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詹鈺葉
300餘只新股上市後,有不少走勢喜人,打新投資人大賺。據統計,今年新股首日平均浮盈2萬元/籤,年內最高平均收益近4萬元/籤。若打中表現最好的新股,投資者在上市首日最高能賺18萬。
據記者統計,年內上市的新股(剔除重新上市的股票)平均連板天數為6天,表現好於平均連板4.9天的去年。
打新收益方面,在不考慮稅費等成本的情況下,按上市首日最高價計,新股平均浮盈為2.08萬元;其中浮盈最高的股票是科創板股票國盾量子,首發日打新投資者每籤最多可賺得18.14萬元。在上市首日,打中康泰醫學、雲湧科技的投資者最高浮盈超14萬元/籤;雲峰測控、石頭科技、康希諾、愛博醫療、愛美客、寒武紀等中籤投資者一籤最高可賺超10萬元。有26隻新股上市首日浮盈超5萬元/籤。
若按年內最高價計,即假設在最高價時賣出,打新投資者平均收益為3.89萬元。其中,中籤康華生物的投資者一籤最高可賺46.28萬元,這是一隻連板20天的超級牛股,年內最高價達到996元。打中石頭科技的投資者年內最高可賺33.09萬元/籤;萬泰生物、愛美客、斯達半導、三人行與國盾量子的中籤人年內最高收益超過20萬元/籤。新潔能、財富趨勢、豪悅護理等15隻新股的中籤人年內最高收益超10萬/籤。
與核准制下的IPO相比,註冊制改革後,創業板的發行承銷機制明顯發生了變化。新規規定,不低於新股網下發行數量的70%將優先向公募基金、社保基金、養老金等配售,打新機制更加向機構投資者傾斜;且個人投資者將不再直接參與新股網下申購,只可以參與網上申購。科創板方面,網下配售剔除了個人投資者參與,因此網下中籤率通常比網上申購中籤率更高;同時,網下配售優先向公募基金、社保基金等機構配售,配售比例不低於網下發行股票數量的50%。
按中證協對網下投資者的分類:公募社保類,即通過公開募集方式設立的證券投資基金和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管理的社會保障基金被劃分為A類投資者;年金保險類,即根據《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辦法》設立的企業年金基金和符合《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規定的保險資金被劃分為B類;C類為其他符合條件的投資者,大多為個人投資者。
數據顯示,科創板和創業板註冊制的中籤率約為核准制下A股的4倍、3倍和2倍。至今年11月下旬,科創板和創業板(註冊制)分別為A/B/C類投資者創造了9096萬元、8752萬元、7617萬元的打新收益。
從今年打新情況看,公募基金打新命中率相當高,也取得了不錯的收益。數據顯示,年初至今,打新基金平均收益率已達40.1%,其中來自打新的平均收益率為11.3%。70餘只基金打新收益率在8%~11%之間,超50隻基金打新收益率為11%~14%,這是打新收益率分布最為集中的區間。
審讀:喻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