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的75號作品。
日前,「北海沙蟲」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標識徵集結果正式揭曉,網絡投票得票最多的75號作品成功入選。
75號作品作者是申淳,作品設計理念是由一條碩大的沙蟲從海底一躍而出,彰顯出一種蓬勃之勢,預示著一舉成名,並走向世界。北海的標誌性雕塑「潮」既為沙蟲標明了地理方位,也隱含著沙蟲的生長環境是在潮起潮落之中。淺藍色部分既是沙蟲的造型,也是海浪的象徵,而橙色的「潮」圖案又似一輪從海面緩緩升起的太陽,呵護著沙蟲的繁衍和成長。該圖案色彩簡潔明快,對比強烈,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既方便印刷,又便於記憶。
「北海沙蟲」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標識徵集活動由北海海洋產業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和北海日報社合作舉辦。徵集活動自2018年6月7日起至6月20日止,共收到來自河北、湖北、廣東、廣西、福建、湖南等地的143幅作品。截至6月28日12時,網絡投票參與人數18724人,投出有效票64575票。143個作品以投稿時間的先後順序排列展示,票數最高的前10幅作品(經相關部門檢索無商標侵權的作品)進入專家評審環節。評審會按照網絡投票數得分佔比50%+專家評委打分佔比50%的評分依據,由高到低評出前6名作品作為入圍獎。他們分別是75號作品、2號作品、42號作品、109號作品、88號作品、117號作品(詳情參閱北海日報微信公眾號)。經主辦單位充分討論並徵求相關部門意見,最終確定75號作品為「北海沙蟲」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標識,並給予作者5000元獎勵。
本次徵集活動是貫徹落實《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深入實施商標品牌戰略的意見》精神,保護地方特色產品,全力推進「北海沙蟲」(29類,即北海乾沙蟲)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申報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力求反映「北海沙蟲」的綠色、生態、健康、無汙染特色,展現北海全國優秀旅遊城市風貌和人文精神。活動全程公開、公正、公平。設計作品凡出現標誌不顯著、標誌涉及圖片侵權、不可註冊成為商標、網絡有近似作品、涉嫌抄襲等高風險問題均被取消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