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環所發現微生物製造的金屬納米粒子在電子傳遞中的作用
微生物製造的金屬納米粒子在電子傳遞中的作用機制近期,國際權威化學期刊德國《應用化學》報導了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趙峰研究員與英國薩裡大學科研人員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微生物製造的鈀納米粒子在生物電子傳遞中的作用(A role for microbial-palladium nanoparticles in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Angew.
-
中科院瀋陽金屬所發現 納米孿晶金屬不怕疲勞
人民網瀋陽11月3日電(蔣山)當地時間10月30日,國際著名的科技期刊《自然》在線刊登了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盧磊研究員與美國布朗大學高華健教授合作發表的論文「不受歷史循環變形影響的納米孿晶金屬」。他們發現具有晶體學對稱結構的納米孿晶金屬與傳統金屬材料不同,不但具有循環穩定響應而且疲勞累計損傷非常有限。
-
中科院金屬所發現納米孿晶金屬不怕疲勞—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英國當地時間10月30日,國際科技期刊《自然》在線刊登了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盧磊與美國布朗大學教授高華健合作發表的論文
-
青島能源所開發出納米反應器策略合成負載型雙金屬催化劑
負載型雙金屬納米催化劑是多相催化領域中一類重要的催化劑,被廣泛應用於電化學、生物質轉化、精細化工等各種催化過程。浸漬法是製備負載型金屬催化劑最常用的方法,該方法操作簡單,但可控性差,得到的雙金屬納米粒子尺寸較大、粒徑分布廣、合金程度低,從而導致催化性能差,金屬利用率低。
-
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等:製備出手性可控的石墨烯納米帶
石墨烯納米帶(GNR)是一種準一維的石墨烯納米結構,根據結構不同可表現出準金屬或半導體特性。該特性取決於GNR的手性,包括寬度、晶格取向和邊緣結構。根據不同的邊緣結構,GNR可分為「鋸齒型」(ZZ)和「扶手椅型」(AC)。
-
...單原子催化劑、植物、兒童新冠肺炎診治、納米黃金粒子、塑料
,利用該方法研究人員成功製備出了34種單原子催化劑,覆蓋了多種過渡金屬和多種襯底。但目前合成單原子催化劑的方法對單原子和襯底都有比較高的要求,還不能實現在任何襯底上製備任何的金屬單原子催化劑,因此,發展對襯底和金屬無選擇性的普適性單原子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
俄發現有助診治癌症的納米粒子
原標題:俄發現有助診治癌症的納米粒子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工藝技術大學莫斯科鋼鐵合金學院與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合作,揭示了「磁鐵礦-金納米」混合粒子的一種新特性。這種特性有助於今後在醫學上診斷和治療癌症。莫斯科鋼鐵合金學院生物醫學納米材料實驗室主任馬克西姆·阿巴庫莫夫介紹說,「磁鐵礦-金納米」混合粒子是一種由金納米粒子和磁鐵礦納米粒子組成的特殊結構。磁鐵礦納米粒子確保了混合粒子必要的磁性,而金元素則為所有複雜的結構賦予化學改型的可能性和獨特的光學性質。
-
原位生長+氫刻蝕:石墨烯納米帶陣列的快速、高質量製備方法|NSR
最近,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於貴課題組和清華大學徐志平課題組合作,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發表研究論文,報導了一種快速、高質量製備石墨烯納米帶陣列的方法:以液態金屬為催化基底,通過化學氣相沉積方法原位生長石墨烯薄膜
-
中科院發現新一類三重簡併拓撲半金屬—新聞—科學網
-
我國學者發現金屬材料納米結構新特質-金屬材料,納米結構-表面處理...
我國學者發現金屬材料納米結構新特質2009/3/16/08:41來源:科技日報作者:劉言 畢偉 羅冰 【慧聰表面處理網】近日,美國《科學》雜誌報導了我國學者在金屬材料研究領域獲得的新發現。
-
科學家開發出負載型雙金屬納米催化劑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健團隊與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研究員王光輝、江河清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種通用型的納米反應器新技術合成Pd基雙金屬催化劑。該技術將液相中的種晶生長法成功運用到固相中——通過化學配位作用將Pd納米簇種晶和第二元金屬前驅體均勻地引入到固相載體中,在還原過程中實現雙金屬的固相種晶生長,最終獲得雙金屬納米粒子尺寸及組成可控、負載均勻的雙金屬催化劑。研究成果發表於《今日材料》。
-
大統一模型揭示配體金納米糰簇生長機制
隨後發展的「十八電子規則」和「Wade規則」在20世紀也取得巨大成功,成為理解過渡金屬分子和小尺寸團簇的基本化學理論。但隨著近20年來納米技術的巨大進展,傳統化學理論是否在納米尺度仍然適用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特別對於金屬納米糰簇,迄今人們普遍認為其是由一個一個金屬原子隨機生長而來,並不存在一個普適的化學規則。
-
揭示孿晶輔助納米晶粒生長機制
近日,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研究員張廣平帶領團隊,通過對納米尺度金屬薄膜疲勞加載下晶粒長大行為的原子尺度研究,揭示了「孿生輔助納米晶粒長大
-
【光明日報】中科院金屬所:納米金屬強度或可大幅度調控
晶粒尺寸相同的納米材料,其硬度可以通過調控晶界穩定性而大幅度變化,既可硬化也可軟化。3月26日,中科院瀋陽金屬所稱,由該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盧柯研究組研究出的這一成果,發表於3月24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科學》上,為科學家大幅度調控納米金屬的強度提供了可能。
-
半個月,中科院金屬所兩篇Science
金屬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任文才、成會明團隊製備出一類由二維過渡金屬磷硫化物(MPX3,其中M = Cd、Mn、Fe、Co、Ni、Zn、Cr等,X = S 或 Se)納米片組裝而成的膜,發現過渡金屬空位使該類薄膜具有超快的離子傳輸性能。
-
中科院:開發出等離子體結構色生成的新方法,應用範圍非常廣!
來自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NIMTE)曹洪濤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新的垂直取向納米腔陣列直接生長方法來產生等離子體結構色,該方法具有色域寬、色飽和度提高、在環境條件下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大規模生產可擴展性等特點,其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期刊上。
-
中科院:開發出等離子體結構色生成的新方法,應用範圍非常廣
來自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NIMTE)曹洪濤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新的垂直取向納米腔陣列直接生長方法來產生等離子體結構色,該方法具有色域寬、色飽和度提高、在環境條件下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大規模生產可擴展性等特點,其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期刊上。等離子體色作為傳統顏料和染料的環保型替代品,具有高效、長期穩定、非光漂白等特點。
-
中科院:開發出等離子體結構色生成的新方法,應用範圍非常廣!
來自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NIMTE)曹洪濤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新的垂直取向納米腔陣列直接生長方法來產生等離子體結構色,該方法具有色域寬、色飽和度提高、在環境條件下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大規模生產可擴展性等特點,其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期刊上。
-
陳根:研究開發再生骨骼新材料,磁性納米粒子幫助骨骼快速生長
而在該研究團隊的研究中,開發的新材料含有磁性納米粒子,分散在一種稱為絲素的生物相容性絲源蛋白的三維基質中。當研究人員施加磁場時,這些納米顆粒會產生反應,這些納米顆粒會振動,從而使結構變形,它們會拉伸結構並將機械應力傳遞給細胞。
-
納米中心丁寶全課題組利用DNA引導異質結構自組裝方獲新進展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丁寶全課題組在利用形狀匹配策略調控DNA引導的異質結構自組裝方面取得新進展。而納米粒子的形狀也可以強烈地影響納米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決定納米粒子的組裝取向以及組裝產物結構,並最終影響組裝體的性質。形狀匹配自組裝策略在納米粒子,特別是在不同形狀的納米粒子的自組裝中很少被採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合成具有形狀互補的納米粒子以及引導粒子間的相互識別上存在的巨大挑戰。因此開發新的基於形狀匹配的自組裝策略,用於特定異質結構的組裝體構建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