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聲稱中國海軍保護能源通道威脅公海安全(圖)

2021-01-09 搜狐網
     

  《國際先驅導報》周報2005年1月28日(提前出版)文章 楊洋來自天津近郊的一個農民家庭,她最近剛從位於太平洋的塞班島回來,因為在當地一家製衣廠打工,她已經連續3年沒有回家了,「如果省吃儉用一點,只要不怕辛苦,錢還是很好賺的,何況那裡的風光還那麼好!」楊洋告訴記者,她很快就會回去,因為她很想念廠裡同甘共苦的姐妹們。

  就在楊洋啟程回國的不久前,美國《紐約時報》記者詹姆斯·布魯克從塞班島向國內發回一篇報導,在這篇題為《美國對太平洋的統治面臨中國的挑戰》的文章中提到:美國海軍攻擊型核潛艇上的一名船員告訴布魯克,在這個美軍部署了5艘補給船和軍火船的基地港,美軍一直監視著可能出現的中國潛艇。這位船員說:「我們一直在監視他們。中國人的確令人擔憂。」

  2004年11月底,《華爾街日報》在題為《中國加強水下力量:高技術潛艇艦隊可能對鄰國和美國構成威脅》的報導中稱,「除了現有的大約70艘潛艇之外,預計中國海軍還將在2010年以前把20多艘配備了先進武器的新式隱形常規潛艇和核潛艇投入使用。到那個時候,中國海軍將擁有一支強大的水下部隊,雖然在能力上與美國還有差距,但在數量上將超越美國」。「假如美國決定幹預大陸與臺灣之間的衝突,中國的水下力量可能大大增加美軍所面臨的風險。中國的最新型潛艇配備了先進的俄制『尾流自導』魚雷和反艦艇巡航飛彈,對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水面戰艦構成了致命的威脅。」

  這篇報導還指出,雖然中國的大部分軍事集結都與臺灣有關,但潛艇也使得中國能夠在輸送東北亞進口能源、原材料及出口產品的主要航線上使用武力。而根據美國媒體最新披露的一份美國國防部的內部報告,「中國正在從中東到南中國海的海上航道沿線建立戰略關係,表明了它保護中國能源利益同時為廣泛的安全目標服務的防禦與進攻態勢。」

  一位國內專家對本報記者說,如果說美國加強在關島部署反映了美國對中國向太平洋擴展勢力的擔心的話,那麼這份報告可以說反映了美國對中國戰略力量進入印度洋的擔心。

  顯然,在美國尤其是美國國防部看來,如果中國加強在當地與巴基斯坦、孟加拉、緬甸、柬埔寨、泰國等國的戰略關係,絕不只是出於保護能源通道那麼簡單。五角大樓的這份報告稱,通過對海上石油運輸航道的軍事控制,中國可能對船隻構成威脅,「從而製造一種公海上所有船隻的安全都難以確保的氛圍」。據介紹,美軍南方司令部曾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撰寫了一份類似的機密報告,警告說中國正試圖利用世界各地的貿易港口設施來控制戰略「關卡」。

  「中國海軍力量的迅速擴張是無可否認的,而這種擴張的戰略意義遠不止於臺灣。」《亞洲華爾街日報》在去年11月份的報導中再次強調了來自中國的「藍色威脅」。曾在美國傳統基金會擔任亞洲研究主任的保守派中國軍事專家理察·費舍爾甚至認為,「中國的軍事發展不是防禦型的,而是攻擊型的。這說明中國在準備戰爭。」 本報記者 韓軒 / 文

  相關新聞:

  美秘密報告稱中國用珍珠鏈戰略保海上通道(圖)

  據一份準備提交給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的內部秘密報告稱,中國正在加強軍事力量,並沿著以中東為起點的海上航道建立基地...[全文]

相關焦點

  • 日本軍艦在公海跟蹤中國海軍編隊(圖)
    4月22日日本軍方公布跟蹤拍攝的在公海航行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
  • 中國公海軍演:遇外軍闖入只能驅趕不可開火
    楊宇軍指出,日本艦機的上述行為不僅對中國海軍正常的演習活動造成幹擾,而且危及中國艦機航行安全,甚至可能引發誤判、誤傷等突發意外事件,這是一種危險性極高的挑釁行為。中國國防部已就此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針對中國對此所提出的抗議,日本防衛相小野寺五典11月1日上午在記者會上竟然反駁稱:「根據國際法進行通常的警戒監視沒有任何問題」。
  • 專家:中國應派兵到公海「圍觀」美航母(圖)
    觀摩美軍演的中國軍官  近段時間,有關韓美聯合軍事演習中美國核動力航母是否進入黃海水域廣受關注,多數媒體及專家學者的關注點都集中在美核動力航母進入黃海後對我京津門戶的直接威脅,以及對我國安全半徑和防衛邊界的挑戰
  • 瓜達爾港對中國打造西北能源通道有重要意義
    【環球網綜合報導】中評社北京2月8日電(評論員彭念)據英國廣播公司1月30日報導,巴基斯坦政府於30日同意將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瓜達爾港的營運控制權移交給中國公司。分析人士稱,取得瓜達爾營運權對中國具有重大價值。屆時,中國可利用在瓜達爾的影響力,鋪設中東輸往中國西部的石油管道。
  • 【深度】胡波:全球海上多極格局與中國海軍的崛起(下)
    21世紀初,隨著中國經濟與世界的聯繫日益緊密,「銀河號事件」「馬六甲困境」成為中國戰略界表達對海上交通線焦慮的熱門詞彙,尤其聚焦海外能源運輸的安全。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2003年11月29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閉幕會上,分析中國經濟形勢時,提到中國「進口原油五分之四左右是通過馬六甲海峽運輸的,而一些大國一直染指並試圖控制馬六甲海峽的航運通道」。
  • 中國海軍出海口受美日鉗制 能常用的僅3至4條
    遠洋水道遠非「通暢無阻」  受到海洋地理環境的限制,中國海軍進入大洋的出海口主要有9條。其中北部方向1條:即圖們江出海口,由圖門江——日本海——千島群島——西北太平洋。20世紀80年代後期,中國在圖們江上的出海航行權已得到有關國家的承認,但後續工作尚待展開,目前還未達到海軍艦艇通航條件。
  • 中國軍機飛經衝繩公海上空 國防部予以證實圖
    日本防衛省24日提供的中國Y-8軍機照片。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24日在鹿兒島縣視察時表示,中國軍方的一架Y-8警戒機當天往返飛經衝繩主島和宮古島之間的公海上空,日本航空自衛隊戰機實施緊急升空加以應對。日媒稱,這是中國軍機首次飛經該空域,小野寺也表示:「此前中國艦船曾通過該海域,軍機飛過尚屬首次。」雖然該空域並非日本領空,但小野寺認為這是中國海洋活動日益活躍的一個表現,表達了將強化警戒監視態勢的想法。
  • 中國宣布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公海實施禁漁
    中國漁船在厄瓜多加拉帕戈斯群島專屬經濟區附近海域執行漁業捕撈一事,引起多方國際社會關注,成為政治外交爭議話題。厄瓜多海軍部門7月16日通報稱,至少260艘外籍漁船(主要為中國漁船)在加拉帕戈斯群島(Galapagos archipelago)專屬經濟區內非法捕撈。在中厄兩國政府協商下,此事基本得到妥善解決。
  • 伊朗艦隊駛向中東公海,和美國航母將正面交鋒,反霸權作了出榜樣
    根據伊朗方面稱,一隊伊朗軍艦離開該國南部港口城市阿巴斯港前往公海,以執行例行任務,以維持伊斯蘭共和國的力量並維護其在國際水域的利益。 這一隻伊朗海軍艦隊由伊朗海軍上將,第一艦隊司令塔扎克爾作為指揮官並參加了啟航儀式。
  • 日媒稱中國香港保釣船已順利進入公海(圖)
    駛出尖沙咀海灣的香港保釣船和保釣人士中國香港保釣人士高喊口號出徵駛出尖沙咀海灣的香港保釣船和保釣人士【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共同社8月12日報導稱,中國香港保釣團體「保釣行動委員會」成員已於12日下午12點20分左右乘坐保釣船隻從香港出海,計劃前往釣魚島海域並登陸該島嶼。
  • 港媒稱中國投資者湧入吉布地:有使館和海軍基地更安全
    她說,吉布地相對和平的環境和越來越多的中國訪客——大多數與中資投資項目有關——是她做這個決定的主要原因。周怡如今成了這家餐館的老闆和廚師,她在4年前離開中國來到非洲。報導稱,山東是中國最大的農產品出口省份之一,她把蔬菜和水果賣到中東和非洲的一些地方,那裡氣候惡劣,耕地稀少,使當地生產很困難。她說:「吉布地比我去過的其他非洲國家安全。」
  • 中國要在海外軍事基地部署航空母艦?印度人:中國或將主宰印度洋
    近日《印度經濟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該文章聲稱,中國將很有可能主宰太平洋。該文章稱,從法律上來說,任何國家在公海領域都擁有著航行自由的權力。這也就意味著中國海軍與其他國家一樣,比如美,澳大利亞都擁有著在印度洋自由航行的權利。儘管中國這樣的舉動可能會引起像印度這樣的國家的擔憂。
  • 印媒大談中國「馬六甲困境」,稱印度可控制印度洋咽喉
    據印度「wionews」網站2020年11月19日報導稱,印度在印度洋海上交通樞紐附近,特別是在連接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馬六甲海峽附近,具有地區海上軍事優勢能力,這些水域對中國十分重要,因為馬六甲海峽是中國能源和貿易運輸的重要海上交通要道。
  • 日稱中國軍機從衝繩附近公海飛太平洋 宣稱警惕(圖)
    原標題:日方稱中國軍機從衝繩附近公海飛太平洋 宣稱警惕中國空軍H-6轟炸機(圖片來自網絡)  中新網3月10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9日報導,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9日發布消息稱,當天上午發現中國空軍兩架H-6轟炸機和一架Y-8預警機飛越衝繩主島與宮古島之間的公海上空,
  • 美國在公海設海洋保護區 中國要抓住機會出聲
    中國武力幹涉伊拉克前景分析】美國設「海洋保護區」,但那裡是公海歐巴馬政府17日宣布,將在太平洋中部建世界最大的海洋保護區,把目前美國控制島礁周圍8.7萬平方海裡的保護範圍顯著擴大到78.2萬平方海裡,保護區的寬度將向外海延伸到200海裡。美國將禁止在保護區、包括一些偏遠無人居住的島嶼附近海域進行捕魚、能源勘探和其他活動。
  • 保護公海漁業資源,為世界漁業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東南太平洋是公海魷魚主要漁場之一,中國、韓國、我國臺灣地區以及歐盟成員國的捕撈漁船在每年漁汛期間都會來到這片公海區域捕撈魷魚。近期,個別國家、個別人稱「中國漁船在厄瓜多加拉帕戈斯群島公海'非法捕撈、亂扔垃圾'」,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局一級巡視員劉新中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7月1日起,中國在全球率先實行公海自主休漁,以保護魷魚資源及其產卵群體。
  • 美大炒我"北星之光"核彈 稱兩枚癱瘓美國(圖)
    美大炒我"北星之光"核彈 稱兩枚癱瘓美國(圖) 2005年04月22日 16:06 石純鈞
  • 捍衛中國海外利益,建造公海基地勢在必行,可軍民兩用全球部署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對外投資,海外貿易高速增長,無論是數量還是規模,都是史無前例的,與此同時,中國公民的足跡也隨之遍布全球。如此一來,捍衛中國的海外利益,保障中國海外公民的人身安全,就成為一個難以迴避的現實需要。
  • 公海基地必不可少,捍衛中國海外公民利益,實現軍民兩用全球部署
    步入二十一世紀以後,中國的海外貿易規模越來越大,與此同時中國公民的腳步也遍布全球。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捍衛住中國的海外利益與保護好中國海外公民的人身安全就是一個誰都無法迴避的現實需求。因為中國國力強大,所以中國境內能維持足夠的和平與安寧,但是世界其他地區依然在起戰火,在爆發動亂,這些都會影響到我國的海外投資與在海外生活工作的公民的安全。雖然在撤僑方面我國的動作都比較快,也比較成功,但還是有很多令人覺得遺憾的地方。
  • 中非暴亂中企遭洗劫,打造公海基地成為必要,維護中國海外利益
    不久前中國駐中非共和國大使館對外發布消息,中非境內的武裝衝突升級,當地局勢陷入失控局面,已經有四家中國私營礦企遭匪徒洗劫,財產財務損失巨大,但萬幸的是沒有人員傷亡。但是滯留在當地的中國公民的撤離過程卻並不順利,甚至可以說危險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