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全球最大克隆工廠落地天津濱海新區,明年上半年將正式投產。按照規劃,一期將實現每年生產10萬頭克隆牛胚胎。
錢江晚報了解到的信息是,這家工廠生產的克隆牛肉製品,大部分將供應給國內市場。
那麼公眾對於克隆肉的態度是怎樣呢?
科技日報報導,其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人對克隆技術並不了解,一提到克隆食品,多數人表現出拒絕甚至恐懼的態度。
另外,30位來自美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埃及、古巴等四大洲8個國家的留學生稱,15人表示堅決不吃克隆肉類。
但對於這一點,「克隆工廠」投資方博雅控股集團董事長許曉椿博士說,美國FDA曾發布過一份968頁的「最終風險評估」稱,健康的克隆母牛、豬或山羊及其後代生產的肉類和奶類沒有安全風險。另外,英國也有類似結論的報告。
他強調,歐洲禁止克隆農畜銷售是處於貿易保護,因為中國克隆的高端肉牛將衝擊當地市場。
此外,中科院生物所的一位不願具名的研究人員表示,中國目前沒有法律條文禁止動物克隆技術應用於商業化。
筆者還注意到,此前,快科技的報導中,熱門評論讀者並未對克隆牛持反對之音,「只要便宜就吃」,「克隆可以接受吧,轉基因就不要了」。
但讀者可能並沒有完全區分概念,來自韓國的技術暫未查到相關資料,但是此前9月份亮相的國產克隆雪花肉牛,仍舊是一種轉基因牛,且專家希望能儘快擺上國人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