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毫秒級脈衝星正吞噬伴星物質,它將揭示一個未解之謎!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中國五百米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在M92球狀星團發現一顆毫秒級脈衝星,這顆脈衝星的轉速高達316.5轉/秒,而且它正在吞噬伴星恆星的物質,這使得科學家可以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觀察這種奇特的天體!

脈衝星什麼什麼天體,它是怎麼形成的?

脈衝星其實就是一種磁極和自轉軸不一致的中子星,自1967年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安東尼·休伊什學生喬絲琳·貝爾發現第一顆脈衝星以來,天文學家在宇宙中發現了大量這樣的天體,由於它們的轉速非常穩定,並且發出強脈衝信號,一邊都將脈衝星比喻成宇宙中的燈塔,而在先驅者和旅行者攜帶的鋁牌和唱片中的定位坐標,就是地球相對14顆脈衝星的位置標記的。

右上角放射狀就是脈衝星標記的地球坐標

中子星是怎麼形成,它為什麼轉那麼快變成脈衝星?

自從1931年查德維克發現中子以來,科學家就懷疑宇宙中存在中子星,因為在非常極端的壓力下,引力坍縮會將電子壓入原子核中和成中子,而中子是一種費米子,無法取得統一基態而出現中子簡併力與引力坍縮平衡的天體,這就是中子星的理論基礎。

8-10倍太陽質量以上的恆星,在其晚期內核幾乎已經達到了簡併態,但聚變產生的熱壓力在苦苦的支撐外殼的坍縮,但隨著內核逐漸發展到鐵核,再也無法提供聚變產生能量,此時外殼的坍縮將不可避免的開始,此後劇烈的坍縮撞擊將導致超新星爆發。

外殼在巨大的能量下被拋去形成漂亮的星雲,就像蟹狀星雲的中心就是一顆脈衝星,而內核則在強大的壓力下被中子簡併力支撐的緻密狀態物質,這是宇宙誕生後已知密度最高的物質,相傳還有夸克簡併態,但未經證實!

角動量守恆是中子星轉速極高的原因

恆星都是自轉的,當一個太陽質量大小的天體坍縮成十幾千米的中子星時,它的自轉角動量是不會消失的,除了擴散的星雲帶走那一部分,剩餘的角動量將會被中子星繼承,因此當這個天體縮小時,它的速度將會越來越快!

中子星的自轉速度取決於原天體的自轉速度,也取決於中子星的質量,因為質量越大的中子星直徑越小,因為坍縮的更徹底。當中子星的磁極與自轉軸不一致時、當其磁極掃過地球方向時,就被人類的射電天文望遠鏡接收到了。

發現脈衝星初期,甚至還以為「小綠人」發出的信號!

這顆M92A的脈衝星有什麼特別之處?

M92球狀星團中的恆星和M92A構成了一個雙星系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的潘志晨和李迪領導的研究小組對這顆脈衝星進行了詳盡細緻的研究,並且通過FAST觀測到了這顆脈衝星的兩次凌日現象!

M92A這顆毫秒脈衝星非常有研究價值,因為天文學家認為毫秒脈衝星可能是原本周期比較長的脈衝星通過吸積延長或回復形成,因此M92A的從伴星吞噬物質與脈衝星周期關係,未來可能將會證實這個早就提出的毫秒脈衝星形成理論!

另外還有低質量X射線雙星系特別受到關注,它們被認為是正在回復過程中的脈衝星!天文學家認為這類脈衝星正是處在加速階段的脈衝星,它們可能通過吸收伴星從洛希瓣溢出的角動量,使自轉的速度增加至每秒鐘數百轉。

2005年發現的PSR J1748-2446ad是轉速最快的脈衝星,達到了716轉/秒!脈衝星轉速也有上限,當它的轉速超過其本身的逃逸速度時,脈衝星可能會分裂,而這個上限轉速大約是1500轉/秒。

FAST簡介

500米球面射電望遠鏡是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的一座射電望遠鏡,FAST位於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窪地,利用喀斯特窪地的地勢而建。主體工程於2011年開工,2016年完工。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口徑的射電望遠鏡,它的集光面積是阿雷西博望遠鏡的2倍以上。

完工不久,尚未正式驗收的FAST就發現了大量的脈衝星,在口徑就是王道的天文領域,FAST數據上顎深耕也是未來重點的方向之一,隨著19波束接收機安裝完畢、FAST數據中心的擴建,未來FAST的成果將會快速湧現。

相關焦點

  • 貴州500米「天眼」重磅:發現罕見「紅背蜘蛛」食雙毫秒脈衝星!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www.bokeyuan.net)天文學家利用我們中國貴州,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五百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天眼(FAST),在球狀星團NGC6341(梅西耶M92)中發現了一顆新的食雙毫秒脈衝星(食雙星)。
  • 貴州「天眼」重磅:23150光年外,發現雙毫秒脈衝星,只有3毫秒!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www.bokeyuan.net)利用我們中國貴州,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五百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天眼(FAST),天文學家在球狀星團NGC6205中探測到一顆新的雙毫秒脈衝星(MSP),新發現的脈衝星被命名為PSRJ1641+3627F,其研究發現現已發表在《arxiv》上。
  • 中國天眼已發現240多顆脈衝星
    脈衝星因不斷發出電磁脈衝而得名,是一種未知的天體。常進介紹,「中國天眼」發現的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其中,在球狀星團M92中發現的是一個具有掩食現象的毫秒脈衝雙星,這是在M92中發現的第一顆毫秒脈衝星,密近的軌道和較大的伴星質量預示著伴星的物質正在被脈衝星吸積。
  • 中國天眼已發現240多顆脈衝星
    在廣袤的宇宙中,經常有一些射電波襲來,僅僅閃現幾毫秒。天文學家一直企圖尋求真相:誰發出了這些電波?如此快速閃現的電波包含了什麼信息?  「過去,因為沒有大射電望遠鏡,中國天文學家無法拿到第一手資料,所以在這個前沿領域的研究中,多數是做理論研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說。  2020年1月,「中國天眼」通過國家驗收。
  • 中國天眼重大成果發布 揭開宇宙毫秒無線電爆發新機制
    新京報訊(記者 張璐)11月5日,國家天文臺發布消息稱,中國天眼FAST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設施運行穩定可靠,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超過預期設計目標近2倍,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天眼FAST最新的觀測揭示了宇宙毫秒無線電爆發的新物理,連續有兩篇論文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誌發表。FAST望遠鏡全景。
  • 中國天眼已發現240多顆脈衝星!我國進入射電天文學領域第一方隊
    在廣袤的宇宙中,經常有一些射電波襲來,僅僅閃現幾毫秒。天文學家一直企圖尋求真相:誰發出了這些電波?如此快速閃現的電波包含了什麼信息?「過去,因為沒有大射電望遠鏡,中國天文學家無法拿到第一手資料,所以在這個前沿領域的研究中,多數是做理論研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說。2020年1月,「中國天眼」通過國家驗收。
  • 什麼是「天眼」?什麼是脈衝星?高考物理
    因此,我們根據這一個條件就可以求出該星體的最小質量M的表達式:②綜上所述:把②代入①得所以,正確答案選C【本題延伸了解】第一點,題目中說到的「天眼」,那什麼是「天眼」呢?我們初步可以這樣了解:天眼的全稱叫做「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是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提出的構想,於2016年在貴州省平塘縣落成啟用,它的綜合性能是著名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的10倍,被譽為「中國天眼」。其作用都有哪些呢?
  • 原來它是一顆「黑寡婦」脈衝星,旋轉周期快至2.09毫秒
    在《arXiv》上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中,觀測結果表明,這顆天體是一顆黯然失色的「黑寡婦」脈衝星。快速旋轉的脈衝星,那些旋轉周期低於30毫秒的脈衝星,被稱為毫秒脈衝星。假設它們是在雙星系統中形成,當最初質量更大的組成變成中子星,然後由於次級恆星物質的吸積而爆發。一類具有半簡併伴星的極端雙星脈衝星被稱為「黑寡婦衝星」。
  • 宇宙中最精確的時鐘:毫秒脈衝星的發現歷程
    當這樣的大型恆星耗盡它最後的燃料並逐漸走向死亡之時,將會以超新星的方式發生猛烈爆發,在此過程中將其外層氣體殼完全剝離。  爆發過後殘留下來的就是一個密度極高的內核,由於壓力太過巨大,這個內核物質中的電子已經被擠壓而與原子核中的質子相結合形成中子,這就是所謂中子星。中子星的密度十分驚人,其相當於將1.2~2倍太陽的質量擠壓進一個直徑約20公裡的球體內。
  • 算出雙星毫秒脈衝星的質量:1.5倍和1.34倍太陽質量!
    通過計時觀測,天文學家測量了兩顆被命名為PSR J1949+3106和PSR J1950+2414雙星毫秒脈衝星(MSPs)的質量。為了揭示這兩個天體的演化狀態,這些結果可能是至關重要的,在發表在《arXiv》上的一篇研究論文詳細介紹了這項研究。脈衝星是高度磁化的旋轉中子星,能發射電磁輻射束。
  • 最新消息:中國「天眼」發現2.6萬光年外「紅背蜘蛛」脈衝雙星系統!
    「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觀測數據,在球狀星團M92中最新發現一個典型的「紅背蜘蛛」脈衝雙星系統M92A,其距離地球約2.6萬光年,也是在M92中首次探測到的脈衝星。中間是脈衝星,圍繞脈衝星運動的是它的伴星,一個小質量恆星。可以看到恆星物質受脈衝星影響正在脫離,隨後被脈衝星吸積或者向宇宙空間布散。圖片來源:NASA。
  • 揭開宇宙神秘電波的面紗,中國「天眼」明察秋毫
    它會不會是外星人發來的「信號」?過去十幾年,全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們一直收集信息,試圖揭示其中真相。向著科學的高峰努力攀登,如今,中國「天眼」(FAST,全稱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最新的觀測揭示了這一神秘電波爆發的物理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的兩篇論文近日發表於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雜誌。
  • 揭開宇宙神秘電波的面紗,中國「天眼」明察秋毫!
    它會不會是外星人發來的「信號」?過去十幾年,全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們一直收集信息,試圖揭示其中真相。向著科學的高峰努力攀登,如今,中國「天眼」(FAST,全稱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最新的觀測揭示了這一神秘電波爆發的物理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的兩篇論文近日發表於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雜誌。
  • 多管齊下揭示奧秘,中子星物理學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
    中子星是宇宙間最神秘的天體之一,密度更高將進入黑洞,天文學家目前已非常了解其如何誕生,但其超緻密內核的結構及其間上演何種劇情,仍是未解之謎。而且,觀測到脈衝星與黑洞的史詩級「共舞」,也讓不少科學家心生嚮往。
  • 「天眼」FAST首次發現毫秒脈衝星 引力波探測又添新可能
    PSR J0318+0253位置和積分脈衝輪廓 中科院供圖新華網北京4月28日電(王瑩)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天眼」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毫秒脈衝星並於近日得到國際認證,這是FAST繼發現脈衝星之後的另一重要成果。
  • 已發現240餘顆脈衝星,未來5年力爭1000顆
    11月5日,國家天文臺發布消息稱,中國天眼FAST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設施運行穩定可靠,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超過預期設計目標近2倍,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天眼FAST最新的觀測揭示了宇宙毫秒無線電爆發的新物理,連續有兩篇論文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誌發表。"中國天眼"的順利運行,使得我國相關科研團隊迅速成為國際快速射電暴的核心研究力量。
  • 歷時22年建成的「中國天眼」究竟可以看見什麼?有多厲害
    中國天眼」的稱號。而這隻「天眼」並非「死眼」,它是可以動的。根據觀測的方向,它會拉扯索網來變形天線鍋。如同人類轉動自己的眼珠,這樣遙遠的太空對它來說將不存在方向上的死角,而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這只是固定的。
  • 在這個遙遠的星團中,中國「天眼」FAST發現了第一顆超高速脈衝星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中國的500米口徑球面望遠鏡(FAST)在梅西耶92發現了第一顆已知的脈衝星,墨西耶92號是大力神星座中距離地球約27000光年的球狀星團。根據這項新的研究,這個快速旋轉和脈動的物體,有兩個名字——PSRJ1717+4307A和M92A——形成了一個雙星系統的一部分。在這個系統中,M92A以每秒316.5轉的速度旋轉,並與一顆質量為太陽0.18倍的較輕恆星共同運行,並且,它從其伴星中吸取物質。M92A被稱為毫秒脈衝星,是運動稍慢的脈衝星的增強版。
  • 球狀星團中那些奇異的脈衝星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開始的、脈衝星發現的最初幾年裡,我們普遍認為脈衝星剛誕生時其脈衝周期大約是30毫秒;隨著它逐漸將自轉動能轉化為電磁波的能量向宇宙空間中發射,它的自轉也逐步減慢——這也是我們今日看到的多數脈衝星脈衝周期在1秒左右的原因之一。1982年,Backer等人意外發現了一顆脈衝周期非常短的脈衝星,B1937+21。
  • 「在射電天文學領域,我們已經進入第一方隊」 ——「中國天眼...
    對天文學前沿領域的研究不再依賴「二手資料」在廣袤的宇宙中,經常有一些射電波襲來,僅僅閃現幾毫秒。天文學家一直企圖尋求真相:誰發出了這些電波?如此快速閃現的電波包含了什麼信息?2017年,天文學家捕獲到一個毫秒時標的無線電爆發,它竟然在幾個小時內重複了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