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婦女報
8月14日,北京大學喬曉春教授在山東女子學院舉行題為「如何做規範、科學的社會科學研究——以性別研究為例」的網絡視頻講座。喬曉春教授認為:社會科學研究者要知道如何用數據說話,學會和用好研究方法。「用數據說話」有一定規矩,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包括發現問題、提出假設、收集數據、分析數據、檢驗假設和得出結論。
確定研究問題、開展文獻綜述與研究設計
確定研究問題、開展文獻綜述、做好研究設計是社會科學研究的前提和基礎工作。
——提出好的研究問題。好的研究問題有兩種視角,一是理論視角,二是經驗視角。理論視角就是已有理論已經指明了研究方向,你要做的就是沿著這個方向往前走。理論提供了對社會現象的解釋,再把這種解釋轉換為研究假設,這樣的研究從描述理論說起。以性別研究為例,西方婦女研究的理論學派給出了研究方向,我們可以從中找出研究問題,比如,為什麼越來越多高學歷女性不想結婚?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女性不想生孩子?生孩子是否真的導致了失業、工資減少、阻礙晉升……?經驗視角就是選擇老百姓關注的、社會上謠傳的、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這樣的研究從講故事說起。
——文獻綜述。文獻綜述首先要識別有效研究,剔除無效研究。文獻綜述不是要「述」,而是要「評」。文獻綜述要處理好「別人已經做」和「你將要做」的關係,「你將要做」是目的。另外,文獻綜述不是回顧和羅列別人做了什麼,而是要發現別人哪裡做的不對,找出別人沒做過的地方。
——研究設計。社會科學設計取決於研究目的或要回答的問題。不同問題有不同的理論框架,涉及不同的關係、不同的變量,不同收集數據的方式、使用不同的模型等。研究設計相當於寫開題報告,好的研究計劃相當於已經完成了研究的90%。做研究設計的主要問題:一是核心變量的概念界定和操作化界定模糊或者錯誤;二是數據只涵蓋研究對象,而忽略對照組;三是用截面數據,將「數量關係」當做「因果關係」來研究。
對真實世界的抽象描述與操作化
確定研究問題、做好研究設計之後,要將學過的理論轉化為數據分析計劃,進一步將研究問題操作化。
——對真實世界的抽象(模型和數據)描述。科學研究一般要從真實世界到理論模型,從理論模型到精細模型,從精細模型到操作模型。由於學習理論和學習方法的分離,不會把學過的理論轉化為數據分析計劃是常見的科學研究問題。過渡模型(精細模型)被稱為基於理論的數據分析。模型的最優和理論的最優,有時是兩回事,甚至會有矛盾。我們應堅持理論優先原則,避免理論脈絡的不清晰導致操作模型關係混亂、重要變量缺失或被忽略。
——做一個好的測量。做一個好的測量的目的是將事實轉換成數據。數據是事實的抽象,方便分析和處理。存在能否測準的問題。第一是測量工具是否存在問題,從而影響測量的信度和效度;第二是被測量對象的牴觸性反應,導致測不準的問題。測量對象包括兩類事實:一類是直觀事實,如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等;二類是抽象事實,如幸福、痛苦、孝順、抑鬱等。一個好的測量應該採用社會公認的測量尺度和工具,儘量避免使用自己開發和創造的測量工具。
抽樣與統計推論
很多研究是通過以樣本推論總體的方式實現的,這其中涉及界定研究總體、抽樣方法選擇、統計推論等步驟。
——明確研究對象和總體。任何一項研究都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研究對象,可以是全國、或一個省、一個市、一個縣、一個街道,甚至可以是一個學校。研究一定是針對研究的整體,結論是針對樣本所代表總體下的,不存在針對樣本的研究。研究者必須在論文中明確表述研究總體,以及樣本是否對總體有代表性。
——樣本必須對總體有代表性。樣本和總體的差異是隨機帶來的,不是人為帶來的選擇性偏差。必須保證數據來自概率抽樣:隨機+總體已知(保證總體的每個單位都有被抽中的可能性且可能性是已知的)。概率抽樣有很多種方法,如簡單隨機抽樣、分層抽樣、整群抽樣、等距抽樣、多階段抽樣等。不同的抽樣方法解決的主要是三個問題:無偏差性、精確性和方便性。由於複雜抽樣絕大多數都不是等比例抽樣(不是自加權抽樣),通常都要做事後加權處理。研究者必須在論文中明確表述:數據是否是概率抽樣,是哪一種抽樣,是否做過加權處理,是否能夠代表總體。
——對總體的推斷問題。研究通常要反映「是什麼」(描述)和「為什麼」(解釋)兩個問題。這都是針對總體而言的。我們必須回答:樣本結果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反映總體?樣本兩個變量存在差異,到總體是否仍然存在差異?樣本事實是否在總體上也是事實——對總體進行推斷。
——合理選擇樣本規模,保證結論有效。一項研究在開始研究以前就要判斷需要的樣本規模。樣本太少不行,估計不準;太多也不行,經費有限。樣本規模的確定要有科學依據——總體有差異且能夠證明有差異的可能性。方差越大,需要的樣本規模越大。
——多變量研究與模型的選擇和使用。很多研究都不關心模型假設,直接套用軟體計算結果,並依次下結論。實際上,數據只有在滿足模型假設時,模型才可以使用。不同目的,不同數據類型和結構,使用不同模型。
總體而言,科學研究的目的就是揭示客觀事實及其規律,反映一般性和普遍性規律。科學研究的方法就是如何反映客觀事實、如何揭示客觀規律。科學理論就是哪些規律已經被揭示出來了,哪些還需要後人繼續揭示。一個好的研究者需要不斷加強研究方法和理論的學習和訓練。婦女/性別屬於跨學科的社會科學研究,同樣離不開科學方法和理論的指導。
(作者為山東女子學院婦女研究與發展中心教授)