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涉及計量單位。很多初到美國的留學生,最難以適應的莫過於美國通用的度量衡?!
今天,美國英文學院(AAE)為大家介紹一下美國通用的計量單位(真的與國際標準很不一樣),讓你在留學前就對它們有清晰的認知,避免在美國課堂上一時扭轉不過來。
溫度:華氏度(℉)與攝氏度(℃)
當AAE的學生抵達加州舊金山時,在機場就可能就會看到氣象報告在說「今天氣溫90度」,別吃驚,因為這裡用的是華氏溫標。
華氏溫標,是德國人華倫海特(Gabriel D. Fahrenheit)制定的,把一定濃度的鹽水凝固時的溫度定為0℉,把純水凝固時的溫度定為32 ℉(即冰點),把標準大氣壓下水沸騰的溫度定為212℉(即沸點),中間分為18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度,這就是華氏溫標,用符號℉表示。目前,華氏溫標只有美國及其附屬領土、巴哈馬、貝里斯、英屬開曼群島、帛琉,一共就五個國家在使用。
而目前國際使用較為廣泛的溫度單位,其實是攝氏溫標(已納入國際單位制),由瑞典天文學家安德斯攝爾修斯於1742年提出的,其後歷經改進。
攝氏度的含義是指在1標準大氣壓下,純淨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水的沸點為100℃,其間平均分為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度,這是攝氏溫標,用符號℃表示。
它倆的轉換公式如下:
攝氏度轉化為華氏度:(℃×1.8)+32 =℉
華氏度轉化為攝氏度:(℉-32)÷1.8 =℃
一般來說,氣溫相對宜人的範圍是22℃~28℃,也就是71.6℉~82.4℉。
所以,去到美國,看到80度、90度、100度的溫度播報,是很正常的。初到美國時,你可能還會在心裡默默換算成攝氏度,但久而久之,也是可以適應華氏度的溫標用法的。
長度:英寸(inch)、英尺(foot)、英裡(mile)
我們常用的長度單位是:千米、米、分米、釐米、毫米等;
而美國常用的長度單位是:英寸(inch)、英尺(foot)和英裡(mile)。
1. 英寸(inch)
14世紀時,英皇愛德華二世頒布了「標準合法英寸」。其規定為:從大麥穗中間選擇三粒最大的麥粒並依次排成一行的長度就是一英寸(英寸可簡寫為in)。
其實,我們對英寸不會太陌生,畢竟很多電子設備的屏幕都會使用它作為單位:
英寸與釐米的換算為:
1 inch=2.54cm(一英寸等於2.54釐米)
1cm≈0.3937inches(1釐米約等於0.3937英寸)
2. 英尺(foot)
古英國時期因為沒有國際公認的度量單位,所以人們常使用自己的腳來測量實地的面積,久而久之,一種基於成年男子單腳長度就被公認為英國等國家認可的標準度量衡。後來德國人想出一方法,就是讓最早從教堂出來的16個男子量出左腳的長度加在一起,再除以16,這個平均值就是1 foot(一英尺),可簡寫為1 ft。
公式為:1 foot = 12 inches = 30.48 cm(一英尺等於12英寸,等於30.48釐米)
3. 英裡(mile)
去到美國,很多留學生為了方便會選擇買車,這些開車的小夥伴們要注意了,美國車裡的裡程表、速度表單位都是mile(英裡),限速標誌也是以英裡,可簡寫為mi。
英裡與千米的換算如下:
1 mile=1.60934 km(1英裡等於1.60934公裡)
1km=0.621371 mile(1公裡等於0.621371英裡)
所以,如果在公路上開車,看到好好的路掛著限速65的牌子,別以為限速低,這個指示的是65英裡,相當於時速104公裡。
開車的小夥伴,還要了解速度的單位:英裡每小時(mph)
美國汽車的車輛儀錶板上通常會同時顯示出mph(英裡每小時)和km/h(千米/小時)兩種時速單位。然而!美國公路上的限速牌子通常並沒有標註單位,默認是mph,要是自駕遊去跨出了美國國界,就要注意轉換回來!
這裡給大家普及一下國內公路和美國公路的限速:
國內公路限速:40kmph、60 kmph、80 kmph、100 kmph、120 kmph
美國公路限速:25mph(≈40 kmph)、35 mph(≈56 kmph)、45 mph(≈72kmph)、55 mph(≈88kmph)、65 mph(≈105 kmph)、75 mph(≈121 kmph)。
體積:加侖(gallon)、盎司(ounce)
1. 加侖(gallon)
加侖,是一個液體容量單位,簡寫是gal,可分為英制加侖(uk gal)和美制加侖(us gal),我們今天主要說明一下美制加侖。
給汽車加油、買牛奶、買果汁,都要用到加侖。
加侖與升的換算如下:
1 gal≈3.785L(一加侖約等於3.785升)
1L ≈0.2642gal(一升約等於0.2642加侖)
一般來說,去到美國超市,買一瓶最大的牛奶,那就是1加侖。
而給汽車加油,用的也是加侖:
圖示:選擇87號普通汽油,單日的價格是$3.409/gal
2. 盎司(ounce)
盎司,最初是作為液體計量單位出現的,簡寫是oz,它與毫升、升之間的換算如下:
1oz=29.57ml(一盎司等於29.57毫升)
1L≈33.818oz(一升約等於33.818盎司)
後來,盎司被引申成為重量單位,它與克、千克的換算如下:
1 oz ≈ 28.350g(一盎司約等於28.350克)
1kg≈35.274oz(1千克約等於35.274盎司)
【備註:關於盎司還有金衡盎司、常衡盎司、藥衡盎司等等知識,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深入查詢了解】
說到重量單位,這裡引申一下:
磅(pound),簡寫是lb,它與克、千克的換算如下:
1 lb ≈ 453.59237g =16oz(一磅約等於453.59237克,等於16盎司)
1kg≈2.2046lb (一千克約等於2.2046磅)
另外,1磅比中國的1斤少,約等於0.9斤。
延伸學習:為什麼美國一直沿用英制的計量單位?
首先,因為英制度量橫在美國使用100多年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滲透得非常完全,比如砝碼、容器、量具等,包括使用這些度量衡產生的合約、合同。對於人民來說,大家已經習慣目前的方式。其實美國政府也曾試圖推行國際化計量單位,但是遭到一些人強烈抵制,理由很簡單,新的計量單位很麻煩,不方便。
其次,如果要全部改成公制,要花很長時間、很大力氣,甚至很多錢,轉移的成本真的太高了。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大家,尤其是初來美國的小夥伴對美國的這些奇葩計量單位有個簡單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