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家得主李政道回國,在記者採訪,談及中國的科學事業的時候,問李政道能否從國外請一些教授回來做指導。李政道覺得很奇怪,說為什麼我們要從國外請呢?
我們中國的科學家有很多,而且很多科學家比國外著名的科學家還要優秀,比如我的老師束星北。聽到這句話在場的人都沉默了,李政道不知道的是那個讓他崇拜驕傲的恩師在一家醫學院掃廁所已經掃了十幾年了,那個曾經的「中國物理第一人」的光環已經不存在了。那束星北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存在呢?
束星北是我國近代物理學方面的泰鬥級人物,25歲的時候就取得了麻省理工物理學碩士學位,並且還研究出了中國的第一臺雷達,被稱為是「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在學術方面非常認真嚴謹,他提出的問題都非常犀利,讓來做報告的人都招架不住。後來「東方第一幾何學家」蘇步青遭人陷害,束星北站出來為他辯白,甚至還和誣陷者動了手,結果蘇步青沒事了,束星北卻因此獲罪。束星北原來是在浙大教學,又來又轉戰氣象學,事實證明,天才在哪裡都會發光,不到兩年的時間,他發表了十幾篇論文,引起了氣象學界的轟動。
之後因為一些事情,束星北去掃廁所了。在中國的核試驗開始進行的時候,他才開始後悔自己為什麼要那麼衝動,他很希望自己能夠早日摘掉帽子,參加到研究隊伍中,來為祖國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時候,束星北在自己家裡欣喜又悔恨,既為原子彈成功爆炸而欣喜,又為自己沒有參與其中而悔恨。後來從束星北的同事兼好友王淦昌得知,其實早在美國的原子彈沒有研製出來的時候,束星北就已經想到了核裂變的原理。
1972年李政道回國之後,束星北再一次地站上了講臺,他帶著氧氣袋和腎上腺素氣霧劑為學生講課,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爭分奪秒。1977年,中國的第一顆洲際飛彈需要計算接收打撈的最佳時間,中國科學院沒有人算出,為了這項計算,國家撥了100萬,但是束星北分文未取,用一支筆和一摞紙準確無誤的完成了任務。此時的束星北已經是73的高齡了。
1983年10月30日束星北去世,死前將自己的遺體捐獻給了醫學院,但是卻沒有得到及時處理,在半年之後才被想起來,此時已經不能再用於研究。領導讓兩個學生將遺體送到醫學院後院埋掉,結果兩個學生為了省事,就近將束星北的遺體草草埋在了學校籃球場旁邊的雙槓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