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種昂 2019年11月24日,在「中國重汽2020年商務大會」上,中國重汽集團董事長譚旭光對來自全球各地的供應商、經銷商表示,2020年中國重汽的改革將全面延伸至供應、銷售領域,至少再削減1000家供應商,2025年前,中國重汽將只保留1000到1500家核心供應商,以建立敏捷、高效的供應商體系。
「建設世界一流的商用車集團,沒有一流的供應商體系就是空話。」在譚旭光看來,此前中國重汽的供應商體系存在「散、亂、差」的現象,必須進行一場徹底的市場化改革。
2019年,中國重汽已在供應商體系初步進行了改革嘗試,供應商數量從以前的4500家降至4000家,單一供應商從200多家減到還剩1家,預計到今年年底前完全消滅單一供應商。
不過,這並非改革的終點。譚旭光設想,2020年中國重汽的供應商數量將至少再減少1000家。
根據中國重汽的戰略目標,2025年前,重卡國內銷售將穩定在20萬輛,中輕卡國內銷售穩定在20萬輛,輕型商用車20萬輛。這將倒逼中國重汽持續優勝劣汰,構建高效的供應商體系——2025年前,將只保留1000到1500家核心供應商。
供應商總體數量的減少,必然會為每個供應商帶來更多的訂單,但也要求每個供應商自身實力的提高。譚旭光說,「我們的產品要走向世界,需要高端供應商,要深化產業鏈上下遊協同創新,在新產品研發初期就引入國際優秀供應商,進行聯合開發。」
按照規劃,山東重工與中國重汽重組完成後,將對鋼材、輪胎、電池、板簧等大宗物資進行集中採購,中國重汽零部件也將釋放20%的份額向社會採購。下一步,中國重汽將對供應商體系進行達標管理,強化信息化支持,供方準入、進貨、付款等全流程制度化、流程化、標準化管理,杜絕腐敗、提高效率。
與供應向對應的是銷售,中國重汽改革的另一大任務,正是逐步實現由價格驅動向產品驅動的轉型,並對銷售體系進行重塑。
11月22日上午10點,中國重汽召開了譚旭光上任後的第一個面向經銷商的營銷工作會,譚旭光提出了30個問題。「我們推動了技術人員走向市場一線,解決了一線指揮部、參謀部、決策部,三位一體的決策機制。從2020年開始,我準備在辦公室設一個舉報電話,給你們代理商和渠道,立說立辦,客戶的需求就是衝鋒號。」
為了形成正向研發能力,中國重汽從今年開始,將連續5年引進全國優秀人才1000人,今年1000人已經到位;為了強化客戶導向,企業將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問題24小時解決不過夜,並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為了優化營銷網絡,中國重汽計劃每年淘汰10%以上的「殭屍渠道」,引進15%優質渠道,使渠道也形成競爭機制……
「中國重汽的所有人都要面向市場,任何人不得和市場較勁。我們的市場能否做好?決定中國重汽未來能否發展。要把中國重汽做成一流企業,必須要緊貼市場。」2019年11月24日,譚旭光在商務大會上說。
根據中國重汽內部統計,從2019年10月份報表看,企業訂單大幅度提升,截至11月份,訂單總量已超過去年總和。
「2020年,我們將為中國重汽集團配置更優質的資源,提高市場競爭力。」譚旭光向經銷商介紹,山東重工與中國重汽重組完成後,不管是濰柴動力發動機,還是法士特變速箱,還是漢德車橋,都將為中國重汽提供支持,我們將全力推動市場點單制,客戶要什麼,企業就提供什麼。
供與銷是企業的兩條生命線。供銷體系的改革,標誌著中國重汽的改革已駛入「深水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