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25輸出功率很大,起飛前開啟雷達,地面機組人員一個也跑不了

2021-01-09 DS風清

全球範圍內,各國最先進已服役的戰機是五代機,這也表示,只要一國有能力擁有五代機,那麼這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就一定很強大,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會高很多,要想研製出五代機十分不易,大量資金的維持和先進科學技術的支持缺一不可,所以即便很多國家明白五代機的重要性,但也只能有心無力。

當前,世界上有能力研發五代機的國家有3個,美國、俄羅斯以及我國,其中俄羅斯之所以有實力,主要是因為蘇聯留下的軍工技術,俄羅斯蘇-57在研發時,運用了蘇聯米格-25的很多優點,蘇聯時期的米格-25,曾經威震世界,打破了很多世界飛行記錄。

該款戰機是蘇聯於上世紀60年代末開始研製的,是世界上首型最大飛行速度超過3馬赫的戰機,就算拿到現在來說,這一速度也是十分恐怖的,美國目前先進戰機的平均速度也只有2.5馬赫左右。

米格-25的飛行速度極快,所以其裝備的雷達也十分大,本體重量可達半噸,使用的倒置卡塞格倫天線孔徑超過1米,是當時機載雷達中的「巨無霸」,輸出功率極大的米格-25,也被外界稱之為「微波爐武器」,假如該款戰機在起飛前開啟雷達,那麼地面正在工作的機組人員將受到不可估量的傷害,所以,米格-25隻有在空中的時候才能使用雷達,如此快的飛行速度下,製造米格-25所採用的材料也是極為特殊的,戰機內部是鍍銀的,還有加上玻璃纖維隔熱毯,飛行產生的熱量會傳到油箱。

蘇聯製造米格-25戰機的背景是什麼樣的呢?當時,美國的「黑鳥」戰機所擁有先進性能一直讓蘇聯很是不爽,在美國的刺激下,蘇聯才研製出米格-25戰機。

那一時期,各國在戰機研發方面還不是很成熟,由美國研製的「黑鳥」戰機可以隨意進出任何一國的領空,美國和蘇聯進行的長達幾十年的軍備競賽十分激烈,兩國誰都不服誰,所以,不斷研發出先進武器裝備,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軍事實力比對方強,兩國之間的較量,雖然給世界各國帶來了一定的威脅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卻很好的推動了世界武器的發展,直到如今,還有很多冷戰時期的武器被各國青睞。

相關焦點

  • 米格-31和米格-25區別何在?不鏽鋼製成的戰機,看呆了西方
    首先,就歷史淵源而言米格-25是上世紀60年代前蘇聯設計的一款專門用來高空高速攔截的截擊機。主要的作戰對象是美國的「SR-71」黑鳥偵察機,由於黑鳥可以達到2.5馬赫的速度,米格-25為了攔截它設計的最高速度可以達到3馬赫,米格-25也是首架最大速度可以超過3馬赫的戰機。不過米格-25並不是用來空中格鬥的,最大馬赫下機動性能較差,只能用於截擊。不過即便如此還是讓整個西方大為震驚。不明緣由的西方認為米格-25一定用了什麼超乎西方想像的「黑科技」,否則不可能會達到如此高的速度。
  • 紅色鞭撻者——米格-23戰鬥機,可變後掠翼是亮點
    不過,也正是由於該機採用可變後掠翼的設計,在那個自動化飛控技術還不成熟的年代, 米格-23以"難以駕馭"而聞名,而且由於其前代是號稱"戰鬥機中的AK-47"的米格-21戰鬥機,後續則是號稱"飛行的不鏽鋼"的米格-25重型截擊機,因此夾在兩大名機之間的米格-23戰鬥機確實很缺少存在感。
  • 米格-29「支點」戰鬥機傳奇(三)——最後的「支點」戰鬥機
    由於該艦為滑躍起飛/攔阻降落設計(STOBAR),所以米格-29K需要配備推力更大的加力渦扇發動機,並且增加尾鉤以便在著艦中捕捉飛行甲板上的攔阻索。專為艦載型「支點」研製的新型RD-33K發動機具有所謂的緊急加力模式,使米格-29K能以高達177000千克的起飛重量滑躍起飛(第一起飛點),滑跑距離僅105米。
  • 印度戰機起飛油箱掉落引發大火 央視解密中國戰略預警雷達等
    【央視解密中國戰略預警雷達】近日央視新聞罕見報導了中國相控陣雷達發展的歷程,重點披露了鮮為人知的7010型戰略預警相控陣雷達的研製和使用故事。這座有8層樓高的雷達陣列,曾兩次探測跟蹤了蘇聯試射的多彈頭飛彈,還準確預報了美國"天空實驗室"隕落。微評:這不僅僅是一個裝備,還是共和國的老兵!
  • 米格31在近太空平流層演練空戰 飛行高度接近極限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俄羅斯米格俄羅斯《觀點報》19日報導稱,俄羅斯國防部當天公布了一段米格-31BM高空截擊機在平流層演練空戰的視頻。從視頻畫面可以看到截擊機起飛、爬升以及在近太空平流層飛行的畫面。在此次空戰演練中,另一架米格-31充當入侵者,在平流層下面以最快的速度穿越俄羅斯領空,並企圖逃避追蹤。此時,另一架米格-31截擊機在堪察加上空邊境地區尋找侵犯領空假想敵飛機。
  • 新民晚報數字報-印度海軍緣何青睞米格-29K艦載機
    有印度海軍高級軍官稱,印度海軍航空兵將在該艦上展開駕駛米格-29K戰鬥機起降的訓練。那麼印度海軍緣何青睞米格-29K戰鬥機呢?  事實上,印度即將部署到「超日王」號上的是前蘇聯研製的米格-29K艦載機的改進型,包括米格-29K(9-41)戰鬥機和米格-29KUB(9-47)雙座教練機。  前蘇聯於1984年開始研製米格-29K艦載機,於1988年7月23日首飛。
  • 印度米格-29和中國殲-15誰更勝一籌?印網友:米格-29吊打殲-15
    如果一個大國在海軍當中沒有航母,那麼這個大國海軍的算不上大國海軍,畢竟航母是檢驗實力國家海軍強弱的標誌。如今多國之所以看重航母,是因為航母是唯一能夠搭載幾十架艦載戰鬥機水面戰艦,可憑藉著這些艦載機奪取海上制空權,遠離本土對敵進行軍事打擊。
  • 米格-25的傳奇故事
    米格-25是前蘇聯在1960年代研製部署的一種高空高速戰鬥機,是世界上第一種速度超過3馬赫的戰鬥機,在冷戰時期曾出口過敘利亞、伊拉克、印度等國家,至今仍活躍在這些國家的空軍。米格-25三視圖米格-25傳奇故事之一:突破熱障米格-25的研製主要是為了對付美國的研發中的XB-70轟炸機與A-12/SR-71「黑鳥」高空高速偵察機
  • 米格-29「支點」戰鬥機傳奇(二)——「支點」的進化
    米格-29SMT可由9-12進行升級,也可以不安裝保形油箱進行全新生產,這種被稱為9-18的派生型被出口到厄利垂亞,蘇丹和葉門。2009年1月,首批兩架米格-29SMT加入了利佩茨克第4戰鬥訓練和機組人員換裝中心,接下來一個月,第14近衛殲擊機團接受了首批米格-29SMT。2014年4月15日,米格公司又獲得俄國防部另外16架單座SMT的後續合同,金額5.3億美元,所有飛機均於2016年交付。俄空軍還購買了4架米格-29UB(R)雙座型。
  • 米格-23MLD挑戰西方戰鬥機
    (英)戴維·萊 王詠梅 編譯  1997~2002年,「鞭撻者」已從俄羅斯、獨立國協及東歐國家的空軍中退役,但在第三世界國家米格-23仍在擔負作戰任務,相對於這些國家擁有的米格-29而言,米格-23的出勤率更高。在「自由伊拉克」行動前,伊拉克空軍曾有30多架「鞭撻者」保持著戰鬥準備狀態。
  • 馬方調查機組人員和乘客背景 尚未發現可疑之處
    昨日的發布會上,馬方表示,馬方正加緊對失聯客機上23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的背景進行調查。  印象1  起飛前數小時參加反對派庭審  「如果我上飛機後可以選擇飛行員的話,我一定會選擇他,因為我知道如果飛機出現問題,他一定會在想到自身安危之前,先確認其他所有人都沒事,被照顧得很好。這是我認識的扎哈裡機長。」  張福明眼中,扎哈裡是一個極端熱愛飛行的人。
  • 曾打破多項飛行速度和飛行高度世界紀錄的米格-25戰機,面臨退役
    米格-25-狐蝠是20世紀60年代末期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高空高速截擊戰鬥機,是世界上首型最大飛行速度超過3馬赫的戰鬥機米格-25大量採用了不鏽鋼結構,在設計上強調高空高速性能,曾打破多項飛行速度和飛行高度世界紀錄,是世界上闖過「熱障」僅有的三種有人駕駛飛機之一米格
  • 為什麼印度航母選擇米格29而非蘇33?航母不能搭,俄羅斯造不了
    在由戈向維的過程中,拆除了反艦飛彈,短劍以及相配套的雷達和艙室,加裝了一塊將原有的艦首甲板套住的滑躍甲板,並且增大了斜角甲板的外飄幅度,勉強塞進去了三條攔阻索,但是先天條件就那樣,所以這個飛行甲板擴得再大又能有多大?
  • 紅色帝國的平流層幽靈—米格31截擊機
    米格-31戰鬥機,北約代號:捕狐犬,通稱:米高揚米格-31,是蘇聯/俄羅斯一型串列雙座全天侯截擊戰鬥機 。米格-31戰鬥機由米格-25戰鬥機發展而來,氣動外形相近,採用上單翼、雙垂尾、兩側進氣道。長度22.69米,翼展13.46米,高度6.15米,裝有兩臺D-30-6加力發動機,單臺加力推力151.9千牛,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最大飛行速度2.83馬赫,作戰半徑720千米,最大起飛重量46200公斤,實用升限24000米,續航時間3.6小時,一次空中加油可飛行6-7小時。只有蘇聯和俄羅斯這樣國土遼闊的國家,才需要米格-31這樣特大型的戰鬥機。
  • 米格-23戰鬥機簡介
    米格-23戰鬥機,北約稱之為「鞭撻者」。是前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變後掠翼單座單發超音速戰鬥機,是前蘇聯第一種重型戰鬥機,也是米高揚一生中最後一個親自掛帥的項目。1963年開始研製,1966年首次試飛,1970年投入生產並裝備前蘇聯空軍,1973年開始大量生產,1986年停產,生產總數逾4000架。
  • 漲知識|飛機從等待到起飛,機長和空姐們都在忙些什麼?
    從等待到起飛步驟複雜,機組絕不允許疲勞工作由於在天空中飛行的航班並不能夠像地面交通一樣實時停留在擁堵路段,因此空中交通擁堵的狀況具體會反映在機場地面擁堵上。飛機起飛後需要進入航路「進出點」,每個進出點的時間都需要上報給空管人員。
  • 全球10大無人機雷射雷達傳感器及用途分析
    僅在幾年前,無人機檢測系統還需要飛行器、大型雷射雷達傳感器和機組人員配合才能完成圖像的捕捉。通過機載雷射雷達傳感器及複雜的軟體,在雲層中快速處理雷射雷達圖像,為使用者提供決策參考。隨著雷射雷達傳感器的快速發展,這種現象已經得到很大改觀。
  • 不要蘇33,印度為何選擇更小的米格29K艦載機?真實原因很無奈
    這時,米格公司在獲知印度決定接受俄羅斯贈送的"戈爾什科夫"號航母后,就開始積極向印度推銷已在1993年停止發展的米格-29K艦載戰鬥機,因為相對於體積、重量更大的蘇-33艦載機,米格-29K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對於航母平臺有限的"維克拉瑪蒂亞"號顯然更為適合,加之印度空軍也裝備有大量的米格-29戰鬥機,在後勤保障方面不會存在太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