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力齊發」推進古鎮保護利用「加速度」

2021-01-15 中安在線網站

  近日,在壽縣隱賢鎮,經保護、搶救、建設後的隱賢老街、趙策故居、董子文化廣場、泰山古庵等景點令慕名前來的遊客眼前一亮,這得益於該鎮古鎮保護利用工作的長效推進。

  據介紹,壽縣境內分布有瓦埠、隱賢、正陽關鎮3個歷史古鎮,均列入安徽省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鎮」名錄。近年來,壽縣秉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方針,古鎮保護利用工作成效顯著。

  規劃引領聚合力。壽縣牢固樹立規劃先行、規劃至上理念,先後聘請北京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等高校,修編了《壽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壽縣城市總體規劃》《壽縣全域旅遊發展規劃》等一系列規劃,進一步明晰古鎮保護利用總體思路和工作目標。按照「多規合一」試點編制的《壽縣總體規劃(2013-2030年)》,嚴格執行《城市紫線管理辦法》,對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護的各級、各類文物保護範圍界線,進行了嚴格細緻的劃定。瓦埠、隱賢、正陽關3個古鎮結合老街和古建築分布及現狀,分別編制了相應的古鎮保護利用規劃,通過對古鎮範圍內古建築現狀進行病害摸底排查,對急需修繕的古建築形制、結構等進行登記造冊,對破壞街區風貌的現代違章搭建進行拆除,對街區內的杆線等基礎設施進行整治,分級、分類編制保護維修方案,每年修復5至7處瀕危古建築,最大限度延緩古建築自然損毀和消亡。

  加大投入強動力。根據3個古鎮歷史建築現狀和文物保護實際需要,有規劃、有計劃地對壽縣145處各級各類歷史建築,特別是3個古鎮的古建築進行搶險加固和修繕。該縣財政一次性投入90萬元,完成瓦埠鎮拐角樓、裕興商號,隱賢鎮趙策住宅、老澡堂,正陽關鎮淮安客棧等瀕危古建築修繕和搶險加固工程。先後投入100餘萬元,完成3個古鎮5個旅遊廁所建設和6個2A級旅遊景區基礎設施升級改造。2019年初,壽州古城保護管理委員會將古鎮保護利用納入日常工作,縣財政每年預算安排600萬元補助資金(3個古鎮等額配套)用於古鎮保護利用工作,並及時印發《壽縣古鎮保護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配套文件,謀劃建立了2019-2021年古鎮保護利用重點項目庫,共謀劃項目20個,總投入達3685萬元。

  保用結合添活力。瓦埠、隱賢、正陽關鎮3個古鎮在完善總體保護規劃,科學合理加強古鎮保護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古鎮自身的歷史、文化、藝術、科學和旅遊價值,與《壽縣全域旅遊發展規劃》等無縫銜接,進一步組織編制、修訂完善鎮域旅遊發展規劃,探索讓古鎮「活」起來的方法路徑。瓦埠鎮抓住瓦埠湖大橋貫通和建設「江淮運河、百裡畫廊」機遇,不斷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通過豐富旅遊業態、挖掘地域特色,力爭創建省級特色旅遊名鎮。正陽關鎮充分發揮正陽關「抬閣」「肘閣」等展演展示類非遺項目優勢,通過舉辦特色產品交易會等形式,提升古鎮知名度。隱賢鎮2020年投入510餘萬元,修繕了火神廟、程遠山住宅,還對老街周邊道路進行了綜合整治。壽縣主管部門結合產業扶貧,扶持3個古鎮發展種植、養殖、觀光等特色休閒農業,推動鄉村旅遊快速發展。

  創新管理挖潛力。進一步明晰職責,建立健全古鎮立體化保護管理體系,逐步形成了縣、鄉(鎮)、村、組四級保護網絡。根據政府購買基層公益文化崗位工作總體部署,分年度制定了《壽縣政府購買公益文化崗位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在全縣聘用了23名文物保護員,並根據工作績效一年一聘,使各級文保單位有了貼身「保姆」。瓦埠鎮離退體老幹部還自發成立了「老街保護理事會」,並自籌資金用於老街保護,在古鎮保護和宣傳教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嚴厲打擊盜賣老街古建築青石、漢磚、木構件等文物犯罪行為,通過文物保護員日常巡查等手段,對3個古鎮各級各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點特別是老街和古建築進行有效保護監管。每年都與鄉鎮籤訂《壽縣文物保護工作責任書》,強化屬地管理責任,確保古鎮保護工作沒有死角、不留盲點。(本報記者 張昌濤 本報通訊員 鮑廣東)

相關焦點

  • 王磊:「四力齊發」推動組織工作高質量發展
    「四力齊發」推動組織工作高質量發展永定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王磊習近平總書記就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從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及理論武裝、組織建設、隊伍建設、制度建設等方面提出「五個抓好」基本要求,為高質量推進組織工作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重要遵循
  • 《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係》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理解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關係的實驗設計思路,知道加速度與力成正比,與質量成反比。【過程與方法】:經過實驗的操作和測量過程,以及通過圖像處理實驗數據的過程,體驗減少實驗誤差的方法,提升實驗設計與操作能力。
  • 《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係》說課稿
    同學生在第一章是已經接觸過加速度的概念,能利用加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狀況,並在本節前學習了牛頓第一定律,這被本節課提供了知識儲備。所以對於本節課教師應該以問題為導向,因勢利導,逐步解決實驗設計中的問題,並完成實驗。
  • 高中物理《探究加速度與力和質量的關係》教案
    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理解加速度與力和質量之間的定量關係;【難點】設計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和質量之間的關係。三、教學過程環節1:多媒體導入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物體運動狀態變化的快慢,也就是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 長三角古鎮「和而不同」
    西塘古鎮的原住民非常具有包容性,他們從始至終參與著古鎮的保護和發展,原住民和商戶之間的和諧生活,都是基於對古鎮保護優先的責任心。  西塘古鎮始終堅持「活態化保護」理念,用「生活」這一世代相傳的載體,保護與傳承古鎮的文化DNA。
  • 慣性力是虛擬力?那是因為加速度是虛擬的
    如果我們回到中學課堂,老師會告訴我們,慣性力是虛擬力。看過李永樂老師講物理的視頻,使用了很多慣性力,並聲稱慣性力是虛擬力。其實我們可以先甄別真假加速度,因為如果加速度是假加速度,那引起加速度的力就是虛擬的,加速度的反力——慣性力那肯定是虛擬的。
  • 加速度傳感器工作原理及應用
    加速力可以是個常量,比如g,也可以是變量。加速度傳感器分類與工作原理1、壓電式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又稱壓電加速度計。它也屬於慣性式傳感器。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原理是利用壓電陶瓷或石英晶體的壓電效應,在加速度計受振時,質量塊加在壓電元件上的力也隨之變化。當被測振動頻率遠低於加速度計的固有頻率時,則力的變化與被測加速度成正比。
  • 無線加速度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分類介紹
    如果在硬碟中內置3軸加速度傳感器,當跌落髮生時,系統會檢測到加速的突然變化,並執行相應的自我保護操作,如關閉抗震性能差的電子或機械器件,讓磁頭復位,以減少硬碟的受損程度。3、消費產品中的創新應用3軸加速度傳感器為傳統消費及手持電子設備實現了革命性的創新空間。
  • 加速度傳感器是什麼_常用加速度傳感器有哪幾種分類
    加速度傳感器是什麼   加速度傳感器是一種能夠測量加速度的傳感器。通常由質量塊、阻尼器、彈性元件、敏感元件和適調電路等部分組成。傳感器在加速過程中,通過對質量塊所受慣性力的測量,利用牛頓第二定律獲得加速度值。根據傳感器敏感元件的不同,常見的加速度傳感器包括電容式、電感式、應變式、壓阻式、壓電式等。
  • 中國古鎮商業化的弊端,旅遊業為古鎮,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長期以來,各城市的老城是人們旅行必去的景點, 這些古鎮一般有百年歷史,文化基礎深厚,其中平遙古城、麗江古城、西渡宏村、開平碇樓和村落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旅遊業給古鎮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古鎮也受到了翻修和保護,原著居民的生活質量也有了一些改善。
  • 加速度傳感器工作原理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5539.htm  加速度傳感器,英文名稱為acceleration transducer,是一種利用感受加速度並將其轉換為電信號的方式來測量加速力(加速力即指作用於物體上使物體處於加速過程中的力)的設備。
  • 加速度傳感器的技術指標與應用,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原理與結構
    加速度傳感器是一種能夠測量加速力的電子設備。加速力就是當物體在加速過程中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就好比地球引力,也就是重力。加速力可以是個常量。加速度計有兩種:一種是角加速度計,是由陀螺儀(角速度傳感器)改進的。另一種就是線加速度計。
  • 瀏河古鎮——「江尾海頭」第一鎮
    而瀏河鎮則是長江尾的最後一個小鎮,也可稱為「東海入海第一鎮」、「江尾海頭第一鎮」,更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古鎮——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古代漕糧北運的重要出海港口,開展對外貿易時諸國商船聚集地,號稱「六國碼頭」。
  • 安徽鳳陽:強化「四力」推進 「掃黃打非」
    今年以來,安徽省鳳陽縣以「組織引領守方向,面向基層守陣地、案件查辦守底線、創新宣傳守立場」的工作思路,強化「四力」,全面推進基層「掃黃打非」工作,嚴守意識形態安全和文化安全。聯防聯動強合力。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精神文明創建、基層綜治工作、公共文化服務四個平臺相結合,截至目前,特色節目融入新時代文明演出32場,啟動「掃黃打非」宣傳片入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編制排片計劃表千餘場,目標惠及人數15餘萬人。豐富載體出特色。將鳳陽文化與「掃黃打非」相結合,製作「掃黃打非」特色花鼓,並推廣進公益花鼓培訓、進青少年文藝演出,製作多個具有鳳陽特色「掃黃打非」節目。
  • 大陽古鎮:「活化石」變身「金飯碗」
    大陽古鎮:「活化石」變身「金飯碗」講述人:山西省晉城市大陽古鎮景區辦公室主任 李鵬鵬大陽古鎮擁有規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築群,被稱為「中國古城鎮活化石」。2015年,大陽古鎮招商引資成功,開啟了古鎮旅遊的開發與建設。也就是那時起,我就暗下決心,一定要投身其中,為家鄉的變化出一份力。
  • 大林組利用液壓驅動式重型建築機械驗證力觸覺系統
    「真實觸覺」是慶應義塾大學全球研究所特任教授大西公平發明的「雙向傳輸現實物體與周邊環境的接觸信息,再現力觸覺技術」。通過傳輸人類觸碰物體時感受到的軟硬度、氣球般的彈力及自主動作等力觸覺信息,可以在遠處的操作者手上再現同樣的力觸覺。
  • 什麼是弱加速度傳感器 作用是什麼
    加速度傳感器原理 線加速度計是利用慣性原理來進行工作的。根據公式A=F/M,即加速度=慣性力/質量,只需對慣性力F進行測量即可得出加速度A的大小。那麼問題來了,慣性力F如何進行測量呢?可以用電磁力來平衡這個力,得出這個力與電流之間的對應關係,然後在實驗中標定這個比例係數就哦啦。
  • 合肥不是只有三河古鎮,巢湖邊這座古鎮,也是千年古鎮
    一起走在世界上帶你一起認識一座同樣精彩的古鎮,說起這個古鎮,就是千年古鎮,被譽為「環湖首鎮」,下面,一起來看看吧。上圖為環湖首鎮——肥東縣長臨河鎮,長臨河鎮位於肥東縣的最南端,這裡面對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和三河古鎮一樣,長臨河鎮也是歷史悠久的古鎮,原本在戰國時代,長臨河鎮就已經形成了小市場,到了三國時代,更是孫權和曹操爭奪的寶地,歷史上的長臨河古鎮,不久地理位置優越,且人跡好,名人輩出,尤其是吳氏家族,堪稱長臨河古鎮的名家,上圖為長臨河古鎮吳氏故居,如今,這裡已成為肥東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推進海洋強國建設――全國政協「協調推進海洋資源保護與開發...
    加強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組建可再生能源產業聯盟,拓寬海洋能應用範圍;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大做強。  三是加快發展現代海洋服務業。挖掘濱海旅遊資源的社會、科學和文化價值,推進濱海旅遊多元化。  四是引導金融、保險和社會資金投向海洋發展,探索海洋經濟發展基金、開發銀行,積極發展涉海保險。  四、加強科技引領,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
  • 智慧型手機APP可利用內置加速度傳感器實現語音竊聽!隱私如何保護?
    沒有人會想到電影《竊聽風雲》中的情節會在你我的身上上演現實版:智慧型手機APP可在用戶毫不知情時,利用手機內置的加速度傳感器實現對用戶語音的竊聽,且準確率達到90%。我們使用智慧型手機還有沒有隱私可言?有沒有有效的防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