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國一次性餐飲具行業評審會_中國網

2021-01-09 中國網

主辦單位:國際食品包裝協會

協辦單位:北京環保餐具聯合組織

承辦單位:北京凱發環保技術諮詢中心

支持單位:北京市飲食行業協會

《商品與質量》打假保優維權辦公室

媒體支持:中國網食品頻道

一、活動背景

為了貫徹《食品安全法》,提高合法企業以及合格產品的市場佔有率,維護消費者的健康,擴大企業行業知名度,提高品牌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和競爭力,本著公平、公正、公開,體現專業、權威的原則,國際食品包裝協會決定在2010一次性餐飲具行業發布會籌辦的同時舉辦一次性餐飲具行業評選活動。這是一次對一次性餐飲具行業近年來發展成果的充分展示,也是對一次性餐飲具行業未來發展美好前景的展望。通過全方位、立體式的產品展示,融入深度與前瞻性的產業發展研討,大力倡導一次性餐飲具行業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生產,積極探索一次性餐飲具行業安全、綠色、環保等可持續發展之路。通過評選、表彰、示範等一系列措施,使一批管理嚴格、社會信譽良好、社會責任感強的企業脫穎而出,從而提高一次性餐飲具行業建設整體水平,推動我國一次性餐飲具行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二、評選機構

  發布會決定成立一次性餐飲具行業發布會活動組委會,組委會下設一次性餐飲具行業評選辦公室和一次性餐飲具行業評審專家組委會。

(一)一次性餐飲具行業發布會活動組委會:由主協辦等有關領導和參與舉辦評選表彰活動的相關支持單位領導及新聞媒體組成。

(二)一次性餐飲具行業發布會評選辦公室:受活動組委會領導,其職責是負責評選活動章程的擬定,確定評選範圍和標準,組織專家評委對參選、候選名單進行評選,負責協調活動各項日常事務等。辦公室工作由北京凱發環保技術諮詢中心協調承擔。

(三)一次性餐飲具行業發布會評審專家組委會:受一次性餐飲具行業活動組委會領導,由相關主流媒體及專家學者、科研機構等組成,其職責是負責評審、核查申報企業的評審資料,確定最終候選名單。由一次性餐飲具行業發布會評選辦公室負責組織召集。

三、參選產品範圍

用途:各種供一次性使用的餐盒、盤、碟、刀、叉、勺、筷子、碗、杯、罐、壺、吸管等,也包括有外託的一次性內襯餐具。

材質:通用塑料如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酯(PET)等;紙板類(淋膜、浸蠟或不淋膜等);植物纖維;澱粉基塑料;複合材料;生物降解材料等。

工藝:吸塑、注塑、模壓、中空等。

四、獎項名稱

2010中國一次性餐飲具行業質量安全放心單位

評選標準:

  1、須為依法登記註冊且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包括國有、集體、個體私營、中外合資等企業,且年銷售收入或營業執照登記金額或固定資產在200萬元以上或實繳稅金100萬元以上的一次性餐飲具生產企業;

  2、企業依法經營,遵守市場經濟規範,銀行信用等級在A級以上(含A級);

  3、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居行業前列,在行業內有一定影響,企業道德操守在同行中起到示範作用;

  4、企業有健全的質量保證體系、計量管理體系和售後服務體系,產品符合質量安全、標準、計量、環保、節能及標識標註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無重大質量問題;

  5、企業形象擁有良好的信譽度和知名度,具有比較濃鬱的企業文化底蘊。

  2010中國一次性餐飲具行業最佳經銷商

評選標準:

1、須為正式註冊的企業;

2、銷售額在企業經營中佔主導地位,銷售的一次性餐飲具質量來源可靠,有可追溯性;

3、擁有良好的信譽度和知名度;

4、一年來沒有被投訴、查處或曝光記錄。

2010中國一次性餐飲具行業科技創新產品獎

評選條件:

  1、產品技術含量高,並按國內或國際先進水平的標準組織生產;

  2、參評產品實物質量在同類產品中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其市場佔有率、實現利稅、品牌知名度、總資產貢獻率等指標居行業前列;

  3、企業掌握申報產品的核心技術;

  4、申報產品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創新與研發能力行業領先,被推薦品牌的產品在技術自主創新方面有突出成果,具有行業中領先的自主核心技術,填補國內技術空白,獲得發明專利和其他專利;

  5、企業具有先進、可靠的生產條件,技術裝備和完善的計量檢測保證能力,產品質量長期穩定;

  6、產品採用國際先進標準或高於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組織生產,企業的技術創新、產品開發能力居省、市同行前列;

    7、企業具有完善的售後服務機構,用戶滿意程度較高。

2010中國一次性餐飲具行業優秀設備製造企業

參評條件:

  1、企業通過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

  2、企業擁有自主專利技術,生產設備符合國家有關技術規範和要求;

  3、至少一種代表性設備在國內同類產品市場佔有率中位居前列;

  4、企業信譽好,設備質量和服務質量在用戶群體中有良好口碑;

  5、製造商應具有獨立的製造基地和辦公場所,並具有產品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擁有專業的研發與管理人員;

  6、企業經營狀況良好,連續兩年以上經營盈利,被推薦的設備具有一定的產業規模,市場佔有率高;

    7、近三年來無嚴重違法違規行為,未受過行政處罰,未因產品、服務質量問題被索賠,沒有發生重大質量事故或經查證屬實的重大質量投訴。

2010中國一次性餐飲具行業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

評選標準:

  1、參評人須是企業的主要創建者或領導者;

  2、參評人在推動行業經濟發展、促進行業進步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行業領域中能發揮較強的帶動和引領作用;

  3、企業在行業中處於前列,商業模式具有創新性;

  4、企業及個人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公眾形象;

    5、在技術研發和行業標準制定方面具有重要話語權;

    6、參評人從所有參評其他獎項企業中評選。

說明:企業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取消評定資格:

  1、上報材料不真實,弄虛作假的;

  2、企業近兩年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的;

    3、企業近兩年發生衛生安全事故的。

五、評選程序

  (一)組織啟動階段(2010年11月1日-2010年11月25日)

  根據此次發布會活動組委會組織成立評選辦公室,評選辦公室宣傳和發布方案,和主辦協辦單位啟動此次評選活動。

  (二)推薦自薦階段(2010年11月25日-2010年12月10日)

  1、推薦。包括單位、組織、團體提名推薦及2人以上聯名推薦,各單位根據評選通知的要求推薦候選提名參選。

  推報人選須提供原件無誤的身份證、畢業證書、獲獎證書等證書的複印件各一式2份;近期彩色標準照2張(二寸以上),彩色工作、生活照各2張。(照片解析度在100DPI以上)經快遞或電子郵件(fp@interfp.org)發送至評審辦公室。

  參評企業須提供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複印件、有效的稅務登記證;資助社會公益事業的,須提供書面證明;對所有提供複印件的證書或證件的原始證明,複印件加注與原件無誤方為有效。

  2、自薦。可在網上報名自薦或傳真報名表自薦。組委會從11月1日至11月30日接受社會各界企業和個人的自薦報名,凡符合條件者,均可傳真報名表或網上報名。

  確定提名候選人階段(2010年12月10日-2010年12月20日)

  1、評選辦公室對所有推報人選的資料進行審核,將符合要求的人選提交活動組委會;

  2、活動組委會根據人選的材料情況,並考慮多方因素,確定基本企業和人選。

  提名候選名單公示階段(2010年12月20日-2011年1月1日)

  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將候選企業和候選人向社會公布,同時在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網刊登候選企業和候選人資料,廣泛聽取和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如有異議,組委會辦公室將協同有關部門進行核實,並將核實結果和處理意見提交組委會,組委會酌情處理。活動組委會具體負責組織有關新聞單位對評選活動和候選人進行全面報導和跟蹤反映,廣泛徵求社會各界對候選人的意見。

  評審組委會終審階段(2011年1月1日-2011年1月8日)

  根據評選辦公室成立的評審組委會對提名候選名單進行各層面,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核和綜合評議,評審出最終結果。

  結果公布及表彰宣傳階段(2011年1月8日-2011年1月20日)

  2011年1月20日,在2010年中國一次性餐飲具行業發布會上,舉辦評選頒獎典禮,由組委會頒發證書和牌匾。

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 北京電視臺新聞中心 BTV生活《生活面對面》 央視網 中國網食品頻道 慧聰網 搜狐綠色頻道 新華社 京華時報 新京報 北京晨報 北京晚報 北京日報 北京青年報 北京商報 中國消費者報 中國聯合商報 中國食品報 中國食品質量報 中國環境報 中國經濟時報 中國日報 中國現代企業報 法制日報 法制晚報 深圳特區報 環球時報英文版 廣州日報 健康時報 食品安全導刊 科學新生活周刊 中國工業安全 商品質量周刊 新鮮營養雜誌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

六、組委會聯繫方式

組委會評選辦公室

地址:北京海澱區板井路曙光花園智業園B座18E

  郵編:100097

  郵箱:fp@interfp.org

  電話:010-88466551,010-88465537,010-88465539

傳真:010-88466551

網站:http://www.interfp.org/2010fbh/

聯繫人:田甜 15801513958

 

相關焦點

  • 使用一次性塑料餐飲具 QS標誌至關重要
    近日,浙江省質監局組織開展了全省一次性塑料餐飲具產品專項監督抽查,抽查了杭州、金華、台州、嘉興、溫州等5個地區84家企業的85批次一次性塑料餐飲具產品,產品全部合格。雖然都合格,但仍在此提醒消費者,今後在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之前,千萬記得查看器外包裝上是否有「QS」標誌。
  • 使用一次性塑料餐飲具 記得觀察外包裝上 是否有QS標誌
    商報訊 (記者 張恩 通訊員 沈志堅) 一次性塑料餐飲具在餐飲服務行業和人們日常生活中被普遍使用,其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使用者的身體健康。近日,省質監局組織開展了全省一次性塑料餐飲具產品專項監督抽查,抽查了杭州、金華、台州、嘉興、溫州等5個地區84家企業的85批次一次性塑料餐飲具產品,產品全部合格。
  • 行業新規定出臺 一次性餐具將淡出餐飲市場
    中國首部針對餐飲企業制定的行業規範文件《餐飲企業經營規範》將從今年12月1日起在國內實施,餐飲行業中一直必不可缺的「一次性筷子」將逐漸淡出餐飲市場。(資料圖) 中新社發 劉君鳳 攝 版權聲明:凡標註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 市場監管總局抽查182批次塑料一次性餐飲具產品 不合格2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2月2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通報塑料一次性餐飲具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本次抽查發現有2批次產品不符合標準的規定。本次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寧夏和新疆共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82家企業生產的182批次塑料一次性餐飲具產品。
  • 呼和浩特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呼和浩特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2020-11-21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一次性餐具逐漸退出餐飲市場
    魯網11月21日訊 近年來,在餐飲市場,一次性筷子的身影越發少見,相反在各個快餐店內卻配置了各式各樣的餐具消毒櫃。
  • 湖南:全省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方案要求,到2020年底,全省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到2025年底,地級以上城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30%。
  • 廣東省質監局抽查一次性塑料餐飲具等產品17批次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8月31日,廣東省質監局官網通報2018年食品用紙包裝容器等製品等7類產品省級「雙隨機」監督抽查情況。通報稱,為加強廣東省生產環節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省質監局於2018年4-7月組織對食品用紙包裝容器等製品、飯盒(塑料飯盒、不鏽鋼飯盒)、食品用塑料容器、食品用塑料膜(袋)、塑料餐廚具(菜板、筷、勺、叉)、一次性發泡餐具、一次性塑料餐飲具等7類食品相關產品,開展省級「雙隨機」監督抽查,共抽檢樣品1463批次,發現不合格產品17批次,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1.16%。
  • ...到2020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城市...
    【南昌、濟南等地年底前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針對電商、外賣等新業態帶來塑料製品消耗量持續上升的現象,江西省出臺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推進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減量化,督促電商、外賣等平臺企業落實一次性塑料製品減量替代要求,實施商場、集貿市場等場所「禁塑」「限塑」行動。
  • 2020年中國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替代品產業鏈及行業前景分析
    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替代品上遊主要為原材料,包括布料、無紡布、紙張、竹子、木頭、植物秸稈、澱粉、PLA、PHA、PBS/PBSA、PBAT等。中遊為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替代品,主要包括由可降解塑料、布、紙、竹、木等材料製造的一次性餐具、購物袋、包裝袋、賓館酒店一次性用品、農用薄膜等。下遊主要應用於餐飲外賣、包裝、零售、農業等行業。
  • 中國一次性快餐盒行業發展現狀 可降解和可回收為主要趨勢
    一次性快餐盒行業的上遊主要為PP、PE、EPS等原材料的供應商,中遊為各種類型快餐盒的製造商,製作成品被廣泛應用於餐飲市場、食品外賣市場等。  二、一次性快餐盒行業發展現狀  截止至2019年,按銷售收益計,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一次性塑料快餐盒生產國,佔全球一次性塑料快餐盒行業約44.3%。
  • 到2022年底 瀘州市餐飲、商務賓館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用品
    瀘州市餐飲行業協會向全市餐飲企業發出倡議書今年9月,瀘州市印發了《瀘州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方案》指出,到2020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全市星級飯店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水杯、垃圾袋,客房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裝的洗漱用品、塑料洗衣袋,餐廳堂食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桌布,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到2025年,城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50%。
  • 擁有四萬億市場的中國餐飲行業 就沒有一家千億龍頭?
    「整個餐飲行業每年在以70%的比例洗牌。結構性過剩,門檻低,跟風嚴重,消費者喜好千變萬化,一家店能存活三年就是勝利,還談什麼上市啊!事實上,餐飲行業一方面要面對高昂的店鋪租金和漲勢兇猛的人力成本,另一方面還要應付愈發挑剔的消費者。單看餐飲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的利潤率,10%左右的水平實在不像是個暴利行業。
  • 2020年度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評審會在嘉興召開
    近期,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主辦、嘉興學院承辦的2020年度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評審會在嘉興召開。嘉興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邢海華,嘉興學院黨委書記盧新波、副校長胡俊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陳全訓、副會長兼秘書長賈明星、副秘書長張洪國、科技部主任張龍,12位中國工程院院士、120多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出席開幕式。
  • 金佰利丁腈手套,餐飲行業小幫手
    然而這則消息無疑為餐飲行業的工作者帶來恐慌,「如何避免洗肉時濺灑汙染,影響後廚工作環境?」、「洗手不徹底,接觸食物導致食物汙染怎麼辦?」等問題接踵而來。那麼該如何在保證後廚工作環境安全的情況下處理生肉呢?金佰利主張:因噎廢食不可取,科學防範是關鍵金佰利旗下商用事業部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更健康、更安全、更高效的衛生清潔與安全防護解決方案。
  • 「中國蜂蜜之鄉」評審會將在西雙版納舉辦
    10月29日至11月1日,「中國蜂蜜之鄉」評審會、「國民好蜜——第四屆蜂蜜感官品質大賽」、第二屆全國蜂業社會組織聯席會會議將在西雙版納州景洪市舉辦。大賽期間,還將舉行《蜂產品品評員》行業職業技能標準終審會
  • 坐擁四萬億市場的中國餐飲行業,為何出不了一家千億龍頭?
    儘管本地餐飲連鎖翠華、大家樂和大快活都已上市,主營業務在國內的呷哺呷哺、味千中國也前去助陣,然而上市的餐飲公司仍然只有19家,平均市值只有區區23億港幣。——髮際吳的思考之一 千百年來「坐下點菜,吃完走人」的餐飲行業在最近迎來了一個大變化,當網際網路遇上人性的「懶」、「宅」、「饞」、「急」、「忙」,外賣行業迎來爆發。 根據艾瑞諮詢去年發布的報告,2017年中國網絡外賣行業總交易額超過2000億,佔整體餐飲行業比例高達20%以上。
  • 首屆中國餐飲品牌節 擎朗送餐機器人成全場焦點
    他希望在提振消費信心、豐富消費舉措、振興消費市場、擴大消費收入的消費形式的狀態下,「首屆中國餐飲品牌節」能夠促進中國餐飲品牌化發展,助力中國餐飲行業的復甦與騰飛。 小身量,大能量今年的新冠疫情對餐飲行業的衝擊是前所未有的,但也加速了中國餐飲品牌智能化轉型步伐。
  • 2010年度中國鋁行業大事記
    2010年,是中國經濟最為複雜的一年,2011年,將可能是中國經濟發展最為關鍵的一年。2010年,是中國鋁行業穩步發展的一年,2011年,中國鋁行業又將劃出怎樣的曲線?世鋁網記者立足業內,精心盤點了2010年度中國鋁行業大事,以期對業內人士有一定的幫助與指導。
  • 餐飲設備回收生意旺,折射餐飲行業冷暖
    劉宏兵回收的餐飲設備堆積在倉庫門口。受訪者供圖新華社北京6月15日電(記者劉婧宇)6月15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餐飲設備回收生意旺,折射餐飲行業冷暖》的報導。餐飲行業市場競爭充分,每天都有很多餐館開業和倒閉,「開關店」如同家常便飯。這些號稱「終結者」的設備回收商,出現在哪裡,意味著哪裡的餐館關張了。他們經常「一手託兩家」,不僅聽到「舊人哭」,也看見「新人笑」,對餐飲行業興衰更替洞若觀火。有別於市場出清的優勝劣汰,大疫之下餐飲業危如累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