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小文
說到數字這樣東西,人們都不會對它感到陌生,數字不僅運用在各項科研領域,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接觸到的。
那麼,數字除了可以用來計算以外,還藏有什麼奧秘嗎?為什麼數學家總是對一兩個看似普通的數字如此糾結呢?
而說到特別的數字,人們最先聯想到的可能會是圓周率π,這是一個無限不循環的數,但人們明知道這是算不盡的數值,卻偏偏對其非常痴迷。
甚至,人類不惜用大型計算機將其算到了37萬億位,而不少科學家認為,圓周率不僅是一串常數,它還可能蘊含了整個宇宙的秘密。
因為人們可以圓周率的小數點中找到任意一個人的生日、銀行密碼甚至是人類的基因編碼,而圓周率很有可能是人類破解宇宙秘密的重要入口。
不過,最近圓周率的地位似乎受到了挑戰,一些科學家認為,「42」才是真正藏有宇宙秘密的終極數字。
在2005的時候,就曾有一部名為《銀河系漫遊指南》的科幻電影上映了,而在影片中有一臺叫做「深思」的超級大型計算機,「深思」在經過7500萬年的計算之後,終於得出了一個結果,就是「42」。
「42」是否蘊含著和宇宙生命的所有意義,這個問題我們不得而知,但在過去,麻省理工的科學家就曾用超級計算機在0至100之間的任何一個數字中尋找三個整數,他們希望可以通過公式得出一個結果「42」或者「33」,而其公式則為x^3+y^3+z^3=42,x^3+y^3+z^3=33。
到了21世紀的今天,計算機科技迅速發展,就以美國的超級計算機Summit為例,這臺超級計算機的處理器就有2397824 個,計算峰值就可以達到200795TFlop每秒,而我國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計算峰值則超過了125436 TFlop每秒。
在今年的2月份,在眾多科學家的努力下,「33」這個數字終於被破解了,而「42」這兩個數字則被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Andrew Sutherland和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Andrew Booker合作的計算機在耗時100萬個小時後破解出來。
兩個大學研究人員使用的是一種名為「慈善引擎」的新平臺,它可以從50萬臺家用計算機中獲取CPU多餘的處理能力,並得到一種可能聯網全球計算機的超級計算機,因此它比世界上任何一臺超級計算機都要強上萬倍以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