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壹
「以後每座城市,都該有一個萬科的『超級社區』啊。」
看完心海城未來社區的規劃方案,這是腦海中跳出的第一個念頭。
過去幾年,杭州一直是省內的「產品和理念策源地」,這幾年爆紅的「小鎮」、「TOD」,杭州都是輸出者。萬科在杭州的天空之城,也做成了「地鐵車輛段上蓋」的全國標杆。
不過這一次,萬科新一輪創新浪潮的原點,卻是台州。主角呢,就是萬科·心海上城。這個距台州市政府不到3公裡的大盤,宣告了萬科首個「超級社區」的風暴降臨。
如果說天空之城的誕生,是基於「打造軌道上的城市」這一時代背景。那麼催生「超級社區」的,便是當下在全省如火如荼的「未來社區」。
是的,「超級社區」是萬科對未來社區的一個答案。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複雜的答案。如果只用一句話概括,我想它是「舊時鄰裡生活的尺度模數,和21世紀居住文明的結合體」。
是不是有點抽象?再翻譯得直白一點,就是:「目前你能想到,最理想的居住形態之一。」
NO. 2|貳
理解這點,首先要從「舊時鄰裡生活的尺度」說起。
還記得第一次去城東著名的80萬㎡TOD作客,滴滴司機臨時有事,便約好將我在樓盤圍牆邊放下。雖然近在眼前,但最後我還是繞著圍牆走了近800米,才找到小區入口。
其實,杭州大部分樓盤都是這樣的「城市孤島」。它們往往在街邊佔據200米×300米的「大格子」,內部完全封閉,所有人只能繞道而行。舊時穿街走巷的便捷與溫情,就這樣失落了。
心海上城的革新在於,創造性地引入了「80米×80米」的「小網格」開發理念。
心海上城效果圖
它的總體量約57萬㎡,被春潮路和學院路交叉分隔成4塊地。按傳統開發邏輯,4塊地分別用圍牆一圍即可。但心海上城不同,它的每塊地,還要繼續細分為2-4個「網格小單元」。
每個小單元由2-4幢樓組成,以圍欄封閉(外來者仍無法入內)。但外部開放,由公園式的公共綠道串聯。
也就是說,無論步行歸家的業主,還是趕路的市民,都能從社區內挑一條最短路徑穿行。發現沒有?「打開」後的社區,終於不再是密不透風的「城市孤島」,而和城市融為一體的「超級公園」。
其實,小網格不僅是我們記憶中的「阡陌交通」,也是國外城市規劃的慣例。比如曼哈頓的街區,標準尺寸是80米×274米。巴黎主流街區的短邊,一般也不超過80米。
巴塞隆納經典的「小網格」街區
從格局上看,它更像日本的「超級街區」—— 高樓大廈沿著街區邊緣的大馬路排列,看起來像一道屏障。但其實,你可以隨時走進它的內部,裡面是一個個尺度宜人的小街區,剛好也是約80米×100米。
這被形象地稱為「銅鑼燒(manju)」結構,因為每個人都能「吃到它的豆沙餡」。
那為什麼是「80米」呢?原因在於,普通人的步行速度,剛好是80-100米/分鐘。這意味著行走在小網格街區,每分鐘都能經過一個街角,可以停下來欣賞街巷裡的風景。
就像打開一個盲盒,那裡可能有一個樂隊露天演奏的廣場、爬滿薔薇的花園,也可能是一家24小時便利店。沒錯,在人山人海的城市,街角總是最有故事感和商業活力的地方。
「小網格」的尺度,更易孕育迷人的煙火氣
電影《志明與春嬌》裡,餘文樂和楊千嬅第一次相遇,就是在街角的7-11。心海上城一個個交叉的網格裡,就蘊藏著無窮的煙火氣。
它的沿街部分,有內退的廣場和商業街。在內部交錯縱橫的公園綠道,則設置了露天舞臺、便民商業外擺、書吧、童趣蔬果園、慢跑道、網球場等活力空間。
如果說,「地鐵車輛段上蓋」是天空之城的底盤,那麼這些溫暖的小網格,就是「超級社區」的底盤。
NO. 3|叄
那麼在這個超級底盤上,萬科又融入了怎樣的「21世紀居住文明」?
按照規劃,心海城未來社區將容納約2.6萬人。你或許已猜到,如此大體量的社區,一定是個無所不包的「超級綜合體」,或更時髦點,可稱之為「微縮城市」。
沒錯,它集商業、休閒、辦公、教育、醫療、養老等於一體,現代文明的成果,可以盡情地享用。
但和傳統的綜合體相比,它的構建邏輯完全不同,因為底盤本來就不一樣啊。
傳統綜合體基於「大網格」,規劃時住宅、商業、服務都是「塊狀分布」的。想要購物,你就得從住宅區穿行至商業區。
未來社區將所有活力融入整個街區
這很像早年我們的城市規劃策略,總會強調功能分區,涇渭分明地劃好CBD、臥城,最終導致通勤的極端低效。這座「超級社區」呢,則將配套「溶解」在「網格小單元」內。
比如它有多個共享中心、社區健康點、書吧、共享單車租賃點等,它們均勻分布在整個社區,保證每個組團的業主下樓就能享受服務。
這還只是開始。更酷的是,它們還由一條條連廊(規劃),綰結為一個整體。
源自香港中環的連廊系統,一直是國際級城市規劃icon。當年杭州開發商錢江新城時,最大的遺憾就是沒做空中的「舒適步行體系」。
到了奧體,杭州之門、國博、大小蓮花碗等地標之間,終於通過各種連廊、天橋,連成了「空中街區」。目前,台州最新的城市地標,要屬心海上城南側的「心海綠廊」。
心海綠廊效果圖
它東西橫跨約18.5公裡,長度相當於從西湖連到金沙湖。
心海城未來社區的連廊系統,便以心海綠廊為起點,一路連綴起心海公園(在建)、雙創服務中心(規劃)、心海上城住宅區和商業街(在建)、學校(規劃)、鄰裡中心,最終抵達心海上城北側的S1輕軌開發大道站(在建)。
杭州奧體的連廊,連結的全是公建,因為成本高啊。這麼一比,就能看出心海城未來社區的「奢侈」了。它不僅將住宅連入,而且串起了每個「網格小單元」!
也就是說,每個業主走出家門,就能通過這個精密的「空地漫遊系統」,在公園、商業街、學校等各個節點之間洄遊。
一座超級社區,不僅有「超級底盤」,還有「超級吸盤」,將所有配套設施牢牢「吸」在業主的步行範圍之內。
NO. 4|肆
你會發現,萬科「超級社區」的所有設計,其實都在解決一個問題:如何提升人的體驗。
這正成為全球性的趨勢。在西方,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崇尚新的消費觀念:Buy experience, not things(買體驗,而非實物)。
相比奢侈品,人們現在更熱衷於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欣賞一次頂級歌劇表演,或吃一頓米其林大餐。
在國內,人們也逐漸不滿足於僅擁有一套「自己的住宅」,而是尋求一個有特色的「自己的社區」。但多數開發商,仍只著眼於房子本身。
一個樓盤的規劃,總是先從住宅「強排」開始,再見縫插針地排布花園、商鋪。「超級社區」則相反,它的視角是更高維度的「社區」,甚至還承擔「城市單元規劃」的功能。
「超級社區」其實也是一次城市單元規劃
所以它的規劃邏輯,也是先設計廣場、街道、商業、公園,最後才是住宅。
因為系統複雜,普通住宅的建築設計方案一般僅兩三百頁,但心海上城卻超過1000頁,厚得像一本百科全書。
市場也驗證了「超級社區」的成功。心海上城首開時,創造了台州椒江區域單價、銷售套數、銷售金額、開盤到場人數四大紀錄。
儘管大家都在說「走向虛擬」,但人們始終需要一種真實社區的歸屬感。但如今,想要在城市找回傳統街區的鄰裡氛圍,只能選擇落後的「老破小」。
「超級社區」的先進之處在於,它不止響應人們對「衣食住行」的需求。
「超級社區」能緩解大都會的緊張感
它關注社群關係的營建,所以社區將來會引入「鄰裡積分制」,預留心海社區積分體系接口。
它關注每個人的健康,所以心海城未來社區會有漫行系統、公園、健康服務點。它關注當代人對職住平衡的新需要,所以社區會內嵌小型共享辦公空間。它關注人的成長,所以社區內有幼兒園(規劃中)、小學(規劃中)、中學(規劃中)。
住在這裡,孩子們有家門口的學校、可以放心奔跑的公園;年輕人有效率高到飛起的通勤,出門就是活色生香的逛吃天堂。長輩們也能受到細緻妥帖的照料,享受記憶中那充滿溫度的鄰裡之情。
這就是「超級社區」,它供應的不止是一套住宅,更是一整套先進的生活方式。
NO. 5|伍
在萬科內部,「超級社區」被視為對「未來社區」的一個答案。
但在我眼裡,這更是一次現象級的產品創新。你會發現,它身上有諸多熟悉的爆款因素,但又有更開放的底層邏輯。
比如它有「小鎮」的自成一體,但和城市文明的咬合更加緊密。它有「TOD」的便利富足,但卻更普適——只要有合宜的「網格底盤」,即使沒有地鐵,你仍可構建一個「超級社區」。
所以理論上看,每個城市擁有一座「超級社區」,是不是比落地一座「小鎮」或「TOD」,概率要更高一些?
其實,萬科的第二座「超級社區」已經落地,它就是寧波的萬科·海上都會。同樣的「小網格底盤」,同樣繁複的連廊系統。不過最大的不同是,海上都會擁有自持的約4萬㎡購物中心。
寧波海上都會示範區實景圖
它被設計為梯田狀,這使得Mall內的商場打烊後,沿梯田外側的商鋪能繼續營業,甚至可以「24小時在線」,服務整個社區。
它不再只是一個購物中心(Shopping Mall),而是一個生活方式中心(Lifestyle Center)。
沒錯,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街區,「超級社區」也會生長出不同的形態。這有賴於萬科在住宅、產辦、租賃住房、TOD開發、養老、商業、文化等諸多領域的長期經營。
憑藉超強的複合開發能力,萬科可以在「網格底盤」之上,置入公園、購物中心、辦公樓、博物館等各種城市核(Urban hub),以物理和科技方式多維連接,並用服務運營使之活力奔湧。
心海上城區位圖,它已成為重要的「城市單元」
儘管千姿百態,每個「超級社區」都能提煉出四個相同的關鍵詞:
「超級街區(小網格單元,與城市共融),超級公園(生態和諧,公園式住區),超級活力(體驗至上,高幸福感),超級綜合(複合業態)。」
這四個關鍵詞,交織出了目前最理想的居住形態之一。
就像19世紀,歷經17年的巴黎大改造不僅重組了巴黎的城市空間,也將它帶向了國際浪漫之都。每座「超級社區」裡,或許也藏著一座城市的未來。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從台州扇起的這場「超級社區」風暴,什麼時候可以刮到「東方巴黎」杭州?
總建築面積約57萬㎡,容積率2.5,台州首批未來社區試點項目,建築面積約 115-178㎡,是萬科「超級社區」的樣板。
萬科·心海上城位於台州新都心台州商貿核心區心海城板塊,項目為浙江省首批「未來社區」試點區域。緊鄰心海城約20000㎡鄰裡中心(規劃),規劃約57萬方複合型城市功能區,提供住宅、商業、配套等社區全生活鏈服務內容,高度融入「未來社區」的實踐。
項目北接台州中央CBD,西面高鐵新城,東向中央創新區。鄰近萬達廣場、銀泰城、雙創中心等城市配套,北側由空中廊道可對接輕軌S1開發大道站,建成後,可實現高效直達杭紹臺高鐵台州中心站等城市門戶。
南北軸分布台州大道、中心大道、輕軌S1(在建),貫穿椒江區-路橋區,交通便利。
- End -
▼
文∣樓先生
編輯∣鹽
©本文版權歸「層樓」所有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這裡有杭州樓市最新鮮的八卦和新聞
微信ID:ultraplus_cross
長按二維碼關注層樓
溫馨提示
心海城未來社區為浙江省首批未來社區試點區域,文章內涉及到的配套為心海城未來社區試點區域規劃配套。
本文對項目特點所做的介紹,僅供參考。我們務求客觀真實,但無法涵蓋項目所有信息,也無法預測相關價格變化。
讀者若產生購買行為,請務必看清售樓處的周邊不利因素公示,樣板房的非交付標準明示,對項目周邊現狀進行實測。並在籤署各類法律文件時,仔細閱讀相關條款。
如仍有疑問,歡迎後臺留言單獨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