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套種 吳茱萸與白芍兼做可以獲得多重收益

2020-11-23 騰訊網

藥材的間作套種,是科學種田的一種體現,能有效地解決糧、藥爭地矛盾,充分利用土地、光能、空氣、水肥和熱量等自然資源,發揮邊際效應和植物間的互利作用,以達到糧、藥雙豐收的目的。在間作套種方面,濟仁—中小微中藥材種植/加工與銷售聯盟核心企業—四川新禾成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做了積極有益探討。他們在吳茱萸下套種白芍,經過初步嘗試取得很好的經驗,目前正在積極有效的在全基地推進。

吳茱萸,別名吳萸、茶辣、漆辣子、左力純幽子、米辣子等。通常分大花吳茱萸、中花吳茱萸和小花吳茱萸等幾個品種。小喬木或灌木,高3-5米,嫩枝暗紫紅色,與嫩芽同被灰黃或紅鏽色絨毛,或疏短毛。生於平地至海拔1500米山地疏林或灌木叢中,多見於向陽坡地。嫩果經泡製涼幹後即是傳統中藥吳茱萸,簡稱吳萸,是苦味健胃劑和鎮痛劑,又作驅蛔蟲藥。其性熱味苦辛,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之功,用於治療肝胃虛寒、陰濁上逆所致的頭痛或胃脘疼痛等症。

生態環境:吳茱萸常生於溫暖地帶,海拔200-1000米的低山丘陵的林緣或疏林中。

生物學特性:吳茱萸喜陽光充足、溫暖、溼潤的氣候條件,適宜在低海拔、質地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中生長。要求年均氣溫16℃以上,全年≥10℃積溫5300℃,年降雨量1290-1300毫米,全年相對溼度78%,全年日照時數1158小時,無霜期305天。植株每年11-12月開始落葉,次年3月上旬返青發芽。一般定植後第3年開始結果。花期6-8月,果期9-10月。植株壽命一般5-20年,最長者30-40年。

生長習性:喜陽光充足、溫暖、溼潤的氣候條件,適宜在低海拔、質地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中生長。

生長周期:栽培樹成活後3-5年開花結果。每棵樹都是春天開花,秋季收果實。常生長於山坡、丘陵地帶的疏生雜木林間或林緣的向陽處。

性味功效:性熱,味辛、苦;有小毒。歸肝、脾、胃、腎經。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功能。用於厥陰頭痛,寒疝腹痛,寒溼腳氣,經行腹痛,脘腹脹痛,嘔吐吞酸,五更瀉洩,外治口瘡,高血壓等症。

主要成分:揮髮油,油中主含吳茱萸烯、羅勒烯。還含有吳茱萸內酯、吳茱萸內酯醇、吳茱萸酸、吳茱萸鹼、吳茱萸次鹼等生物鹼等。

主要藥理作用:有鎮痛作用;鎮靜作用。

白芍是我國常用四十種大宗藥材之一,用量巨大,在中藥材品種中位居前列,也是為我國出口創匯最多的品種之一。白芍除廣泛應用於藥用臨床配方外,也是諸多中成藥的必要原料。產地分布:白芍的產地十分集中,在安徽的亳州市方圓20公裡左右範圍之內,分布著全國生產總量的90%左右。亳州周邊縣市的部分地區及山東荷澤,也有種植的習慣,但數量不大,質量較次。近幾年,在全國大量發展藥材種植的影響下,山西、河南、東北等省市也有一定數量的種植,但受技術及其它因素的影響,在數量和質量上均不理想。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60-80釐米。根粗肥,通常圓柱形或略呈紡錘形。莖直立,無毛。莖下部葉為二回三出複葉;小葉狹卵形、披針形或橢圓形,邊緣密生骨質白色小齒,下面沿脈疏生短柔毛;花頂生和腋生,苞片4-5,披針形;萼片4,花瓣白色或粉紅色,9-13片,倒卵形;雄蕊多數;心皮3-5,分離。果3-5枚,卵形,先端鉤狀向外彎,無毛或被濃密白毛。

生態環境:芍藥一般多生長在土層深厚、質地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多見於陽坡。

生物學特性:芍藥適宜溫暖溼潤氣候條件,具有喜光、喜溫、喜肥和一定的耐寒特性。在年均溫14.5度、7月均溫27.8度、極端最高溫42.1度的條件下生長良好。芍藥是宿根植物,每年3月萌發出土,4-6月為伸張發育旺盛時期。花期5月,果期6-8月,8月中旬地上部分開始枯萎,是芍藥 含量最高時期。芍藥種子為上胚軸休眠類型,播種後當年生根,再經過一段低溫打破上胚軸休眠,翌春破土出苗。

生長習性:芍藥適宜溫暖溼潤氣候條件,具有喜光、喜溫、喜肥和一定的耐寒特性。

生長周期:白芍生長周期較長,一般為3-4年。

功效: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之功能。用於頭腦眩暈、肋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等症。不宜於藜蘆同用。

吳茱萸套種白芍的好處:減少除草的人工,減少畝用肥料、除草劑的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美化環境,提高畝產值,減少耕地的費用,建立高標準立體種植示範基地。(作者系四川新禾成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膨)

相關焦點

  • 種植中藥材不賺錢,農村大叔表示,都是「偽農業人」造成的
    進入了秋天,也進入了中藥材收穫的季節,五馬鎮楊樓村的李大叔,此時正在自家的中藥材白芍田裡忙碌。那些高品質的白芍根莖,剛從土壤裡挖出來,中藥材的藥香和新鮮土壤的清香,攪合在一起,能讓人感覺到土地的厚重和豐收的喜悅。然而,對於李大叔來說,眼前的白芍卻讓他喜悅不起來。
  • 《藥材問答》第30期:天麻、吳茱萸等品種發展前景
    【天地網訊】@烽火不息:請問吳茱萸的種植前景如何答:吳茱萸產需矛盾突出,目前行情已處於高位,後市需密切留意市場走銷情況。@超越夢想:天麻種植還要前途嗎?答:隨著2015年新藥典頒布,過度燻硫被嚴令禁止。
  • 2021年種什麼中藥材有前景?
    受新冠疫情影響,部分中藥材緊缺,開啟牛市行情。據中藥材種植指南網2020年對藥市958個中藥材品種數據分析,價格比2019年同期相比上漲的品種有365個,持平382個,下降的211個,漲幅較大的是小蛤蚧,從均價11.5元/公斤漲到46元/公斤,漲幅300%;降幅較大的是吳茱萸,從140元/公斤降到42元/公斤,降幅70%。
  • 中草藥與農作物、果園、林木的套種模式
    種植中草藥成為近幾年來老百姓增收的一個重要舉措,推廣利用林地種植中藥材,發展林下特色經濟,不但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也可推進產業發展,有效增加農民收入。但林下種植藥材怎樣才能發揮更大的經濟價值?
  • 吳茱萸行情持續高漲的背後
    【天地網訊】         一、吳茱萸的藥用概述         吳茱萸通常分大花吳茱萸、中花吳茱萸和小花吳茱萸的流通規格。嫩果經泡製晾乾後即是傳統中藥吳茱萸,簡稱吳萸,是苦味健胃劑和鎮痛劑,又作驅蛔蟲藥。
  • 貴州省黔東南州錦屏縣啟蒙鎮發展油茶套種
    現在採取油茶與中藥材套種的模式,長短結合、以短養長,既減少了油茶撫育成本,又能在油茶空閒期收穫效益,真是一舉多得的好產業,收益翻了好幾倍。」談到茶藥「聯姻」複合產業的效益,錦屏縣啟蒙鎮高表村的村民們露出了滿意的表情。「現在好了,村裡在家門口發展產業,不用外出就可務工,還可以照顧家裡,居家就業兩不誤了。我們來這裡幹活,一天有120元錢,一個月也有3000多元,同時合作社還給我們分紅。」
  • 《藥材問答》第99期:前胡、浙貝母與吳茱萸是否擴種?
    2016年同期,因大面積擴種及種子產量減少,種子的價格從前期100多漲到後期200多一公斤,而在2017年收益頗豐的基礎上,當地的前胡種子商家也能明顯得感覺到農戶今年的積極性高漲,目前種子價格已經在140元左右了,預計後期種子價格還會小幅上漲。預計種植面積較去年也不會減少。
  • 6月15日產地和藥市中藥材品種哪些漲價,哪些跌價,哪些持穩?
    2020年6月15日中藥材產地和四大中藥材市場哪些藥材品種漲價了,哪些跌價了,哪些行情穩定?請看今日#漲跌信息匯總(未特別說明,單位均為元/公斤):今日價格上漲的中藥材品種:湖北鶴峯縣容美鎮黃柏價格穩中有升,九成半乾以上半去皮統貨售價在25.5元左右,半去皮選貨28.5元左右,全黃貨33元左右,枝皮14.5元左右,原裝統貨19-20元,投料貨5.8-6元。
  • 吳茱萸水溶性成分指紋圖譜研究
    吳茱萸水溶性成分指紋圖譜研究 來源:www.bioon.com 2006-12-17 01:46 摘要:目的建立吳茱萸水溶性成分的HPL(:指紋圖譜,為鑑定吳茱莢藥材提供依據
  • 2018年種什麼中藥材品種好?未來幾年哪些藥材值得發展
    這是很多農戶們都很關心的問題,選擇好的種植項目,可以帶來豐厚的利潤。河北省安國市中草藥材研究協會對安國中藥材市場行情進行了長期追蹤,並對中藥材價格等數據做了統計分析。2018年發展種植什麼中藥材好呢? 三、預計價格比2017年下滑的品種 主要有:豬苓、大浙貝、荊芥穗、車前子、生地、東北平貝、三七、枸杞、地丁、雞冠花、藿香、北沙參、白芍等。
  • 蔬菜套種「排雷」,西紅柿與黃瓜適合套種嗎?聽聽老農咋說
    今天我們要跟大家講的兩樣食物既可以當水果吃也可以當蔬菜用,它們就是黃瓜和西紅柿。這兩樣東西是相當常見的,也是賣的特別好的兩種農作物,所以種植它們的農戶也特別多,大家為了獲得更好的收益就想將它們套種,可是,不是所有的農作物都適合套種的,盲目套種只會帶來損失。蔬菜套種「排雷」,西紅柿與黃瓜適合套種嗎?
  • 白芍HPLC指紋圖譜相似度的分析
    具有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出汗之功能Cz;據報導,白芍根主要含有芍藥昔、芍藥內酚普、輕基芍藥普、苯甲Wt芍藥普和苯甲酞輕基芍藥昔等昔類成分。,多用芍藥昔單一成分作為白芍的質控指標,難於全面的控制白芍的內在質量,不能對其真偽優劣做出判斷。
  • 村民搬新家換家具 石柱永和村中藥材種出「脫貧良方」
    近年來,永和村以農業產業結構深度調整為契機,引進石柱縣旺咖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種植吳茱萸1200畝,三葉草800餘畝,荒坡變為「聚寶盆」,用中藥材種出了自己的「脫貧良方」。提升「顏值」 中藥材為荒坡披上「綠衣」 吳茱萸產業基地在永和村的東南方,原是荒坡,雜草叢生,偶爾會看到裸露在外的黃色土地。
  • 不同中藥材的最佳採收期不同,均與藥性有關係!
    【天地網訊】    中藥材種類繁多,藥用部位不同,其最佳採收的時間也不相同。所謂最佳採收期,是針對中藥材的質量而言的。中藥材質量的好壞,取決於有效成分含量的多少,與產地、品種、栽培技術和採收的年限、季節、時間、方法等有密切關係。為保證中藥材的質量和產量,大部分中藥材成熟後應及時採收。
  • 8月4日產地中藥材價格:吳茱萸、蟬蛻、八角價跌
    #中藥材價格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吳茱萸價格繼續下滑,現中花統裝貨交易價在42-45元之間。 廣西玉林白豆蔻行情行情一度回調至182元/公斤,中午快速上升到185元/公斤,購買量同時增加。
  • 在產業扶貧謀富路 林間套種中草藥開啟脫貧「新路子」
    目前,林口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0.45萬畝,30餘種主要中藥材作物遍布全縣11個鎮及林場,預計年銷售產值可實現3.5億元。  不僅如此,還鼓勵合作社和致富帶頭人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帶動貧困戶參與種植加工,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
  • 油茶樹套種中藥材種出致富路
    「油茶樹生長緩慢,到第五年才開始見回報,雖然種油茶前期投入大,但我可以通過在樹下套種中藥材實現一些收入,以短養長。」陳彩霞說,在這期間,合理套種低矮的中藥材,可以在改良土壤肥力的同時達到以耕代撫、以短養長的作用。「2016年11月份,我跟隨林業局去磐安考察,看到他們當地在林下套種三葉青,效益很高,在了解了種植技術後,我就決心要發展林下經濟。」
  • 一塊地可以當兩塊用,這些農作物可以混著種
    套種是一種常見的種植方式,既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可以增加種植效益,不過不同作物套種也是有講究的,要根據作物的特性來選擇套種的模式,才能夠達到增產的目的。關於套種的原則,我們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三句話,一高一矮,一寬一窄,一早一晚,咱們先來說一說一高一矮,高杆作物和低杆作物搭配,高低有序,在支葉上鬆緊有度上下分明,在田間就能夠形成非常好的通風透光生長環境。
  • 疫情導致部分中藥材價格上漲
    這次疫情中,部分中藥材價格上漲的原因是什麼呢?1、信息不暢       從疫情開始,各省市為防止人員聚集而引發疫情擴散,全國17個中藥材市場均出臺相應的公告,推遲開市時間。       省級公開發表的中藥處方涉及的中藥材有貫眾、蘇梗、豆豉、白朮、防風、佩蘭、白芷、冰片、杜仲、川斷、當歸、連翹、蟬蛻、桔梗、金銀花、黃芩、鬱金、浙貝母、赤芍、南星、水牛角、天竺黃、柴胡、薏苡仁、牛蒡子、大青葉、滑石、羚羊角粉、矮地茶、蘆根、太子參、麥冬、山藥、百合、沙參、黃連、菊花、桑葉、鉤藤、白芍、枸杞子、五味子、丹參、紫草、赤小豆、綠豆、前胡、射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