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個平面超廣角魚眼鏡

2020-09-22 我色我攝

麻省理工學院和麻薩諸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個平面超廣角魚眼鏡

麻薩諸塞州洛厄爾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魚眼鏡頭,該眼鏡是扁平的並且由一塊玻璃製成。據研究人員稱,該鏡頭是圓形的,並且能夠捕捉清晰的180度全景。這是第一款由單片玻璃製成的扁平魚眼鏡頭,厚度為1mm。

普通的球形魚眼鏡頭是由多塊玻璃製成的,這些玻璃經過設計可以使光線彎曲,從而產生圓形的廣角圖像。取而代之的是,新開發的平面透鏡通過利用「微小結構」來捕獲廣角全景照片,這些微小結構會在較昂貴的球形魚眼鏡頭中代替彎曲的玻璃元件來散射光。

研究人員介紹的這種鏡頭是為紅外照相而製作的,但研究小組表示,也可以對其進行修改以用作常規的可見光譜鏡頭。平面設計最終比球形多元件鏡片更緊湊且生產成本更低。

研究人員設想他們的鏡頭設計除了可互換鏡頭以外,還有多種用途。該設計的薄而扁平的性質將使得可以將魚眼安裝到智慧型手機中,例如,無需使用第三方鏡頭附件。類似的實現方式可用於筆記本電腦,VR頭戴式耳機甚至是醫學成像設備等設備。

麻省理工學院副教授胡覺軍(該項目的研究人員之一)解釋說:

這種設計有些令人驚訝,因為有些人認為不可能製造具有超廣角視野的金屬粉。實際上可以實現魚眼圖像的事實完全超出了預期。這不僅是彎彎曲曲,而且是彎彎曲曲。

Metalens是指具有微小結構的聚光平板透鏡。儘管廣角金屬傳感器並不是新事物,但研究人員指出,一塊沒有任何額外光學器件的玻璃被限制在60度以下。最新發布的研究詳細介紹了該團隊如何克服這些限制,從而開發出無需額外組件即可捕獲180度全景的超廣角鏡頭。

這種180度的魚眼鏡頭具有單片由氟化鈣製成的透明玻璃,並在一側上有碲化鉛薄膜。使用光刻技術在膠片上雕刻了一種稱為「亞原子」的「光學結構」圖案,其結果是許多「納米尺度的幾何形狀」用於以特定,精確的方式彎曲光。

雕刻的結構可以將相位延遲引入光的散射(取決於它們的形狀),以模仿球形魚眼鏡頭中的彎曲玻璃元件產生的自然相位延遲。光線從鏡片背面的雕刻結構穿過鏡片正面的光學孔。

研究合著者米哈伊爾·沙拉金諾夫(Mikhail Shalaginov)說:

當光通過該孔進入時,它將在玻璃的第一表面折射,然後成角度地分散。然後,光線將以不同但連續的角度撞擊背面的不同部分。只要適當地設計背面,就可以確保在整個全景圖中實現高質量的成像。

這項研究是由DARPA的EXTREME計劃部分資助的,該計劃要求專家開發光學工具,以「實現新的功能和/或極大地改善傳統光學系統的尺寸,重量和功率特性」。該機構繼續解釋說,EXTREME將「探索這一光學設計領域,並旨在理解折衷,並利用工程光學材料(EnMats)提供的可能性」。

相關焦點

  • 麻省理工研發出全新平面魚眼鏡頭 智慧型手機鏡頭或迎來重大突破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據報導,麻省理工學院(MIT)與麻薩諸塞大學洛厄爾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t Lowell)的研究人員合作設計出了一種完全平坦的廣角鏡頭,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全平面並且能夠產生清晰的180度全景圖像的魚眼鏡頭。
  • 世界之眼再登場 傳奇超廣角鏡頭尼克爾6mm F2.8現身英國
    尼克爾6mm F/2.8,傳說中的世界之眼,一款視角廣到能看到身後物體的鏡頭。它於1970年在德國科隆世界影像博覽會上首次推出,事到如今,它都是世界上最極端的廣角鏡頭之一,它擁有9組共12片鏡片,重5.2千克,最近對焦距離25釐米,其成像視角高達220º,是一枚標準的全畫幅相場超廣角鏡頭。
  • 如何讓平面照片更具立體感
    大家現在拍的照片都是2D平面,但也常常聽別人說要拍得具有立體感。到底有什麼方式可以讓照片產生立體效果呢,今天就要跟大家聊聊如何利用構圖與光影讓照片充滿立體感!一般來說,影響照片立體感的因素實在是太多太多,像照片的片幅與所用的鏡頭,這些都是影響照片立體感的原因。只是今天我們不談器材產生的立體感,而是要談談拍照時能創造的立體感。
  • 超廣角用戶必看 教你如何輕鬆修正透視畸變
    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攝影愛好者都喜歡使用超廣角鏡頭拍照片,原因是超廣角鏡頭不同於一般的標準鏡頭和遠射鏡頭,它有著較強的透視感,可以表現出人眼無法觀察到的空間效果。因此,對於風光攝影愛好者而言,超廣角鏡頭是不可缺少的一支鏡頭。
  • 超廣角變焦新品 適馬14-24mmF2.8極限評測
    之後,其大光圈和高畫質的超廣角鏡頭就如初夏雨後的大蘑菇一般不斷湧現出來。   客官,想要來支几几年的超廣角?適馬總有一款適合你,哈哈哈!   But!而且從光學設計的角度來講,超廣角做成燈泡結構能更好地控制畸變、暗角和色差,更容易做出好素質。所以很多人在吐槽燈泡結構的時候,我從攝影師的角度來考慮,這並不是什麼壞事。就算真有風光拍攝需要用到濾鏡,現在也有很多國內濾鏡廠商生產配套的濾鏡支架和方片濾鏡,所以說,解決方案還是有很多的。
  • 谷歌相機8.1版本在Pixel 5/4a上禁用超廣角天文攝影:老版本可以...
    但是最近發生了一件怪事,根據XDA論壇的消息,不少手持Pixel 5與Pixel 4a 5G版本的用戶突然發現他們無法使用超廣角鏡頭來進行天文拍攝模式了,這讓很多喜歡拿手機拍星星的用戶非常不爽。谷歌官方介紹說以後的天文拍攝模式只能在1倍或者多倍鏡頭下使用,超廣角0.6鏡頭則是不予開放。
  • Pixel 4a 5G和Pixel 5的天文攝影模式遭「閹割」:不再支持超廣角
    值得注意的是,谷歌在最新的介紹頁面中稱:「在 Pixel 4a 5G 和 Pixel 5 上,天體攝影只能在等於或大於 1 倍的變焦設置上使用。」  ,加入了一顆超廣角鏡頭。 Pixel 4a 5G和Pixel 5的天文攝影模式遭「閹割」:不再支持超廣角
  • 吳國平:世界上第一個提出「複數」概念的人是誰?
    在人類文明發展歷史上,「數的意識」出現具有裡程碑的意義。原始人類在與大自然進行鬥爭的過程中,漸漸明白「有」和「無」、「大」和「小」、多少等等最基本數的概念。一旦原始人類掌握這些「數」,學會運用這些基本「數」的概念來解決生活當中的問題,就宣告人類開始脫離愚昧。
  • 世界上第一個電晶體是如何工作的?
    就是世界上第一個電晶體設計模型,看起來它好像並不能夠改變世界,但它的確做到了。g1sednc這是一個放大了很多倍的複製品,它很大程度上完美代表原型原理。g1sednc在1947年,貝爾實驗的Walter H.
  • 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科學家
    又是誰第一個對風做了定級嗎? 由此李淳風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古代科學家,過了1140年後,英國人蒲福於1805年才把風力定為0-12級共13個等級。
  • 旅行中的靈光一現由Find X2 Pro記錄,網友:超廣角下成都太迷人
    正如 OPPO,近日就在官博宣布了#這個夏天看開一點#活動,發布相關的超廣角相片以及故事便可參與抽獎,關注轉發微博更有機會贏得一臺 OPPO Find X2 Pro 手機,這個活動也吸引了許多攝影愛好者關注。
  • 世界上第一個造酒的人究竟是誰?
    我們經常感嘆世界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多麼勇敢,魯迅先生也曾經稱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醜陋兇橫的螃蟹第一個去吃它的人肯定是勇敢的,但是第一個喝酒的人不應該是更勇敢的嗎?
  • 數說vivo X23:8GB內存&超廣角攝影魅力大
    作為一款時尚拍照旗艦,vivo X23可謂得到了全方位的迭代升級,其配備新一代19.5:9靈動水滴屏和基於「光感美學」理念打造的3D曲面玻璃機身,而在相機方面,vivo X23率先發力廣角拍攝,後置1200萬像素(2400萬感光單元)+1300萬像素(廣角鏡頭)組合,支持125°超廣角攝影。
  • 超廣角小鋼炮 索尼FE12-24mm F4 G評測
    這枚全畫幅的超廣角變焦鏡頭直徑87mm,僅565g,而同規格的適馬Art 12-24mm F4 DG HSM直徑102mm,重1150g。這樣的體積搭配索尼A7RII機身十分協調,接下來我們通過一組圖賞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支鏡頭。
  • 世界上第一個大豆雜交種在吉林誕生
    「我認為找到適用於雜交種生產的細胞質不育系是開展雜交優勢利用研究的關鍵,就把一切重點放在一年生野生大豆與栽培大豆遠緣雜交上。」孫寰說,為了充分利用我國的大豆種質資源,從北緯22°到北緯45°,橫跨23個緯度,分別在福建泉州、湖南長沙、浙江杭州、河南鄭州、江蘇徐州、吉林公主嶺等地搞試驗。
  • 石墨烯——世界上第一個二維材料
    石墨烯是世界上第一個二維材料,在石墨烯出現之前,人們一直以為二維材料是不存在的。因為人們認為單層原子的二維結構會因熱擾動使單層原子上下移動重新鍵結形成更穩定的三維結構。 石墨烯一種顛覆性的材料,具有大量卓越品質的材料; 強度,柔韌性,透光性,輕巧性和導電性,使其成為無數應用的理想選擇。
  • 「零畸變」超廣角 老蛙MFT 9mm F2.8鏡頭售價2980元
    在去年的2月份老蛙發布了一支9mm的超短法蘭距超廣角鏡頭,這支鏡頭當時覆蓋的畫幅為APS-C,並且擁有富士X、佳能EF-M和索尼E卡口,而最近老蛙又推出了M4/3卡口,該卡口鏡頭計劃於2019年3月15日發售,售價為2980元。
  • 索尼全新12-24GM鏡頭將發布,超廣角是你的菜嗎
    而且超廣角鏡頭通常來說身材比較短小,重量比較輕,十分便於攜帶。因此部分職業攝影師會選擇在外出工作時多攜帶一支超廣角鏡頭,以備不時之需。
  • 他們相信地球是個平面!「上」古老的信念
    事實上,即使當人們站在山上時,世界看起來也的確夠平的了。對於那些不懂天文學和物理學的人來說,坐在旋轉的地球儀上飛馳而過的想法是違反直覺的。因此,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人們都認為地球是平的,這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