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登陸創業板後,「疫苗新兵」成都康華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已經連拉16個(首日除外)一字漲停板。成為今年最賺錢的非科創板新股。
截至7月10日收盤,康華生物股價已高達465.61元/股,成為當之無愧的「川股王」,較發行價70.37元/股相比暴漲561.6%,總市值達到279.4億元。若按中一籤(500股)計算,浮盈19.76萬元。
終於超越了登陸科創板的「國盾量子」,該股上市首日一籤打新浮盈達18萬,一度成為最賺錢的新股。
兩相比較可以看出,昨天國盾量子大跌近9%;而康華生物仍然封住漲停板,還有一定的上市空間。
康華生物股價持續大漲,業內人士認為,康華生物最大的特色在於,它是國內首個也是當前唯一能生產人二倍體細胞純化狂犬病疫苗的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04年4月,今年1月16日IPO過會,6月16日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與其他疫苗多依賴進口不同,我國狂犬病疫苗市場主要靠國產。全球四大疫苗巨頭僅有葛蘭素史克旗下疫苗公司Chiron銷售雞胚細胞狂犬病疫苗,但批籤發總量佔比不足0.35%,而國內企業成大生物、寧波榮安、廣州諾誠等產品批籤發量合計佔比超過85%。
儘管有了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但國內目前狂犬病疫苗主流細胞基質還是Vero細胞。在動物源細胞基質向人源細胞轉換的行業趨勢下,康華生物的產品確有廣闊市場前景。不過,當前讓公司頗為煩惱的是,該產品在2017年和2018年的批籤發量僅有99.51萬劑、223.21萬劑,佔國內狂犬病疫苗批籤發比重不足5%。這就意味著,它在狂犬病市場的佔有率和影響力暫時較有限。
儘管批籤發量小,康華生物依然顯示了其要進一步提升產品市場地位的決心。其在公開平臺答投資者問時提及,公司現有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產能可達年產300萬支。
一位疫苗企業工作人員介紹,「投資者可能會有個誤區,認為疫苗企業產能大、售價高就賺得多。但實際情況是,疫苗企業不是想賣多少就能賣多少,要根據批籤發量來,這個數據需要上報審批。即使有幾百萬的年產能,高出籤發量的部分也只能轉換為庫存。當然,疫苗企業會根據各產品的批籤發量合理安排生產。」
價格方面,Vero細胞狂犬疫苗平均是65元/劑,而康華生物的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疫苗售價在260元/劑之上,且全程免疫共注射5劑。基於此,2019年,康華生物狂犬疫苗實現銷售202.78萬劑,銷售收入達5.38億元,佔公司總銷售收入的比重達96.9%。
近期由於核心產品銷售情況良好,公司還上調了業績預告。將此前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約為「1.61億元至1.69億元,較同期增長89.92%到99.36%」修正為「1.8億元到1.85億元,較同期增長112.33%到118.23%。」
康華生物是一家位於成都的疫苗企業,其實控人是有著「鞋王」之稱的奧康國際老闆、浙商王振滔。招股說明書顯示,王振滔直接持有公司18.37%股權,並通過奧康集團間接控制公司21.44%股權,累計控制公司39.81%股權,為公司實控人。若按此比例粗略計算,短短20多天,王振滔身家已經漲了超50億元。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劉慎良
責任編輯:周珊珊(EK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