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冬列入世界文化名錄 千年古鎮三門亭旁的非遺傳奇

2021-01-08 浙江日報

2018-05-23 07:29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楊群 趙靜

千年文明古國,孕育出燦爛奪目的華夏文化。透過歷史的煙霧,我們可以窺見古時居民的衣食住行、生活日常,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古代先人的睿智,也從中體會到一座城市的性格。

三門縣依山傍海、歷史悠久,紅色旅遊資源豐富。除此之外,非遺,也是其耀眼的一顆明珠。

眾多非遺展現了三門傳統文化的根與魂,也是當地文化軟實力的體現。許多地方的傳統非遺面臨「遺失」的尷尬局面,非遺傳承究竟該何去何從,三門給出的答案是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重新走入尋常百姓家,換發時代新活力。

非遺文化 燦若星辰

台州有句諺語「先有丹邱,後有台州」,丹邱就在亭旁。自新石器時代伊始,就有古越先民在此耕山播海、代代生息,傳承下來了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楊家祭冬、以414米長度入選省級非遺項目的楊家板龍等省級以上非遺項目6個、省級文保單位6處、姓氏宗祠達56所,是名副其實的千年古鎮、國家級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省級非遺主題小鎮。

三門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當屬一場延續了700多年的文化盛宴——亭旁鎮楊家祭冬人氣最旺。

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次祭祀大典,是2017年的冬至。鑼鼓喧天,人頭攢動,掛彩旗、貼對聯、擺貢品,陣勢不亞於過年,一根根紅燭照亮了村民們的笑臉。

即使已經過去半年多,曾出現在現場的人對當時壯觀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單單祭品就分了五大檔:五祀、五牲、五穀、五葷、五素等。這些祭品製作工藝獨特,沒有固定的專業製作藝人,均是楊家村群眾目睹口傳,能者為師,手把手的示範,代代傳承下去。村民個個都能成為手工藝人,眾人各顯本領。

除了三門20多個村莊的楊家族人,象山和天台的楊氏族人也不辭辛苦趕來,大家同戴祭祀黃綢,緬懷先祖,敬畏自然。這樣的一場祭祀,仿佛令大家更團結了。

2014年12月,三門祭冬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6年11月30日,包括三門祭冬等在內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打破了台州世界非遺零的突破。

三門祭冬拉開了世人對當地非遺文化的廣泛關注。以祭冬為起點,更多的人開始挖掘這片土地上更多璀璨的文化。

又是在亭旁鎮楊家村,每年的元宵節,該村都要舉行迎龍活動。板龍出迎時,需要600至800名壯漢共同託舉,並伴有頭牌、鼓亭、抬閣、龍筅、儀仗和鼓樂等,聲勢浩大、吉祥喜慶。板龍所經之處,沿途群眾鳴放禮炮、設案相迎。

楊家板龍

還有節慶之日,遠遠就能聽到從亭旁鎮城隍廟傳出跌宕婉轉的唱腔,作為浙江省56個瀕危劇種之一的三門平調也是亭旁鎮的一大瑰寶。

到了周末,學校裡、廣場上,亭旁村民的文化活動從不匱乏,上鮑木偶戲、纏足苦、小蜜蜂等非遺項目爭相上演。

在亭旁,在三門,從不缺少歷史的厚重、文化的底蘊。

非遺傳承 歷久彌新

炎炎夏日,驕陽似火,而比天氣更火熱的,是三門縣亭旁鎮「1928」非遺商業街區的建設氛圍。

亭旁山水清奇,土深田沃,阡陌鱗次,有「兩山亭立如天馬,二水旁流若地龍」之稱。但隨著居民生活垃圾增多,水泥板蓋住了清清溪水,垃圾遮住了如畫風景。

亭旁鎮人文遺蹟眾多,三門縣以亭旁起義90周年紀念活動為契機,突出非遺文化核心內涵,採用江南水鄉的黑白主色調,依託小城鎮綜合整治,建設非遺商業街區,讓革命老區一掃沉痾痼疾,村民在家門口致富創收。

1928非遺商業街區效果圖

「從過去的農村面貌到如今的美麗街區,這裡可謂是『一日一變化』。我們感覺自己並非身處農村,像極了每天住在景區裡。」目睹著亭旁的每日一變,土生土長的楊家村村民楊蓮春難掩驕傲。

走在亭旁鎮最繁華的老街,一個多月前的雜亂環境,早已不見蹤影。舉目四望,這裡搖身一變成為了「1928」非遺商業街區,呈現一派「青磚小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的格調,古樸內斂,不失大氣。

面積有1.5平方公裡的「1928」非遺商業街區總投資達2764萬元,街區融入非遺文創周邊、百工技藝、農特產業、紅色黨建等元素,成為了三門縣小城鎮建設的標杆。

2018年,三門縣啟動非遺街區各區塊招商引資,力爭推出一條品牌特色鮮明、文化品類豐富、集聚效應突出的文化商業街區,助力老區人民在家門口致富創收。

此外,該縣因地制宜扶持工藝磨具製造、特色農副產品等產業,成功培育「祭冬五獸」、「平調角色」、「楊家板龍」、「丹邱五福」等工藝品和非遺周邊產品,通過「農產品+文創+電子商務」的營銷模式,將人氣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實現非遺文創產業的振興。

三門縣注重亭旁祭冬、亭旁平調、楊家板龍等省級以上非遺項目與亭旁城隍廟、楊家宗祠等省級文保單位有機結合,開發「非遺傳統技藝手工親子班」、「探秘非遺、遊學亭旁」等非遺民俗旅遊套餐,同時,結合台州市三大黨性教育基地——亭旁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的紅色旅遊、鄉村生態休閒旅遊等,打造全域旅遊景區,爭創4A級景區,2017年以來累計吸引遊客8萬餘人次,大大帶動了餐飲、住宿、商貿等行業發展,實現了文旅融合、產業共生發展。

相關焦點

  • 江北古鎮千年流芳 郯城馬頭鎮凸顯歷史文化特色遊
    古時是水埠重鎮,依託沂河,商賈雲集,貿易發達,經濟繁榮;如今,開發古鎮歷史文化,促進旅遊經濟,讓千年古鎮的馬頭煥發出生機和活力。  《福滿農家》省級非遺——馬頭掛門箋。   夏日賞荷採蓮湖。   文/徐利芹 圖/房德華  千年古鎮馬頭起源於唐代,盛於明清,是江北少有的水鄉。
  • 台州四大千年古樟
    隋樟唐樟三門縣沙柳鎮板樟山村有棵千年古樟千年樟樹古藤盤根錯節,若虯龍巖蟒相纏互繞。古樟中空處長出兩棵百年古樹:一棵是194年的樸樹;一棵是214年的糙葉樹。古樟樹旁立一石碑,書有紅色大字:「浙江第一樟」。三門亭旁石灘村老爺殿前有棵千年古樟,虯枝斜橫若龍騰飛。古樟高10米,胸徑約3米,樹心中空, 中空處可容納10餘人。
  • 土耳其格貝克利石陣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新華社安卡拉7月2日電(記者秦彥洋 施春)據土耳其外交部官網公布的消息,土耳其格貝克利石陣7月1日在巴林舉行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土耳其第18處世界遺產。  格貝克利石陣位於土耳其東南部桑利烏爾法省,距土耳其與敘利亞邊境直線距離約50公裡。
  • 瑞士一中世紀城堡,被列入國家級文化財產名錄,堪稱世外桃源
    瑞士一中世紀城堡,被列入國家級文化財產名錄,堪稱世外桃源說到瑞士這個國家,相信很多人都不會覺得很陌生,而且對這裡的印象有著非常多的好感。這裡最受歡迎的應該就是阿爾卑斯山,因此每年都有許多的登山愛好者來到這裡攀登,並且在這個國家中旅遊。
  • 貴州一座千年古鎮,藏著世界上最大的木質戲樓,風景優美門票免費
    說起貴州的觀光景點,真的有很多,今天介紹貴州的千年古鎮,這個古鎮很有特色,這個地方不僅環境優美,自然的人文景觀也非常突出,四川省雲南省貴州民風民俗有著深厚的文化傳統。草塘千年古邑觀光區有很多古老的建築物,也就是說,由於這些古老建築,這個景點非常有特色,可以說這些古老的建築賦予了這座古城的靈魂,來這個地方的時候,可以感受到很多獨特的民俗文化,這些民族文化傳承了一千多年優秀文化的結晶。
  • 中國「最美」江邊小鎮,唯一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湘西芙蓉鎮
    國家歷史文化名鎮芙蓉鎮,是中國唯一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具有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西漢為酉陽縣治所,後晉之後為溪州彭氏土司前期的司治之所,也是土司時期的商賈貿易中心,素有「楚蜀通津」之稱,享有酉陽雄鎮、湘西「四大名鎮」、「小南京」之美譽。
  • 唯一入選世遺的江南古鎮,不是烏鎮西塘,這裡去對時間還能免費
    江南水鄉,總是讓一個人無限嚮往,江南是最古老的水鄉,從您踏入古老的石路那一刻起,就開始了漫長的夢想,當我們談論南方著名的古鎮時,經常會想到周莊,烏鎮和西塘,但是,到目前為止,在長江以南的著名或未知的古鎮中,只有南x古鎮才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014年6月,南x古鎮和部分京杭大運河與中國的京杭大運河一起被列入
  • 「四力齊發」推進古鎮保護利用「加速度」
    近日,在壽縣隱賢鎮,經保護、搶救、建設後的隱賢老街、趙策故居、董子文化廣場、泰山古庵等景點令慕名前來的遊客眼前一亮,這得益於該鎮古鎮保護利用工作的長效推進。
  • 千年古鎮,歷史名城,好景數不勝數
    枝江是三峽地區大溪文化的中心,更是楚文化的發祥地。枝江的關廟山遺址是一個新石器時代遺址,主要包括大溪、屈家嶺、石家河等三種考古學文化,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們必須要說一下楚文化,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在當時是很弱的國家,但後來隨著楚人的不斷擴張軍事行動,楚文化就在不斷的擴張中兼收並蓄的興起,而且逐步的發展擴張,就形成了楚文化多元的特徵和鮮明的個性。
  • 江蘇有個千年古鎮:以前繁花似錦號稱「小上海」,現在卻悽涼衰退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中國憑藉其文化遺產成為世界上旅遊業最強的國家,中國幾乎每個省市都有一兩處文化古蹟,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中國第二大鐵路樞紐,長江三角洲的北門,蘇北最大的城市,淮海地區的政經中心,中國九州之一的徐州,徐州也是漢文化的發源地,幾千年來,這裡有著無數的居民在此生話,
  • 合肥不是只有三河古鎮,巢湖邊這座古鎮,也是千年古鎮
    一起走在世界上帶你一起認識一座同樣精彩的古鎮,說起這個古鎮,就是千年古鎮,被譽為「環湖首鎮」,下面,一起來看看吧。上圖為環湖首鎮——肥東縣長臨河鎮,長臨河鎮位於肥東縣的最南端,這裡面對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和三河古鎮一樣,長臨河鎮也是歷史悠久的古鎮,原本在戰國時代,長臨河鎮就已經形成了小市場,到了三國時代,更是孫權和曹操爭奪的寶地,歷史上的長臨河古鎮,不久地理位置優越,且人跡好,名人輩出,尤其是吳氏家族,堪稱長臨河古鎮的名家,上圖為長臨河古鎮吳氏故居,如今,這裡已成為肥東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歐洲最美的中世紀小鎮,如同童話世界般,還是世界文化自然雙遺產
    提到古鎮我們一般會想到國內的那一大片古鎮,的確我國的歷史悠久,在國內有大量的古鎮,有名氣的,沒名氣的,大大小小的古鎮數不勝數,就連千年古鎮也有不少。其實在國外也有不少的古鎮,但是說到歐洲最美的古鎮,那麼捷克的克魯姆洛夫小鎮就不得不提了,一起來看看吧。
  • 重慶一座千年的歷史古鎮,徽派建築數不勝數,就坐落在黔江
    這個古鎮是貴州江的一個古老的漱口水鎮,在國內幾乎無人知曉,即使有4000年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地理位置,也一直被忽視,這個古鎮是唐代建造的,宋朝達到頂峰,從清代開始沒落。來到這個古老的城市,遊客們就像進入歷史舞臺一樣,這裡散布著很多古遺蹟,有一家商店和石橋林立著古風。
  • 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後果嚴重
    無論陳女士怎樣解釋,證券公司均表示這是規定,證券公司對於開戶企業及個人信用記錄非常看重,雖然理解陳女士忘記年報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並非惡意,但只能按規定將申請退回。  陳女士十分著急,再次來到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南山局企業信用監管科,問工作人員有沒有辦法消除她的企業曾經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記錄。
  • 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名錄的松茸 今年國內年產量也遇低谷
    在今年松茸提前集中上市的7月初,這種被譽為「萬菌之王」的菌類,因在近50年評估期內,數量下降了30%,首次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張子福覺得,今年國內松茸產量的下降,與氣候和松茸自己本身的生長周期有關,但即便脫離了這些影響,未來松茸的產量也未必能夠實現大量恢復。
  • 這座古鎮歷史悠久,文化遺蹟保存完整,是一處絕佳的旅遊景點
    仙市古鎮緊靠釜溪河畔,這個千年古鎮歷史悠久,文化遺蹟保存完好,這裡不是熱門的觀光地,幾乎沒有商業氣息,可以感受到古樸幽靜的原始古鎮的氛圍,鎮內有許多佛教寺廟,佛像雕刻林立,常年焚香,古剎的鐘聲迴蕩在古鎮,在廟裡燒香拜佛求平安是不錯的選擇。
  • 藍鷳,一種瀕危物種,已列入世界瀕危鳥類名錄一級
    在若干保護區域內,有較多的族群生存著,但是在非保護區中,族群數量會因棲息地開發及人為獵捕壓力而減少許多全球僅臺灣本島山地有本物種分布。藍鷳是臺灣特有鳥種已列入世界瀕危鳥類名錄一級。
  • 威坪:一座正在「復活」的千年古鎮
    1959年新安江水庫建成蓄水,千年古城淪為澤國,威坪「商賈雲集,人聲鼎沸」的繁華景象也因此戛然而止。  但作為淳安「一主兩副」的副中心鎮,威坪一直沒有放棄重新「崛起」的希望。2017年9月,緊貼威坪建成區而過的千黃高速正式動工建設,讓這座千年古鎮「復活」的希望,變得清晰可見。  「和原先的新安江黃金水道相比,千黃高速對威坪發展的拉動效應更強。
  • 一個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人間仙境也不過如此,這就是芙蓉鎮
    對於古鎮,大家肯定聽說過很多,比如說鳳凰古鎮,麗江古城等等,但是如果說起芙蓉古鎮的話,大家應該很少有聽說過的吧?芙蓉古鎮是位於湖南湘西的一個小鎮,這裡已經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可以說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古鎮,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或者聽說過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
  • 韓國泡菜入選UNESCO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韓國泡菜入選UNESCO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3-12-06 21:04:20 來源:中國日報網 據韓聯社12月5日消息,韓國越冬泡菜文化入選UNESCO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韓國泡菜文化,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對於韓國人來講,真正的韓國泡菜被稱為「媽媽的味道」,歲月愈久,味道愈濃。泡菜不僅僅是一道道小菜,更是一種力量、一種文化的體現,是代代相傳的技藝。泡菜博物館是韓國飲食文化的代表,於1986年在首爾市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