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中草藥成為近幾年來老百姓增收的一個重要舉措,推廣利用林地種植中藥材,發展林下特色經濟,不但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也可推進產業發展,有效增加農民收入。但林下種植藥材怎樣才能發揮更大的經濟價值?
一、藥材與藥材交替種植
利用藥材間的共生關係,又按照各自最佳生長要求,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材種群合理地有機組合在一起,使之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
1、根據藥材特性來種植:
這首先要考慮物種組合,主要是考慮喜陽的高層中草藥與耐陰低層的中草藥相混種;深根性的中草藥與淺根性的中草藥相混種;闊葉類藥材與細葉(或針葉)類藥材相混種;多年生的木本藥材與短期生長的草本藥材相混種;從而達到充分利用土地和立體空間獲取較高生物產量的目的。
2、按照收穫的時間來種植:
這樣的好處是便於統一管理、提升單位面積,解決多種藥材套種的採光、通風、等問題,來保障收益。例如:黃柏、種天麻、種蜘蛛香、種三葉青,其中黃柏10年一期,三葉青4-5年一期,蜘蛛香1-2年一期,天麻1年一期。
二、中草藥與農作物的套種模式
在種植大田作物的玉米、高粱等作物時,充分考慮大田作物的株、行餘地,或高杆與矮杆之間的立體空間,以及根系的分布規律,相應栽培一些符合生態要求的藥材種類。
三、中草藥與果園、林木間的種植模式
利用林地空間,進行多層次的林藥種植。林木與藥材的間作,可以說是一種相互促進、相互作用的關係。一般來說,林地的土壤往往含有非常高的有機質,而且具有良好的保肥和保水效果,這種優良的土壤條件往往也是非常適宜藥材生長需要的。
適宜林下或果樹下栽種的藥材很多,一般是一些喜溼耐陰的藤、草本或灌木類藥材,比如人參、西洋參、重樓、三七、黃連、砂仁、天冬、草果、益智、石斛、筋骨草、千年健、金銀花、羅漢果、茯苓、天麻等。
利用林地種植中藥材,發展林下特色經濟。這樣不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可推進產業發展,有效增加農民收入。那麼適合林下種植的藥材有哪些?畝產多少斤?種植藥材國家補貼多少錢呢?
知母是多年生種植,生長周期2年,適合林下套種,畝產量280公斤左右,目前價格26-28元左右。種植可用種子、種苗種植,生長期一年。知母種植管理簡單,生長周期一般2年。平均畝產乾貨300到400公斤。亳州十九裡鎮多和白芍,丹皮套種。由於前幾年知母行情持續低迷,除了老產區部分農民延續種植外,已很少有大戶再包地種植了,大多是農戶自發種植。
夏枯球是多年生植物,生長期半年,一次種植多年見效,適合林下套種,畝產球180公斤左右,產草200公斤。該品種用量較大,前景看好。過去多為野生,後因價高,引為家種,市場供應主要來自安徽亳州(亳州面積已很小)和河南確山兩個產地。目前各產區已進入產新期,產地與市場一直有商家積極購貨,關注力度不斷增加,價格處于堅挺運行,現統貨15元左右。
林下種植藥材國家政策
1、林下種植藥材國家有補貼,現在處於試點階段,各地補貼標準不一,可到鄉政府諮詢。
2、國家林業局農村林業改革發展司近日印發《關於做好林下經濟草本中藥材種植補貼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試點省(區、市)加強組織領導,選好試點單位,及時總結經驗。
《通知》明確,試點單位可以是市、縣、鄉鎮,也可以是專業合作組織或龍頭企業。在選擇試點單位時,應優先考慮4個因素:一是地方領導高度重視,明確專門機構指導林下經濟發展工作,管理體制順暢,管理職能明確;二是地方出臺了林下經濟扶持文件,地方財政已安排林下經濟發展扶持資金;三是該區域中草藥種植歷史悠久,發展規模較大,市場份額佔有比例高的地區;四是在試點布局上優先支持國家重點扶貧片區,以及造林育林護林、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效果明顯的地區或單位。
《通知》要求,各試點省(區、市)應儘快制訂試點工作方案,切實組織實施。根據試點工作進度,總結做法、經驗、成效和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工作、推動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和建議,並及時反饋國家林業局。各試點單位須於9月底前報送試點工作方案;在12月6日之前,將試點工作總結情況報送國家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