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名為《銀河系漫遊指南》的科幻片,奇思妙想的故事情節至今讓我難以忘懷,該影片向我們講述了一群擁有高級宇宙文明的跨維度生命,儘管它們科技很先進,不知道要比人類先進很多倍,但仍然煩惱不斷,為了能找到解決「宇宙終極難題」的最終答案,於是打造了一臺超級電腦,名為「深思」,「深思」在經過750萬年的計算後終於有了結果,給出一個簡單的數字「42」,該數字讓人大跌眼鏡。
42真的是解釋宇宙難題的終極答案嗎,如果破解數字「42」的奧秘,是否可以輕鬆解決當前宇宙難題?黑洞裡面是什麼,宇宙到底有多大,我們是否處在多元宇宙中,黑洞是否存在時空隧道,另一個宇宙中是否存在一個一模一樣的我?在數學中,作為數字的42隻是一個稀鬆平常的自然數,它排在41的後面,43的前面,是一個整數,偶數,合數,它是7的6倍,是6的7倍,是14的3倍,是21的2倍。
所以,對於當前人類來說,42實際並沒有多大意義,只是一個阿拉伯數字,恐怕就連《銀河系漫遊指南》作者道格拉斯·亞當斯(DouglasAdams)也說不清楚,「42」對於宇宙生命而言到底有何深義,也許是他奇思妙想出來的一個數字,只是為了勾引人們的好奇心,我們可以把「42」暫時看成只是道格拉斯給科幻迷們開的一個小玩笑,不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不知為何,用65年時間計算42,並成功破解了42。
42真的有這麼難算嗎?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位科學家希望能在阿拉伯數字中找出三位整數,它們的立方和等於42,假設這三位整數分別為a,b,c,那麼數學方程式為42=a^3+b^3+c^3,儘管看起來只是一個初中難題,計算機隨便算算就能得到結果,但是這位科學家斷斷續續計算了65年,直到2019年,計算機才算出了最終結果,得出了三個17位整數,12602123297335631,80435758145817515,-80538738812075974。
在現代科學中,42雖然被破解了,但還有一些數字或許永遠沒有答案,比如數學中最常見的圓周率(Pi),π約等於3.141592653,1947年9月,D. F. Ferguson使用桌上計算器,將π計算到了808位,獲得當時的世界吉尼斯記錄,但仍沒取消「約等於」這三個字,2011年,IBM生產的「藍色基因」超級計算機,將π數值精確到60,000,000,000,000位,但「約等於」還位於這串長長數字的前面,π似乎成了一個有著無限小數的數字。
即便到了2020年的今天,美國有了峰值速度可達每秒20億億次的Summit超級計算機,我國有運算速度峰值達每秒12.5億億次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相信還是無法算出π的準確結果。相對於42這個數字來說,π顯得更奇怪更神秘,不過有人認為,42關係到一個宇宙哲學問題,因為人類一直相信宇宙的多個終極難題終究有一個終極答案,這個答案或許只是一個簡單數字,但參透其中奧秘,或許能讓人類成為宇宙主人。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