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金融家。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如果有什麼能稱得上日新月異的話,那就一定是中國製造了。
近日,國外各大論壇上熱議的話題也聚焦在中國製造,其中Twitter上一位網友一句「上帝創造了地球和天堂之後,其他東西都是中國造」引爆話題。可見中國製造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有一個陳年老段子:學生問英語老師「山寨」這個詞用英文怎麼說,老師愣了半天回答說made in china。早年間,「中國製造」被一些人調侃成「粗製濫造」的代名詞。
就在日本神鋼造假事件傳得滿天飛的時候,德國媒體報導稱,80%的德國居民認為中國製造是德國製造的對手。
在美劇中「被山寨」的中國製造2011年上映的《127小時》, Aron Ralston右臂被石頭壓住被困5天5夜,為了逃生,他要用小刀從肘部將右前臂硬生生切斷,But,小刀劃在手臂沒有任何反應,「Lesson:Don't buy the cheap made-in-China multi-tool!」
「中國製造=山寨」的梗由此而來。
《欲望都市》女主買到一個便宜的高仿名牌包,除了裡面有個「Made in China」,外形與真包沒有區別;
《生活大爆炸》男主角萊納說:「有了3D印表機,我們就可以將製造業從中國工廠手上搶回來!」另一人則表示則說:
「這臺3D印表機就是Made in China。」
……國外熱門影視劇終總是樂此不疲地黑著中國製造,可怕的是,這些黑色幽默還尾隨著一群盲目跟風者, 當他們花重金在國外買到「made in China」的時候急得跳腳,卻沒有意識到劇情之外的中國製造已經和高端產品的融合越發緊密。
2013年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倡議「美國製造」,大風將其身後的美國國旗刮落,而原本位置上赫然出現的是中國製造的「ZPMC」振華重工(600320,股吧)。
據彼時振華重工董事長宋海良介紹:「在美國從西海岸到東海岸,所有的港口貨櫃起重機,90%是由振華重工製造的。」星條旗成了「遮羞布」,一場為美國製造開的演說也演變為中國製造的軟廣專場。
隨後,2014年10月,中車長客股份公司中標284列波士頓紅線和橙線地鐵,這是中國軌交裝備企業在美國面向全球的招標中首次勝出。
歷時3年,2017年10月16日,作為中車研製的首批美國波士頓橙線地鐵車在長春下線,據消息稱,這份「國際包裹」預計將在12月份運抵美國完成國產軌道交通設備在美國市場的首次登陸任務。
當天,在另一片大陸上,由日本為英國生產的新型城際高鐵首發先是因為技術故障晚發車近半小時,隨後還因空調故障導致車內漏水,有意思的是,神戶造假案不約而同上了頭條。有媒體甚至爆出該車是使用神戶製造零件導致的質量問題……
昔日神話早已跌入神壇。
中國製造輕重並舉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製作已經褪去了過去的山寨外衣,成為了高水準製造的代名詞。
德國《質量管理雜誌》10月10日報導稱,54%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正在製造業上發光發熱,將超越德國品牌和德國企業的創新能力。
該報導提供的數據顯示,約3/4的受訪者認為,「中國製造」的質量20年後會更好。
事實上,無論是代表中國速度「高鐵」的如日中天,還是海信、TCL在海外市場的稱霸群雄,「中國製造」早已成為大國實力的一張新名片。
其中代表「中國速度」的鐵路製造就是很好的例子。查詢資料可以了解到,目前中國開通了長達2.2萬公裡運營裡程的高鐵,同時研發了耐高溫、耐高寒、抗風沙等系列動車組——它們都是中國製造出口的熱門項目。
在外國青年眼中,中國高鐵是「中國新四大發明」之首、最想帶回家的「中國特產」中國高鐵,而它「高顏值、高速度、近乎完美的乘車體驗……」的魅力也越發受到關注。
另一邊,在今年9月,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超特長公路隧道——雀兒山隧道建成通車,無論是在規模還是建設速度它都為中國製造拿下了世界第一的頭銜。而類似的誕生於中國製造之首的跨度1000米以上的懸索橋,全球28座,中國佔11座。
除此之外,在輕製造上中國始終佔據一席之地。
比如民用無人機巨頭大疆。受益於智慧型手機產業的發展,民用無人機這片市場迅速成長起來,大疆與其競爭對手3D Robotics是最早的一批紅利收割者,也造就了他們獨霸一方的局勢。
然而面對大疆超乎想像的更新迭代,3D Robotics實力不足的雄心勃勃被狠狠壓制在搖籃中,最終無奈退出民用無人機市場。此後大疆便以一種一人對抗全世界的架勢硬生生稱為了無人機領域的蘋果。
再比如騰訊投資的Future Mobilit承包了寶馬的i系列電動車整個團隊;OPPO藍光播放器2013年美國登陸之後迅速成為全美最受歡迎的藍光播放器,沒有之一;TCL和海信在歐洲市場佔有率常年前三,兩家一起佔領了大部分的市場……
同時一組數據進一步佐證了中國製造的實力:以2016年為例,全球65%的冰箱、58%的電視、44%的洗衣機都是中國製造。
便宜還是那個中國製造,然而如今質量、獨特的技術和工藝或許應經不是《欲望都市》裡的高仿名牌包可以「山寨」的了。
中國製造的半邊天
當中國製造的水平越來越高時,一個關於它的新段子也誕生了:「上帝創造了地球和天堂之後,其他東西都是中國造。」這是來自Twitter上一位網友的調侃,當然,與曾經的「made in China」不同,這是對中國製造在國際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的肯定。
Quora一位網友就「你如何看待中國製造?」認真地做出了回來並列表給出了答案:
「嚇懵」逐漸成為中國製造在外國人心目中的慣常形象。前不久,一款新推的國產超薄電視在深圳驚豔亮相,其厚度僅為3.65毫米,比兩枚硬幣厚度還薄,相較而言剛剛厚度為7毫米的iPhone8則有些黯然失色。據悉,此款電視號稱是「世界上最薄的電視」另一個被中國製造嚇到的趣聞:國外博主@Big Screen Video,發了一篇文章稱他們在不久前的中國旅行中帶回的風扇,評論直呼「太酷炫」。這款風扇產自南京一家科技公司的全息LED風扇。
以及前不久,網上流傳一個視頻,一個外國人在亞馬遜上買「仿造」德國某牌的中國刀和日本刀,日本刀價格是中國刀的幾倍,外國人用各種實驗證明了中國刀的質量並不比外國差。
從現在整體的氛圍中可以明顯感受到,國內外對於中國製造的形象已經不再是《127小時》裡的粗製濫造或者《生活大爆炸》裡的廉價劣質,相比於以前「一個馬桶蓋要去日本,一把菜刀還得認準德國,奶粉啥的必須得是澳洲或者紐西蘭」的態度,中國製造成了質量優質的新標準。
當然,在輿論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也有部分理性的國人表示:「中國製造沒有想像中強。」他們認為,中國處在全球製造業的中部梯隊,前面仍然是以美國為主導的科技創新中心以及高端製造業的歐盟、日本。
「整個中國製造的發展趨勢很樂觀,輕重製造都在齊頭並進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就此自命製造強國還是略顯牽強,我們還需要一段時間去努力。」知乎網友「矛頭蜂蜜」評論表示,更全面地去看待更有助於國家自信、國人自強。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金融家
(責任編輯:嶽權利 HN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