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孟子》經典35句話,安身立命必讀!

2021-01-18 美文悅讀秀

《孟子》「四書 」之一。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全書十一篇,現存七篇十四卷。總字數三萬五千餘字,286章。書中記載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古代考試主要考四書五經。書中確有不少的名句警言。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尊敬自己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兒女,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兒女。

2、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以人民的快樂為自己快樂的人,人民也會以他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人民憂愁為自己憂愁的人,人民也會以他的憂愁為憂愁。

3、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他們產生在這個人群中,但遠遠超出了他們那一類,大大高出了他們那一群。自有人類以來,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人了。

4、人告之以有過,則喜。

聽到別人指出自己的過錯,就感到高興。

5、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

應該做官就做官,應該辭職就辭職,應該繼續幹就繼續幹,應該馬上走就馬上走。

6、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

對於行善,沒有別人和自己的區分,拋棄自己的不對,接受人家對的,非常快樂地吸取別人的優點來做好事。

7、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天將要把重大任務落到這個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的身體飢餓,使他的身子窮困,並且使他的每一行為總是不能如意,藉此來使他的內心震動,堅韌他的性情,增加他的才幹。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行仁政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少。

9、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在上位的有什麼愛好,在下面的人一定愛好得更加利害。

10、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父子之間要親愛,君臣之間要有禮義,夫婦之間要摯愛但還要有內外之別,老少之間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間要有誠信之德。

1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富貴不能使我的思想迷亂,貧賤不能使我改變志向,威武不能使我節操屈服,這樣的人才稱得上大丈夫。

12、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魚是我所喜歡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歡的,兩種東西不能同時擁有,就捨棄魚去取得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歡的,義也是我所喜歡的,如果兩種東西不能同時擁有,就捨棄生命去取得大義。

13、其為人也小有才,未聞君子之大道也,則足以殺其軀而已矣。

他這個人有點小才能,但是從來沒有得知大道,(那點小才能,)正好可以害死他自己。

14、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懂得恭敬的人不會侮辱旁人。懂得節儉(克己)的人不會侵犯旁人。

15、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行為有未能達到預期目的者,都要反過來要求自身做得更加完善。只有自己做得正,天下才會向你傾心。

16、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高尚人物,是沒有失去其嬰兒時期的純潔與誠懇的人。

17、言人之不善,當如後患何?

你講說他人的不善之處,如果這種說法造成了後來的麻煩,你應當怎樣去對待呢?

18、於不可以而已者,無所不已。於所厚者薄,無所不包也。其進銳者,其退速。

(一個人)在本不應結束的點上結束、捨棄了自己的努力,這樣的人就什麼事都可能結束放棄。對於應該厚待與重視的人,沒有厚待重視而是慢(薄)待輕視,那麼他對什麼人、什麼事都可以慢待輕蔑。這樣的人,向前進行的時候銳氣十足,(遇到難點)倒退下來,也會非常迅速。

19、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有時會得到未曾料到的讚美聲譽,有時會碰到求全苛責的毀謗攻擊。

20、附之以韓魏之家,如其自視欿然,則過人遠矣。

把(春秋末期晉國豪富)韓魏兩大家庭的財產附加給某個人,他仍然謙虛謹慎,那麼他的品質就比一般人強太多了。

21、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如果沒有規和矩,就無法製作出方形和圓形的物品,後來引申為行為舉止的標準和規則。這句賢文旨在教育人們,做人要遵紀守法。

22、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用秤稱一稱,才能知道輕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長短。旨在告訴人們,凡事只能親身經歷,才能有更深的體會。處理一件事情,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23、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人總是要有所不為的,然後才可能有所作為。

2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又涼它十天,沒有能夠長大的。比喻做事一日勤,十日怠,沒有恆心,是不會成功的。

25、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心這個器官職在思考,思考才能獲得,不思考便不能獲得

26、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憂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27、仁者無敵於天下。

有仁愛之心的人是沒有敵人的。

2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窮困時,獨自修善自己的品性。富貴時, 就要為天下人造福。

30、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人們互相認識,貴在能夠相互了解。 而人們相互了解,貴在能夠了解到對方的心靈深處。

3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的時機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勢不 如人的齊心協力。

32、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

33、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 而後人伐之。

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為,別人才侮辱他; 家必先有自取毀壞的因素,別人才毀壞它,國必先有自取討伐的原因,別人才討伐它。

34、、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人的一生)是禍是福都是自已種下的因果關係(招來的)。

35、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人們互相認識,貴在能夠相互了解。 而人們相互了解,貴在能夠了解到對方的心靈深處。

相關焦點

  • 傳承啟示:新時代的少年必讀國學
    匯賢雅國學堂認為,國學經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識領域的原創性著作,是被歷史證明最有價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最能代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經典有《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老子》、《易經》等重要著作。
  • 2020起名庫:國學經典有哪些可起名?你的名字,翩翩君子!
    國學經典有哪些可以起名?首先《大學》、《論語》、《尚書》、《孟子》、《菜根譚》、《中庸》等國學經典都適合用作寶寶起名字。那麼本文分享的是《孟子》、《菜根譚》、《尚書》裡為孩子取名。相信這3本書能給孩子取一個氣度翩翩的好名字。那麼這3本國學經典有哪些適合起名呢?一起來看看吧,下面分享10個寶寶名字,希望能給你幫助。
  • 人生最大的捷徑,就是要多讀經典|精選國學書籍
    你可能不止一次聽到:人生最大的捷徑,就是要多讀經典。在今天看來,我們為什麼還要讀經典,只因為相較於快餐文字而言,經典經歲月洗鍊,仍有較高的閱讀價值,可以產生更多的閱讀快感,尤其增長見識。而對於正在求學的人而言,考試的題目也往往觸及到這些經典。最典型的不外乎唐詩宋詞、孔孟老莊,以及對於寫作的人而言,讀經典則意味著,可以從中汲取更多的養分……經典不只你在讀,想要獲得「高的修養」,想要書香家庭,他們都在讀這些經典。
  • 中國人100句國學經典:損有餘,補不足
    本文摘自《「較真」國學(2):華人100句國學經典》,經作者「長歌一曲 懂中國必從先秦開始,知「國學」必讀「三聖」經典。本系列閱讀讓經典回歸本真,把經典讀「薄」,以100條經典呈現,以通俗語言加現實情境真實解讀 12.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
  • 《孟子》10句經典名言,感悟聖人的智慧!
    《孟子》是四書之一,是記錄亞聖孟子言行的一部語錄體散文集,在儒家經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下面挑選了其中的10句經典名言,讓我們共同感悟一下聖人的智慧!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感悟:大丈夫要能屈能伸,在人生得意之時,就要多為天下眾生著想,多做利益天下蒼生的善事;在人生不得志的時候,更要堅守道義,做好自己,為世人做個榜樣。二、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 少年派宅居閱讀指南①丨一年級經典書單:這11本中文經典你讀過嗎?
    半島記者整理了小學各學齡段課外必讀或選讀經典書目,將陸續以專題方式呈現給大家。親愛的同學們,我們一起讀起來吧~~首先推薦11本中文經典繪本或注音圖書,給一年級的小朋友!本書精選張秋生童話中的經典篇章,配以生動活潑的圖片,帶給孩子不一樣的童趣童樂。
  • 【神爾 今日分享】國學一刻-《孟子》盡心章句上 三
    【神爾 今日分享】國學一刻-《孟子》盡心章句上 三
  • 必讀!人民日報整理了1-9年級經典書目
    全育教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份1-9年級必讀經典書目,人民日報推薦的,大家可以參考哦!這些書單,不僅僅適合孩子,有些成年人也適用。況且和孩子一起閱讀,有利於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我們先來看看每個年級的孩子需要學會的能力 ↓↓一年級:15本,注重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動手能力。
  • 孟子為什麼被稱為「亞聖」?
    孟子能成為儒家的亞聖,其實孟子本人可能都想不到。因為孟子懷有繼承孔子學說的夢想,懷有成為孔子那樣的聖人的夢想,一生也在周遊列國遊說諸侯,一生也在開館辦學,傳播儒家學說。但是孟子在生前,理想破滅,夢想難以實現,沒有人在乎他,即使有一些國家,像魏國、齊國和滕國的國君,一度很重視他,但從來也沒有人願意接受並實施他的仁政主張和王道理想。
  • 海南出版社出版發行國學經典文庫「博約文叢」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7日消息(記者 陳望)近日,海南又一文化出版工程——國學經典文庫「博約文叢」首批三種精品圖書《龔鵬程說中國文人書法》《美文不厭讀千回——韓柳歐蘇的散文世界》《此心安處是吾鄉——韓柳歐蘇的人生格局》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發行。
  • 《孟子》10句勵志經典名言,精闢透徹,足以影響一生
    《孟子》10句勵志經典名言,精闢透徹,足以影響一生《孟子》記錄了戰國時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國理念,是其與他的弟子記錄並整理而成的,是中國儒家典籍中的一部,有七篇傳世,共十四卷,共三萬五千字。1.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語出戰國·孟軻《孟子·告子下》。
  • 海內外興起兒童經典誦讀熱潮
    前不久,全國首家國學館在北京一建立便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報名熱潮,最近幾天開營的首屆海峽兩岸少兒國學夏令營活動,又吸引了海峽兩岸兒童的興趣,這次活動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國學聖地實地考察和國學經典交流的極好機會,讓孩子們在人之初就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為友,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目前這項活動已經成為海內外廣泛開展兒童經典誦讀工程的一種新的推廣形式。
  • 第二一篇 作中庸,子思筆《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經典啟蒙之一
    (點擊播放音頻)21.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啟蒙讀物02:12來自欣欣說國學作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子思」,字孔,孔子之孫,孔鯉之子;學於曾子,作《中庸》一書,授於孟子。【釋義】聖門之學,以中庸為道,至公至平至真至正,無太過不及之差。此中庸之道,惟聖人能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此是一十六字心傳。堯傳於舜,舜傳於禹,禹傳於文王,文王傳於周公,周公傳於孔子,孔子傳於曾子,曾子傳於子思,子思傳於孟子。孟子死,不傳焉。
  • 元培商學院-博雅領軍計劃《國學經典與領導智慧》圓滿結束
    2019年9月21-22日,由陳竹友教授主講的元培商學院博雅領軍計劃《國學經典中的領導智慧》課程在經久不衰的掌聲中圓滿結束,著重探討中國領導力的宏觀智慧研究,踐行著「無方法不能成其事,無智慧不可建其功」的大道。陳竹友教授是北大博雅·元培智庫特聘教授,中國企業發展能力研究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國學智慧倡導者。
  • 管理層必讀的十大經典書籍
    1950年任紐約大學管理學教授,「是世界上接受此頭銜並教授此課程的第一人」;1954年創辦管理諮詢公司,從事企業、政府和非營業機構的管理顧問工作長達60多年,著作多達30餘部,發行遍及130多個國家,被全世界的管理者奉為圭臬的經典。
  • 古人云「男女授受不親」下半句才是經典所在,古人說得有道理嗎?
    這句話和上半句一個出處,全句是這樣:嫂溺援之以手,權也。從字面意思看,咱們可以解讀為:嫂嫂如果掉入水中,小叔子應該出手相救。在當時保守的古代,孟子曾經因為這個問題和淳于髡爭論過,原文如下:淳于髡曰:「嫂溺,援之以手乎?」孟子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淳于髡曰:「今天下溺矣,夫子因何不援?」
  • 經典朗誦配上琵琶、古箏、長笛……武漢2000名學生現場展示國學底蘊
    長江日報-長江網11月11日訊 琵琶、古箏、長笛……11月10日,在2019 年武漢市中小學生經典誦讀活動個人終極展示環節上,2000名中小學生各展所長「花樣演說」,現場比拼國學底蘊。經典誦讀活動現場。
  • 十二本大學生必讀的政治學經典書籍,老師的私藏版
    言言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政治學的經典書籍,這個書單是我們的政治學老師分享給我們的,都是非常經典的書本,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十二本大學生必讀的政治學經典書籍,分享給大家:亞里斯多德:《政治學》柏拉圖:《理想國》盧梭:《社會契約論》洛克:《政府論》
  • 國經典學《孟子》8句處世精髓,讀後脫胎換骨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皺國,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一、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出自《孟子·離婁上》,為人謙恭的人不會欺侮他人,善於自我約束的人不會掠奪別人。二、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選自《孟子·離婁下》,孟子說:一個人有所不為,然後才能有所為。
  • 有寓意的國學經典名字:200個福運天成的好名,盡顯哲學智慧
    江南易林從國學經典中精選了200個福運天成的好名字,讓寶寶的名字有一個不錯的寓意和出處。宜然出處: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第13章 盡心上-孟子「宜然」選自孟子,意思是道是崇高、美好的,想要學習很難,看似不可能達到,因此我們要敢於前進,學習優秀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