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萬龍孫繞鳳池。
老師教書育人,講求的就是潤物細無聲。
他們吐納了畢生的心血,就是要讓學子能夠更上一層樓。
大的方向說,是讓祖國更上一層樓。
1957年,中國科學家李政道榮國諾貝爾物理學獎。
成為了整個中國的驕傲。
在1972年回國時,不止受到國民的歡呼。
連總理也親自接待這位歸國人才。
而且總理還表示,願意幫助李政道繼續研究。
並且還想要請幾位外國優秀的科學家一起研究。
但是李政道認為大可不必。
因為中國土地上孕育出來的人才並不少。
其中就要數他的老師。
俗話說聖人無常師。
李政道的這位老師卻是非同尋常。
他可是有著中國愛因斯坦的稱號。
束星北的研究路
他的名字叫做束星北。
束星北是李政道的啟蒙老師。
也是一位同樣優秀的科學家。
被譽為中國雷達之父。
從大學畢業起,他的生活日常就是科研和教育。
一直奮鬥在祖國需求的前線。
名師出高徒,束星北的研究路更要精彩一些。
束星北曾經在浙江大學物理系擔任教授。
只是心中仍舊是希望繼續求學的。
所以當年有機會申請去歐洲留學的時候。
束星北很是激動。
他馬上寫信寄給了當時很有出名的物理大師玻爾。
希望能夠獲得引薦。
但是玻爾沒有答應束星北的請求。
因為他覺得束星北已經足夠優秀。
根本沒有必要再去歐洲求學。
束星北獲得了玻爾的青睞也不是沒有道理。
只因為束星北的名號實在遠揚。
他不止把自己培養的如此出眾。
還帶出了一大批的高材生。
除了獲得諾貝爾獎的李政道以外。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開拓者以及美國物理學會會長吳健雄。
都曾拜師他的名下。
束星北的成就如數家珍。
可是為何如今的束星北幾乎在大眾面前消失匿跡呢?
熟悉束星北為人的都知道。
束星北一身的傲骨正是最清高的。
他挑不出毛病,卻被時代否任了。
束星北特立獨行,獨一味二。
在擔任教授教課的時候。
獨一無二的束大炮
束星北也有自己的一套體系。
他不會恪守規則的使用講義。
全是自己課下準備的精簡內容。
也不會把每一個重點都板書在黑板上。
他希望學生們能夠在課堂上真真正正的學懂物理。
而不是課外去死記硬背一些條條框框。
但是束星北的良苦用心顯然沒被學生認可。
甚至還有人在他背後取外號「束大炮」。
就是說他不留情面,冷酷無情。
束星北面對知識是嚴謹的。
當然,這可以說是他自己的一個職業病。
但是束星北這樣的性格卻很容易引來他人的不滿。
有一次,中國著名的熱力學家王竹溪受邀來交流。
涉及到了很多的專業知識。
束星北就是臺下聽眾的一員。
就在臺上的王竹溪講得正起勁。
滔滔不絕的時候,束星北站起來了。
他直言王竹溪的報告中存在錯誤。
自己也沒有聽懂一些專業的本質內涵。
話一說完,就自顧自地走上了講臺。
拿起粉筆就開始書寫。
硬是把王竹溪的板書都打上了叉!
王竹溪面對這樣突發的情況。
一時手足無措,臺下的聽眾也是一臉霧水。
顯然,束星北沒有感覺。
自顧自地的講了四十分鐘後坦然離場了。
束星北這樣的舉措也是讓學校的領導沒有辦法。
多次找他談話也沒有效果。
並且堅決的認為自己是對的。
對待知識就是要嚴謹。
束星北的兩面化在這上面也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他可以不聽校領導的話。
但是自己的學生卻絕不能違抗自己的命令。
所以私下裡許多的同事和學生都有一些不滿。
束星北過分的真誠傷害了不少人。
不止如此,束星北對待科研也是特立獨行。
1950年,馬克思熱潮湧起。
束星北卻置身事外。
他根本不屑誇誇其談。
他要做的不是只會講話的政治家。
他的學生也不能是這樣。
所以束星北是一個特別的人。
寧願放棄自己的大好前景。
而獨自踏出一條道路來。
當初王淦昌邀請束星北去中國科學院搞研究。
束星北是頭都不回的拒絕了。
他對那樣的約束嗤之以鼻。
但是沒有中國科學院的資源和背景。
束星北一個人的研究就要難許多了。
生活開始走向潦倒
甚至在不一般的年代。
束星北還成為了批鬥的對象。
一夜之間稱為眾矢之的。
1958年,束星北被停職。
工資也從800餘元降到了20元。
他不止要承擔自己的開支。
還有七個嗷嗷待鋪的孩子等著撫養。
所以那段時間的束星北是入不敷出、窮困潦倒的。
之後束星北又被編入勞動大隊。
每天的工作內容都是一些體力活。
簡直是浪費了人才。
可是束星北卻沒有能力在反擊了。
束星北在1960年時因為體力不支。
又被發往青島醫學院進行勞動改造。
也就是掃廁所!
我想也是沒有人看見廁所裡那個佝僂的老人時。
會相信他是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恩師。
束星北幹著最廉價的工作。
自己卻依舊關心著祖國的物理研究發展。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破成功。
老人束星北喜極而泣。
1983年,老先生因為患病離世。
在去世之前,束星北還主動的把遺體捐贈給了青島醫院。
可是因為醫院體制換屆的原因。
老先生的遺體居然在半年之後才被記起。
那時束星北的遺體早就腐爛不堪了。
沒有研究價值只好讓他的兩個學生埋葬。
最後草草的埋葬於學校的籃球架旁邊。
一代英明的去世如此潦草的收場!
李政道回國的時候。
束星北還寫信問候。
但是信中完全沒有說起自己的在掃廁所。
生活並不如意的情況。
我想有可能是束星北難為情。
不好在學生面前弱勢。
但是也有可能是束星北對自己的處境並不在意。
只要科研一直在。
那他就有希望在。
兩個原因,後者居多罷。
束星北先生太過倔強。
雖然生活沒有大部分的高材生順心。
但好在每一步都是自己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