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罕見水母現水塘
「這個小東西在水中活像一把傘,上網一查才知是桃花水母!」昨(8)日,11歲的韓金杉的發現引起附近居民的轟動。西華師大有關專家介紹,桃花水母無毒,是世界級的瀕危物種。
小男孩發現瀕危水母
「快來看,水中有好多白色小傘,它們飄呀飄呀,美麗極了!」昨日上午,家住東方醫院家屬區的韓金杉與別的小朋友一起在水邊玩,他突然被水中從未見過的一種小東西驚呆了,「我想弄清它們是什麼東西,就用一個小瓶子裝了一些水,帶到家裡,在網上搜索。」
結果令他驚訝:「沒想到竟然發現了一種少見的瀕危水生動物——桃花水母,當時我激動極了!」小韓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小朋友們,附近不少居民也都趕來觀看。
水母命運牽動市民的心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家屬院附近有一個20多平方米的人工水塘。在水塘裡面,四處散布著成團的浮遊生物群。數量眾多,單個直徑約2釐米,傘狀身體的邊緣有無數根短觸手,時不時地在水裡蠕動,看起來就像飄在水裡似的。
「水塘是靜水,塘裡的水都是自來水,上次換水在兩年前,如今水中已經長出許多藻類,也有一些小魚,再也不是一個死水塘了。」一位老人介紹,正因為塘水水質不錯,因此這裡一直沒有換水,各種各樣的水生物才得以在這裡生長。
「究竟是什麼時候出現這種水母的,我們也不清楚。」附近一位居民表示,從電視科普片中知道,水母這個群屬很豐富,有好也有壞,不知道這些水母對環境有沒有影響。也有些居民提出疑問,居民該如何與水母相處?
桃花水母對環境無害
昨日上午,西華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副教授王旭對發現桃花水母非常感興趣,他趕赴現場辨認後,確定水塘內發現的微生物為瀕危物種「桃花水母」。
王旭介紹,這裡環境很適合桃花水母生長。每年5至9月是桃花水母的生長周期,所以現在發現桃花水母不奇怪。但是桃花水母生存時間很短,一般30天左右。
王旭推斷,水塘中的桃花水母應該是在往水塘中放魚苗時帶來的,由於其對生存環境有極高的要求,活體又極難製成標本,所以,其珍貴度可媲美大熊貓。有「水中大熊貓」之稱,但是它出現的時代比熊貓還長,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
目前,世界上已經記錄的桃花水母品種有11個,其中我國佔有9種。王旭表示:「桃花水母是沒有毒的,對環境沒有太大影響,對人體也無害。但水母太多對養魚不好,因為桃花水母以魚苗為食,大家不必擔心桃花水母會汙染環境。」(南充晚報 羅天文/圖 記者 張帆 張松/文 實習生 盧曦知)
原標題:小男孩:水中很多漂亮「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