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d. Mater. Zn納米粒子蒸發冷凝介導雷射列印誕生,解決廢舊電子產品不再是問題

2021-01-20 材料人

【引言】


近年來,人們對於最新電子設備需求的增長極大加快了大量電子產品的淘汰速度,產生大量的電子垃圾(每年25106噸),這對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因此,對可生物降解的電子設備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目前,生物可降解電子設備主要是通過對集成電路無水表面進行微加工處理,然後轉移到生物可降解的基質上,但是該過程複雜、耗時且需要真空環境。此外,由於生物可降解金屬材料的熱力學不穩定性,在大氣中容易氧化,使得基於此得到的電子設備難以低成本和大規模生產。


隨著列印產業的興起,基於絲網印刷,通過使用包含一系列生物可降解金屬粉末(譬如鎂、鋅、鎢)的粘合劑,得到了列印電路板線路,但是由於聚合物粘合劑和表面氧化的存在,使其導電率不高且印刷圖案的解析度受到絲網印刷的限制。


最近,可印刷納米粒子溶液雷射燒結的出現,對於微米或納米級柔性電子產品的製備提供了一種經濟環保的解決方法。該方法不需要真空環境且所需模板少,可進行大規模生產。對於貴金屬,譬如金,銀,其納米粒子溶液燒結過程中具有良好的抗氧性,得到的產品導電性較好,但是對於生物可降解的金屬納米粒子的燒結,表面氧化層的形成阻礙了導電性進一步提高。所以,目前來說,低成本、大規模製備環境友好、導電性優異的電子產品是一項十分具有挑戰性的項目。


【成果簡介】


近日,密蘇裡科技大學的Heng Pan以及天津大學的黃顯(共同通訊作者)等人成功地解決了目前生物可降解電子產品製備所存在的問題。他們提出了一種可低成本製備的方案,即通過限定溶液蒸發濃縮區域,對Zn納米粒子進行雷射列印和燒結。該過程避免了材料的表面氧化,可實現納米級的燒結,製備方法簡便、耗時短、無需真空氛圍,所得電子設備導電性優異、機械性能穩定且水溶。這些優點使得其在各種環境友好、可降解的傳感器或電路中的應用具有巨大的潛能。相關研究成果以「Low-Cost Manufacturing of Bioresorbable Conductors by Evaporation–Condensation-Mediated Laser Printing and Sintering of Zn Nanoparticles」為題於2017年4月24日發表在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上。


[致歉:很抱歉,未能找到通訊作者Heng Pan的確切中文名字,小編表示誠摯的歉意!]


【圖文導讀】


圖一、雷射列印和燒結過程示意圖




(a)雷射列印過程技術圖示;
(b)雷射列印的Zn六邊形晶體的典型微結構圖;
(c)雷射列印線路的掃描電鏡圖:Na-CMC的俯視圖和截面圖(雷射參數:400mW,200mms-1);
(d)在大氣環境下通過雷射數碼列印得到的各種Zn納米粒子的二維圖像,包括條形碼、密蘇裡科技大學的標誌、Na-CMC上的網格圖(插圖表明具有反射性的Zn金屬線的光學圖),以及在Na-CMC基質上構造的手掌大小的電子設備;
(e)在Na-CMC基質上Zn納米粒子所形成的圖形在蒸餾水中的溶解過程。


圖二、 雷射列印處理前後Zn納米粒子的表徵



(a)氬氣保護下,在Zn納米粒子薄膜上未經雷射處理和雷射處理區域的對比;
(b)未經處理的Zn納米粒子的放大EDX圖;
(c)處理後的Zn納米粒子的放大EDX圖;
(d)中空殼結構的高解析度圖;
(e)核殼結構的掃描STEM圖以及相應EDX譜線圖;
(f)雷射列印Zn的放大圖(雷射參數:在空氣中,1mW,30mms-1);
(g)DSMC模擬以及在空隙中Zn蒸氣壓分布圖;
(h)預測的沉積速率。


圖三、不同處理過程對樣品的影響



(a)氬氣保護下,在Na-CMC上四種不同的列印、燒結方式的掃描電鏡圖:i 沉積、ii 晶體生長、iii 顆粒生長、iv 緻密化;
(b)掃描速率對於在Na-CMC基質上Zn導電率的影響;
(c)掃描速率對於在玻璃基質上Zn導電率的影響。


圖四、印刷電子設備的性能測試



(a)在Na-CMC基質上雷射列印的具有電阻的Zn應變儀,在遭受拉伸或摺疊時測量其應力變化;
(b)在拉伸時應變儀的響應;
(c)在摺疊時應變儀的響應;
(d)在Na-CMC基質上Zn的網格導體並整合形成電路;
(e)Zn網格電子設備不論經歷怎樣的彎曲、摺疊,其上的LED燈始終照明。


【小結】


本文報導了一種低成本、快速製備生物可降解的電子設備的方法。這種方法得到的產品導電性好、性能穩定並且可將金屬納米粒子直接列印在可降解基質上,製備方法簡單。在未來對於環境友好型電子設備的連續生產具有很大的前景。


文獻連結:Low-Cost Manufacturing of Bioresorbable Conductors by Evaporation- Condensation-Mediated Laser Printing and Sintering of Zn Nanoparticles(Avd. Mater.,2017,DOI:10.1002/adma.201700172 )(見下方「閱讀原文」)


本文由材料人編輯部張虞編譯,丁菲菲審核,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材料牛報名加入編輯部。


投稿以及內容合作可加編輯微信:xiaofire-18,吳玫,我們會邀請各位老師加入專家群。


儀器設備、試劑耗材、材料測試、數據分析,找材料人、上測試谷!



長按二維碼訂閱材料人了解更多科技服務

商務合作:15120014412  

材料測試:kefu@ceshigu.com 

投稿郵箱:tougao@cailiaoren.com

相關焦點

  • 咖啡環效應激發了電子產品的最佳噴墨列印技術
    咖啡環效應激發了電子產品的最佳2D材料與晶圓級噴墨印刷技術你有沒有把咖啡灑在桌子上?然後,您可能已經觀察到流體力學中最令人困惑的現象之一-咖啡環效應。這種影響阻礙了功能性墨水與石墨烯,2-D材料和納米顆粒的工業應用,因為它使印刷電子設備的行為不規則。
  • 俄首次利用雷射合成氧化鐵磁性納米粒子
    俄羅斯科學家首次利用雷射合成氧化鐵磁性納米粒子。傳統的氧化鐵磁性納米粒子製備方法有幹法和溼法兩種。俄羅斯科學院烏拉爾分院電子物理研究所科學家使用的雷射合成法是目前最先進的氧化鐵磁性納米粒子製備方法。
  • 3D列印「納米級」醫療裝置,小到可注射進人體
    也許你覺得列印小的不是更容易嗎?可是,列印小到納米級的裝置就太不容易了!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3D凝膠列印技術,可以列印凝膠結構和其它柔軟材料。這種技術有望製造納米級的醫療裝置,這類裝置可以放進人體,比如藥物釋放系統,彈性薄電極等。
  • 導電油墨3D列印PCB的優勢與不足
    用於電子和機械產品3D列印的工藝和材料已經非常廣泛了,而對於產品設計師的創新想法仍在持續擴展。當這些想法遇到新的電子產品時,尤其是對PCBs,這些材料的應用依賴於生產流程中獨特的增材製造工藝。這意味著設計師需要在設計環節考慮他們所用生產方式的工藝流程,因為這些工藝流程由於設備自身架構的問題會帶來一些加工製造的局限性。
  • Al6061 鋁合金雷射熔化3D列印熱裂紋問題的解決方法
    本期,3D科學谷將分享法國學者Mathieu Opprecht等人在3D列印AI6061鋁合金消除熱裂紋方面所開展的最新研究成果。邁向完全等軸晶結構的第一步當使用選區雷射熔化3D列印技術進行鍛造鋁合金成形時,易於發生嚴重的開裂。
  • Al6061 鋁合金雷射熔化3D列印熱裂紋問題的解決方法
    本期,3D科學谷將分享法國學者Mathieu Opprecht等人在3D列印AI6061鋁合金消除熱裂紋方面所開展的最新研究成果。邁向完全等軸晶結構的第一步當使用選區雷射熔化3D列印技術進行鍛造鋁合金成形時,易於發生嚴重的開裂。近年來,為了獲得具有高機械性能的緻密零件,許多研究都集中在工藝參數的優化上,然而通過這種方式處理的材料範圍仍然相當有限。
  • 咖啡漬激發了電子產品的最佳印刷技術
    這種影響阻礙了功能性油墨與石墨烯、2-D材料和納米顆粒的工業應用,因為它使印刷電子設備的行為不規則。現在,經過多年的研究,該小組的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克服這一問題的新油墨系列,從而能夠製造新的電子設備,例如傳感器、光探測器、電池和太陽能電池。之所以形成咖啡環,是因為液體在邊緣處蒸發得更快,導致固體顆粒的堆積,從而形成典型的深色環。油墨的行為就像咖啡一樣——油墨中的顆粒會在邊緣周圍積聚,形成不規則的形狀和不平坦的表面,尤其是在諸如矽片或塑料的堅硬表面上列印時。
  • Adv.Mater.綜述:雷射輻照金屬氧化物薄膜和納米結構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最近開發的各種雷射器方面的技術進步為材料加工開闢了新的途徑。材料的雷射加工能快速和局部集中能量,同時產生電子和熱力學非平衡的條件。雷射誘導的熱量可以局限在空間和時間上,從而可以很好地控制材料的操作。金屬氧化物對於從微電子到醫藥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 變不可能為可能的金屬3D列印技術
    如今,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具有短期製造、按需製造、快速原型優勢的金屬3D列印技術,正在使很多不可能成為可能。目前市場上主流的金屬3D列印技術主要有以下五種:雷射選區燒結(SLS)、納米顆粒噴射金屬成型(NPJ)、雷射選區熔化(SLM)、雷射近淨成型(LENS)和電子束選區熔化(EBSM)技術。
  • 列印行業冷知識:第一臺桌面雷射印表機是誰發明的?
    面對新的模式,家長既需要給孩子列印作業、學習資料,又要列印工作中用到的文件,這就促使印表機需求激增,許多用戶在使用印表機的時候不禁好奇,世界上第一臺印表機究竟是在何時何地由誰發明?讓生活變得如此便利, 列印行業冷知識第一講,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印表機。
  • 雷射誕生60周年,你對雷射了解多少?
    2010年雷射誕生50周年時,國際光學工程學會、美國光學學會和美國雷射學會等機構,組織世界各地的雷射領域科學家,從成千上萬的雷射應用中總結歸納了26項亮點應用,包括光學相干層析成像、光纖光通信、光腔環形衰蕩光譜、雷射切割、雷射標記、飛秒頻閃譜、條形碼掃描器、雷射筆、雷射光刻、DVD和CD播放機、雷射演示與全息術、雷射眼科醫療、微波激射器與宇宙背景微波輻射、雷射幹涉儀
  • Fraunhofer IWS通過綠色雷射熔化純銅實現複雜產品的3D列印
    關於銅的3D列印技術呈現出越來越經濟多樣的發展態勢,本期3D科學谷與谷友進一步來了解Fraunhofer ILT雷射研究所推出通過綠色雷射熔化純銅的解決方案後,其兄弟研究所Fraunhofer IWS材料與束技術研究所在實現複雜銅產品的3D列印方面的收穫。
  • 物理學家使電子納米雷射變得更小
    挑戰是在納米級連接光學和電子設備。為了實現這一點,光學組件不能大於數百納米,這比人的頭髮寬度小約100倍。此大小限制也適用於片上雷射器,這對於將信息從電信號轉換為承載數據位的光脈衝是必需的。然而,光是一種具有數百納米波長的電磁輻射。量子不確定性原理說,光粒子或光子可以在其中存在一定的最小體積。它不能小于波長的立方。簡而言之,如果使雷射太小,光子將無法容納其中。
  • 夏幼南團隊Mater. Today Energy:一種高效太陽能表面水蒸發器件
    AuNC/PVDF水蒸發膜漂浮於水面時經近紅外雷射輻射後的照片、輻射2小時內水的質量損失以及蒸發速率要點:由於PVDF的疏水性,AuNC/PVDF納米纖維膜可以自由地漂浮在水面上,並且可以自動隨著水面的下降而下降。
  • 雷射列印技術可以在幾分鐘內生產防水可拉伸電子紡織品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經濟高效、可擴展的方法,用於快速製造嵌入 紡織品的 儲能裝置。下一代防水智能織物將在幾分鐘內進行雷射印刷和製作。這是研究人員在新型電子紡織技術背後所想像的未來。
  • 雷射清洗設備有效解決除鏽難的問題
    現在的工業科技越來越發達,鋼鐵的使用,在中國的漢代就進入了鐵器時代,鐵的使用歷史悠久,而且在近現代鐵也投入到大規模的使用當中,比如在修建巨大建築時就會大量使用鋼鐵,但是鋼材很容易生鏽,這就對了建造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因為生鏽了的鋼鐵使用價值會大打折扣,不僅會侵蝕鋼鐵本身,而且對修建的工程也存在安全隱患,這一直是人們想要解決的問題
  • 中科院發現取向生長金屬納米粒子新方法
    編者按:傳統製備金屬離子的方法包括等離子體法、雷射加熱蒸發法、惰性氣體蒸發冷凝法、液相法製備納米金屬粒子等等。日前,中科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在氧化物基底上原位、取向生長金屬納米粒子的新方法。相關成果發表於美國《材料化學》雜誌。
  • NIST科學家在納米尺度上開發3D列印凝膠和軟材料的新方法
    近日,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NIST)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3D列印凝膠和軟材料的新方法。該研究團隊沒有像大多數現代軟材料3D印表機那樣使用紫外雷射(UV)或可見光來引發其凝膠,而是利用電子和X射線束來固化一系列光敏樹脂。
  • 研究人員發現可以糾正錯誤的納米級3D列印技術
    ,該方法可以製造納米結構並消除錯誤,該方法可以在納米級(比人的頭髮小一千倍)上進行。納米技術頂級期刊《Nano Letters》發表了他們的發現。多年來,工程師和設計師已廣泛使用3-D列印來定製項目的快速原型製作,但是直到現在,在納米級進行3-D列印仍然昂貴,富有挑戰性且難以糾正製造錯誤。
  • 納米尺度下:LED、雷射LD與量子點應用
    ):是指「最終成品」,意思是利用納米加工技術,將材料加工成尺寸在100nm以下的產品,這個產品即可稱為「納米材料」。,因為物理尺寸的不同,材料中電子的能級也會相應的變化,所呈現的材料特性就會與原本的材料本性差異極大,如圖二(b)所示,此時發光的能量或頻率就不再是材料本身的能帶隙性質Eg,而是帶隙較寬的(Eg+△Ec+△Ev),能量變強發光波長因此會變短,這樣因為電子與空穴被局限在納米材料內形成自組的穩定態,造成光電性質的改變,這樣的效應我們稱為量子局限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