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神星」撞地球的機率多大?48年後,地球上會發生什麼呢?
科學家利用光度曲線數據生成了阿波菲斯的3D模型,這個在48年後有可能和地球相撞的小行星,徹底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阿波菲斯的直徑大約在340米左右,首次發現於2004年,根據目前的軌道參數來看,它將會在2029年2036年2068年三次從靠近地球的地方飛過,根據計算結果來看,2068年與地球之間的距離最近,和地球相撞的機率也最大。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它受到了亞爾科夫斯基效應的影響,導致小行星越來越偏離原有的軌道,每年大約是170米的距離。那麼什麼是亞爾科夫斯基效應呢?為何會對小行星產生影響呢?亞爾科夫斯基效應是指小行星在運行的過程當中,朝向太陽的一面所吸收和釋放的太陽熱量之後,所產生的推力。
在推力的影響下,導致阿波菲斯的飛行速度越來越快,距離原有軌道越來越遠。其實在很早之前就已經發現了阿波菲斯偏離軌道的情況,當時的研究人員稱無法確定這種渺小的推力,會對阿波菲斯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根據近兩年來對這顆行星運行軌道的初步計算來看,它確實正在朝著距離地球更近的軌道和方向移動。2029年和2036年兩次接近過地球的過程當中,由於偏離的軌道過小和地球產生碰撞的可能性並不大,但是在48年之後,情況不容樂觀。
後續科學家也展開對這顆小行星的持續跟蹤,尤其是在2029年之後,它從地球的近地軌道上掠過後,對其進行觀察獲得關於阿波菲斯更為詳細的數據,計算在2068年它和地球相撞的確切概率,以及和地球之間最近的距離。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們並沒有能力對來自於地球之外的天體有明顯的防禦作用,所以各國科學家也在呼籲要做好充足的準備,為防範抵擋小行星做好充足的準備。
預測數據得出,如果它有和地球相撞的可能,那麼最終降落的地點是在歐洲地區。直徑超過400米的小行星,在降落之後所造成的衝擊力還是非常大的,如果降落在人員密集的地區,後果不堪設想,希望在2068年之前我們可以找到抵禦小行星的方式,同時也希望阿波菲斯會繼續受到亞爾科夫斯基效應持續的改變軌道,讓其慢慢的偏離地球。對於在48年之後,這顆有可能會撞擊地球的小行星,有怎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