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地區地域相連,文化相通,很多古鎮古村跨行政區分布,相互襯託。但就像聽戲,如果只有一種腔調,反而失了味道。首屆長三角古鎮一體化發展大會上,來自浙江、江蘇、安徽、上海三省一市古鎮的各位代表,共同分享了他們是如何處理好古鎮保護、改造和開發利用之間的關係,如何走好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西塘古鎮:以人為本 活態保護古鎮
陸豐 嘉善西塘旅遊休閒度假區管理委員副主任
2020年是個特殊的年份,年初的疫情打破了古鎮往日的寧靜。疫情期間,景區的旅遊業協會、民宿協會以及酒吧協會主動配合勸退遊客,共同守護西塘。
陸豐表示,西塘建鎮才600年,方圓不過兩平方公裡,卻完整地保留下了大量明清古建築,被稱為「生活著的千年古鎮」。西塘古鎮的保護與旅遊開發,始終圍繞「以人為本,以『生活』為根」這個理念展開。古鎮需要夜生活,但原住民希望留下安寧的生活環境。於是大家形成的共識,每天晚上11點,酒吧停止音樂和燈光,大家相安無事。西塘古鎮的原住民非常具有包容性,他們從始至終參與著古鎮的保護和發展,原住民和商戶之間的和諧生活,都是基於對古鎮保護優先的責任心。
西塘古鎮始終堅持「活態化保護」理念,用「生活」這一世代相傳的載體,保護與傳承古鎮的文化DNA。
朱家角古鎮:「法、人、錢」三步保護古鎮
曹瑜 上海朱家角古鎮(4A)旅遊公司副總經理
「為你打開一扇窗,請你看一看,請你望一望」。圓桌會現場曹瑜以一句滬劇開場,向大家展示了朱家角古鎮的核心特色。這個地處中國最繁華都市邊上的古鎮,又是如何進行保護和開發的呢?
「法、人、錢」。曹瑜用簡潔明了的三個字概括了朱家角鎮的保護「法寶」。朱家角鎮立法保護古建築,自2002年就進行分區保護。21萬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築群,一共有攝像頭350個,煙感1400個、噴淋6800個,消防栓120多個,等於給古鎮穿上了一件厚厚的防護服。
周莊古鎮:古鎮保護和發展並舉
沈振榮 周莊旅遊公司工會主席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周莊就成立了古鎮保護委員會,並出臺周莊古鎮保護條例,一直沿用至今。在聘請全國古城鎮保護專家,成立古鎮保護基金會後,古鎮兼收國內外成熟的歷史城鎮保護規劃思路、方法,根據「修舊如舊」及「原環境、原結構、原材料、原工藝」四原則專門負責對保護對象實施保護與維修。
30多年來,周莊在古鎮保護方面累計投入50億元,旅遊公司每年還要將營收的15%投入古鎮的保護基金中,完好地保存了周莊古鎮核心保護區60%的明清建築和十多座古橋。
大通鎮:新興的「後浪」打響文旅金名片
林俊 銅陵市大通鎮風景區管委會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相比長三角其他聲名遠播的古鎮,2015年才開始開發的大通古鎮,更像「後浪」。但因為和長三角古鎮相比迥異的風格,受到越來越多遊客的關注。大通古鎮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長江江豚,有著世界上首個利用半自然條件飼養淡水豚的國家級保護區;有「長江拐彎,大海回頭」的自然奇觀。大通在唐代就設立水驛和陸驛,是長江運輸的重要節點。大通雖小,但歷史厚重、特色明顯,區位優勢明顯。
接下來,大通鎮將圍繞商埠文化、民俗文化、遺址公園、環保科普、生態溼地六大板塊,積極打造長江文化情境旅遊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