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一水塘現瀕危物種桃花水母 存活時間僅30天

2020-12-02 四川新聞網

  昨日罕見水母現水塘

  「這個小東西在水中活像一把傘,上網一查才知是桃花水母!」昨(8)日,11歲的韓金杉的發現引起附近居民的轟動。西華師大有關專家介紹,桃花水母無毒,是世界級的瀕危物種。

  小男孩發現瀕危水母

  「快來看,水中有好多白色小傘,它們飄呀飄呀,美麗極了!」昨日上午,家住東方醫院家屬區的韓金杉與別的小朋友一起在水邊玩,他突然被水中從未見過的一種小東西驚呆了,「我想弄清它們是什麼東西,就用一個小瓶子裝了一些水,帶到家裡,在網上搜索。」

  結果令他驚訝:「沒想到竟然發現了一種少見的瀕危水生動物——桃花水母,當時我激動極了!」小韓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小朋友們,附近不少居民也都趕來觀看。

  水母命運牽動市民的心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家屬院附近有一個20多平方米的人工水塘。在水塘裡面,四處散布著成團的浮遊生物群。數量眾多,單個直徑約2釐米,傘狀身體的邊緣有無數根短觸手,時不時地在水裡蠕動,看起來就像飄在水裡似的。

  「水塘是靜水,塘裡的水都是自來水,上次換水在兩年前,如今水中已經長出許多藻類,也有一些小魚,再也不是一個死水塘了。」一位老人介紹,正因為塘水水質不錯,因此這裡一直沒有換水,各種各樣的水生物才得以在這裡生長。

  「究竟是什麼時候出現這種水母的,我們也不清楚。」附近一位居民表示,從電視科普片中知道,水母這個群屬很豐富,有好也有壞,不知道這些水母對環境有沒有影響。也有些居民提出疑問,居民該如何與水母相處?

  桃花水母對環境無害

  昨日上午,西華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副教授王旭對發現桃花水母非常感興趣,他趕赴現場辨認後,確定水塘內發現的微生物為瀕危物種「桃花水母」。

  王旭介紹,這裡環境很適合桃花水母生長。每年5至9月是桃花水母的生長周期,所以現在發現桃花水母不奇怪。但是桃花水母生存時間很短,一般30天左右。

  王旭推斷,水塘中的桃花水母應該是在往水塘中放魚苗時帶來的,由於其對生存環境有極高的要求,活體又極難製成標本,所以,其珍貴度可媲美大熊貓。有「水中大熊貓」之稱,但是它出現的時代比熊貓還長,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

  目前,世界上已經記錄的桃花水母品種有11個,其中我國佔有9種。王旭表示:「桃花水母是沒有毒的,對環境沒有太大影響,對人體也無害。但水母太多對養魚不好,因為桃花水母以魚苗為食,大家不必擔心桃花水母會汙染環境。」(南充晚報 羅天文/圖 記者 張帆 張松/文 實習生 盧曦知)

  原標題:小男孩:水中很多漂亮「傘」

相關焦點

  • 都江堰又見世界級瀕危物種——桃花水母
    來源:成都商報都江堰又見桃花水母發現地:都江堰市蓮花湖生存條件7月18日,垂釣時,發現水中有一種半透明的小生物,內部像一朵桃花,周邊還長著觸角,遊動的時候還不停地收縮著,十分好看,便撈起來送到相關部門,鑑定發現,這是一種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桃花水母現四川自貢彩燈公園?池塘內上千隻(圖)
    近日,市民劉大哥在自貢彩燈公園內遊玩時,無意間發現園內一個小水池裡有不少懸浮著的圓盤狀動物,與網上資料一比對,劉大哥相當驚喜,「看形狀很像網上說的桃花水母,這種『水中大熊貓』竟然在自貢安家了。」  自貢市水務局水產科相關負責人表示,淡水水母的相關資料較少,很難判定這是不是桃花水母。水母的存活時間很短,只有幾天到十幾天左右,「個體較小的桃花水母對人體不會造成傷害,市民無需擔心。」
  • 四川一池塘浮現桃花水母 專家:半月內將消失(圖)
    昨日,騰訊微博網友報料,近半個月,內江資中縣龍江鎮的一處水塘裡發現了一群小生物,附近村民稱從未見過,擔心會不會是害蟲。昨日,經過觀察和判斷,內江師院專家和龍江鎮政府有關人員均認為這些小東西就是「桃花水母」,有「水中大熊貓」之稱。作為世界級瀕危物種,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此前,內江還尚未有關於「桃花水母」的記錄。
  • 瀏陽道吾山天湖現大量「桃花水母」,系世界級瀕危物種
    【瀏陽道吾山天湖現大量"桃花水母",系世界級瀕危物種!】桃花水母,水中大熊貓,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近日,大量出現在了瀏陽道吾山頂的天湖裡。
  • 惠安一水庫現桃花水母 形似小白傘對水質要求高
    資料圖片   惠安螺陽一些村民到當地一水庫遊泳時驚訝發現,這裡出現大量水母。惠安縣海洋漁業局水技站負責人林志宏介紹,這是桃花水母,比較罕見。  透明「小白傘」在水深處暢遊  前日下午,家住惠安縣螺陽鎮錦豐村的林先生等人像往常一樣,到離家不遠的一水庫遊泳。當遊至水庫一深處時,大家驚訝發現,這裡有大量水母。於是,有的人上岸回家,有的人則繞到沒有水母出現的區域繼續遊。  「在此之前從未有人發現。」
  • 瀏陽道吾山天湖現大量「桃花水母」,系世界級瀕危物種
    「瀏陽日報」抖音號發布邂逅桃花水母8月14日傍晚,瀏陽網友「哦豁姐」在道吾山頂的天湖裡,發現水面以下有大量白色、半透明狀的東西,「一收一縮,一直在動,起碼有一兩百個。」平靜的湖水裡突然出現這麼多沒見過的活物,著實嚇了她一跳。
  • 五指山發現疑似「水中大熊貓」的瀕危物種桃花水母
    疑似瀕危物種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現身五指山。通訊員 李方遠 攝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4日消息 (記者沙曉峰)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以其獨特的生命形成記錄著地球生命的發展歷程,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是世界級瀕危物種。近日,在海南省五指山市一水井內就發現了疑似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種。
  • 上饒信州區發現世界級瀕危物種、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桃花水母
    (圖片:江西上饒宣傳部提供)6月4日,在一年一度的「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上饒市信州區傳來好消息:有「水中大熊貓」、「活化石」之稱的世界級瀕危物種、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桃花水母驚現上饒信州區周田水庫。記者了解到,這些桃花水母是一名遊泳愛好者從周田水庫中捕捉的。
  • 湖南村民在門前水塘裡發現桃花水母 號稱水中大熊貓
    9月6日,汨羅市林業局工作人員將樣本送去檢測,經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院專家確認,這些小東西就是「桃花水母」,有水中大熊貓之稱,是世界級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9月5日清早,周陽春到池塘清洗魚缸,順便打點清水上來養魚,結果一抬眼就看到在水裡遊動的像柳絮一樣柔軟的小傢伙。和妻子議論一番之後,周陽春往水裡一捧一大把,裝了滿滿一缸「小魚」。
  • 汨羅首次發現「桃花水母」:貌似水母形如桃花
    新湖南9月6日訊(記者 徐典波 通訊員 謝江 周敏)「池塘裡發現的小東西,指甲大小,晶瑩透亮,一張一合的。」9月6日,汨羅市白水鎮高衝村村民周陽春家門口的水塘裡,出現一種從未見過的生物,村民擔心會不會是害蟲。
  • 海南一農家水井出現大量瀕危動物桃花水母
    7月4日,海南省五指山市居民在當地農村的一口水井內,發現了大量桃花水母,據介紹,桃花水母是世界一類瀕危古腔腸動物,距今至少有6億年,素有「水中大熊貓」之稱,比恐龍還要老,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 溧陽一農莊發現桃花水母
    本報訊 記者昨天接到報料,溧陽社渚鎮西丁農業生態園池塘中發現桃花水母,吸引眾人觀賞。記者午後驅車前往,觀賞者已退去不少,但遊客仍絡繹不絕。 發現桃花水母的農莊位於溧陽盤白山之南,大溪水庫西側,南面有較為聞名的天淼山莊,西臨239省道。農莊的池塘約30平方米,四周砌著石塊。
  • 疑似瀕危物種桃花水母現身海南五指山,看看哪裡還出現過?
    你知道桃花水母嗎?7月4日,在海南省五指山市一水井內就發現了疑似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種。在五指山市通什鎮什會村的一口水井裡,村民發現了數十隻拇指般大小的水生物,生物呈乳白色、通體透明,由絮狀主體及4個略帶橢圓形的肢體分別連接1條外環構成,身體周邊長滿的觸角像飄落水中的桃花。據熱心村民柯先生介紹,這是一口廢棄的水井,平日裡不常使用,他在井邊洗手時發現了這些生物。疑似瀕危物種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現身五指山。
  • 桃花水母現身成都小區池塘
    同時由於這種生物對環境的敏感性以及其生存環境的破壞,使其被列為「極度瀕危」的物種。「這兩天小區微信群裡都在討論這個桃花水母,端午那幾天小朋友看魚發現的。」成都市武侯區地鐵3號線紅牌樓站附近一小區物業工作人員拿出手機,向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展示了小區居民拍攝的視頻。視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降落傘狀、幾乎透明的水母,在水中一收一縮遊動著。
  • 桃花水母現身長沙縣松雅湖 系世界瀕危物種
    曾詩怡 攝  紅網長沙縣站7月21日訊(星沙時報記者 陳登輝)形如榆莢,大小不一,蠕蠕然遊水中,動則一斂一收,若人攢指收放之狀……古語中所描述的這種生物有個美麗的名字——桃花水母(也稱桃花魚)。這種遠古的精靈在5.5億年前就生活在了地球上,而近日它們卻出現在星沙松雅湖之中。因其對生存的水環境有著極高要求,它們的出現說明松雅湖內的水環境非常優越。
  • 黃岡一水庫喜現桃花水母
    白蓮河水庫喜現桃花水母10月9日,湖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李中強到白蓮河水庫做本底資源調查,基本確定白蓮河水庫村民發現的生物樣本為桃花水母。10月9日,李中強教授根據村民提供的信息和視頻資料,基本確定村民發現的白色半透明水體生物為桃花水母。李中強一行隨即來到發現樣本的水域現場,由於當天氣溫較低,沒有發現桃花水母。李教授表示將在溫度適宜時再擇機獲取樣本,進一步驗證分類。李中強介紹,桃花水母有「水中大熊貓」之稱,是僅有的一種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為世界級瀕危物種,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
  • 珍稀生物「桃花水母」現身成都小區池塘
    「這兩天小區微信群裡都在討論這個桃花水母,端午那幾天小朋友看魚發現的。」成都市武侯區地鐵3號線紅牌路站附近一小區物業工作人員拿出手機,向記者展示了小區居民拍攝的視頻。視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降落傘狀、幾乎透明的水母,在水中一收一縮遊動著。
  • 常州溧陽村民家池塘現「地球活化石」桃花水母
    丁金水說:「原來我在部隊的,在浙江海島上只看到過海裡的水母。那個比較大,這個一釐米多一點,兩釐米不到。特別迷你,非常可愛。」黎明說:「在正常光線下,很難看到水母的真實面貌。我們特意自製了一個暗箱,打上燈光,水母在水中飄逸的姿態就一目了然。」
  • 蕭山一水庫 出現杭州桃花水母
    蕭山一水庫 出現杭州桃花水母 2017年09月30日 11:49:37來源:都市快報通訊員 張帆 記者 葛亞琪 攝影 唐柯
  • 6億年前的桃花水母,突然現身雲南和四川,能見到它是一種福氣
    它們就是我們今天文章中的主角——桃花水母。誕生於6億年前的「活化石」桃花水母作為最原始的無脊椎動物中的一種,大約在6億年之前,它們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了,數億年的時間裡,它們經歷了多次的物種大滅絕都幸運的存活了下來,可以說,它們是名副其實的地球「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