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常用的「美式單位」有多瞎?要把中國留學生都逼瘋

2021-01-08 史鑑滄海

要顛覆一次傳統中的不良習慣,就好比水滴將金剛石鑿穿,要用百年的光陰一樣。「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改變一個人的思維習慣非常困難,改變很多人的思維習慣不亞於去追溯人類的起源。

中國的算數和美國的「單位」

說起中國人的算數,有很多來遊玩的人都很驚嘆。自小學起,九九乘法表就要背得滾瓜爛熟,加減乘除的運算法則瞭然於心,初中,高中,隨著數學越來越難,要計算的東西也隨之增加,就需要更強的計算能力,這就需要不斷的練習。這種計算一直在重複,同時學生算數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同時算數能力也應用到了生活之中。簡單的例子,在店鋪一件東西5.5,結帳的時候給老闆10.5,意思很顯然—找零錢。這在中國看起來稀鬆平常的事情在國外並不常見。

去國外留學的留學生的數量在不斷增加,美國作為超級大國,吸引的留學生當然不少。其中也不乏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去到一個與從前完全不一樣的環境裡,首先擔心的應該是語言不通,如何與人交的問題。但是,深入了解之後,在美國,「單位」問題比語言不通更加可怕。

在美國,重量的單位是磅,例如:1KG=454磅,而小一點的東西重量單位又用盎司來表示。液體上也會用加侖來衡量。在交通上,限速標準需要換成公裡。房子方面,經常是經常是幾千平方英尺,需要去換成平方米。而在商店中,經常會找一些硬幣回來。

英制單位

大家都知道美國科技和經濟發達,是一個超級大國,但是在單位制度方面仍然在採用英制單位。現在,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採用了國際單位制,只剩下美國「孤家寡人」的使用英制單位。

這究竟是因為什麼呢?

在世界範圍內,有兩大主要的國際單位,一個是國際單位制,一個是英制單位制。

國際單位制相比起英制單位制更加簡單。英制單位制有英裡,碼,英寸,英尺,換算嚴謹又精確,所以同時也很複雜,沒有進位規律可言。例如:1英裡等於5280英尺,計算過程中,這樣的形式讓人不禁汗如雨下。

那麼,為什麼它的單位會這麼複雜呢?

大多數的傳統計量單位都與生活緊密相連,英制單位更適用於生活。比如,英尺的本意是一隻腳的長度,英寸本意是手指的寬度,英裡用來表示「步」根據走的步數來確定距離。中世紀一千步就是1500米。現在是1609.35米。還有與身體相關的許多單位nail,palm等,有很多已經被淘汰了的單位。

在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的時候,曾經在美國建立殖民地,雖然只有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的13個州,但是人們根深蒂固的思想不容易改變。轉化計量法之難,堪比殖民月球!

艱難的「單位」發展

美國曾做出全面推行國際單位制承諾,但歷經了一百多年,美國改變原有的英制計量單位的進程依舊十分緩慢。在這個過程中,每次到了採用米制面前望而止步。

傑弗遜曾言,美國寧願讓法律順應民心,也不願強制人民服從法律。美國只在法律上承認米制,確沒有真正強迫過人們去用國際單位制。

所以,在政策出臺的時間裡,人們自然是「我行我素」。在之後的時間,對於轉換米制的行動還在不斷繼續。十九世紀的時候,公製成為人們的潮流,《時代周刊》裡描述當時美國在商品包裝上做出的改變,酒瓶標明1.5升,美容產品多少毫升。但這些就像是「泡沫」一樣,人們並不認同這種方式。僅僅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模糊的記憶。

直到最後,美國雖然成為了「正式」採用米制的國家,但對於英制依然沒有全部放棄,每次的提出或者實行都會遭到強烈的反對。

人們如此反對,也是因為美國「特立獨行」思想的影響,大家都知道《哈利·波特》,這本書可謂是幾乎紅遍了世界。但這裡有個問題,就是這本書裡面採用了英制的計量單位,羅琳曾表示,英制更適用於魔法世界。在美國新聞網的報導中也曾提到,世界難道不夠相似嗎?我們需要保留和感受差異。

但是也有公制的粉絲認為公制有利於美國。在國際標準局發表的報告中也提及。國際單位制的實行,雖然在短期內會造成一定的損失,但從長遠上看,是有利於經濟效益的。在二十世紀,一個關於米制的法案推行,因為財政上缺乏支持,又被迫停止。這段歷程不可謂不波折。

帶來的弊端

以後的日子裡,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不斷的加快腳步,英國早已改變了原有的單位制。對於英制單位制的一些弊端也真正體現出來。雖然美國使用的英制單位與本來的英制單位有所不同,但麻煩的程度還是一樣的。

因為多種的計量單位,在計算體重,身高時,需要在英尺,英寸,磅和其它單位之間進行大量的計算。在各國科學家交流的時候,經常因此無法正常溝通。

不僅如此,在美國探測行星氣象的時候,居然因為單位制的問題造成了原有軌道的偏離。導致了經濟和科技的雙重損失。與此同時,面對多種計量單位使用造成的問題在留學生的反應中就能體現的出來。

面對多方的吐槽和世界經濟聯繫日益密切,美國也加快了對於統一單位的步伐。雖然現在統一的國際單位制用於課堂和研究上,而英制單位制普遍用於汽車等日常生活中。英制單位制還是沒能完全退出美國的舞臺。

當然,美國在改變計量單位方面做出的努力也是有成果的。在1971年到1991年間,知道米制的人已經達到了80%,現在,美國的一些組織已經採用了國際單位制。在大環境下,計量單位制的轉換隻是時間問題。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傳統觀念的轉變,轉變的也是一種習慣。美國的計量單位,也是一種缺憾。

文/林伯南

相關焦點

  • 留學生眼中的美式學習:美國學生到底有多勤奮
    記者通過採訪在美國不同階段讀書的學生,展現一個留學生眼中的美式學習。  □專家說法  主動學習更為重要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目前,很多學生對教育體制的感受都是盲人摸象,都不是對整體的了解。
  • 非主流的美國人--如何轉換美國常用英制單位和衣服鞋子尺寸
    除了個別領域,比如例如電視機、電腦顯示器、手機屏幕大小以英寸表示;航空管制上,如飛行高度、跑道長度等,多以英尺為單位以外,傲嬌的美國人民仍然一臉堅定的使用著英制單位。而這一點給許許多多的留學生帶來了巨大的疑惑與不便。
  • 留學美國前,先弄懂這些計量單位,準留學生注意了!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涉及計量單位。很多初到美國的留學生,最難以適應的莫過於美國通用的度量衡?!今天,美國英文學院(AAE)為大家介紹一下美國通用的計量單位(真的與國際標準很不一樣),讓你在留學前就對它們有清晰的認知,避免在美國課堂上一時扭轉不過來。
  • 留學生請注意!美國社交軟體竟然有這麼多「雷區」
    美國社交軟體竟然有這麼多「雷區」
  • 滯留機場的21名中國留學生:比起被遣返美國,同胞的嘲諷更寒心
    1、有留學生在網上發了則求助帖,說他們面臨的情況十分嚴峻。沒有直飛中國的班機,新加坡又不讓他們通行,他們很難回到祖國。返回美國也很難,一方面美國對歐洲的禁令尚未解除,另一方面,他們中很多畢業生手中拿著美國i20籤證,一旦出境立即失效,按照規定,無法再次進入美國境內。
  • 21名中國留學生滯留機場:比起被遣返美國,更寒心的是同胞的嘲諷
    1、有留學生在網上發了則求助帖,說他們面臨的情況十分嚴峻。沒有直飛中國的班機,新加坡又不讓他們通行,他們很難回到祖國。返回美國也很難,一方面美國對歐洲的禁令尚未解除,另一方面,他們中很多畢業生手中拿著美國i20籤證,一旦出境立即失效,按照規定,無法再次進入美國境內。
  • 被綁在美國網課上的中國留學生
    但是無論球隊的水平怎麼樣,她都不在乎,她就是想踢足球。在決定去美國留學時,她特別看了一眼學校有沒有女子足球。現在,儘管她想盡一切辦法想要辦出國的籤證,最終卻只能留在國內。 Grace也曾經無數次幻想過自己的大學生活。她是西北大學的經濟系新生。學校臨近芝加哥。她在心裡盤算過很多次,想到要去逛逛這座美國第三大城市的主城區,去看看著名的美術館。學校在密西根湖邊,景色特別地美。
  • 激怒一個中國留學生有多容易?
    出國留學後,多多少少都會發現歪果仁對中國留學生有一些刻板形象,也許我們還能說服自己:他們和我們從小生活環境不同,接收的信息不對等,這樣的誤解相對是可以理解的。不得不說,有些人在激怒別人這件事上,簡直天賦異稟……小編今天就替那些被氣到變形的過來人,激情盤點一下那些能氣死留學生的送命題!學院就是大專去美國讀學院?你花那麼多錢出國還讀不了本科大學?是不是沒有好好念書啊?
  • 美國大學驅逐中國留學生,中國人有沒有必要再去美國留學?
    因為,中國沒有的,美國不會教給你,而你學到的,在中國沒有用。 就中美兩國的形勢來看,將來肯定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處於相互競爭狀態。這個是不用質疑的,中國想彎道超車,而美國卻想繼續保持世界霸主地位。
  • 美國人不喝美式咖啡?
    今年簡直可以說是中國的資本咖啡元年,我們身邊從連咖啡到小藍杯,各種020咖啡層出不窮地進入我們視野,開始挑戰著星爸爸一家獨大的市場。雖說挑戰還不算成功,至少我們把雀巢的速溶咖啡包給拋棄掉了。A君作為長期的加班狗,我經常喝美式咖啡,不喜歡加糖不喜歡加奶,我覺得這樣比較醒神。
  • 清華留學生81%都留在了美國?中國為何留不住人才,施一公這樣說
    除此之外,清華大學的校園環境裝扮得十分漂亮,走在校園的林蔭小道上,整個人都神清氣爽。因此,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清華大學都是我們學生最理想的校園選擇。 清華大學發布的2018年就業質量報告數據 以前的我們都有過清北夢
  • 清華留學生81%都不回國,中國為何留不住人才?施一公有話說
    清華留學生81%都留在了美國,中國為何留不住人才?施一公這樣說。相信所有人都曾有過一個夢想,那就是考入清華大學,從小家長和老師也教育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考入名校,而清華北大則是我們的目標,從小老師也向我們灌輸這樣的思想,考入清華將來報效祖國,但是當我們長大以後才發現,原來清華大學的學生有很多都會選擇出國留學,而且出國的學生有81%將會留在發達國家繼續工作,而不會選擇回國,那麼每年有這麼多的人才選擇留在了國外,我國人才流失為何會如此嚴重呢
  • ...博主郭傑瑞:我都接受CCTV採訪了 建議中國留學生也多張嘴講英文
    紐約視頻博主郭傑瑞:我都接受CCTV採訪了 建議中國留學生也多張嘴講英文 2020-10-18 10:56:33   來源:央視網
  • 美國重金招募華裔特工 中國留學生不幹賣國的事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一向不招募外國人,但這個規矩最近有所改變。據2月7日的《紐約時報》報導,FBI計劃在美國的大學裡招募中國留學生,這樣做的目的很明顯,「更有力地洞察中國政府日漸加強的獲取美國軍用技術的努力」。
  • 美國海關嚴查持F1籤證者 數名中國留學生被遣返
    (美國《世界日報》資料圖)   中國僑網2月21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近日又有中國留學生持F1籤證在美國洛杉磯國際機場入境時遭抽查,不料被海關要求查看手機後,發現該同學有非法工作、考試代考的問題,海關便決定立刻遣返這名學生,另外兩名學生則以「英文不好」、「成績不佳」的理由遭遣返。
  • 美國瘋狂槍手連殺多人!中國留學生遇害
    據當地媒體9日報導,芝加哥當天發生一起槍擊案,兇手行兇時開槍殺害3人,造成多人受傷。據通報,其中一名遇害者為在當地就讀的中國留學生。圖源:CBS新聞芝加哥頻道據當地媒體報導,本案發生於1月9日下午,一名槍手持槍在芝加哥多處連續作案,在第一次作案時,槍手在當地一處公寓外的停車場對其中一輛車內進行射擊,殺害了正在車內的一名30歲男子。
  • 張之香:限制中國留學生 美國將受巨大經濟影響
    FBI的領導人第一次把人文交流引入到了政策用語當中,即不是政府,而是所有社會都需要做出行動,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免受中國的威脅。幾天前,7月4日,美方官員指控中國經濟的間諜行動,比如數據的盜取等相關指控,他說到了一些案例,比如科學家、經濟學家試圖來美國竊取數據。哈佛大學這位教授的案例也是典型案例,這種調查把很多中國科學家或中國公民逮捕起來。
  • 維吉尼亞理工中國留學生殺人案追蹤:雙面朱海洋
    「要開學了……」  這是在2009年1月15日,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朱海洋在自己的Q-zone空間寫下的最後一條記錄。  六天後的1月21日晚上,沒有人知道,25歲的朱海洋懷著怎樣的心情來到學校研究生生活中心的AuBonPain咖啡廳。而他隨身攜帶的,除了背包,還有一把大號的廚房用刀。
  • 中國留學生謹防陷入這些「打折學費」的騙局中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木昏 林悅】對於不少中國留學生來說,在美國讀頂尖大學是一個極佳的學習機會,但與此同時,很多高校高昂的學費也讓大多數中國留學生家庭負擔頗重。一些詐騙團夥因此趁虛而入,以「打折學費」為噱頭,騙取這些留學生的錢財。
  • 為何81%清華留學生都不回國?施一公:中國的學生有一「通病」
    一國要實現快速發展,人才儲備是除強大的經濟支持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以我國為例,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非常重視對兒童的教育。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學到更多的知識,費心勞力把孩子送到國外去學習,瞬時掀起了一股「留學風潮」。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從2016年到2019年,我國有251.8萬人在國外學習,其中不乏清華、北大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