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尾沙虎鯊"飛越"太平洋北京安家 全程記錄鯊魚如何通關

2020-11-25 北晚新視覺網

2014年8月13日  北京   北京海洋館又來新成員啦!昨天下午,歷經30多個小時的長途飛行,來自東太平洋海域的6尾沙虎鯊乘專機抵達首都國際機場,隨後由國檢人員一路護衛至北京海洋館。不過,遊客們還不能馬上見到這些「海洋殺手」。這些沙虎鯊必須在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監管下,待在隔離池中先過上一段為期30天的隔離檢疫生活。這些大傢伙是如何通關入境,需要接受哪些嚴格的檢疫?在「新家」海洋館的飲食起居又是什麼樣?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和北京海洋館昨天首次對外揭秘這些「海外來客」鮮為人知的隔離檢疫生活。

 

鯊魚被放至在特製的擔架上,由轉運車運往新鯊魚館內,再用起吊機吊至檢疫池內。

北京海洋館新建鯊魚館第二批引進鯊魚昨晚到達。

6尾沙虎鯊露出「真容」:體長約1.5米,沒有想像中兇狠。 

 

隔離期間,每尾鯊魚都有專人輔助伴遊,減少其應激反應。

入關先驗「護照」 通關檢疫「量身定做」

昨天下午14時30分左右,沙虎鯊們「漂洋過海」飛抵首都機場。它們的「VIP包廂」是3個直徑2.5米、高1.3米的圓形藍色運輸箱,裡面注滿了海水,每2尾裝在一個箱子內。「箱子是特別為鯊魚製作的,能容氧,可防撞」,北京海洋館工作人員說。

而早早等候專機著陸的北京國檢人員,行使了第一道程序——驗證沙虎鯊的「護照」:動物衛生證書與原產地證書正本。

一切無誤後,鯊魚運輸箱被轉入到長15米、高2.8米的專用運輸車,由國檢人員一路「護衛」到北京海洋館。為了減少鯊魚在機場的停留時間,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特意將現場檢疫改在北京海洋館進行。

北京國檢局動植處處長陳世松告訴記者,為了歡迎這些遠道而來的朋友,國檢局為沙虎鯊量身定做了通關、檢疫措施。為保證該批珍貴鯊魚入境後有一個適合其生活習性的安全的隔離環境,此前,該局派考核組對北京海洋館進行了現場考核,包括隔離設施、水溫控制、防逃逸設施、無害化處理設施、動物飼養管理、衛生防疫等管理制度、技術人員資質等。一切確認符合要求後,鯊魚獲準按期入境。

進館先換水 換水過程1個多小時

昨晚18時30分左右,運輸車開到北京海洋館,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操作叉車,把鯊魚運輸箱從車上搬出。卸掉頂蓋後,6尾沙虎鯊露出「真容」:體長約1.5米,沒有想像中的兇狠模樣。它們絲毫沒有旅途的疲倦,來回遊動著,不時濺起水花,「好像沒有暈機,還挺活潑」。

此時國檢人員開始現場核對鯊魚數量,查看是否有體表損傷或寄生蟲,並對其整體健康狀況進行評估。

檢疫隔離池將是沙虎鯊們的「暫居地」。初步檢疫後,工作人員一邊緩慢地將與隔離池內水質、水溫相同的水慢慢注入運輸箱內,一邊排水,「這是為了幫助魚兒適應新的水體環境,整個換水過程大約需要1個多小時」,國檢人員說。待鯊魚適應了新的水體環境後,它們被放至在特製的擔架上,由轉運車運往新鯊魚館內,再用起吊機吊至檢疫池內。

沙虎鯊將由此開始為期30天的隔離檢疫期,最終確認健康後方可正式入住展池。

入館專人「伴遊」 「保姆」照顧飲食起居

來到一個新環境,鯊魚也要慢慢適應。隔離期間,每尾鯊魚都有專人輔助伴遊,減少其應激反應。

過了隔離期後,沙虎鯊將入住海洋館新建的「鯊魚小鎮」——一個30米長、容納1400噸水體的巨型展池。這裡水溫常年控制在24攝氏度,並配備砂缸過濾系統、蛋白分離器、臭氧系統等,確保水質穩定,營造了貼近海洋的原生態居住環境。

北京海洋館水族部總監李灝介紹說,醫療小組會對鯊魚24小時看護,為它們建立專屬的健康檔案,根據鯊魚生活習慣制定保健計劃。還會配備「保姆」專職照顧飲食起居,除了給它們吃魷魚、鮁魚、多春魚等餌料,還會補充鈣、維生素。「在這種環境下,它們的壽命會比野生環境下長。」

據了解,除了沙虎鯊外,海洋館陸續還將有窄頭雙髻鯊、高鰭真鯊、鬚鯊、豹紋鯊、黑鰭鯊、白鰭鯊等近十種、數十尾珍稀鯊魚入住,加之鋸鰩、犁頭鰩等其他魚種,形成千尾魚兒群遊舞動的壯觀場面。新展區「鯊魚小鎮」將於國慶節前夕啟幕,在帶給遊人精彩體驗的同時,引導公眾「保護鯊魚,愛護環境」。

相關閱讀:為什麼隔離30天?

北京國檢局動植處處長陳世松解釋說,根據不同動物種類,入境後一般有30天到45天的隔離檢疫期,對沙虎鯊設立30天檢疫期,是考慮了感染潛伏期的時間,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確定的。

隔離檢疫期對進境鯊魚的健康和存活至關重要。隔離檢疫期間,國檢人員要不定期對鯊魚進行臨床檢查,掌握其健康狀況,還要對工作人員日常飼養管理、消毒等工作進行監管,確保其符合動物隔離檢疫規定。

「水質調控質量直接關乎鯊魚的健康」,在檢疫隔離期間,通過檢驗水體環境,來實現對鯊魚的檢疫,還需要通過培養池內的正常微生物環境、模擬系統負載等化學調整「養水」,讓魚兒適應海洋館的水體環境。

 沙虎鯊:

沙虎鯊:是最兇悍的食人鯊之一,有「海洋殺手」之稱。有強勁的遊泳能力,不過它卻保持沉靜及遊動較緩慢。平素性情溫和、看似文雅的沙虎鯊絕對不是永遠都這麼溫和,除非受到挑釁,否則它並不帶有攻擊性。一旦遭受攻擊,沙虎鯊便會以閃電般的速度向對手還擊。在「國際鯊魚攻擊檔案」所列出的「無故攻擊」鯊魚中,沙虎鯊名列前茅,與大白鯊同屬極危險的海洋掠食動物。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記者 :楊濱/文 程功/攝

 

相關焦點

  • 襲人記錄最多的十幾種鯊魚,臭名昭著的海洋殺手。
    其中約有27種有攻擊人類的記錄,沒有一種鯊魚會真正把人當食物,多數都是把人誤以為海獅等動物。下面是襲人記錄最多的十幾種鯊魚。大白鯊,又稱噬人鯊,是我們印象中最可怕,最臭名昭著的鯊魚,最大的掠食性魚類,身長可達6.5米,體重3200公斤,尾呈新月形,牙大且有鋸齒緣,呈三角形,牙長10釐米,大型進攻性鯊魚。但正因為其巨大的體型,可以認為已經是食物鏈最終極獵食者,即最高級消費者。
  • 闊別十年 鯊魚家族回歸北京海洋館_中國海洋外宣第一官網 海洋門戶...
    昨天,北京海洋館鯊魚小鎮亮相,闊別京城近10年的珍稀鯊魚回歸「故裡」。2005年,為進行瀕危物種中華鱘的遷地保護,北京海洋館將鯊魚館改建成國寶中華鱘館,原來居住在鯊魚館中的鯊魚只好「搬家」。今年,北京海洋館再建鯊魚館,鯊魚家族回歸。
  • 圖畫百科 > 你不了解的鯊魚世界 #5 鼠鯊目
    細尾長尾鯊(Alopias vulpinus),長度可達6.1米(雖然也有記錄某長7.6米的個體,但數據有爭議),壽命可達25年。這種鯊魚分布廣泛,在全球溫帶與熱帶海洋均有發現。大白鯊(Carcharodon carcharias),又稱噬人鯊,長度可達6.4米(也有記錄認為最長5.94米),壽命可達36年。世界上最有名的鯊魚!
  • 斑鳩陽臺安家 市民發朋友圈記錄孵化全程(組圖)
    原標題:斑鳩陽臺安家 市民發朋友圈記錄孵化全程(組圖)   3月28日11:02:窗臺有鳥築巢圖/瀟湘晨報記者蔣麗梅   如果你家的窗臺上多了一堆樹枝,不要急著清理,可能是鳥兒要來安家啦。   住在長沙雨花區山水洲城小區的雷先生就在一天早上發現了這樣一堆枯樹枝。過了幾天再看就發現有鳥蛋。原來,有一對準備繁衍後代的珠頸斑鳩在這裡安家。雷先生拍照發朋友圈記錄了鳥爸鳥媽從孵蛋到呵護寶寶的全過程。
  • 美俄2人乘氦氣球 6天飛越了太平洋
    深圳特區報訊由美國人特洛伊·布拉德利和俄羅斯人列昂尼德·圖科特亞夫共同操控的一隻氦氣球經過6天多的飛行,成功飛越太平洋,1月31日平穩降落在墨西哥附近海域。如果不出意外,他們這一壯舉將創下氣球航行飛行距離最長、持續時間最久兩項新的世界紀錄。
  • 孩子被裝進籠子沉入海底看鯊魚,意想不到的事發生,鏡頭記錄全程
    孩子被裝進籠子沉入海底看鯊魚,意想不到的事發生,鏡頭記錄全程 自古以來,對於孩子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外國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他們會選擇放養,讓孩子自己尋找樂趣,也會有父母讓他們率先體驗成人世界的東西,孩子對於動物是非常喜愛的,在看到水裡生活的生物時,
  • 地球上10大最厲害的鯊魚,虎鯊和大白鯊領銜,你都認識嗎?
    2、大白鯊:大白鯊是世界上最大的鯊魚,體重一般在3.5噸左右,體長能夠達到6.5米,目前主要生活在熱帶和溫帶等海域 4、沙虎鯊:沙虎鯊分布的區域比較廣泛,在印度洋、大西洋等地方都有存在。
  • 北京海洋館觀賞海底沉城,原來鷹嘴鰩,魟魚都是鯊魚
    參觀完北京海洋館的雨林奇觀,就來到了鯊魚小鎮,6.4米高的鯊魚缸裡有巨型海底沉城的壁畫,除了經典的長著鋒利牙齒的沙虎鯊魚之外,原來飛翔的鷹嘴鰩,潛行的魟魚都屬於鯊魚的一種。鯊魚與魟、鰩同屬於軟骨魚綱的板鰓亞綱,早在4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分布在世界各地溫帶和熱帶海洋,在海洋食物鏈中是頂級掠食者,最大的天敵卻是人類的捕殺,許多種類瀕臨滅絕,已經影響了海洋生態的平衡,保護鯊魚,拒絕魚翅,已經是我們刻不容緩的任務了。
  • 女子在大連老虎灘極地館潛水被鯊魚咬傷 頭部縫合70多針
    有網友糾錯,傷人的鯊魚不是虎鯊,而是相對溫順的沙虎鯊,但它被「惹毛」攻擊人也不罕見。老虎灘極地館工作人員表示,該女子是隨潛水俱樂部到館內活動,下水後被咬傷。微博簡介為「業餘魚類愛好者」的「發癲Nemo」評論:這個不是虎鯊,是沙虎鯊,正式名後鰭錐齒鯊/歐氏錐齒鯊,雖然長得兇,但比俗稱虎鯊的居氏鼬鯊溫順多了,牙齒也更適合吃能整吞的魚。不過還是得小心,惹毛了襲擊人不是一次兩次了。
  • 夏夜標配——你見過鯊魚「擼串」嗎?
    大型「擼串」現場每天都在上海海洋水族館的海底隧道中上演~鯊魚們顯然沒有「手」,不過潛水員的手借來用用也不錯~串來張口的好機會絕對不能錯過!每天都要面臨鯊魚家族的全體「圍攻」...求潛水員的心理陰影面積是多大呢?
  • 北京海洋館為鯊魚蓋新家 水下立體畫亮相(全文)
    「遷居」,將自己的「家」讓給了即將到北京療傷修養中華鱘王。其設計綜合考慮了鯊魚種類、數量及體長,鯊魚所需的餌料結構、水質要求、遊動習性、生活習性及日後遊客參與互動性等相關因素。在新鯊魚館對面,還修建了頗具現代感的漁港小鎮,為遊客展現了極具特色的「漁人碼頭」風貌。6月12日上午,北京海洋館公布了新展區「鯊魚小鎮」的設計圖,並首度公開了鯊魚池水下布景。據悉,這是全國首個採取全畫幅、水下立體造景的大型展池。
  • 3800萬尾長江蟹幼苗新疆北部「安家」助養殖戶增收
    3800萬尾長江水系中華絨螯蟹大眼幼體蟹苗近日從江蘇來到一八八團「安家」。 譚燕 攝中新網烏魯木齊5月14日電(譚燕)今年,地處新疆北部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八團水產養殖再添「新丁」,3800萬尾長江水系中華絨螯蟹大眼幼體蟹苗近日經過長途跋涉,從江蘇來到一八八團「安家」。
  • 兩男子乘氦氣球6天飛越太平洋 將破最遠最長飛行紀錄
    據新華社2月2日報導,由美國人特洛伊•布拉德利和俄羅斯人列昂尼德•圖科特亞夫共同操控的一隻氦氣球經過6天多的飛行,成功飛越太平洋,1月31日平穩降落在墨西哥附近海域。如果不出意外,他們將創下氣球航行飛行距離最長、持續時間最久兩項新的世界紀錄。
  • 法籍華人撞脫鯊魚牙齒續:錄像顯示鯊魚張嘴咬人
    東方網7月20日消息:前兩天有媒體報導了張先生在長風公園海洋世界參加「與鯊共舞」活動時,被鯊魚弄傷頭部的事情,但雙方對張先生受傷的原因、過程存在分歧。昨天,晨報獨家拿到事發當時的錄像,這段長度為23秒的錄像顯示,當時鯊魚主動襲擊張先生的可能性非常大。
  • 近觀鯊魚:多數性情溫和[組圖]
    北京時間3月10日消息,據美國《時代》雜誌網站報導,在人們的印象中,鯊魚兇猛無比,噬血成性。其實,鯊魚有許多種,多數鯊魚的性情是非常溫和的,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下面這組特寫照片會讓你更親近這些鯊魚:1.沙虎鯊
  • 揭秘鯊魚胚胎自相殘殺現象:維護「父親」地位
    研究人員分析了在沙虎鯊(噬人鯊Carcharias)中發現的鯊魚胚胎,發現其存在互相蠶食的現象。【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鯊魚胚胎在子宮內會發生同類蠶食現象,最大的胚胎吃掉其他兄弟姐妹,原因是什麼呢?
  • 貴賓紅嘴藍尾鵲安家南京幕府山
    這種鳥專業人士辨認,竟是少見的紅嘴藍尾鵲。 山中的紅嘴藍尾鵲。 這一群紅嘴藍尾鵲有十幾隻,它們在枝間跳上跳下或飛來飛去,飛翔時多呈滑翔姿勢。它們全身長約50釐米,上身藍色,頭黑色,嘴紅色,羽尾十分長而美豔,發出多種不同的鳴叫聲和口哨嬉鬧聲,引起不少市民的關注。
  • 北京恢復直航國際航班 檢疫通關嚴密高效
    3日早上6時57分,國航CA746航班(柬埔寨金邊—北京首都)降落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這是民航局宣布逐步將經第一入境點分流的北京國際客運航班恢復直航後,首都機場迎來的第一個國際航班。據悉,北京海關圍繞優化通關流程、實施信息化作業、提升核酸檢測能力等方面,進一步築牢口岸檢疫防線,全方位保障旅客通關便利,並以旅客健康申報二維碼作為全流程索引,實現旅客身份信息與衛生健康信息的同步,有效滿足現場檢疫、追溯、聯防聯控機制部門間數據共享需要。
  • 研究顯示:鯊魚胚胎自相殘殺是父權爭奪戰
    據國外媒體報導,鯊魚胚胎在子宮中就會進行互相殘殺,最終體型最大的胚胎將吞食其它胚胎,只留下一個相同父系的胚胎。目前,科學家揭開了這一神秘的現象,胚胎在子宮中展開了一場父權爭奪戰,這些來自不同父親的鯊魚胚胎激烈地爭奪,最終身體健康強壯的胚胎會殘殺其它胚胎,保證「優生優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