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種植藥材有哪些品種?中草藥與農作物、果園、林木的套種模式

2020-12-07 騰訊網

種植中草藥成為近幾年來老百姓增收的一個重要舉措,推廣利用林地種植中藥材,發展林下特色經濟,不但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也可推進產業發展,有效增加農民收入。但林下種植藥材怎樣才能發揮更大的經濟價值?

一、藥材與藥材交替種植

利用藥材間的共生關係,又按照各自最佳生長要求,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材種群合理地有機組合在一起,使之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

1、根據藥材特性來種植:

這首先要考慮物種組合,主要是考慮喜陽的高層中草藥與耐陰低層的中草藥相混種;深根性的中草藥與淺根性的中草藥相混種;闊葉類藥材與細葉(或針葉)類藥材相混種;多年生的木本藥材與短期生長的草本藥材相混種;從而達到充分利用土地和立體空間獲取較高生物產量的目的。

2、按照收穫的時間來種植:

這樣的好處是便於統一管理、提升單位面積,解決多種藥材套種的採光、通風、等問題,來保障收益。例如:黃柏、種天麻、種蜘蛛香、種三葉青,其中黃柏10年一期,三葉青4-5年一期,蜘蛛香1-2年一期,天麻1年一期。

二、中草藥與農作物的套種模式

在種植大田作物的玉米、高粱等作物時,充分考慮大田作物的株、行餘地,或高杆與矮杆之間的立體空間,以及根系的分布規律,相應栽培一些符合生態要求的藥材種類。

三、中草藥與果園、林木間的種植模式

利用林地空間,進行多層次的林藥種植。林木與藥材的間作,可以說是一種相互促進、相互作用的關係。一般來說,林地的土壤往往含有非常高的有機質,而且具有良好的保肥和保水效果,這種優良的土壤條件往往也是非常適宜藥材生長需要的。

適宜林下或果樹下栽種的藥材很多,一般是一些喜溼耐陰的藤、草本或灌木類藥材,比如人參、西洋參、重樓、三七、黃連、砂仁、天冬、草果、益智、石斛、筋骨草、千年健、金銀花、羅漢果、茯苓、天麻等。

利用林地種植中藥材,發展林下特色經濟。這樣不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可推進產業發展,有效增加農民收入。那麼適合林下種植的藥材有哪些?畝產多少斤?種植藥材國家補貼多少錢呢?

知母是多年生種植,生長周期2年,適合林下套種,畝產量280公斤左右,目前價格26-28元左右。種植可用種子、種苗種植,生長期一年。知母種植管理簡單,生長周期一般2年。平均畝產乾貨300到400公斤。亳州十九裡鎮多和白芍,丹皮套種。由於前幾年知母行情持續低迷,除了老產區部分農民延續種植外,已很少有大戶再包地種植了,大多是農戶自發種植。

夏枯球是多年生植物,生長期半年,一次種植多年見效,適合林下套種,畝產球180公斤左右,產草200公斤。該品種用量較大,前景看好。過去多為野生,後因價高,引為家種,市場供應主要來自安徽亳州(亳州面積已很小)和河南確山兩個產地。目前各產區已進入產新期,產地與市場一直有商家積極購貨,關注力度不斷增加,價格處于堅挺運行,現統貨15元左右。

林下種植藥材國家政策

1、林下種植藥材國家有補貼,現在處於試點階段,各地補貼標準不一,可到鄉政府諮詢。

2、國家林業局農村林業改革發展司近日印發《關於做好林下經濟草本中藥材種植補貼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試點省(區、市)加強組織領導,選好試點單位,及時總結經驗。

《通知》明確,試點單位可以是市、縣、鄉鎮,也可以是專業合作組織或龍頭企業。在選擇試點單位時,應優先考慮4個因素:一是地方領導高度重視,明確專門機構指導林下經濟發展工作,管理體制順暢,管理職能明確;二是地方出臺了林下經濟扶持文件,地方財政已安排林下經濟發展扶持資金;三是該區域中草藥種植歷史悠久,發展規模較大,市場份額佔有比例高的地區;四是在試點布局上優先支持國家重點扶貧片區,以及造林育林護林、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效果明顯的地區或單位。

《通知》要求,各試點省(區、市)應儘快制訂試點工作方案,切實組織實施。根據試點工作進度,總結做法、經驗、成效和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工作、推動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和建議,並及時反饋國家林業局。各試點單位須於9月底前報送試點工作方案;在12月6日之前,將試點工作總結情況報送國家林業局。

相關焦點

  • 這幾種常見農作物套種,讓你的農作物高產雙豐收,值得借鑑!
    套種簡單點來說就是在前季作物生長後期的株行間,播種或移栽後季作物,常見的套種模式主要有小麥與豌豆套種、高粱與黑豆套種、大豆與芝麻套種、棉花與芝麻或豆類套種等,今天小編就來說說其他農作物套種模式、注意事項以及套種的好處,接下來就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看吧。
  • 丘陵坡地林藥套種模式核桃林下套種蒲公英高效栽培關鍵技術
    丘陵坡地林藥套種模式核桃林下套種蒲公英高效栽培關鍵技術許趁新隨著產業結構調整 、 退耕還林 、 綠化荒山等政策的實施以及觀光農業的發展 , 冀南山區藉助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果樹種植面積迅速擴大 , 主要果樹品種有核桃 、 蘋果 、 李子 、櫻桃 、 油桃等 。
  • 在產業扶貧謀富路 林間套種中草藥開啟脫貧「新路子」
    該縣按照黑龍江省「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戰略部署,緊緊抓住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契機,依託區域內豐富的野生藥材資源和適合發展藥材人工栽培的林地、耕地空間優勢,加強北藥基地建設,打造集種植、收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北藥產業鏈及「黑龍江省中藥材基地示範縣」,通過發展北藥種植產業,撐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 生物藥材拔「窮根」 ——臨滄市發展林下藥材產業促脫貧
    近年來,臨滄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模式,大力推進林藥基地建設,促進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目前,全市林下中藥材種植面積74萬畝,產量達7.25萬噸,實現產值12.72億元。滇龍膽草種植面積、產量、農業產值均居雲南省第一位,茯苓種植面積、加工產值居全省第一位。
  • 這幾種作物套種模式,讓你的農作物實現高產雙豐收,值得借鑑!
    套種簡單點來說就是在前季作物生長後期的株行間,播種或移栽後季作物,常見的套種模式主要有小麥與豌豆套種、高粱與黑豆套種、大豆與芝麻套種、棉花與芝麻或豆類套種等,今天小編就來說說其他農作物套種模式、注意事項以及套種的好處,接下來就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看吧。
  • 一塊地可以當兩塊用,這些農作物可以混著種
    套種是一種常見的種植方式,既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可以增加種植效益,不過不同作物套種也是有講究的,要根據作物的特性來選擇套種的模式,才能夠達到增產的目的。關於套種的原則,我們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三句話,一高一矮,一寬一窄,一早一晚,咱們先來說一說一高一矮,高杆作物和低杆作物搭配,高低有序,在支葉上鬆緊有度上下分明,在田間就能夠形成非常好的通風透光生長環境。
  • 種植中草藥開致富「良方」
    不僅辛昌在這裡務工,中草藥合作社還陸續為當地100餘名村民提供季節性務工崗位,有效的促進農民增收。曾陽中草藥種植合作社成立於2017年,由林維常等5名村民發起,以西豐縣涼泉中草藥材聯合社為依託,總投資100萬元,種植面積228畝,根據市場需求種植龍膽草、地龍骨、威靈仙、白鮮皮、白薇、蒼朮六個品種。
  • 由「土裡刨食」到「地裡刨金」——齊齊哈爾甘南縣以中草藥種植為...
    我們就特意以1.3米為間距先種上超大壟的玉米,等著玉米長高成為『遮陽傘』,再在中間套種上關防風,這樣效果才最好。」農業種植,簡單說就是「一種一管一收」,可若要深究,還是有很深的學問可挖,如甘南鎮萬畝中草藥規模種植示範基地弄出的這種新花樣,正是科學種植的最佳體現。當然,所謂的科學,必然也要有相應的「果」來支撐,甘南鎮黨委書記董世民就給記者算了這麼一筆經濟帳。
  • 農民夫婦芭樂果園套種它,一畝雙豐收,年入十幾萬元
    說起水果,在這炎熱的夏季銷售量是最好的,價格也是最貴的,不少的農民種植戶,在這個季節都能賺到不少錢。一提到火 遍市場的水果,有一種水果叫芭樂,在市場中也相當的暢銷一斤12元。說芭樂也許很多的朋友會覺得很陌生,但是說番石榴就 會很熟悉了,其實它們就是同一種水果,只不過叫法不同而已。
  • 貴州省黔東南州錦屏縣啟蒙鎮發展油茶套種
    「以前,山坡上單一種植油茶,由於油茶5-7年才掛果,10年後進入豐產期,見效慢,加上沒有產業路,撫育成本高,幾乎無人管理,變成了荒草坡。現在採取油茶與中藥材套種的模式,長短結合、以短養長,既減少了油茶撫育成本,又能在油茶空閒期收穫效益,真是一舉多得的好產業,收益翻了好幾倍。」談到茶藥「聯姻」複合產業的效益,錦屏縣啟蒙鎮高表村的村民們露出了滿意的表情。
  • 中藥材套種 吳茱萸與白芍兼做可以獲得多重收益
    藥材的間作套種,是科學種田的一種體現,能有效地解決糧、藥爭地矛盾,充分利用土地、光能、空氣、水肥和熱量等自然資源,發揮邊際效應和植物間的互利作用,以達到糧、藥雙豐收的目的。在間作套種方面,濟仁—中小微中藥材種植/加工與銷售聯盟核心企業—四川新禾成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做了積極有益探討。
  • 2018年種什麼中藥材品種好?未來幾年哪些藥材值得發展
    從整體上說,有五個方面。 一、未來價格趨勢看好、畝收益高、值得種植的品種 主要有:射幹、白朮、知母、蒲公英、桔梗、黃芩、黨參、旱半夏、天南星、柴胡、白芷、徐長卿、苦參、紅花、當歸、遠志、防風、黃芪、川芎、丹參、附子、金銀花、栝樓、天花粉、苦地丁、半枝蓮、紫菀、太子參、菊花、甘草、貝母類等。
  • 三大農作物之一——小麥種植各環節的高效技術
    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農業用地被城市 建設佔據,農村勞動力不斷向外流失,這些都使我國 的糧食種植面臨了新的困境 。小麥作為三大農作物之一,其種植尤為重要。因此,要想切實提升小麥的 產量和品質,除了選擇好的品種外,更需要科學的種植技術。
  • 天南星的人工栽植:掌握糧食套種模式,實現「藥糧」雙豐收
    在傳統栽培模式下,一般畝產500-600公斤天南星,每畝地的效益也就在1000-1500元左右,土地利用率不高,因此,農戶種植天南星的熱情不高。為了增加農民收入,提高天南星產量,我們可以採取糧食作物與天南星套種的栽培模式,既可以提高經濟收入,又保障了糧食供應。
  • 被農民廣泛種植的紅薯,有哪些高產又好吃的品種?
    ,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栽培的紅薯就達2000多種;根據不同的地域環境和使用價值,農民也會種植不同品種的紅薯。那麼有沒有既能夠高產又食用性比較高的品種呢?在我們南方紅薯多被種植在沙質土或者新開墾的荒地上,也有的與花生、果樹等作物進行套種,產量也是比較可觀的。通常紅薯的塊莖大小差異並不大,皮都是紅色的,但是有的紅心、有的白心。紅薯的水分、硬度有較大的差異,往往紅心的更甜更鬆脆;而白心的紅薯多用作飼料或者磨製紅薯澱粉。一、都有哪些高產又好吃的紅薯?
  • 海南發展林下產業,斑蘭是非常適宜的切入點
    目前已開發的諸如各式各樣的糕點、冷飲、特色餐、特色茶、保健品、美容品等,較容易形成海南特色林下經濟產業。二是套種要求不高,適宜海南種植。斑蘭不僅可以作為經濟作物套種到檳榔林、橡膠林、椰子林下,還可以種植在庭前屋後,人工投入少、技術要求低。三是見效較快,效益明顯。
  • 「仿野生」助力赤峰市中草藥產業邁向更高層次
    特別是「仿野生」中草藥種植模式的不斷推開,極大提升了赤峰市中草藥產業的增收富民效益水平,助力該產業逐步向基地標準化、品種純正化、產品道地化、加工科學化的更高層次邁進。 目前,赤峰市中草藥產業已形成南部以喀喇沁旗牛家營子鎮為輻射帶動的水澆地中草藥種植區,擁有成熟、輻射全國的中蒙藥材交易市場,並發展起來具有一定規模的中蒙藥材深加工企業和中草藥生產機械研製生產企業;北部以林西縣、克什克騰旗、翁牛特旗為輻射帶動的「仿野生」中草藥種植區,同時培育出工藝先進的中蒙藥材深加工企業。全市中草藥產業的特色主導地位正逐步確立。
  • 農村經濟林木:農村適合種植這幾種樹木,有你想要種植的嗎?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我國雖然現在輕工業旅遊業之類的第二第三產業比較發達,但第一產業的比重還是沒有比之前降下去多少,而農業中很多人會選擇種植業,比如種一些觀賞植物或者是經濟林木,像小編的身邊就有好幾位親戚包括我的父親也是搞種植林木的。
  • 「脫貧攻堅奔小康」劉保童:務果園養羊養鴕鳥 「多條腿走路」摘窮帽
    10月13日,在慶陽市西峰區顯勝鄉嶽嶺村一片果園裡,碩大的果實掛滿枝頭。村民劉保童穿梭在果樹間,麻利地採摘熟果。「今年的果形、口感都很好,產量也不錯,今天電商上門按每斤2.5元的價格收購。」看著眼前的蘋果,劉保童的臉上滿是收穫的喜悅。多年以前,劉保童和村裡大多數村民一樣靠外出務工掙錢養家。考慮到要照顧年邁的父親,2012年他回到村裡,打算在家裡發展種養殖業。
  • 廣西三江:農村茶油林中,套種南瓜大獲豐收!
    近年來,三江侗族自治縣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發揮區位優勢大力推廣良種茶油種植,加大茶油低產林改造,並在新種植的茶油林中套種南瓜、西瓜、辣椒等瓜果,以「短平快」的「林間套種」模式,彌補茶油林生長周期長、見效慢等缺點,實現以短養長,讓茶油產業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長線產業。7月17日,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內,丹洲鎮江荷村古籃茶油基地南瓜大豐收,村民們忙著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