無比確切。地球的形狀是決定人造衛星近地軌道的重要因素。到了19世紀50年代,人們才知道兩極與地心的距離比赤道大約要近21千米。太空時代為我們帶來了新精度、新觀察。
  • 地球到底是什麼形狀的?NASA公布結果,原來這麼醜!
    地球到底是什麼形狀的?NASA公布結果,原來這麼醜!在太陽系當中,地球是唯一一顆具有生命的星球,也是截止到目前為止,人類知道的唯一一顆擁有生命的星球。在這顆星球上孕育出了數不勝數的生命,是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家園,如果離開了地球,沒有生命可以生存下去,在浩瀚的宇宙當中,雖然科學家們發現其他的星球上有存在生命的蹤跡,但也只是一些痕跡而已,或許在這裡真的曾經孕育出過輝煌的文明,可惜隨著歷史的變遷,它們都已經被淹沒。
  • 證明地球是球體的10個簡單證據
    ,並且找到許多新方法證明我們的世界不是一個平面。不過古希臘人不知道這是什麼,並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做出了不少敏銳的觀察,這些觀察讓人們確定了地球的形狀。這個現象可以這樣解釋:人們在球面上觀測星星。從我們的觀察者可以很清楚地發現行星是球狀的(因為我們知道他們是如何發展的,我們現在知道他們為什麼是這個形狀的)。我們沒有理由認為我們的地球不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