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與電子相結合 史上最牛多米諾效應

2020-11-28 驅動之家

提到多米諾效應,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骨牌遊戲。可是,你見過利用多米諾效應來實現電子掃描、數碼照相、實時列印甚至用來玩馬裡奧遊戲嗎?

近日,一位網友就製作了這樣一個複雜而有趣的多米諾,過程中使用了各種各樣的道具,還包括iPhone、iPad、數位相機、電腦、印表機等電子設備。


視頻地址

感謝匿名用戶的投遞

相關焦點

  • 多米諾骨牌效應,量子計算機大規模擴展的新途徑
    QuTech研究小組中的Sjaak van Diepen,同時也是此次論文的主要作者表示,他的團隊發明的新的讀出方法,基於一種人們普遍知道的現象:多米諾骨牌效應。 基本原理是第一個轉變觸發第二個轉變,第二個轉變觸發第三個轉變,以此類推,就像多米諾骨牌在連鎖反應中倒下一樣。
  • 「最牛」物理學院是這樣煉成的
    兩位年輕的「發現者」來自同一個學院——中國科大物理學院。    據統計,該院畢業生中,迄今已有12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6人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國家「千人計劃」前四批入選者中,來自該院的畢業生至少有22位,佔了全國總數的1/40強。    有業內人士稱,這是國內「最牛」的物理學院。
  • 物理所電子鐵電體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李建奇研究組近幾年來一直致力於電荷有序多鐵材料的微結構與物理性能的關聯研究,在新型電子型鐵電體LuFe2O4 體系電荷有序及自發極化機理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Phys. Rev. Lett. 98 (2007) 247602; Phys. Rev. B.
  • 物理所等反常霍爾效應研究取得進展
    反常霍爾效應是最基本的電子輸運性質之一。雖然反常霍爾效應早在1881年就被Edwin Hall發現,但其微觀機制的建立卻經歷了一百餘年的漫長曆程。本世紀初,牛謙等人的理論工作揭示了反常霍爾效應的內稟機制與材料能帶結構的貝裡曲率有關,並得到了廣泛的實驗支持,反常霍爾效應也因此成為當今凝聚態物理研究的一個重要手段。
  • 物理學和生物學誰更牛?看完了你也想學物理
    所以物理學真的很牛。廢話不多說了,切入正題。這個電壓波動就像一長列豎立的多米諾骨牌,當末端的一個被推倒,它就將鄰近的一個帶著推倒,等等。神經細胞當然比多米諾骨牌複雜,因為它還能自動重新扶起來排好,在神經細胞中,有一個把離子緩慢地重新排出的過程,為下一次神經脈衝傳導做好準備,這樣就能反覆傳遞信息。通過這樣的過程,我們的大腦就能感知到神經末梢傳遞過來的信息。
  • 南極末日冰川已岌岌可危,地球巨變多米諾骨牌或倒下第一塊
    這意味著南極的「末日冰川」已岌岌可危,地球海平面上升乃至地球巨變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可能即將倒下。然後別忘了,思韋茨冰川是西南極冰蓋的「腳」,支撐著其它冰川不至轟然坍塌落到海洋中;一旦思韋茨冰川崩塌,它就是倒下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其它冰川也會紛紛崩塌,這將導致地球海平面上升3.1米,永久淹沒紐約、上海、雅加達及荷蘭、孟買等全球部分沿海地區甚至國家。
  • 十大驚奇的物理效應
    經典電磁學中的電場和磁場是負責所有物理效應的基本實體,電磁場可以用一個被稱為電磁勢的量來表示,這個量在空間的任何地方都有一個值。從電磁勢可以輕易地推導出電磁場。但電磁勢的概念曾一直被認為只是一個純粹的數學概念,不具有任何物理意義。然而1959年,阿哈羅諾夫和玻姆提出了一個「思想實驗」,將電磁勢與可測量的結果聯繫了起來。
  • 物理所發現基於磁性絕緣體的新型磁子閥效應
    與傳統金屬中的自旋極化傳導電子相比,基於自旋波的磁子具有以下的優點:1.磁子的傳遞具有無熱耗散和低阻尼的特點,在長距離的自旋信息傳播中具有顯著的優勢;2.磁子的波動屬性同時具備了振幅和相位兩個特性,可以突破傳統的馮·諾依曼體系的邏輯和計算架構,有可能成為後摩爾時代信息傳輸和處理的重要方式之一;3.基於磁子的超流、超導、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和約瑟夫森等宏觀量子效應也成為凝聚態物理的研究熱點。
  • 南極末日冰川已岌岌可危,地球巨變多米諾骨牌或倒下第一塊!
    地球巨變的多米諾骨牌可能即將倒下第一塊!這意味著南極的「末日冰川」已岌岌可危,地球海平面上升乃至地球巨變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可能即將倒下。第一塊多米諾骨牌一旦倒下,就會引發全球的連鎖反應,思韋茨冰川只是最危險的那一塊,因而被稱為「末日冰川」。
  • 史上最牛歷史老師講課視頻上網 一夜成名(視頻)
    >袁騰飛給學生聲情並茂地講述拿破崙加冕的歷史    他,袁騰飛,男,北京一中學歷史老師,名不見經傳,可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突然之間他就成了「史上最牛的歷史老師「牛老師」是課堂改革的先鋒還是譁眾取寵的演員?是「為往聖繼絕學」還是誤人子弟?講課視頻上網:一夜之間天下知對一位醉心於歷史的中學老師來說,「史上最牛的……」這種表述像個偽命題,他覺得「這樣的人歷史上不曾存在過」。但不管他本人是否願意,在網上,「袁騰飛」已經成了「史上最牛的歷史老師」。「您掛在百度視頻第一條。」
  • 史上最成功的數學預測 | 電子自旋
    很久以前法拉第就發現,運動的電荷會產生磁場;線圈中流動的電流是電動機的基礎。即使是靜止的電子也有磁場,因為所有的電子都有自旋。就像每個電子都攜帶有相同的電荷一樣,它們也有著相同的自旋量。這種內秉的旋轉屬性將電子變成一個微小的磁鐵。物理學家自然想知道電子的磁性有多強。如果把電子看作是一個極小的旋轉球,計算就很容易。但理論計算得出的電子自旋結果只有實驗測量結果的一半。
  • 史上最「牛」的智力題:大學生被小學生完勝,全答對是天才!
    史上最「牛」的智力題:大學生被小學生完勝,全答對是天才!智力題不僅能考驗一個人的智商,也會鍛鍊一個人的腦力。如今很多小學生課本也會有許多智力題出現,有些別說還真不簡單。足以發現智力題的重要性了。史上最「牛」的智力題:3條線分5個區域,聽說有人3秒就做出來了,你行嗎?史上最「牛」的智力題:小王將爸爸的拼圖弄得一團糟,媽媽頭疼地看著凌亂的組件。具體應該怎樣拼才能將下圖中的所有組件正好拼成一個完整的長方形?
  • 物理史上首份「拓撲圖鑑」,鋪平科學家尋找拓撲絕緣體之路
    這是因為,在對晶格的理解上「物理學派」和「化學學派」的觀念是分離的。高中的化學知識告訴我們,晶體的連結源於單個原子間的化學鍵,這對晶體的理解是局部的。而物理學家卻從能帶結構、費米面、k空間等概念上思考,這對晶體的理解是整體的。因此,才導致了現在的被動局面。其實,Bernevig的方法就是把兩種認知模式結合了起來,從而提出了這套「拓撲圖鑑」。
  • 有些比現實病毒更可怕 史上最牛的十大計算機病毒
    也許這是一個已經知道答案的問題,或者是這個問題永遠沒有答案也說不定,期待那一天吧,今天給大家獻上史上最牛的10大計算機病毒,你是否曾經遇見過呢?1. CIH(1998年)感染Win95/98中的可行性文件,這種病毒在Windows環境下傳播,其實時性和隱蔽性都特別強,變種可以重寫BIOS.大約在世界範圍內造成了兩千萬到八千萬美元的損失。
  • 用中學生能看懂的語言講2016諾貝爾物理獎:拓撲相變與拓撲相
    Michael Kosterlitz),以表彰他們的「理論研究發現了物質的拓撲相變和拓撲相。」諾貝爾獎官網說:「他們打開了通往奇異狀態物質這一未知世界的大門。他們用高等數學方法研究不尋常的相、態、物質,比如超導體、超流體或薄磁膜。得益於他們的先驅性工作,對新型反常相物質的獵尋(hunt)開展起來了。很多人認為它們未來有望在材料科學和電子學上得以應用。」
  • 耍牛忙,史上最不「正經」美味串串香
    流氓不可怕,可怕的天天是被耍牛忙的串串香,饞的不要不要的。耍牛忙,史上最不」正經」美味串串香,老闆簡直是骨灰級段子手啊!耍牛忙很「黃」,明黃色的桌椅,明黃色的餐具,心情也明亮起來。首先,到「菜市場」選菜,美味籤子0.6元一根,物價回到解放前!如此實惠的價格,當然要放開肚子吃嘍。用懷舊的大紅色的搪瓷臉盆來豪氣取串。
  • 「自製」顯微鏡識破電子「相」—新聞—科學網
    一直以來,科學家對錳氧化物的龐磁電阻(CMR)效應研究始終保持高昂熱情。 所謂的龐磁電阻(CMR)效應,就是指隨著外加磁場的改變,錳氧化物電阻急劇變化。而恰恰錳氧化物這一特性,能夠使其具有成為新一代高密度磁存儲材料的潛力。 「而要精確調控龐磁電阻效應,其電子相結構以及電子相分離行為的測量、控制與理解都是必不可少的。
  • 南科大盧海舟團隊在三維量子霍爾效應理論取得重要進展
    1980年,量子霍爾效應的發現成為了物理學史上最激動人心的篇章之一。量子霍爾效應表現為,在非常低的溫度和非常高的磁場下,霍爾電阻量子化為h/e2的整數倍 (h是普朗克常數,e是電子電量)。此後,物理學家們還發現了如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等不需要磁場的版本。在量子霍爾效應被發現的這幾十年,已經誕生了3個諾貝爾物理學獎,與之相關的拓撲物態也成為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向。
  • 電子自旋算得上史上最成功的數學預測?
    物理理論的力量或許最成功地體現在對於電子自旋的預測上。很久以前法拉第就發現,運動的電荷會產生磁場;線圈中流動的電流是電動機的基礎。即使是靜止的電子也有磁場,因為所有的電子都有自旋。就像每個電子都攜帶有相同的電荷一樣,它們也有著相同的自旋量。這種內秉的旋轉屬性將電子變成一個微小的磁鐵。
  • 單分子電晶體中電子的量子幹涉效應被發現
    記者日前從廈門大學獲悉,該校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洪文晶團隊和英國蘭卡斯特大學Colin Lambert教授、上海電力大學陳文博團隊合作,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了在單分子電化學電晶體中電子的量子幹涉效應,在此基礎上製備出基於量子效應的高性能單分子電化學電晶體,為當前計算機晶片突破矽基半導體器件物理極限提供一個全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