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重陽節,有登高、賞菊、佩茱萸、吃重陽糕等習俗,又稱登高節、茱萸節等。對於茱萸,大家都能耳熟能詳,可是關於茱萸,下面的知識您知道嗎?
茱萸在2020版中國藥典中收載有2個品種,分別是吳茱萸和山茱萸;二者區別巨大。
吳茱萸是芸香科植物吳茱萸Eu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石虎Euodia rutaecarpa (J uss.) Benth. var. officinalis(Dode) Huang 或疏毛吳茱萸Euodia rutaecarpa(J uss.) Ben th. var. bodinieri (Dode) Huang乾燥近成熟果實;
山茱萸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的乾燥成熟果肉。
吳茱萸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狀扁球形,直徑2 ~5mm 。表面暗黃綠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數點狀突起或凹下的油點。頂端有五角星狀的裂隙,基部殘留被有黃色茸毛的果梗。質硬而脆,橫切面可見子房5 室,每室有淡黃色種子1 粒。氣芳香濃鬱,味辛辣而苦。
山茱萸呈不規則的片狀或囊狀,長1-l.5cm,寬0.5-lcm。表面紫紅色至紫黑色,皺縮,有光澤。頂端有的有圓形宿萼痕,基部有果梗痕。質柔軟。氣微,味酸、澀、微苦。
吳茱萸別名吳萸,茶辣,性辛、苦,熱,歸肝、脾、胃、腎經,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之功能。用於厥陰頭痛,寒疝腹痛,寒溼腳氣,經行腹痛, 脘腹脹痛, 嘔吐吞酸,五更洩瀉。山茱萸別名萸肉,藥棗,性酸、澀,微溫,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收澀固脫之功能。用於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熱消渴。
吳茱萸用量小,2-5g 煎服;因為性辛氣味濃鬱,還可以外用,或製備成香囊佩戴。山茱萸用量小,6-12g煎服 ;氣微,一般不外用。
吳茱萸有小毒,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且不可久用。山茱萸無毒,果實可直接食用。
■ 上海醫藥集團特別支持
本文版權屬於上海藥訊,配圖來自網絡,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